-
规范涉企执法、涉企收费,推出第三批“专精特新”专板......四部门权威回应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0月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关情况。一起来看——
要点速览
● 市场监管总局将出台《关于引导网络交易平台发挥流量积极作用、扶持中小微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
● 完善各类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全面公开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不在目录内的一律不得收费。
● 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符合条件的续期贷款不能单独因为办理续贷这个因素下调贷款分类。
● 今年将通过中央财政支持1000多家重点“小巨人”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的配套能力。
● 近期,工信部将联合证监会推出第三批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
● 抓紧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项目批复和资金,加快已签约的1500亿元技术改造再贷款发放到位。
市场监管总局:
四部门助企帮扶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六方面内容:
一是精准扶持不同经营主体发展。我们要着力解决小微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实际困难,持续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力度。要推动平台企业和平台内的商户共同发展、协调发展,抓紧出台引导平台企业发挥流量积极作用、扶持中小微经营主体发展的具体措施。切实帮助具有一定优势的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有力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我们要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上加大力度,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改革,推动企业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要在减轻企业负担上狠下功夫,聚焦重点收费主体、重点行业领域,组织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加快违规收费退费进度,让企业尽快得到实惠。要在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上持续发力,推动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是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针对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问题,我们将出台和实施更有刚性约束的制度措施。加快推进《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进程,预防和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深入抓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推动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进一步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大力推进市场秩序综合治理,重点整治侵犯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以良好的市场秩序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四是强化对经营主体的要素保障。金融监管总局将着力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完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帮助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创新实施质量融资增信政策,推广以企业技术能力、质量资质等为依据的增信机制,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引进、融资对接、数字化赋能等一站式服务,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质。
五是坚决维护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我们加快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平等保护,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我们落实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按照既要“放得活”又要“管得住”的要求,针对妨碍市场公平准入、限制企业跨区迁移等问题,尽快研究提出切实有效措施,回应经营主体关切。我们深入推进涉企法律法规政策评估清理,全面清理歧视和区别对待不同所有制、规模和地域企业的各类规定。
六是严格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司法部将进一步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积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大力整治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加强涉企执法诉求沟通机制建设,加大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力度,推动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依法行政。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快出台推行服务型执法具体举措,制定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更多运用提醒告诫、行政指导等柔性措施,将服务贯穿于监管执法全过程、各环节,科学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市场监管总局:
将推出四项重点措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一是引导平台企业用流量帮助平台内商户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交易量。市场监管总局将出台《关于引导网络交易平台发挥流量积极作用、扶持中小微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鼓励网络交易平台企业合理配置流量资源,重点向三类经营主体倾斜,就是农产品经营主体、特色经营主体和新入驻经营主体倾斜。
二是推动将质量信誉作为企业的融资依据。着力推动金融机构将企业的质量能力、质量管理、质量品牌等质量信誉要素,纳入对企业的信贷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尤其要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授信额度、利率、融资期限、还款方式方面实施差异化安排,提高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和便利度。同时推动股权、基金、债券等融资工具组合发力,每年可以实现质量融资增信授信额度3000亿元,这将全面惠及各类企业。
三是对个体工商户实施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市场监管总局将个体工商户分为生存、成长、发展三个类型和名、特、优、新四个类别,将在今年年底前建成全国统一的分型分类“个体工商户名录库”。
四是加快制修订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重点标准的进程。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围绕“两新”行动,安排了130项标准制修订任务,目前我们已经完成74项,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加快推进标准的研制进程,重点升级能耗排放技术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大回收循环利用标准供给,切实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市场监管总局:
加大对涉企违规收费的监管执法力度
一是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设立收费项目。完善各类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全面公开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不在目录内的一律不得收费。
二是加大对乱收费行为的惩戒力度。公开曝光社会反映强烈的重大案件。加强对典型案件的宣传解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强行纪衔接,及时按程序移交违纪行为问题线索。
三是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法治保障。推动出台《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细化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认定标准。加快修订完善各领域涉企收费执法指南、合规指南。强化《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实施,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收费行为,优化营商环境。
四是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建立涉企收费监测点,充分发挥乱收费治理“前哨站”的作用。同时,将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完善提醒敦促、责令整改、约谈警示、挂牌督办等手段,推动乱收费问题整改到位。
市场监管总局:
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
一是细化裁量基准,促进过罚相当。将完善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体系,推动行政执法标准跨区域衔接,实施指导性案例制度,促进执法尺度统一。
二是优化执法方式,体现执法温度。充分运用说理式执法文书和语言,对案件当事人讲清楚违法事实、处罚依据、救济渠道,努力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配合。
三是规范日常监管,做到无事不扰。深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运用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坚决避免重复检查、多头检查、过度检查。加快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和联合抽查,推动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真正减轻企业负担。
四是加强普法服务,推动企业自律。把做好普法工作作为监管执法的前提和基础,把预防违法行为发生、服务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作为法治监管的重要任务。推动企业加强合规建设。要在个案中深入研判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及时对同类企业进行提醒、预警、敦促,促进广大企业自觉守法经营。
工业和信息化部:
着力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
在科技创新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启动了新一轮专精特新支持政策,今年将通过中央财政支持1000多家重点“小巨人”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的配套能力。通过专项再贷款项目,支持1100多家“小巨人”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面向中小企业发布中试服务资源目录,优先支持“小巨人”企业参与重点产品和重点工艺的应用计划。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为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快速预审、确权等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近期已遴选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中央财政下达资金27亿元,地方财政投入超过120亿元,明年我们将再遴选一批试点城市,预计累计支持全国4万多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金融支持方面。近期,工信部将联合证监会推出第三批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与北交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畅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会同有关部门聚焦重点产业链,启动“一月一链”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全国行活动,推动金融机构与链上中小企业开展精准对接。
