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科學健身的“最後一百米”
每個週末,省體育中心的廣場上都會開展健身指導。本報記者 林熙 攝
核心提示
1993年12月4日,原國家體委頒布了《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標誌著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制度正式建立。歷經30年的發展,社會體育指導員制度已成為我國體育事業和全民健身制度體系的重要內容。
從陸續向公眾開放的大型體育場館,到越來越多環境舒適、健身設施齊全的公園,如今,全省各地科學健身、全民參與的社會氛圍愈加濃厚。
那麼,如何進一步激發社會體育指導員開展志願服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如何讓社會體育指導員與健身群眾雙向奔赴的“橋梁”更暢通?如何加強科學健身指導服務供需對接,更好地推動全民健身?日前,記者深入廈門、福州等地採訪,感受社會體育指導員如何在全民健身的時代浪潮中,推動全民健身蓬勃開展。
每個月的第二個週末,54歲的曾衛紅都會抽出時間,到福建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西門,教授健身氣功和太極拳。
多年的沉澱,曾衛紅的身邊已經聚集了一批“鐵桿粉絲”,風雨無阻。大家不管年齡大小,都稱她為“曾老師”。
20年前,曾衛紅的父親曾乃梁就是在這裡帶著群眾打拳健身。在武術界,曾乃梁是泰斗級的人物,曾經培養出陳思坦、高佳敏等多名武術世界冠軍。
作為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曾衛紅坦言自己受父親影響比較大,“他帶出這麼多世界冠軍,退下來以後就致力於全民健身。我自己也受益於太極拳,也願意通過跟大家分享來回饋社會”。
統計數據顯示,我省目前有超10萬名社會體育指導員,他們以志願服務的方式為民眾做健身指導,打通科學健身的“最後一百米”,成為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力量。
時代需求
在廈門“武林圈”頗有人氣的葉祖煉同樣希望帶領更多人科學“玩轉”健身。
在平時練習過程中,葉祖煉發現有不少太極拳愛好者,因為缺乏科學指導,不僅沒有從練習中受益,反而因此傷了膝蓋。“健身鍛鍊是好事,但需要專業人員提供專業指導。”他説,能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帶動群眾科學健身,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既然我幸運地得到過專業指導,且通過訓練具備了一定的水準,就有義務向更多人宣傳科學健身理念,讓他們真正從太極拳練習中受益”。
這一點,跟著葉祖煉學習太極拳的市民洪濤特別認可,“太極拳有時看似簡單的一個動作,在老師講解下,才發現要領特別多”。而且,他在老師指導下還發現,用對了太極拳的站姿,氣沉丹田,重心放在雙腳,膝蓋微微有點彎,不管站多久,都不覺得累。
在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今天,老百姓不僅要“常健身”,還要“懂健身”,通過科學的體育鍛鍊促進身心健康。但是,曾衛紅看得更遠,她説:“就科學健身而言,如果任憑單一學科發展,其實多有局限。”
曾衛紅的工作是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教師。平日裏以教拳術功法為主,但是這幾年也有了些變化。
見面時,曾衛紅剛剛上完一節關於運動營養學的課。“人是一個綜合體,不是説某個部分好了,身體就能好,它其實是一個綜合構成。所以我們現在比較提倡吃和動一起。”曾衛紅説,自己也在不斷嘗試一些新的課題。
在曾衛紅看來,健康是各個臟器之間的協同配合,是一個多維度的要素,遠比看到的、想到的要複雜很多,“但是不管從哪個角度去看,萬變不離其宗的就是一個平衡。如果沒有達到平衡,不管你吃得再好、動得再多,也會出現問題”。
曾衛紅認為,科學健身一定是越來越被需求,同時越來越精細化。對於社會體育指導員來説,需要像篩子一樣不斷地篩,越好的、越精細的就越會被社會所認可。另一方面,越被認可,大家就會越想學得多,這就形成了一種推動科學健身正向發展的良性迴圈。
搭建平臺
每週,葉祖煉至少要上3次公益課,“在廈門仙閣裏社區、湖光社區向轄區居民教授太極拳法,在市級總站教授防身術”。
葉祖煉口中的“市級總站”是于2021年3月揭牌的全國首個社會體育指導員志願服務驛站——廈門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志願服務驛站市級總站。
市級總站以公益課程為核心,涵蓋器材借用、物品寄存、健身指導、賽事保障、醫療救助、公益廣告、共用會場、免費飲水、免費充電等10項功能。
據廈門市體育局群體處處長鄭志君介紹,總站已經開設射藝、曳步舞、太極拳、跆拳道、跑步、親子跳繩、健身氣功等22門公益課程,累計開課1000多場,“開什麼課,誰能開課,我們每一次都嚴格把關、精挑細選”。
除了市級總站外,廈門也在全市推廣驛站建設,在思明、湖裏、海滄區已建成各類驛站11個,已開設跆拳道、跑步、太極拳、跳繩、健身氣功等25門課程,累計開課2800多場,惠及群眾數萬人。
近年來,搭建社會體育指導員服務驛站逐步成為吸引眾多熱心體育公益事業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加入志願服務團隊,進一步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水準,讓廣大群眾享受更多的科學健身公益指導的重要舉措。
2022年12月,由福建省體育局指導設立、省奧體中心及其國民體質測試站負責日常運營管理的省社會體育指導員科學健身指導志願服務驛站正式掛牌,曾衛紅就成了首批志願服務團隊的成員,投身科學健身指導志願服務。
驛站毗鄰國民體質測試站,常年對群眾開放,面積不大,但是功能齊全。據介紹,驛站配有諮詢接待室、體質測試室、科學健身指導室、運動干預室、團課訓練廳以及攀爬機、橢圓機、跑步機、輕器械等設施、設備和器材,可滿足不同健身指導需求。
曾衛紅認為,驛站的搭建為社會體育指導員提供了發光發熱的平臺,不僅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轉變,也讓從業人員有了認同感和成就感。下一步,要更好地發揮驛站的功能就必須更加精細化地運作,不僅要把健身群眾請進來,社會體育指導員更要積極主動地走出去。
