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民生資訊

從學歷補償向知識補償轉變

身邊的大學 多彩的課堂

2024-05-14 08:47
| | | |

寧德開放大學老師給時代智匠學院學生講解上課注意事項。

福建開放大學書法學歷班的學生在上課。

一群老年學員在福建開放大學上中國舞蹈課。

在福建開放大學左海校區,文經學院茶藝與茶葉行銷專業的學生在上茶藝課。

開放大學在古田會議會址開展開放教育(成人學歷教育)成人學生幹部“學黨史、頌黨恩”活動。(圖片均由記者 儲白珊 攝)

  你與大學的距離有多遠?

  泉州退休市民陳金愛的答案是800米——每週三下午,她從住所步行去泉州開放大學聲樂班學唱歌,“三年了,風雨無阻,因為這樣的學習讓我很快樂”。

  百勝餐飲(福州)有限公司員工童立峰的答案是45秒鐘——每晚下班後,他會打開電腦進入福建開放大學的學習介面,或聽直播或看回放,學習行政管理本科課程。“這兩年半,我要好好投資自己,加速實現人生規劃。”

  “為了一切學習者,一切為了學習者。”從1979年1月福建省政府設立的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到如今更名後的福建開放大學,根植八閩大地、服務人民群眾終身學習的辦學理念始終如一。

  “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轉型中的福建開放大學正將一種與眾不同的學習體驗帶給你我。

成人大學生的思政課

  同樣是“開學第一課”,福建開放大學的上法,與別的院校還真不一樣:別的院校學生集中在禮堂或教室,開放大學的學生遍佈全省68個市縣的不同教學點;別的院校聽課學生上千人已達極限,開放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雲端”講思政課,線上與線下聯動,“萬生同堂”。

  “我們也曾困惑于成人大學生要不要上思政課?誰來上?怎麼上?”福建開放大學學生工作處處長張以華説。

  答案是不僅要上,還要創新思政工作模式,圍繞“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一個目標,著眼“線上線下、校內校外協同育人”兩個結合,建立“教師、學生骨幹、班主任”三支隊伍,落實“日常教育、管理、服務”三項任務,抓住“統一舉行新生開學典禮、開學第一課、同上一堂課、畢業典禮、學位授予儀式”五個統一,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生成長成才全過程。

  2019年12月,在全省辦學體系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12335”成人大學生思政工作模式被正式提出。學校改造傳統的授課流程,在每門課程中開設4次直播導學,以專題化教學的方式向學生介紹課程的內容體系、重點章節和學習方法,解決了成人學習存在的工學矛盾、線上學習自覺性差、碎片化自主學習有缺陷等問題,幫助學生系統性把握課程理論。

  成人的思政課如何上得入心入腦?學校利用全省辦學體系的優勢力量,挖掘福建本地的地域思政教育元素。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福建,在福州、寧德和廈門的孕育與實踐故事融入思政課程,借助音視頻多媒體編輯技術,將宏大的理論向身邊微小的日常微觀敘事轉換,以教師講解+專家分析+現場展示+學生心得分享等方式演繹思政理論教學,為開放大學單一規整的網路思政大課堂和學習空間接上了地氣。

  雲上學習的效果如何檢驗?學校將學生參加直播學習的情況列入課程“學習行為表現”考核範圍,再通過打卡簽到、交流互動等方式,從制度上保證教學過程得到落實。同時,學校結合時政量身定做線下專家講座、會議精神宣講,讓學生們通過鄉村振興農村幹部學歷班、勞模專班、輔警專班以及各種讀書社、青馬班提升理論素養。

  目前,學校已經初步建成線上主題精品思政課程網路資源30余個,以“匠心雕刻”為主題的5集雕刻類非遺文化網路思政微課,作為學校“‘非遺雙百’進社區”項目,入選教育部首批社區教育“能者為師”實踐創新項目。近3年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思政課學生學習滿意率在95%以上。

學習者不問年齡和出處

  退休18年,挑戰本科學習,20門課程科科不容易,但憑藉一顆堅毅的心,“爺爺同學”吳健民下個月就要“上岸”了。

  吳健民,福建開放大學文經學院茶藝與茶葉行銷專業在讀學生。2006年退休之後,他優哉了好幾年。有一天忽然發現昔日工友紛紛做起茶生意,有的去了上海,有的去了北京,只有他沒有一技之長。

  2019年初,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福建開放大學可以提升學歷,他怦然心動,決心在有生之年圓夢大學。經過一個學期的跟班旁聽,已離校55年的他踏上再學習之路,成為福建開放大學茶藝與茶葉行銷專業最年長的學員。