在服务保障方面。支持“小巨人”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赋予高层次人才举荐权,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试点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推动地方在人才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专项支持。同时,我们还建成了贯穿国家、省、市、县四级的中小企业服务网,涵盖了1780多家公共服务机构,打通政策、技术、管理、服务资源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工业和信息化部:
支持我国独角兽企业发展
一是建立全国统一、部省联动的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
二是支持独角兽企业技术创新,鼓励和引导独角兽企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技术攻关,掌握更多的“独门绝技”。
三是加大对独角兽企业的金融支持,发挥产融合作平台的作用,支持独角兽企业上市、并购、重组等。
四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重点围绕原子级制造、脑机接口、6G等新领域新赛道,发展壮大独角兽企业。
五是支持独角兽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开展创新合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
再推出一批促消费、扩内需的具体举措
首先,聚焦投资带动,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和设备更新工程。抓紧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项目批复和资金,加快已签约的1500亿元技术改造再贷款发放到位。近期,向银行推荐一批新的专项再贷款项目,并提前谋划2025年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组织工业领域储备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目前,工业领域在建和年内开工项目大约有36000个,预计未来3年将拉动投资超过11万亿元。
第二,围绕扩大消费,组织优供给、促升级系列行动。一是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二是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年底将继续举办新能源汽车下乡专场活动,同步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下乡,新增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三是启动建设中国消费名品方阵,从历史经典、时代优品、潮流新锐三个维度选树千件中国消费名品,推出首批百件具有全球认可度的优质品牌,并组织开展全球性的传播推广活动。四是在全国布局建设特色食品产区,组织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以及“吃货节”等“三品”全国行活动。
第三,深化场景应用,培育壮大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以低空产业生态构建为导向,支持空域资源较好、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地区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地打造低空多场景的应用示范体系,加快培育低空物流、城市和城际空中交通、低空文旅等低空消费新业态,拓展农林植保、巡视巡检、应急救援等新模式。出台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6G等新领域新赛道。同时,支持企业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聚焦典型行业的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梯度培育一批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的智能工厂。
金融监管总局:
多项措施缓解小微经营主体融资困难
第一项措施,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帮助经营主体缓解资金周转困难。这项政策适用范围不仅包括小微企业,同时还阶段性地扩大到中型企业。这里面还需要再强调一下,符合条件的续期贷款不能单独因为办理续贷这个因素下调贷款分类。银行要加强风险管理,综合考量借款人的履约能力、担保等因素,合理确定续期贷款的风险分类。
第二项措施,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这项机制的核心是在区县层面建立工作专班,搭建起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在企业端,全面了解辖内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做到“心中有数”,精准帮扶,切实解决企业的融资困难。在银行端,疏通信息传递和资金传导的堵点和卡点。我们是希望,依法合规经营、有真实的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都能通过这个机制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而且,这个资金是没有中间环节的,是直达的,融资成本也是合适的。
第三项措施,进一步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在工程建设、外贸出口等相关领域,推动履约保证保险、关税保证保险来替代保证金。这项措施上半年已经帮助了52万家企业盘活存量资金,减少资金周转压力。同时,还推动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采用“信用保障+保单融资”这种综合金融服务的方式,帮助众多出口企业减少后顾之忧。
第四项措施,完善尽职免责制度。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关键,就是要给基层的信贷人员松绑减负,营造尽职免责、鼓励担当的积极氛围。所以,近期对于原来的普惠信贷尽职免责通知作了进一步修订,明确了各类免责的情形。对于基本履行了岗位职责,仅有轻微过失的人员,可以减责或者免责。很多银行都已经按照监管要求,细化并且完善了内部规定,免责人数和比例都有上升。
在依法监管、全面监管的前提下,对于服务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领域的一般性、操作性风险,会更多采取政策指导、风险提示、督促整改等柔性包容的监管措施,寓监管于服务,让监管更有温度,提高金融机构落实助企帮扶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司法部: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将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在市场准入方面,草案明确规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依法平等进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要求出台政策措施必须经过公平竞争审查;并对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不得有限制或者排斥民营经济组织的行为作出规定,促进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在科技创新方面,草案明确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积极发挥作用,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支持有能力的民营经济组织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参与标准制定和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
在投资融资支持方面,草案着力优化民营经济投融资环境,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要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做好投资项目的推介对接,支持民营经济组织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再投资能力。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民营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向民营经济组织提供权利质押贷款。对金融机构向小型微型民营经济组织提供金融服务实施差异化监管,允许合理设置不良贷款容忍度。推动构建民营经济组织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
在规范经营方面,草案对民营经济依法经营、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民营资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提出要求,将更好保障民营经济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在服务保障和权益保护方面,草案强化了行政执法的监督,规范执法检查程序,对行政处罚应当与违法的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作出规定。要求实施限制人身自由强制措施必须依照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不得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物。禁止利用行政或者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坚决遏制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行为。这些为涉企执法、监管提供了基本的法治原则和法律遵循,将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使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可以放心干事、安心发展。 -
两个“1000亿”今年提前下达、加大国债对这些项目的支持……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要点速览:
● 明年要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支持地方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先行开工实施。
● 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产业,抓紧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基本生育和儿童医疗公共服务水平。
● 提高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并扩大政策覆盖面,提高本专科生、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推动降低贷款利率等。
● 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单位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
● 针对农业转移人口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等问题,加大超长期特别国债对人口集中流入城市普通高中建设、医院病房改造等项目的支持力度。
● 拓宽生活服务性行业就业空间。创新发展服务消费,加快培育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中国现在老龄化程度逐年递增,一定要充分释放出养老、家政、托育、物流等社会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
国新办10月8日举行“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一起来看!