創新機制
每到週六,在廈門思明區文化館社會體育指導員站點,周智勇的跆拳道公益課特受孩子們的喜愛。
來自江西的周智勇是廈門體育中心社會體育指導員隊副隊長,也是首批公益課程老師。去年一年,他就上了將近1000節課。他的公益授課時長,在“廈門i健身”微信公眾號排名第一,而且是“遙遙領先”。
借助網際網路平臺架設起社會體育指導員與健身群眾雙向奔赴的“橋梁”,是廈門探尋的方向。據鄭志君介紹,群眾在“廈門i健身”微信服務平臺上的“公益課程”“找指導員”功能可預約公益課,或者輸入家庭地址,一鍵查詢離自己最近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就近就便享受科學健身指導服務,“目前平臺總註冊量突破80萬,使用人次達507萬多”。
通過數字賦能科學健身,既為活動組織者、市民群眾找社會體育指導員提供了渠道,又為社會體育指導員開展志願服務搭建了數字平臺,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利用最大化。隱藏在其中的“附加值”卻是讓社會體育指導員收穫了正向的回饋。就像周智勇説的,每次看到排名都會讓自己感到既自豪又快樂,“奉獻,不求回報;付出,收穫快樂”。
在曾衛紅看來,社會體育指導員屬於公益服務範疇,這不僅需要奉獻的精神,更需要社會有一個正向的反饋,這樣才會形成良性迴圈,“社會體育指導員志願服務是個‘良心活兒’,但也不能光靠他們自身的熱情。從管理上講,應該細化完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每一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志願服務積極性”。
在這方面,不少地方正積極探索。三明市將社會體育指導員志願服務納入文明積分管理,社會體育指導員可憑藉所獲文明積分,享受體育健身、文化娛樂、免費停車等方面的優惠;龍岩市則建立以服務時長、服務次數、服務效果為主要指標的評價體系,作為對志願者服務進行認可的標準,對志願者參與志願服務活動給予榮譽激勵……
省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主任、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會長馬永鑫説:“這些都是可借鑒的好做法。我省各地都應結合實際積極探索,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社會認同感和服務積極性。”
期待未來
在馬永鑫看來,社會體育指導員們就是一塊塊石子,“他們不僅是全民健身的受益者,更是傳播者,他們讓更多的人參與全民健身,享受全民健身的快樂,享有全民健身的健康。他們就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的‘一石’,石子雖然小,但是卻能泛起無數漣漪”。
如何讓漣漪經久不衰,不斷放大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價值?國家層面出臺的有關法律制度給出了方向。去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修訂《體育法》第十七條規定:“國家倡導公民樹立和踐行科學健身理念,主動學習健身知識,積極參加健身活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實行社會體育指導員制度。社會體育指導員對全民健身活動進行指導。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辦法由國務院體育行政部門規定。”
集美大學體育學院教授鄭志強認為,與舊版《體育法》相比,新修訂《體育法》中規定“國家實行社會體育指導員制度”,將使社會體育指導員制度發展得更為豐富、更為全面。
他説:“舊版《體育法》裏規定了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這次修改後把‘技術等級’這4個字去掉,恰恰是一種範圍上的擴展,社會體育指導員制度的內涵變得更豐富了。除了技術等級以外,可能以後還會延伸發展出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註冊管理、職責分工、培訓教育、服務規範、法律責任等等。未來,社會體育指導員制度將發展得更為豐富、更為全面,更能為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發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撐。”
今年,省體育局還將持續推動各地落實《福建省體育局關於進一步做好全民健身科學健身指導志願服務有關事宜的通知》要求,讓全省社會體育指導員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網路,為各行各業、各類人群提供科學健身指導。同時,舉辦國家級、一級、鄉村女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壯大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
政策的層面正在不斷刺激龐大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群體投身全民健身的“洪流”,同樣也正在提出更高的要求。“未來肯定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曾衛紅用“教學相長”來形容社會體育指導員和健身群眾之間的關係,“為什麼能夠不斷進步,其實也是源於群眾對你的信任,當有人願意相信你,跟著你練的時候,你就必須去拓展自己的知識面”。
曾衛紅説,你要給別人一杯水,你自己得有一桶水。
名詞解釋
社會體育指導員
社會體育指導員是指不以收取報酬為目的,向公眾提供傳授健身技能、組織健身活動、宣傳科學健身知識等全民健身志願服務,並獲得技術等級稱號的人員。目前,社會體育指導員分為三級、二級、一級和國家級四個層級。普通人中,只要是開展志願體育服務並符合條件的人員,均可依照規定,申請授予或晉陞相應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稱號。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