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福建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福建調查總隊
2020年2月27日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2395.00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2596.23億元,增長3.5%;第二産業增加值20581.74億元,增長8.3%;第三産業增加值19217.03億元,增長7.3%。三次産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第一産業為6.1%,第二産業為48.6%,第三産業為45.3%。全年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107139元,比上年增長6.7%。
全年網路零售額4589.2億元,比上年增長24.8%。全年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實現網上商品零售額1223.30億元,增長24.1%。全年網際網路重點企業實現網際網路業務收入617.4億元,比上年增長4.4%。
年末常住人口397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642萬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5%,比上年末提高0.7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51萬人,出生率為12.9‰;死亡人口24.1萬人,死亡率為6.1‰;自然增長率為6.8‰。年末戶籍人口數為3896.4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5.16萬人。
表1 2019年年末人口數及其構成
指 標 |
年末數(萬人) |
比重(%) |
常住人口 |
3973 |
100.0 |
其中:城鎮 |
2642 |
66.5 |
鄉村 |
1331 |
33.5 |
其中:男性 |
2021 |
50.9 |
女性 |
1952 |
49.1 |
其中:0-14歲 |
671 |
16.9 |
15-64歲 |
2932 |
73.8 |
65歲及以上 |
370 |
9.3 |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64.3萬人,有25.3萬名城鎮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比上年末下降0.21個百分點。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6%。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上漲0.6%。工業生産者購進價格下降1.0%。固定資産投資價格上漲1.5%。農産品生産者價格上漲6.9%。12月份,福州市、廈門市、泉州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4.2%、3.9%和3.0%。
表2 2019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
指 標 |
全 省(%) |
|
|
城 市 |
農 村 |
||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 |
2.6 |
2.6 |
2.7 |
食品煙酒 |
7.3 |
7.2 |
7.6 |
衣著 |
2.7 |
3.2 |
1.1 |
居住 |
0.5 |
0.4 |
0.6 |
生活用品及服務 |
0.6 |
0.7 |
0.4 |
交通和通信 |
-2.2 |
-2.2 |
-2.3 |
教育文化和娛樂 |
1.4 |
1.3 |
1.8 |
醫療保健 |
1.4 |
1.6 |
0.8 |
其他用品和服務 |
3.1 |
3.0 |
3.6 |
表3 2019年福州市、廈門市、泉州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漲跌幅度(月度同比)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福州 |
8.7 |
8.9 |
9.8 |
10.6 |
12.9 |
10.8 |
9.9 |
8.1 |
7.4 |
6.6 |
4.7 |
4.2 |
|
廈門 |
-0.3 |
0.0 |
0.7 |
1.1 |
0.4 |
1.2 |
2.6 |
3.6 |
3.3 |
2.7 |
2.9 |
3.9 |
|
泉州 |
1.6 |
1.1 |
1.1 |
1.4 |
1.6 |
1.3 |
1.9 |
1.5 |
1.7 |
2.5 |
2.3 |
3.0 |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5147.04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52.72億元,增長1.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097.25億元,增長5.5%。全省(含廈門)稅收收入(含海關代徵)4818.19億元,下降0.1%。
二、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産值4636.57億元,比上年增長3.6%。糧食種植面積1233.65萬畝,比上年減少16.62萬畝,其中稻穀面積898.85萬畝,減少30.56萬畝;煙葉種植面積75.29萬畝,增加2.45萬畝;油料種植面積116.26萬畝,增加3.13萬畝;蔬菜種植面積869.70萬畝,增加32.21萬畝。
全年糧食産量493.90萬噸,比上年減少4.68萬噸,下降0.9%。其中,稻穀産量388.79萬噸,減少9.52萬噸,下降2.4%。
表4 2019年主要農産品産量
産品名稱 |
産量(萬噸) |
比上年增長(%) |
糧食 |
493.90 |
-0.9 |
春收 |
23.05 |
6.7 |
夏收 |
75.79 |
-5.9 |
秋收 |
395.07 |
-0.3 |
油料 |
22.03 |
3.7 |
其中:花生 |
21.04 |
3.5 |
油菜籽 |
4.00 |
3.0 |
糖料 |
26.25 |
0.5 |
甘蔗 |
26.25 |
0.5 |
烤煙 |
9.40 |
-12.0 |
茶葉 |
43.99 |
5.2 |
水果 |
727.21 |
6.9 |
蔬菜 |
1437.33 |
5.2 |
食用菌 |
133.36 |
5.6 |