国家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果断出手,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一揽子增量政策体现了三个“更加注重”,就是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支持实体经济和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更加注重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国家发改委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通报一揽子增量政策,点击查看→
一揽子增量政策五方面具体措施,可点击查看→
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强财政税收、货币金融、投资消费、收入分配等宏观政策的统筹协调和系统集成,强化政策工具协同创新,把握好政策实施的时度效,放大政策组合效应。
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国庆前已向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要提高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并扩大政策覆盖面,提高本专科生、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推动降低贷款利率等。
提前谋划并下达明年部分“两重”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经过梳理,续建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增量资金需求较大。明年要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支持地方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先行开工实施。
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单位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及时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进行提醒,必要时进行督查。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扩大有效投资
统筹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促进投资平稳增长
一是抓紧提前下达2025年部分“两重”建设项目的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支持“两重”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2025年还将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且优化投向,“两重”建设仍将保持有力度的安排。目前,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自上而下抓紧谋划储备一批“两重”建设的重大项目,并同步加快推进政策、规划、体制机制创新等“软建设”,通过持续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统筹“硬投资”与“软建设”,共同实现“两重”目标。
●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的项目,加快补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弱项。考虑到提前下达项目清单和投资计划,有助于加快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先行开工实施,拟在本月底按程序提前下达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所涉及的项目已经经过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筛选,符合投向、前期工作成熟、具备下达条件,可以尽快在年内形成实物工作量。
二是加大“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的推进力度。
102项重大工程涉及到的5100个具体项目,92%的项目到目前已经开工建设或者已经建成。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压实各方责任,强化资金支持和要素资源保障,推动尚未开工的409个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确保到明年底“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收官。
三是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
●一方面,督促有关地方到10月底完成今年剩余约2900亿的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的发行工作,同时加快已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实施和资金使用进度,推动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
●另一方面,针对目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目前发改委、财政部正在按照部署抓紧研究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和比例,研究开展项目审核自主权试点,实施续建项目“绿色通道”等,尽快出台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的新举措。
四是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主要通过在线监测、实地督导、现场核查等方式加强项目的调度,督促指导地方、部门组织实施好各类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大力度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抓紧研究制定出台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决策机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益的政策措施。
五是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重点是持续做好优质项目的推介,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铁路、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筛选形成新一批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同时,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机制,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深化投贷联动试点合作。
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用力,重点做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完善涉企法律体系。
●一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从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加快修订招标投标法,着力破解地方保护,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账款。
●另一方面,对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加快清理进度,破除妨碍企业公平竞争的制度壁垒。
二是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
●我们将推动加快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行政执法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避免或者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规范异地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异地行政执法协助制度,防范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坚决纠正、严肃追责。
三是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我们将充分发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建好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强化国家、省、市、县多层级常态化交流沟通,认真倾听企业意见建议,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部署四大行动,加大政策支持和实施力度
一是在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方面:
●聚焦破除1.7亿多进城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市民化过程中的堵点卡点,针对大城市落户难问题,重点加快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全面设立街道社区公共户口,完善租房落户政策;
●针对农业转移人口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等问题,加大超长期特别国债对人口集中流入城市普通高中建设、医院病房改造等项目的支持力度。
二是在实施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方面:聚焦解决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不足、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银行中长期贷款等积极支持,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对接合作,促进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三是在实施现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动方面:聚焦打通城际交通“断头路”“瓶颈路”,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建设一批市域(郊)铁路、城际铁路和城市快速路,加快形成通勤圈、产业圈、生活圈,提高同城化发展水平。
四是在实施城市安全韧性水平提升行动方面:聚焦消除城市建设运行中的风险隐患,重点开展地下管网等“里子”工程建设,提前安排明年的投资项目计划,大力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加快完善防洪排涝工程等体系,尽快补齐城市安全韧性短板。
就业
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依靠发展促就业
一是扩大有效需求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领带动作用,多措并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落实“两重”“两新”等重大举措,对吸纳就业效果好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
二是增强新兴产业就业创造效应。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造更多知识技能型岗位。
三是拓宽生活服务性行业就业空间。创新发展服务消费,加快培育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中国现在老龄化程度逐年递增,一定要充分释放出养老、家政、托育、物流等社会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
四是发挥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对就业的促进作用。统筹多渠道资源加大对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指导地方建好用好公共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平台载体,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为广大劳动者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及项目制培训,使其能够以一技之长打通就业增收之路。
城市更新
统筹用好各类资金,提前安排相关项目的清单和投资计划,加快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开工建设
一是分类有序推进更新改造任务的实施。区分任务的轻重缓急,按照短期聚焦消除安全隐患,中期推进老化设施更新,长期促进设施功能完善的工作思路,组织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改造行动,优先推进涉及重大公共安全和重要民生保障的城市管网安全提升、老旧居住区宜居改造、城中村综合改造、城市交通设施安全改造等工程建设,有序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转型提质、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等工程建设。
二是在提前下达明年部分“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当中,优先支持一批城市更新重点项目。目前城市地下管网的资金需求量比较大,很多项目也比较成熟,我们想下一步在提前下达批里面优先支持一批城市更新重点项目。2023-2024年,发改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发国债资金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共超过4700亿,重点支持城市燃气、排水等地下管网改造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今后几年,城市更新仍是政府投资的支持重点,2025年也将继续加大力度。在两个1000亿项目清单和投资计划当中,城市更新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安排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管网建设,突出人口规模大、密度高的重点城市和中心城区,重点支持在建工程和今年四季度可以开工的项目,推动解决燃气管网老化、城市内涝、供水管网漏损等突出问题,同时还要继续统筹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危旧住房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的支持力度。也要研究将老旧街区(老旧厂区)改造等有一定收益的城市更新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
三是积极探索创新融资的模式。城市更新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项目的投资额比较大,单靠政府投资远远不够,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也必须大力度吸引民间资本的广泛参与。我们将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经营属性较强的领域,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回报水平适中、社会资本具有投资意愿的领域,也将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也就是PPP新机制的作用,还有基础设施REITs等作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更新改造模式。 -
