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蕩民企創業創新熱潮
——福建“新春第一會”觀察
開工第一天,“新春第一會”。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10月在福建考察時強調,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充分激發全社會投資創業活力。
牢記囑託,奮勇爭先。在5日福建省委省政府召開的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座談會上,18位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家暢所欲言,唱響福建民營經濟“好聲音”——
錨定“點”,福建民營企業鉚足“愛拼會贏”的拼勁闖勁,突破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的深度融合“點”;串起“線”,鞏固傳統産業優勢、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前瞻佈局未來産業,以堅實産業基礎的“線”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連成“面”,賡續我省優良傳統,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把福建打造成為民營經濟發展福地……
“點”“線”“面”協同發力,福建民營經濟步履鏗鏘行進在嶄新的春天裏,激蕩起一浪更比一浪高的創業創新熱潮。
錨“點”
在當天座談會上,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是首位發言的代表。“省委省政府在新春上班第一天召開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座談會,充分體現了對民營企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和關心,讓我們倍感振奮和鼓舞。這次會議的主題是‘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的深度融合’,這也是安踏集團這幾年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他開門見山。
近年來,安踏投入超20億元在晉江創建安踏智慧創新産業園,聚焦創新、研發、供應鏈及智慧化生産;新建投資5.2億元的安踏學園,培養高水準行業創新型和管理型人才……丁世忠認為,這些都是“不斷加大對於未來的投資”。
投資未來,為的是贏得先手棋。在剛剛過去的蛇年春節,DeepSeek讓人工智慧産業成為一個全民熱議話題。在人工智慧的新興賽道上,“敢為天下先”的福建民營企業早已錨定創新點,搶先佈局。
福建帝視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是我省最早從事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研發與産業化的企業之一,其研發的智慧竹條分選機器人連續5年市場佔有率居行業第一,PicMa APP(修圖軟體)全球用戶突破1000萬。
針對當前我省人工智慧大模型和數據的使用成本比較高的問題,帝視科技董事長兼總裁高欽泉建議:“積極招商,引入大模型企業、平臺服務商為我省中小企業提供低成本、易部署的大模型技術解決方案和雲服務,出臺‘模型券’等相關補助政策。”
座談會上,多名企業家對於企業如何把握機遇實現産業轉型升級,熱烈發言交流。福建清航裝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京陽認為:“企業是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的主體,只有推動企業創新型産品的産業化和市場化,才能實現二者的深度融合。”清航裝備科技的交叉雙旋翼無人直升機獲得2023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是福建省首臺(套)重大裝備,是典型的科技創新型産品。他建議,政府為無人機在應急消防、物流等潛在領域提供更多應用場景,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快速融合。
福建民營企業紮根實業,牢牢錨定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的突破“點”,創新實踐呈現出多“點”開花、春意盎然之勢。
串“線”
如果説一個個微觀企業是滿天星斗,那麼一個個集合了眾多企業的中觀産業無疑是如銀河般壯麗的“線”。
志之難在自勝。傳統産業實現創新轉型,是福建民營經濟打造有競爭力産業鏈的一道“必答題”。
“作為福建區域最早實施並推進‘智改數轉’的企業之一,我們率先將‘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深度應用於廠區車間,打通各生産要素,創新實現訂單、生産、設備、品質、能源、倉庫等全流程高效協同,大幅提高管理效能。”福建金源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洪建議,構建創新生態系統,推動産業鏈協同發展。
傳統産業老樹發新芽,新興産業逐夢新時代。
去年底,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的2024年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競賽勝出集群名單,泉州現代體育産品集群榜上有名。加上此前競賽勝出的寧德市動力電池集群,福建兩個先進製造業集群入選“國家隊”。
面朝大海,勇立潮頭,今天的福建民營企業家早已將視野投向遼闊的遠方,在新一輪全球産業新格局形成浪潮中“搶灘”佈局。
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裁王鵬程説,面向“十五五”新型儲能産業高品質發展戰略,工信部已發佈行動方案,明確到2027年培育千億級以上規模的生態主導型企業3~5家。福建是儲能發展領先省份,應緊抓機遇,持續引領儲能産業發展,進一步提升我省儲能製造業在全國乃至全球全鏈條競爭優勢。
近年來,我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山海之間,一個個珍珠般的企業串“珠”成“鏈”,熠熠生輝。
“我省依山傍海,山海資源豐富。為此,利用好‘山海協作’機制,引導食品加工企業與上游具備協同優勢的原料産地、原料企業進行技術交流、共同研發,可以有效激發整個産業鏈條的新活力。”達利食品集團副總裁兼執行董事許陽陽的觀點受到不少與會代表認同。大家認為,用好用活山海資源優勢,是我省民營經濟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的一個關鍵,有利於推動我省産業集群加速崛起。
連“面”
福建神旅文化産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靜是當天座談會上最後一位發言的民營經濟代表人士,還是一位“新福建人”。“我是一名外省來閩創業的新閩商,2021年從蘇州被招商引資入泉州,福建良好的營商環境、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前瞻的發展戰略,讓我們毅然決定紮根于福氣滿滿的新福建,留在非遺之城泉州。”
福建打造營商環境“福地”的務實舉措,讓朱靜對在這裡創業有了一种家鄉般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她不僅帶領公司團隊首創“元宇宙AR大空間劇本殺:泉州世遺真武廟景點”,獲評中國科學家論壇科技創新品牌,而且還以“本地人”的身份參與策劃泉州“出道吧·家鄉”活動。
“當前,全省上下正深入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讓我們備受鼓舞,這是福建民營經濟迎來又一個蓬勃發展春天的信號!”海安橡膠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朱暉對我省營商環境的優化有著同樣深切的感受。海安橡膠的全鋼巨型輪胎産品率先打破國外巨頭技術壟斷,實現進口替代、填補國內空白,銷往全球數十個國家的數百個礦山。今天的海安橡膠已成長為中國第一、全球第四的全系列全鋼巨型輪胎製造商,實現與米其林、固特異、普林司通三大國際巨頭同臺競技。
在與全球同行的激烈競爭中,朱暉深刻認識到良好營商環境對於吸引人才至關重要。為此,他在會上建議有關部門在制定人才引進政策時,給予民營企業更多支援,如簡化外籍高端人才的簽證、工作許可或落戶程式,支援産業鏈鏈主企業自主開展高層次人才認定,鼓勵科研人員到民營企業兼任“科技副總”。
出臺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舉措,培育近悅遠來的營商沃土,打造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福地……從暖意融融的會場到交流延續的會外,民營經濟代表人士熱聊著、謀劃著、展望著福建民營經濟生機勃發的春天。(記者 林蔚)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