全年肉蛋奶總産量317.26萬噸,比上年增長0.8%。肉類總産量253.53萬噸,下降1.0%。其中,豬肉産量103.03萬噸,下降8.9%;主要禽肉産量141.87萬噸,增長3.7%;牛肉産量2.14萬噸,增長10.4%;羊肉産量2.22萬噸,增長8.5%。年末生豬存欄641.52萬頭,下降19.8%;生豬出欄1297.26萬頭,下降8.7%。牛奶産量14.46萬噸,增長4.6%。
全年水産品産量814.58萬噸,比上年增長4.1%。其中,淡水産品産量91.05萬噸,增長4.6%;海洋捕撈212.81萬噸,下降1.6%;海水養殖510.72萬噸,增長6.7%。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6170.45億元,比上年增長8.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8%,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增長5.5%。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增長8.9%,集體企業增長4.2%,股份制企業增長9.9%,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6.7%;私營企業增長10.2%。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7.6%,重工業增長10.2%。分工業門類看,採礦業增長2.3%,製造業增長9.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增長3.5%。工業産品銷售率97.15%,與上年持平。
規模以上工業的38個行業大類中有12個增加值增速在兩位數。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22.4%,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1.0%,化學纖維製造業增長16.4%,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2.0%,醫藥製造業增長11.5%,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10.3%。規模以上工業中三大主導産業增加值增長9.8%。其中,機械裝備産業增長5.7%;電子信息産業增長12.0%;石油化工産業增長13.5%。六大高耗能行業增長13.4%,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5.8%。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長8.1%,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3.8%。高技術製造業增長12.3%,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1.8%。裝備製造業增長7.9%,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2.7%。
表5 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工業産品産量
産品名稱 |
單位 |
産量 |
比上年增長(%) |
紗 |
萬噸 |
580.91 |
-0.2 |
布 |
億米 |
102.75 |
-0.2 |
化學纖維 |
萬噸 |
849.31 |
17.5 |
卷 煙 |
億支 |
879.13 |
2.8 |
彩色電視機 |
萬台 |
790.85 |
-19.3 |
原 煤 |
萬噸 |
831.72 |
-10.2 |
發電量 |
億千瓦時 |
2572.94 |
4.5 |
其中:火電 |
億千瓦時 |
1406.13 |
0.1 |
水電 |
億千瓦時 |
442.35 |
36.0 |
粗 鋼 |
萬噸 |
2390.28 |
13.8 |
鋼 材 |
萬噸 |
3737.66 |
22.4 |
十種有色金屬 |
萬噸 |
73.41 |
49.0 |
其中:精煉銅(電解銅) |
萬噸 |
64.85 |
85.7 |
原鋁(電解鋁) |
萬噸 |
8.29 |
-41.0 |
水 泥 |
萬噸 |
9443.13 |
7.5 |
硫 酸(折100%) |
萬噸 |
342.65 |
43.9 |
純 鹼(碳酸鈣) |
萬噸 |
29.07 |
16.5 |
燒 鹼 |
萬噸 |
38.98 |
5.2 |
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折純) |
萬噸 |
90.27 |
10.4 |
發電設備 |
萬千瓦 |
55.01 |
33.9 |
汽 車 |
萬輛 |
16.95 |
-29.7 |
其中:轎車 |
萬輛 |
0.78 |
-11.8 |
積體電路 |
億塊 |
9.56 |
37.9 |
行動通訊手持機 |
萬台 |
1802.92 |
66.2 |
微型電腦設備 |
萬台 |
2192.40 |
84.6 |
注:發電量為全社會口徑。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3815.07億元,比上年增長7.4%。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實現利潤5.16億元,增長33.7%;集體企業4.38億元,下降23.4%;股份制企業2520.68億元,增長8.6%;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1248.68億元,增長5.1%;私營企業1564.41億元,增長11.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50.8%,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6.34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70%。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4482.03億元,比上年增長6.4%。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産值13164.43億元,增長14.0%。
四、固定資産投資
全年固定資産投資(含鐵路)比上年增長6.0%。其中,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跨區項目)增長5.9%。