关于养老保险、车险、巨灾保险、保险资金投资……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布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7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一起来看——
发布会速览:
● 支持保险资金通过多种方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
● 推动保险机构通过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后续还将扩大试点范围,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参与试点。
● 巨灾保险制度将地震、台风等各类常见的自然灾害都纳入保障范围,城镇住宅最低保额提升到10万元,最高可保100万元。
● 36个城市从2022年开始试点个人养老金产品,每人每年可以在12000元的额度内税前列支。
● 从今年前8个月的数据来看,消费者车均保费下降,保障程度大幅提高。驾驶习惯好、出险频率低的车主享受到了更多的优惠。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
支持保险资金通过多种方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
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式比较多元,包括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管产品、信托计划、未上市企业股权、公募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等。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保险资管产品和保险私募基金支持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登记规模超过1.7万亿元,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模近7500亿元,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产品登记规模超过4300亿元;
●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保险资金通过上市公司股票、直接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方式,向科技类企业投资超过6000亿元。
●此外,保险资金还持续加大对水利、水运、公路、物流等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支持,在高速公路、地铁建设、冷链物流、航空运输等领域,投资形成了一批典型项目。
培育真正的耐心资本——保险资金
近年来,陆续发布系列监管政策,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公募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取消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取消投资单只创业投资基金募资规模的限制,支持保险公司发挥价值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助力提升直接融资比重。
到目前,保险资金长期股权投资2.8万亿元,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超过3.3万亿元。此外,经国务院同意,推动保险机构通过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目前试点基金运行良好。后续,还将扩大试点范围,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参与试点,持续加力资本市场投资。
健全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体系
今年1-8月份,科技保险保费388亿元,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等科技活动提供风险保障超过7万亿元。比如,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为重大技术装备和重点新材料应用,提供近1万亿元风险保障。
金融监管总局围绕科技企业全周期、科技创新全环节保障需求,创新科技保险产品。比如优化首台(套)首批次保险政策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保险产品体系,试点探索网络安全保险、研发损失保险等新型险种。
在服务民生保障方面
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我国养老保险三支柱包括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就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和各类商业养老金融业务。
保险公司提供的第三支柱产品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享受税收优惠的产品,也就是个人养老金产品。这项业务是从2022年开始试点,在36个城市,每人每年可以在12000元的额度内税前列支,目前处在起步阶段。
第二类产品是不涉及税收优惠的产品,包括年金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这些产品有些是保险公司的传统业务,有些是这两年开展的一些试点。
丰富巨灾保险保障形式,拓展巨灾保险保障范围
今年初,金融监管总局联合财政部专门出台了巨灾保险制度的文件,这个文件主要有两个优化:一是范围扩大了,将地震、台风等各类常见的自然灾害都纳入保障范围。二是水平提高了,最低保额翻一番,城镇住宅提升到10万元,最高可保100万元,要更高还可以保商业保险。
下一步,将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分三个层次逐步形成“保基础保民生、高普惠广覆盖”的中国特色巨灾保险制度。在基础层,主要是由政策性保险提供基本保障;在扩展层,将巨灾伤亡保险等纳入保障范围;在补充层,由商业保险提供保障。
围绕老年人、患病人群等群体提供保险产品
金融监管总局进一步明确未来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扩大服务人群、服务领域、服务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在服务人群上,围绕老年人、患病人群、新市民等群体的需求,开发适配的产品,让老百姓买得到、买得放心。
●在服务领域上,促进健康保险与健康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将更多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的应用纳入保障范围,提升理赔服务品质。
●在服务方式上,逐步从事后理赔向事中事前增值服务转变,不断优化健康保险、健康管理综合服务,让客户省心、省钱、省时。
●在数据互联互通方面,促进商业健康保险与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打通数据堵点和信息卡点,共同推进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和联动赋能,让产品的定价更科学、更精准。
●在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方面,实现商业健康保险就医费用一站式结算,让数据多跑路,让客户少跑腿,让保险理赔更便捷。
●在财税政策方面,引导保险行业用足用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让健康保险惠及更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消费者车均保费下降,保障程度大幅提高
金融监管总局推行车险综合改革,今年试行“查处、通报、挂钩”三项机制,强化“报行合一”监管。“报行合一”就是严格执行报批报备的保险费率。通过这些举措,还有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举措,较好地实现了“降价、增保、提质”的预定目标,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具体来看:
在“降价”上,车均保费明显下降。
通过回溯数据优化基准费率等措施,挤数据水分,消费者车均保费下降。驾驶习惯好、出险频率低的车主享受到了更多的优惠。
在“增保”上,保障程度大幅提高。
交强险在基准费率不变、打折幅度有所加大的情况下,平均保额由综改前的12.2万元提升到20万元,也就是说,在消费者交的保费不变甚至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保障是原来的1.6倍。
商业三责险,平均保额由综改前的89万元提升到243万元,在消费者交的保费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保障是原来的2.7倍。
在“提质”上,服务质效和经营效益双提升。
通过车险综改和今年的“三项机制”,一方面条款得到优化,拓展了保障范围,同时还减少了免赔约定。
以前消费者和保险公司之间关于涉水、玻璃破碎等理赔争议大幅度减少,用条款就把它涵盖进去了,从源头减少这种争议。
另一个方面是,成本结构得到优化,经营效益好转。在经营车险的主体中,超过70%的主体实现了费用和成本的双降。
下一步,将以新能源车险改革为切入点,持续深化车险综改,在巩固“三项机制”成果的同时,研究优化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探索家用车网约运营组合产品,探讨高赔付车辆风险分担机制,尽量解决投保难问题。通过回溯数据优化基准费率,会同相关部门推进信息共享,推动降低新能源车险运行成本,比如降低出险率、降低维修成本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保险保障。 -
换设备、换车、换家电……12个领域更新换新细则全面出台!
《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印发后,设备更新项目申报通知,以及工业设备、用能设备、环境基础设施、营运船舶、营运货车、新能源公交车、农业机械、老旧电梯等8个领域设备更新实施细则,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家装厨卫等4个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细则,这些配套举措已经全部印发实施。具体来看——
消费品以旧换新——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翻倍
商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有关工作的通知》,提高报废更新补贴标准。
补贴标准是多少?
个人消费者于2024年4月24日(含当日,下同)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调整补贴标准,具体如下:
●对报废上述两类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2万元;
●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1.5万元。
怎么申请补贴?
拟申请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资金的个人消费者,应于2025年1月10日前,通过登录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网站或“汽车以旧换新”小程序,填报个人身份信息等,提交补贴申请。
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专区,设有“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专栏,申请补贴、进度查询、操作指南……均可一键查看。
扫码即可申请↓↓
家电以旧换新:补贴“8+N”类每件最高补2000元
商务部等4部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地自主确定补贴“8+N”类家电品种,每件最高补贴2000元。
补贴标准是多少?
各地要统筹使用中央与地方资金,对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8类家电产品给予以旧换新补贴,补贴标准为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15%,对购买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的产品,额外再给予产品最终销售价格5%的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2000元。
各地自主确定上述8类家电的具体品种。鼓励地方结合当地居民消费习惯、消费市场实际情况、产业特点等,对其他家电品种予以补贴并明确相关补贴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将酒店电视终端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范围。
电动自行车:参与以旧换新有补贴
商务部等五部门近日印发《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
如何换新?
●各地要统筹用好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资金,结合实际制定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对交回个人名下老旧电动自行车并换购电动自行车新车的消费者予以补贴,鼓励享受补贴的消费者购买符合《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生产的合格电动自行车新车。
●对交回老旧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自行车并换购铅酸蓄电池电动自行车的消费者,可适当加大补贴力度。换购的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自行车,其电池还应符合《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43854)标准要求。
●支持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与生产企业、回收企业联合开展以旧换新,对消费者给予叠加优惠。
●各地人民政府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利用地方财政资金对消费者交回高安全隐患的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给予补贴。
●发现以不合格产品作为换新产品的不予补贴,明知为不合格产品作为换新产品的视为骗取补贴处理。
●各地要妥善回收处理废电动自行车及其废蓄电池。
家装厨卫“焕新”
各地根据《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青海、湖北云南等省、市、自治区公布了当地家装厨卫焕新的相关细则。
总体而言,家装厨卫“焕新”聚焦三类产品:
●积极推广二级以上水效的花洒、净水机、洗碗机等绿色节能产品;
●扫地机器人、智能马桶、智能门锁等智能升级类产品;
●健康监测、辅助设备等居家适老化产品。
具体补贴范围、补贴标准请参照当地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设备更新——
27个工业重点行业将迎来大规模设备更新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我国将在27个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进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并设定到2027年的更新目标。
27个行业有哪些?