  學習者不問出身、不分年齡,問的是所求是否有益於社會,所獲是否滿足初心。

  全國人大代表王紅梅的求學經歷,就是一個生動實例。

  王紅梅,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寧德時代”)“時代智匠學院”2021年秋季行政管理本科班學生。2019年進入寧德開放大學學習,2021年行政管理專科畢業後,繼續就讀本科專業。

  “我在工作中認識到需要‘充電’,但苦於無法‘脫産’進行系統學習。恰好寧德時代與開放大學的‘求學圓夢行動’計劃讓我了解了開放教育。他們的線上自主學習+線下集中輔導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讓我能根據自身的時間和精力自主上課,實現工作與學習雙豐收。”她説。

  2017年福建開放大學承接省總工會、省教育廳聯合實施的“求學圓夢行動”項目,學校積極推進落地落實。2019年春季,寧德時代與寧德開放大學對接該項目聯合實施企業員工“求學圓夢行動”,共同搭建員工學習、交流和發展平臺,培養服務企業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目前,共有近2200名寧德時代員工參加該項目學歷繼續教育,其中600余名已經畢業。這批畢業生中,有200余人晉陞崗位職級,25人被派往海外基地,11人榮獲國家開放大學獎學金,66人獲得寧德時代優秀學生稱號,還涌現出一批優秀學生代表。

  去年12月,寧德時代和寧德開放大學在此基礎上聯合成立“時代智匠學院”,成為我省校企合作辦學規模最大的項目和全國典型樣板。

  人才培養,需要面向城市企業,也需要面向廣袤鄉村。

  李鏡波,“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項目、泉州開放大學農村行政管理專業專科畢業生,晉江市金井鎮南江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他在村裏大力發展鮑魚養殖産業,帶領村民走向致富路。“鄉村要振興,産業必振興。作為村‘&&人’,我一直在思考,村幹部要幹什麼、怎麼幹、幹得好。在開放大學的學習,讓我提升了基層工作能力,也學會了因地制宜,把優質海水資源利用好,並加強了對外溝通聯繫。”他説。

  “像李鏡波這樣的優秀學員還有很多。我們培養的學員當中,村‘兩委’幹部越來越多了。”泉州開放大學校長陳向榮説。

  市民向學,城市向上。推動這個新風尚的,有年輕人,還有一大群“銀發族”。

  從攝影的小白到熟練掌握如何構圖,福建開放大學攝影班學員韓振卿覺得上了大學後,自己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韓振卿退休前是一名數學老師,平時和同事出去玩拍的照片總是不滿意。在老年大學參加攝影班後,她發現自己的攝影技術有了很大提升。“星期天見到小孫子,用學到的知識給他拍照,馬上獲得了家人的一片讚揚。”

  福建開放大學攝影老師韋日英説,一開始她還擔心老年人學習效率比較低,但真正開始授課之後,老年人的學習態度、自律程度和學習能力都讓她非常驚訝。“我還在老年學員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他們會把自己專業的經驗和攝影融合。”

  數據顯示,福建省老年人口已近800萬。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把發展老年教育作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實現教育現代化、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舉措,明確要把福建開放大學打造為福建省開展終身教育的主體力量和支撐平臺。

  學校積極響應政策號召,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採用系統辦學和線上線下相結合等形式,著力打造新型老年大學——老年開放(網際網路)大學。

  2018年至今,成立6年的省老年開放(網際網路)大學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教學設施不斷完善,教學水準逐步提高,辦學規模不斷擴大。

  在不斷完善自身辦學的同時,學校建成了覆蓋省、市、縣三級的老年教育服務體系,目前已掛牌成立各級老年開放(網際網路)大學72所,省、市、縣三級覆蓋率達到100%。每年參與學習的老年人達80萬人次。

數字驅動新時代教學

  人人皆學的實現,依賴於處處能學、時時可學。要實現這一點,社區教育陣地的壯大十分關鍵。

  但社區教育如何規劃?怎樣科學推進?每一年,有關部門都能從年度《福建省社區教育與老年教育發展報告》中獲得參考。

  這份年度報告背後的“最強大腦”,是2018年4月依託福建開放大學成立的數字福建終身教育大數據研究所。研究所匯聚了來自福建全省各級老年大學有關終身教育的數據。研究人員將數據進行匯聚、整合和分析後,構建省域老年教育發展成效PCA-DEA模型,並通過可視化模組多維度展示終身教育發展成效。

  “我們的《基於大數據分析的老年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案例入選全省數字經濟應用場景。我們還建成了福建省終身教育智慧平臺,上線‘福建終身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微信小程式,面向全省終身教育工作者和學習者提供服務。”福建開放大學終身教育服務中心主任吳盛雄説。

  向上為政府部門提供宏觀決策參考,向下面對廣大學員亦能提供精準服務。

  開放教育本科學生學位獲取率,是國家開放大學重要的教學品質因子,也是衡量開放教育本科教學品質的重要依據。但在實際學習中,學位證書不易獲得,學位外語更是一隻“攔路虎”。福建開放大學利用數字技術進行的學位英語教學改革,給了學員們很大助力。

