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
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
周祖翼主持 趙龍作政府工作報告
滕佳材于偉國崔玉英張彥遲耀雲崔永輝郭寧寧吳偕林宋鴻喜王永禮苗延紅林文斌等在主席臺就座
周祖翼宣佈: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記者 肖春道 攝
省長趙龍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記者 遊慶輝 攝
13日上午,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在福建會堂隆重開幕。記者 肖春道 攝
1月13日上午,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在福建會堂隆重開幕。
肩負著全省人民的重托,懷揣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來自全省各地各行各業的省人大代表,滿懷豪情、意氣風發地步入福建會堂,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出席大會,依法履行神聖職責。
擔任第一次全體會議執行主席並在主席臺前排就座的有:周祖翼、周聯清、陳冬、莊稼漢、林寶金、李德金、檀雲坤、袁毅、黃新鑾。大會由主席團常務主席、執行主席周祖翼主持。
省長趙龍、省政協主席滕佳材,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專委會領導于偉國、崔玉英,省領導張彥、遲耀雲、崔永輝、郭寧寧、吳偕林、宋鴻喜、王永禮、苗延紅、林文斌和主席團其他成員在主席臺就座。
省十四屆人大實有代表559人,到會538人,符合法定人數。
9時整,周祖翼宣佈: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全體起立,會場響起雄壯的國歌。
省長趙龍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分為三個部分:一、牢記殷殷囑託,在接續奮鬥中新福建建設取得新成效;二、牢記歷史使命,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三、牢記人民至上,在建設服務型政府中踐行初心使命。
趙龍説,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也是福建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福建考察,對新時代新征程福建發展方位再標定、使命任務再強化、實踐要求再豐富。八閩兒女倍加感恩、倍感振奮,更加堅定了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的志氣底氣、決心信心。一年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領導下,紮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深化拓展“三爭”行動,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社會大局保持穩定,高品質發展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取得新進展。
2024年全省地區生産總值預計可實現全年預期目標,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5955.6億元、增長0.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14.6億元、增長0.6%,固定資産投資預計增長3.9%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增長4.5%左右,出口預計增長5.3%,城鎮居民、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分別增長4.5%、6.7%,城鎮調查失業率預計4.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下降0.1%。
一年來的主要工作是:築牢實體根基,産業體系現代化水準進一步提升;堅持一體推進,高水準創新型省份加快建設;發揮獨特優勢,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步伐更大;深化改革開放,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更有作為;強化統籌兼顧,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取得實效;辦好民生實事,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穩步改善提高;建設美麗福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守牢紅線底線,全省社會大局保持平安和諧穩定。
趙龍説,過去的一年,我省發展之所以延續了新時代以來的良好態勢,新福建宏偉藍圖的戰略指引至關重要。十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省委正確領導下,全省政府系統始終牢記囑託、感恩奮進,緊扣“機制活、産業優、百姓富、生態美”,一任接著一任幹,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努力把宏偉藍圖轉化為美好現實。我們更加深刻體會到,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於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省委團結帶領全省人民真抓實幹、同心奮鬥的結果,是省人大、省政協和社會各界有效監督、鼎力支援的結果。我們也清醒認識到,我省高品質發展仍面臨不少的困難和挑戰,我們將直面這些問題,在今後的工作中著力解決。
趙龍説,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人民念茲在茲,對福建發展關心關懷,每到關鍵時刻、重要節點,都親自為福建把脈定向、指路引航。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我們新的重大歷史使命。我們有基礎、有條件能夠爭先,有短板、有空間亟待爭先,有職責、有重任應當爭先,有能力、有幹勁做到爭先,必須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以“又踏層峰辟新天”的魄力闖出新路,以“弄潮兒向濤頭立”的姿態奮勇爭先,以“舍我其誰挑重擔”的擔當作出示範,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久久為功,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闊步前進。