石化化工行业、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建材行业、汽车行业、工程机械行业、重型机械行业、基础零部件与基础制造工艺行业、工业机器人行业、工业母机行业、船舶行业、航空行业、石化通用装备行业、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农机装备行业、医疗装备行业、电力装备行业、食品行业、纺织行业、轻工行业、医药行业、电子组装行业、电子元器件和电子材料行业、锂电池行业、仪器仪表行业、光伏行业、民爆行业27个重点行业领域。
2027年要达成什么目标?
其中,钢铁行业到2027年,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汽车行业到2027年,实现汽车及零部件生产效率、能耗、环保水平及产品质量等再上新台阶。工业机器人行业到2027年,全产业链供给能力明显增强。
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重点任务有哪些?
《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包括推进火电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进输配电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进风电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推进光伏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稳妥推进水电设备更新改造、推进清洁取暖设备更新改造、以标准提升促进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10项重点任务。
重点任务具体是哪些?
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供水设施设备更新、污水处理设施设备更新、供热设施设备更新、液化石油气充装站标准化更新建设、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环卫设施设备更新、建筑施工设备、建筑节能改造共10项重点任务。到2027年对技术落后、不满足相关规范标准、节能环保不达标的设备,按计划完成更新改造。
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
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交通运输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补贴实施细则》,自2024年8月2日起,至2028年12月31日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国籍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
补贴标准是多少?
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工作的通知》,明确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及新购置新能源城市冷链配送货车补贴时间为2024年7月3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哪些类型的营运货车可以参与补贴?
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按照报废车辆类型、提前报废时间和新购置车辆动力类型等,实施差别化资金标准,具体标准按交规划发〔2024〕90号文件执行。
●报废货车符合以下条件的,车辆所有人可以申请资金:
1.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中型、重型营运柴油货车;
2.持有公安机关开具的《机动车注销证明》和具有资质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开具的《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及车辆注销前,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发放的有效《道路运输证》。
●报废更新货车符合以下条件的,车辆所有人可以申请资金:
1.报废车辆应当符合前述(一)中报废车辆要求;
2.新购置车辆应当为注册登记的国六排放标准或新能源车辆,并持有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发放的有效《道路运输证》。其中,新能源车辆应纳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
3.新购置车辆与报废车辆注册登记所有人一致。
●新购置货车符合以下条件的,车辆所有人可以申请资金:
新购置车辆应当为注册登记的新能源城市冷链配送货车(须符合《城市物流配送汽车选型技术要求》(GB/T29912)相关要求,并纳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且持有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发放的有效《道路运输证》。
补贴标准是多少?
老旧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动力电池更换: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公告,部署做好老旧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安全有序更换动力电池工作,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用于更换的动力电池应该满足什么标准?
用于更换的动力电池性能应满足GB38031《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建议满足GB/T31484《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31486《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等推荐性国家标准要求。更换产生的废旧动力电池应移交给回收服务网点等渠道,相关主体应按有关规定上传溯源信息。
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标准提升
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印发《关于加大工作力度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补充通知》,要求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
哪些补贴标准提升了?
●报废20马力以下拖拉机,单台最高报废补贴额由1000元提高到1500元。
●报废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播种机并新购置同种类机具,按不超过50%提高报废补贴标准,单台最高报废补贴额不超过3万元。
●报废并更新购置采棉机,单台最高报废补贴额由3万元提高到6万元。
●对已领取报废补贴的,补齐差额部分补贴。
老旧电梯领域设备更新:
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2024年计划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各地对4万余台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老旧电梯实施更新。
对哪些住宅老旧电梯进行更新?
对投入使用时间长、配置水平低、运行故障率高、安全隐患突出的住宅电梯,结合隐患排查或安全风险评估情况进行更新改造。
具体申请流程、补贴标准请参照当地政策实施细则。 -
多部门详解实施方案,涵盖汽车、家电、农机等7个重点领域消费品
近日,省发改委、商务厅、交通运输厅、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召开新闻通气会,就一段时间以来我省为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出台的政策举措进行解读,回应百姓关切。
哪些消费能得补贴?
省发改委、财政厅9月上旬印发的《福建省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明确指出,主要支持汽车以旧换新、家电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交通运输领域报废更新、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完善回收循环利用体系等7个重点领域的消费品以旧换新。
此次印发的《福建省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在支持范围上再扩大。与此前相比,将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产品等新增纳入全省补贴范围;家装厨卫“焕新”领域将补贴范围扩大到洗碗机等21类家庭厨卫类产品、智能门锁等11类智能家居产品、水暖五金等全品类家装改造产品;老旧农机在中央财政资金补贴报废的9个农机种类基础上,新增谷物(粮食)干燥机(烘干机)等6个农机种类纳入补贴范围,以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
当前,省商务厅正联合省发改委、财政厅、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制定《福建省加力支持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福建省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将在近期发布。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在新闻通气会上介绍,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对象为在福建省内消费并在省内开具发票的个人消费者,补贴范围包含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等8类家电产品。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对象为在福建省内交售个人名下老旧电动自行车。
我省的以旧换新方案充分考虑民生需要,支持家庭适老化消费。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护理床、轮椅(助行器)、紧急呼叫器、助听器、电子血压仪、电子血糖仪等适老化产品,单笔消费满500元的,最高可按照产品销售价格(剔除所有折扣优惠后)的30%予以补贴,每位消费者累计享受补贴不超过5000元。
记者从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省农业农村厅研究制定了《福建省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方案》,有望近期对外公布实施。我省将在中央财政资金补贴报废的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农用北斗辅助驾驶系统、机动喷雾(粉)机、机动脱粒机、饲料(草)粉碎机、铡草机等9个农机种类基础上,结合实际,计划将我省拥有量较大且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推进重点工作所需的谷物(粮食)干燥机、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自走式旋耕机、田间搬运机、农机作业监测终端、育秧(苗)播种设备等6类机具纳入补贴。
补贴力度如何加大?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建省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同时在补贴标准上再加力。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由此前的最高1万元提高至2万元;汽车置换更新按照购买新车价格(购车发票金额,价税合计)分三档补贴,最高不超过1.5万元,购买新能源车的在各档基础上增加补贴1000元;家装厨卫产品给予20%补贴,单笔消费最高补贴2000元,每位消费者最高补贴2万元;进一步提高拖拉机等农机报废更新补贴额。
在便利政策途径上再加力,省直有关部门将加快研究制定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家装厨卫“焕新”等分领域实施细则,优化申请审核、资金拨付、监督管理等流程,设置消费品以旧换新咨询热线和投诉电话,让补贴获取途径简单明了,推进线上线下补贴政策一致,督促指导地方用好用足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额度。
