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有文化 滿眼皆山水
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五一”亮相
總長約251公里的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將於5月1日正式啟動運營。4月29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省文化和旅遊廳、南平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了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文旅産品相關情況。
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是我省打造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11537”總體佈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南平市發揮“雙世遺”和首批國家公園所在地優勢,聚焦“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和福建會客廳”目標,以國家公園紅線為基準線,在1001.41平方公里的武夷山國家公園福建片區外,系統謀劃了面積4252平方公里,覆蓋武夷山、建陽、邵武、光澤4個縣(市、區)31個鄉鎮(街道)203個村的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髮展帶(簡稱“環帶”),作為武夷山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護緩衝地帶、綠色發展支撐地帶、民生改善輻射地帶。
為建設好環帶,南平市創新打造了國內第一條國家公園風景道——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集中展示了武夷山國家公園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産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四個最”特徵的自然景觀,以及朱子文化、茶文化、閩越文化、建盞建本、宋慈文化等人文景觀。行走在風景道上,遊客可以感受環帶“處處有文化、滿眼皆山水”的人與自然和諧之美。
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串聯了新産品。以武夷山國家旅遊度假區、建陽考亭旅遊度假區為集散地,立足風景道沿線資源稟賦,推出了適合不同群體的20余條自駕、騎行以及徒步的遊覽線路,包含“古城、古鎮、古村”傳統文化尋根之旅,“茶園、茶徑、茶村”慢生活體驗之旅,“宋風、宋韻、宋雅”書香攬勝之旅,“名史、名家、名籍”文化探尋、親子遊樂之旅等線路産品。
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形成了新體驗。圍繞提升遊客獲得感、舒適感、安全感,建設了智慧旅遊系統,遊客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式、公眾號,進行預約購票、信息諮詢、意見反饋、緊急求助等,便捷查詢遊覽線路、打卡點及相關配套服務信息。同時,還在沿線設置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醫療服務保障點、區域自動氣象站等,讓遊客玩得開心、舒心、放心。
“圍繞‘大武夷文化旅遊圈’,南平市構建四大圈層,包括以武夷山國家公園為主的‘核心引領圈’,以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髮展帶為主的‘環帶支撐圈’,涵蓋南平全域的‘輻射帶動圈’,聯動周邊的泰寧大金湖,浙江江郎山,江西龍虎山、龜峰、三清山5個世遺地的‘外部協同圈’。”南平市副市長林湫説,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作為“環帶支撐圈”的代表性項目,是“大武夷文化旅遊圈”的關鍵一環。風景道的運營有利於充分適應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等新型消費需求,擴大旅遊市場半徑,構建互聯互通的區域旅遊共同體。
據悉,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先行推出46個遊覽打卡點、2條遊覽線路。A線從武夷山市星村鎮進入國家公園一般控制區,B線從南平市建陽區黃坑鎮進入國家公園一般控制區。在這兩條旅遊線路上,有形似彎月的瀑布奇觀,有可以觀賞植物群落、研究鳥類和蝴蝶的密林峽谷,武夷山國家公園宣教館等。在國家公園周邊,“串珠成鏈”集中展示閩北最優質的自然遺産、生態景觀和人文資源,推出8條自駕線路和11條騎行徒步線路。(記者 郭斌)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