趙龍説,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定不移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統一思想、統攬全局、統領工作,認真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和省委十一屆六次、七次全會及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緊扣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準開放上奮勇爭先,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範,在提升文化影響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為功,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力落實宏觀政策,持續擴大內需,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衝擊,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準,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增長5.0%~5.5%,根據實際情況爭取更好的結果,固定資産投資增長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5%左右,出口增長3%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糧食産量511萬噸以上,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耗保持下降。
趙龍指出,這些目標的設定,突出了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這一鮮明主線,準確把握了中央五個“必須統籌好”的重要關係,體現了“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後破,系統整合、協同配合”的原則,落實了省委“奮勇爭先、再上臺階”的部署,考慮了現實性、可行性和能動性,經過努力是能夠實現的。要堅定信心謀發展,像勇敢的海燕一樣敢於搏擊風浪,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以風雨無阻的心態應對有風有雨的常態,努力把各方面積極因素全面轉化為高品質發展實績實效;要勇挑大梁作貢獻,始終胸懷“國之大者”,自覺把各項事業放在全國大局中去謀劃去考量去推動,發揮福建所長、服務國家所需,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要鍥而不捨高品質,緊緊扭住高品質發展這一首要任務,保持定力、綿綿用力,以新動能新活力不斷塑造高品質發展的新優勢;要用心用情惠民生,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優先抓好民生領域改革,加快補齊民生短板,不斷提升社會建設和治理水準,持續營造和諧包容的氛圍,把老百姓身邊的大事小情解決好,讓大家笑容更多、心裏更暖;要扛牢責任保安全,始終以如履薄冰的態度和枕戈待旦的警覺,時刻繃緊生態保護之弦、風險防範之弦,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以高水準安全保障高品質發展。
趙龍強調,要堅持自立自強,跑出科技創新加速度、塑造發展新動能;堅持因地制宜,大力推動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堅持擴大內需,暢通經濟迴圈、增強內生動力;堅持敢為人先,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準開放;堅持協同聯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堅持民生為大,增進民生福祉、創造高品質生活;堅持守正創新,提升文化影響力、展示福建新形象;堅持綠色發展,鞏固綠水青山優勢、厚植金山銀山潛力;堅持底線思維,統籌發展和安全、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趙龍強調,政績好不好,關鍵看老百姓口碑好不好。我們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忠誠之魂永葆本色,以改革之力推動發展,以為民之心造福百姓,以務實之風履職盡責,以清廉之舉樹好形象,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趙龍強調,夢雖遙,追則能達;願雖艱,持則可圓。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領導下,牢記囑託、再啟新程,同心協力、矢志奮鬥,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
大會還審查了福建省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福建省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及202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2025年預算草案。
在主席臺就座的還有:省領導王金福、江爾雄、李興湖、魏曉奎、康濤、張兆民、黃文輝、王光遠、阮詩瑋、劉獻祥、嚴可仕、余軍、張國旺、黃玲、黃如欣,全國政協常委洪捷序,省級領導許維澤,駐閩部隊領導劉成立、鄭福源、史建國,省級老同志陳明義、黃小晶、梁綺萍、黃瑞霖、方忠炳、鄭義正、黃文麟、陳榮春、陳增光、黃賢模、林強、曹德淦、王耀華、王美香、馬潞生、莊先、葉繼革、馬新嵐、倪英達、劉群英、楊根生、彭錦清、黃琪玉、潘徵、葉雙瑜、鄧力平、雷春美、梁建勇、陳義興、張帆、林鐘樂、吳洪芹、杜源生等。
列席會議的有:十三屆省政協委員;不是省十四屆人大代表的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各委辦室負責同志、駐機關紀檢監察組負責同志,省政府組成人員、副秘書長,省監委副主任、委員,省法院副院長和省檢察院副檢察長,在閩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和部分閩籍港澳全國人大代表,設區市監委主任、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廈門海事法院院長,平潭綜合實驗區監察工委主任、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縣(市、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省直、中直駐閩有關單位負責同志,部分海外閩籍華僑和港澳臺代表人士等。(記者 鄭昭 朱子微)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