“本次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涉及交通运输领域的主要包括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两类。”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在当天通气会上解读道。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方面,按照报废车辆类型、提前报废时间和新购置车辆动力类型等,实施差异化补贴,单车补贴最高可达14万元。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和动力电池更新方面,补贴范围为车龄8年及以上(2016年12月31日前注册登记)的城市公交车更新和动力电池更换。其中,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的,每辆车平均补贴8万元;更换动力电池的,每辆车补贴4.2万元。
同时,新一轮农机报废补贴标准总体有所上调,个别机具如20马力以下拖拉机补贴标准从1000元提高到1500元;对报废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播种机并新购置同类机具,再按50%提高报废补贴标准。
“目前,2024年省级流通领域商品监督抽查正全面展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在当天会上介绍,“共安排流通领域86类产品1822批次质量抽检,重点关注家用电器、电动自行车、燃气灶具。”(记者 林蔚) -
商务部回应近期经贸热点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成效怎么样?消费市场运行态势怎么看?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如何?商务部22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回应近期经贸热点。
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量快速增长
4月底,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对汽车报废更新给予直达消费者的补贴支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介绍,相关政策实施3个多月来,成效逐步显现,特别是近两个月以来,补贴申请量快速增长。
截至22日中午,商务部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已收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超过68万份,近一个月以来新增补贴申请约34万份。汽车报废更新政策带动报废汽车回收量迅猛增长。1至7月,全国报废汽车回收350.9万辆,同比增长37.4%,其中5月、6月、7月同比分别增长55.6%、72.9%和93.7%。
近期,为进一步扩大政策效果,顺应各方呼吁,党中央、国务院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何亚东说,在开展汽车报废更新的同时,商务部还将指导各地用好用足中央加力支持资金,合理制定出台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持续扩大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消费市场总体将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传统消费稳步扩大,新型消费快速发展,服务消费扩容提质。”何亚东说,今年以来,消费市场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具体来看,7月份社零总额约3.78万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较6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7%,增速较6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主要商品类别中,超六成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较6月份有所加快。
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国货“潮品”销售快速增长。7月份,新能源汽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6.9%,渗透率达51.1%。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7%和12.7%。
旅游、文娱等服务消费持续活跃。1至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7.2%,增速比商品零售额快4.1个百分点,其中餐饮收入增长7.1%,交通出行服务类、通讯信息服务类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总的来看,随着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加快落实落地,各类促消费活动持续深入开展,预计消费市场总体将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何亚东说。
前7个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6.2%
何亚东还介绍了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1至7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835.5亿美元,同比增长16.2%。其中,我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9.4亿美元,同比增长7.7%。
同期,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62.8亿美元,同比增长6.6%;新签合同额1339.5亿美元,同比增长25%。其中,我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98.8亿美元,同比增长5.2%;新签合同额1101.1亿美元,同比增长22.3%。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
以旧换新,换出了啥?
汽车促消费活动在漳州古城举行。(资料图片)
家电以旧换新活动现场人山人海。(资料图片)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对“两新”工作进行全面系统部署。近期,随着《漳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和《漳州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相继出台,多种形式的以旧换新活动也在漳州各地拉开序幕。
消费品以旧换新,将重点更新哪些消费品?如何激发消费者以旧换新的积极性?换新后,旧物又该如何处理呢?
以旧换新换什么?
5月,家住芗城区华元小区的陈先生通过以旧换新政策,换掉了家中使用多年的旧空调,购买了一台单价6700元的3匹柜机空调,叠加政府以旧换新补贴和旧空调的回收价格,优惠了850元。“相当于打了八八折,非常划算!而且上门拆旧装新搬运,全部都免费!”陈先生感到很惊喜。
除了家电和家装厨卫,以旧换新政策同样利好报废换新和置换新车的车主。“家里的油车开了十几年,6月换新能源车。联系附近的报废回收网点,半天就上门免费拉车,旧车还卖了4000元。通过‘汽车以旧换新’小程序,我还另外申请了1万元新能源车购车补贴,还是蛮优惠的。”家住芗城区的黄女士说。
《方案》提出,聚焦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三大领域,开展以旧换新活动。
具体来看,汽车领域,重点推动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加快淘汰;家电领域,重点支持洗衣机、冰箱、电视、空调、热水器、烟机灶具、洗碗机、蒸烤箱、烘干机、扫地机、智能卫浴、按摩椅等常用家电跨品类以旧换新;家装厨卫领域,重点支持淋浴器、智能门锁、坐便器、床、床垫、沙发、茶桌茶几、橱柜、衣柜、书柜、餐桌椅、书桌椅等品类,促进旧房装修、厨卫局部改造和适老化改造等消费。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约3.4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其中很多产品使用年限较长,潜在更新需求很大。
我国消费市场总体上正由“增量时代”进入“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利于推动消费市场加快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以旧换新不是简单的同类产品置换,而是趋向更高端、更智能、更环保、更个性化的需求。通过以旧换新支持居民消费转型升级,让节能、环保、智能的高质量产品进入居民生活,有利于改善生活品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陈耀庭说。
如何激发消费者热情?
日前,记者走进漳州中旅商厦的一电器商场,看到卖场内有明显“以旧换新”宣传字眼。“一台售价3199元的空调,通过以旧换新活动,在享受商家10%优惠后,在成交价基础上还能享受政府补贴10%,相当于只要2599元。不论品牌、型号、使用年限,均可享受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优惠大,最近来咨询、购买新机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现场负责人黄少容说。
自4月30日漳州消费品以旧换新暨“五一”汽车促消费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以来,围绕汽车、家电和家装厨卫三大领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以旧换新活动——
汽车方面,开展汽车博览会和购车抽奖活动。通过现场登记购车和抽奖的形式,对符合条件的车辆分别给予3000元、1万元、3万元的奖励。同时,积极落实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行动,引导车主申请报废更新补贴。截至目前,漳州在全国汽车以旧换新平台申报的报废车辆超500辆。
家电和家装厨卫方面,今年以来已开展两次促消费活动,通过银联“云闪付”平台发放满减消费券,并邀请家电销售商家参与,与政府补贴叠加优惠让利消费者。截至目前,全市发放家电家居专项消费券约51万元,拉动消费超过500万元。
为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以旧换新意愿,7月2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对汽车报废更新、家电产品等以旧换新的补贴力度再升级。汽车领域,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车的个人消费者,补贴标准由购买新能源车补1万元、购买燃油车补7000元,分别提高至2万元和1.5万元。家电产品领域,对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等8类家电产品给予15%的以旧换新补贴,对购买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额外再给予产品销售价格5%的补贴。
“8—12月,漳州将开展一系列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预计发放720万元家电以旧换新及家装厨卫‘焕新’补贴,按照新购置商品价格的10%予以补贴,单件商品补贴最高1000元。同时,我们鼓励金融机构、企业共同出资,与政府补贴叠加优惠让利消费者。”漳州市商务局消费促进组组长周莉说。
收旧是换新的前提。消费者换新意愿强不强,除了与消费品能否满足消费需求、补贴是否给力有关,也跟回收是否便利有关。
漳州市商务局市场保障组组长蔡路介绍,目前全市具备资质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共9家,只要拨打电话,企业就会上门免费收车。“最近,我们在开发旧车回收小程序,方便市民了解漳州二手车和报废汽车的回收价格等情况,实现线上下单回收。”
家电家具回收领域,目前漳州以旧换新行动仍以线下登记、企业上门回收为主。“旧家电不限品牌、年限,都能提供免费上门拆除旧机、免费运输等一站式以旧换新服务。”海尔漳州经销商龙海区大明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元麟表示,当前公司正在和具有相关资质的拆解企业对接,建立规范的废旧家电回收系统。同时,企业也与政府部门对接,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进社区服务,让更多有需求的用户享受政策。
《方案》中提出,漳州将加快推动生活垃圾清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依托各类基层服务网点、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点、便民服务站点及生产、销售企业布局和建设一批回收站点,开展定点回收、以车代库、智能回收等多种便民回收行动,推行“换新+回收”“互联网+上门回收”等便民回收模式,提升用户体验。
旧物如何妥善处理?