  “現在,因為這個有意思的小程式,我不覺得背單詞難了。”2022年秋季勞模(工匠)社會工作本科班錢宏偉每天都會抽出20分鐘來背單詞。

  錢宏偉使用的小程式叫“學位英語詞彙通”,是福建開放大學外語與文化藝術系教師團隊自主研發的。這個小程式裏設計的都是趣味闖關遊戲,特別適合碎片化時間使用,既能彌補成人學生的詞彙短板,又能提升他們詞彙學習的樂趣,助力學生築牢詞彙根基。

  福建開放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外文系韓瑞峰老師介紹説,在考取學位英語過程中,學校率先引入國家開放大學與科大訊飛合作開發的AI自適應學習系統,輔助學生進行學習。系統大模型根據學生自主評測結果,建立個性化的學習路徑,推送相關的AI虛擬人講解資源和練習,學位英語知識腦圖幫助同學們建立起英語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智慧機器人為同學們隨時解答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幫助提高學習效率。

  不止於此,通過AI自適應學習的應用,學校成功將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更深層次地融入開放教育教學,在“人工智慧+高等教育”的應用場景方面,學校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當前,福建正在大力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終身學習服務體系正加快構建。八閩大地上,人民群眾樂享終身學習的畫面,已成為一道令人欣賞、令人愉悅、令人幸福的風景線。(記者 儲白珊 海峽教育報記者 羅小春)

 

記者手記

關鍵在做好轉型和服務

  新時代的福建開放大學,面臨怎樣的辦學新環境?

  從國家層面看,教育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和作用前所未有地凸顯。從省域層面看,“發展終身教育,開展繼續教育,推動社區、老年教育向基層、農村延伸,服務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新時代使命正在召喚。從學校層面看,處於“從以量謀大向以質圖強轉變,從學歷補償向知識補償轉變,從文憑提高向技能提升轉變,從線上為主向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轉變”的關鍵時期。在此大背景下,福建開放大學要回答好“教育強省,開大何為”,必須在教育強國、教育強省大局中找準切入點謀劃學校改革發展,關鍵在做好轉型和服務。

  那麼,怎麼做好轉型和服務呢?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福建開放大學的優勢在於“大學+體系+平臺”三位一體,要做好轉型,履行好社會服務職能,應該發揮自身優勢,揚其長處。對此,專家指出,開放大學發揮其長處,以適應新的辦學環境,可堅持面向基層、面向行業企業、面向社區、面向農村,緊貼市場、産業、職業需求,加大應用型新興專業、交叉專業建設,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主動適應教育數字化、智慧化、終身化、融合化發展趨勢,將數字技術深度應用融入教育教學的全方位、全流程,進一步優化“人人、時時、處處”的泛在學習環境;不斷完善終身教育服務體系,推動學歷繼續教育、非學歷教育、終身學習支援服務“三輪驅動”、協調發展,進一步滿足社會成員多樣化的終身學習需求。

  在轉型和服務過程中,滿足社會需要是辦學的起點與終點。福建開放大學黨委書記莊莉表示,福建開放大學是知識輸入和新知快遞的平臺,要順應政府所想,聚焦服務“教育強省”“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等重大戰略部署;要順應社會所需,堅持産教融合、産學結合,拓展項目化招生,圍繞提升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著力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新福建建設提供人才支撐;更要順應人民所盼,與普通高校錯位發展,突出特定人群人才培養、特色學院、社區教育、老年教育等辦學優勢,在辦學形式、學習對象、培養模式、體制機制等方面實現全方位開放,最大程度向社會提供優質教育資源,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辦學服務,推動教育更加公平普惠。

  轉型和服務也離不開創新。校長吳國榮認為,學校要突出多元辦學、開放辦學,推動學歷繼續教育、非學歷教育和終身學習支援服務“三輪驅動”,把握學歷教育新抓手、社區教育新渠道、社會培訓新品牌、老年教育新亮點、職業教育新支撐五個定位,加快構建福建開放大學轉型發展新格局。同時,學校要開闊視野,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促進辦學資源更多集聚到優化發展、優質發展上來,持續提升管理和服務效能,進一步激發辦學活力和內生動力。還要建立全省辦學體系共商共建共用的一體化辦學機制,發揮辦學體系最大效能,並以教育數字化轉型為引擎,推動教學組織、教學環境、教學過程、評價方式等全方位的創新與變革。推動特色發展、差異發展、創新發展,讓發展成果惠民生。(記者 儲白珊)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溫馨提示: 請使用OFD閱讀軟體瀏覽源文件,如未安裝點擊下載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