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兒童步態問題 科學及時進行矯正
5月29日是“全球愛足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青少年足病預防,守護青少年茁壯成長”,青少年足部健康正日益受到關注。兒童足部健康多與步態問題有關,且多種步態問題(如走路內八或外八、膝超伸、O或X型腿等)都與扁平足相關。對於兒童扁平足,應採取科學、適當的方式進行及時矯正。目前,我國兒童扁平足患者數量不容忽視,兒童步態健康問題應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兒童扁平足概況
扁平足又稱平足症,指足弓低平或消失,患足外翻,站立、行走時足弓塌陷,從而引起足部疼痛。
扁平足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為7.1%,而在青少年中的發病率高達25%-49%,運動員中佔比達11.7%-39.5%。由於患有扁平足後足底壓力失衡,下肢力線不正,步態發生異常,還會導致腿型發生變化。
一項針對上海市低年級小學生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O形腿和X型腿分別佔總體的21.8%和12.7%。調查顯示,青少年男生O型腿發生率為18.64%,X型腿發生率為3.75%;女生O型腿發生率為19.61%,X型腿發生率為10.48%。
兒童扁平足一般都是功能性扁平足,也稱為後天性扁平足,主要是由後天下肢力線異常導致的。若兒童功能性扁平足沒有得到及時干預,日後則可能形成成人獲得性平足症。功能性扁平足會導致多種足部病理現象發生,如跟骨外翻、足弓塌陷、舟狀骨內側凸出、第一跖趾序列受力增加等,部分兒童還會出現走路內八或外八、X型腿、膝超伸等一系列問題,從而導致步態異常,嚴重影響骨骼健康。
由於扁平足一般沒有症狀,很難引起家長重視,相當多的扁平足兒童並沒有採取矯正措施。部分兒童因體重偏高或運動量加大,足底和腳踝的問題才開始凸顯,甚至出現膝關節疼痛等症狀。此時,很多家長才逐漸重視,並進行干預治療。
扁平足治療方法
針對扁平足,一般採用康復輔具等矯正方法。然而,由於該類方法主要通過固定腳踝、小腿等方式進行矯正,兒童依從性較低,矯正效果往往不理想。
目前,臨床上應用較多的一種扁平足矯正方式是配穿矯形足墊。該方法通過調整下肢力線,把塌陷的足弓支撐起來,減少因為錯誤受力而造成的傷害。但是,這種傳統的力學步態矯正足墊只有支撐性作用,一旦撤掉足墊,足弓還會塌陷下來,若要避免傷害,則需要終生配穿。
值得關注的是,一類名為本體感受型足墊的産品整體矯正效果優於傳統的力學步態矯正足墊。本體感受型足墊是一種基於刺激人體足底肌肉中本體感受器的原理,使神經受損的肌肉重新恢復正常機能的主動型矯正足墊。其表面刺激層結構形態具有專門的凹凸設計,能夠針對足踝具有不同肌力的平足患者進行不同硬度和高度的刺激強度設置,使相應足部肌肉重新發揮活性。該類足墊已在德國上市20多年,且已被納入德國國家醫保體系。
有研究人員對分別持續使用德國的本體感受足墊和力學步態支撐型足墊12個月的功能性扁平足兒童進行了有效性分析。首先,研究人員檢測了本體感受足墊與力學步態矯正足墊的材料性能。結果顯示,本體感受足墊在硬度(62HSC)、密度(0.30g/cm3)、壓縮變形率(28%)等方面均優於力學步態足墊(硬度、密度和壓縮形變率數據分別為50HSC、0.25g/cm3以及35%)。更高的硬度和密度均可讓足墊在長期配穿過程中保持不變形,從而更好發揮功能。(數據來源:《本體感受鞋墊對於兒童功能性平足的矯正效果》)
此外,研究人員通過對比兩種足墊針對扁平足的矯正效果發現,在足弓角度、舟狀骨側凸距離、足弓高度、足跟外翻角度等四個指標方面,與力學步態矯正足墊相比,本體感受足墊的矯正效果均有顯著性差異,即本體感受足墊矯正扁平足的效果更好。以足弓高度為例,在適配3個月、6個月、12個月後,本體感受鞋墊(觀察組)的足弓高度變化分別為(12.48±2.73)mm、(14.32±1.65)mm、(16.56±2.91)mm;力學步態矯正鞋墊(對照組)的足弓高度變化分別為(12.65±1.82)mm、(12.33±1.56)mm、(13.29±2.58)mm,兩組具有顯著性差異。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足弓高度變化差異更大。(數據來源:《本體感受鞋墊對於兒童功能性平足的矯正效果》)
兒童步態矯正需求大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14歲以下人口為2.5338億人。按照青少年扁平足最低發病率25%計算,預計有6334萬餘兒童發生扁平足。
據2022年1月央視報道,我國中小學生發生脊柱側彎人數已超過500萬,並且還在以每年30萬左右的高速度遞增。脊柱側彎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坐姿、桌椅不合適、缺乏運動外,足弓塌陷、步態失衡、長期以不正確的姿勢走路等也是導致脊柱側彎的不可忽視的因素。
目前,兒童步態矯正市場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領域:
醫院 對於沒有骨性問題的兒童,骨科醫生一般不會施行手術治療,往往建議進一步觀察,或者採用康復支具。由於康復支具是一種固定捆綁式的康復輔具,配穿時間不能保證,矯正效果往往不太理想。
康復訓練機構 通常採用手法按摩、康復訓練操等方式幫助兒童矯正步態問題。然而,該方法需要達到一定的訓練量才會有比較滿意的矯正效果,且康復費用較高。需要注意的是,應在具有專業資質的康復訓練機構,且由專業康復師進行操作。
定制矯形鞋和矯形足墊 目前,絕大多數製作過程仍採用靜態檢測(如軟泥踩模)等方式。該方法採集數據單一,數據維度不夠充分,往往導致鞋和足墊矯正效果不理想。
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日益受到重視,加強相關兒童步態健康的教育和推進正確的步態矯正方式勢在必行。今年4月,教育部發佈的《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體育與健康”課在總課時中佔比應高達10%-11%。兒童應該加強體育鍛鍊,增加戶外運動時間,這更有利於骨骼和步態健康。如果發現兒童出現步態異常現象,應及時對其做詳細的步態檢測,了解發生異常步態的原因,從根源入手,及早矯正,讓孩子們的骨骼和步態更加健康。(作者:王宇恒)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