以旧换新后,换下来的废旧家电该如何处置?
7月26日,走进位于漳州开发区的福建全通资源再生工业园(以下简称“全通”),在这家全省仅有的4家具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证书的企业之一的企业,记者见证了废旧家电如何变废为宝。
一车车废旧家电进入厂区,过磅、卸货、验收、贴条码、入库,便进入拆解流程。每天,大约有2000台废旧家电在这里迎来重生。
废旧冰箱拆解流水线上,工人一边熟练地将压缩机、电机拆下,进行抽氟、漏油等无害化预处理,一边将预处理过的冰箱主体经过传送带送入自动化破碎机。一阵轰鸣后,一台台冰箱顷刻间就被分解成碎片,这些碎片进入自动化分选设备,快速分离出塑料、铁、铜、铝等再生资源。
“不同材料重新分类打包后,卖给本地及周边的炼钢厂、造粒厂等下游企业,重新成为可使用的原材料,循环利用率达95%以上。”全通总经理黄文宗介绍。截至目前,公司已回收拆解电视、电脑、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废家电约150万台套,共产生塑料、金属等再生资源约6万吨。
在仓库内,记者看到每台废旧机器都拥有各自的条码。这相当于是每台废旧电器的身份证,从废旧电器进厂过磅后,就贯穿整个拆解过程,实时记录下机器的接收时间、来源、类别、重量、数量、运载车辆信息等。此外,园区149个监控24小时实时监控拆解流水线的每一道环节,实时将拆解数据录入数字化管理平台。这些监控和数据信息会同步到省自然资源厅,实现可追溯,确保电器从进厂到出厂都没有违规操作。同时确保回收旧机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防止伪造回收凭证、虚构回收数量等骗取以旧换新补贴情况发生,确保国家财政补贴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全通与美的集团旗下的回收企业建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战略合作,实现产品从销售、回收再到规范拆解处理的资源循环再生体系。
“除了确保线下门店的回收数量,我们还共同拓展‘互联网+回收’模式。上半年已回收3.5万台各类废家电,预计可实现每年20%的回收量增长。”黄文宗介绍。
除了家电,汽车退役后也会走向报废工厂,被拆解成橡胶、塑料、金属等资源,可直接提炼成工业原料,一些座椅、内饰等旧车零部件和发动机,则转交给下游工厂,通过二次拆解实现回收再利用。
废旧家电和报废汽车集合了多种材料,不同于普通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便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此外,报废汽车的非法拆解、整车交易和跨区域转移,还会对道路交通构成极大安全隐患。
对此,今年4月,商务部等7部门发布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申请补贴必须提供《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和《机动车注销证明》原件照片或扫描件,从国家政策层面,倒逼消费者将报废汽车交由具有专门拆解资质的企业处理。
“目前,推动家电以旧换新的一大堵点在于,家电销售渠道和回收渠道融合度较低,导致信息不对称、回收价格混乱、流通效率低下、企业回收成本高等诸多问题。”陈耀庭建议,政府应引导企业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回收模式,鼓励家电生产与销售企业、电商各类平台、回收拆解企业合作,实现家电送新、收旧、拆装、回收拆解利用等“一站式”服务。
“目前,我们正在对全市再生资源行业摸底调查,方便接下来布局和建设一批回收站点。同时,支持一批实力强、模式新、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家电售后服务企业与回收企业合作,完善‘生产—销售—收旧—拆解’全链条管理模式,促进多方合作共赢。”周莉表示。(记者 赵文娟) -
3000亿元国家支持!四部门喊你领更新换新补贴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开展以来,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日前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
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三个大幅度”加力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
加力支持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大幅度”。
第一,大幅度扩大支持范围。
● 在设备更新方面,在原有的工业、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物流、教育、文旅、医疗等7个领域设备更新和回收循环利用的基础之上,将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扩大到能源电力、老旧电梯等领域设备更新,以及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和安全改造。
●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借鉴一些地区的成熟经验做法,将个人消费者乘用车置换更新,家电产品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旧房装修、厨卫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的物品材料购置等,一并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以此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的品质。
第二,大幅度优化组织方式。
这次拿出的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包括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个方向。
● 在设备更新方面,安排近1500亿元,目前具体测算大致1480亿元左右来支持设备更新。充分考虑不同领域、不同类型项目的特点,降低资金申报的门槛,有效支持单体规模小、但是点多量大面广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同时,简化项目申报和审批流程,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自主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与投资补助等传统支持方式不同,这次向地方直接安排资金,赋予地方更大的自主权,在符合“两新”总体要求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地方的创造力,也有利于更加快速便捷地将这些真金白银的优惠直达消费者。
第三,大幅度提升补贴标准。
《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对重点领域更新换新的补贴力度。
比如,在汽车报废更新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汽车报废更新,将补贴标准由此前的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1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贴7000元,分别提高到2万元和1.5万元,都是增长了一倍及以上。在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方面,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中央财政给予设备更新贷款的贴息比例,从1个百分点提高到1.5个百分点。
此外,《若干措施》明确了对老旧营运车船报废更新、农业机械报废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等方面的补贴标准,较此前均有大幅度提升。
特别是广大消费者十分关心的家电产品,《若干措施》提出,对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等8类家电产品,给予产品销售价格的15%补贴;对购买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额外再给予5%的补贴。
优化中央地方分担比例,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压力
财政部:
对汽车报废更新、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家电以旧换新等领域补贴资金,按照总体9:1的原则由中央与地方共担,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央承担比例分别为85%、90%、95%。
下一步,请各地按照要求,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认真履行项目和资金管理的主体责任,切实管好用好补贴资金,不得用于平衡预算、偿还政府债务、“三保”支出等,确保“真金白银”的政策落到实处、早见成效。
取消“项目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要求,激励更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
国家发展改革委:
在坚持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这次拿出更多真金白银,加力支持“两新”工作,激励更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具体来说,“加力”主要表现在“增规模、降门槛、扩范围、简流程”4个方面。
一是增规模。
针对部分企业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这次拿出的规模,总量达到3000亿元左右,这其中设备更新资金规模将近1500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中央资金的牵引和带动作用,从而支持更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
二是降门槛。
针对工业等领域设备更新项目申报门槛较高、中小企业项目难以满足要求等问题,取消了“项目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要求,同时优化项目申报条件,让支持政策惠及更多的中小企业。
三是扩范围。
随着“两新”工作的深入推进,我们不断扩大支持范围,这次就提出了将老旧电梯、能源电力等领域设备更新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目前我国有约80万台电梯的使用年限超过15年,其中约17万台电梯的使用年限超过20年,超期服役的老旧电梯数量还会持续攀升,人民群众对于老旧电梯故障率高、运行可靠性差等问题的反映也越来越多。对此,我们将老旧电梯更新纳入支持范围,通过加快更新改造,提升设备安全可靠水平,切实办好关系群众利益的民心工程。下一步,我们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设备更新的支持范围作动态调整。
四是简流程。
设备更新点多面广,一些项目单体规模较小,资金下达流程相对较为复杂。为进一步精准有效地给予资金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相关部门一起,已经充分优化了具体办法和流程,将结合不同类型项目特点,综合采取“打捆申报、打捆下达”“地方审核、国家复核”等方式,简化项目申报和审批流程,切实提高办事效率,让实实在在的政策,尽快传递到企业和群众。
除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外,中央财政安排275亿元,
支持提高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比例、落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政策
财政部:
关于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
中央财政将安排200亿元,通过“一加一提一优”,推动贴息政策落实落细。
一是加大支持力度,提高贴息比例。中央财政贴息比例从1个百分点,提高到1.5个百分点,通过财政做“加法”,换来企业融资成本的“减法”。
二是提高政策时效性,先行预拨贴息资金。中央财政向省级财政预拨贴息资金,省级财政按季度向银行预拨贴息资金,银行在收息时直接扣除,经营主体可直接享受优惠信贷利率。
三是优化贴息流程,让经营主体少跑路。在贴息资金的申领上,经营主体只需对接银行,后续由银行、行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具体负责申报、审核、结息等事宜,快速、便捷地为经营主体服务。
关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政策。
2024年,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预算安排75亿元,支持推动大规模回收循环利用。
对企业当年开展废弃电器回收处理给予支持,积极引导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技术进步、创新发展;
同时,适当安排资金解决以前年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存量缺口,促进行业平稳发展、政策有序过渡。为稳定行业预期,专项资金暂定继续对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计算机五种产品的回收处理进行支持。
上述政策实施后,预计每年将引导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环保化规范化拆解超过8000万台。
抓紧下达支持资金,推动加力支持“两新”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一是抓紧下达支持资金。
支持地方消费品以旧换新的1500亿元资金,以及首批已经审核通过的约500亿元支持设备更新项目的资金,近日就会下达。下一步,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组织新一批设备更新项目申报审核,计划在8月底前,全部下达3000亿元左右“两新”资金。
二是切实加强监督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研究制定了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全链条管理规定,压实各方责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资金真正地用于“两新”工作。与此同时,指导督促各地区严格管理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严防挤占挪用。对于骗补贴、套补贴等违法违规行为,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三是及时开展督导和政策评估。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的督促指导,组织地方开展自查自评,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年底前,还会扎实开展加力支持“两新”政策的评估,进一步总结经验做法,推动完善政策措施,确保这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是持续做好宣介引导。
“两新”工作关系众多企业和消费者权益,做好宣传解读、让有关方面了解优惠政策十分重要。发布会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地方及时宣介好具体的政策,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对“两新”工作的关切。我们会加倍努力,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切实获得政策支持。
此前已经申请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的消费者按照什么标准执行?
商务部:
对按照《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要求,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车的个人消费者,补贴标准由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1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7000元,分别提高至2万元和1.5万元。
对自《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印发之日,也就是4月24日起提交符合条件的补贴申请的消费者,按照调整后的补贴标准执行;对已经领取补贴的消费者,补齐差额部分补贴。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中如何维护消费者权益?
市场监管总局:
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中标准制定、产品质量安全和价格监管等工作,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
一是加快消费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制定的《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今明两年制修订重点国家标准294项,加快制定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家居、新兴消费等领域消费品质量安全标准115项。目前已发布标准55项,其中消费品质量安全标准20多项,包括家用电器安全、家具结构安全及有害物质限量、智能网联汽车、民用无人机、消费品质量分级等标准,进一步促进提升消费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二是督促生产销售单位落实主体责任。
去年,市场监管总局颁布了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今年又制定实施电动自行车、家用燃气灶具等30种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以及批发、零售、网络销售单位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聚焦以旧换新的重点消费品生产销售单位,督促其建立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按要求配备质量安全总监和质量安全员,严格按照清单实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确保向消费者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三是强化重点消费品质量和价格监管。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对家用电器、装饰装修材料、电动自行车、燃气用具等120多种消费品,以电商、城乡接合部等领域为重点,开展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下一步,将持续加大对重点消费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对抽查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生产销售单位依法严肃处理。着力加强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提升质量安全预警能力,及时发现和处置苗头性风险。综合运用监督抽查、风险监测、监督检查、强制性产品认证、召回管理、立案查处等措施,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为消费品以旧换新提供坚实质量保障。同时,针对以旧换新中的商品销售行为,市场监管总局将依据《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与日常商品价格一视同仁、一体监管,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政策咨询投诉建议
政策咨询电话
968871
- {{el.title}}诉求时间:{{el.wo_create_time|date('yyyy-MM-dd')}}
- {{el.title}} 诉求时间:{{el.wo_create_time|date('yyyy-MM-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