在固定資産投資中,第一産業投資下降1.3%;第二産業投資增長14.2%,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5.5%;第三産業投資增長2.8%。基礎設施投資下降8.0%,佔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為26.0%。民間投資增長5.6%,佔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為57.0%。高技術産業投資增長2.8%,佔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為5.8%。從到位資金情況看,全年到位資金比上年增長7.3%。其中,國家預算資金增長7.1%,國內貸款下降8.5%,利用外資增長120.2%,自籌資金增長11.6%,其他資金增長1.2%。
表6 2019年分行業固定資産投資情況
行 業 |
投資額比上年增長(%) |
農、林、牧、漁業 |
-0.5 |
採礦業 |
18.6 |
製造業 |
16.2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産和供應業 |
10.0 |
建築業 |
-87.8 |
批發和零售業 |
-45.0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含鐵路) |
-11.9 |
住宿和餐飲業 |
-11.6 |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14.1 |
金融業 |
-5.4 |
房地産業 |
15.4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16.7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20.7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7.2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31.4 |
教育 |
36.5 |
衛生和社會工作 |
24.8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5.1 |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
-53.0 |
全年房地産開發投資5673.13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其中,住宅投資4076.31億元,增長17.9%;辦公樓投資272.72億元,增長26.5%;商業營業用房投資450.01億元,下降1.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1862.04萬平方米,比上年末減少17.09萬平方米。年末商品住宅待售面積532.54萬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9.67萬平方米。
全年新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6.43萬套(戶),基本建成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4.92萬套。
表7 2019年房地産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指 標 |
單位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投資完成額 |
億元 |
5673.13 |
14.8 |
其中:住宅 |
億元 |
4076.31 |
17.9 |
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 |
億元 |
1220.87 |
15.8 |
房屋施工面積 |
萬平方米 |
34140.18 |
4.0 |
其中:住宅 |
萬平方米 |
22456.97 |
6.8 |
房屋新開工面積 |
萬平方米 |
6398.36 |
-11.2 |
其中:住宅 |
萬平方米 |
4615.00 |
-9.0 |
房屋竣工面積 |
萬平方米 |
2882.29 |
-22.9 |
其中:住宅 |
萬平方米 |
1813.90 |
-22.7 |
房屋銷售面積 |
萬平方米 |
6456.13 |
3.9 |
其中:住宅 |
萬平方米 |
5073.73 |
6.1 |
本年實際到位資金 |
億元 |
6873.76 |
4.9 |
其中:國內貸款 |
億元 |
822.32 |
-3.9 |
其中:個人按揭貸款 |
億元 |
1131.46 |
12.1 |
本年土地購置面積 |
萬平方米 |
1031.70 |
-19.8 |
土地購置費 |
億元 |
2151.91 |
9.3 |
1200個在建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948億元。全年建成或部分建成194個項目,新開工210個項目。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749.69億元,比上年增長10.0%。按銷售單位所在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4239.73億元,增長9.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509.96億元,增長11.5%。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14171.31億元,增長10.0%;餐飲收入額1578.38億元,增長10.3%。
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建築及裝潢材料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5.2%,糧油食品類增長13.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4.3%,金銀珠寶類增長10.7%,傢具類增長17.8%,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7.6%,化粧品類增長13.2%,石油及製品類增長7.9%,日用品類增長24.5%,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類增長11.3%,汽車類增長5.2%,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27.8%,通訊器材類增長14.9%。
六、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額13306.70億元,比上年增長7.8%。其中,出口8277.86億元,增長8.7%;進口5028.83億元,增長6.3%。進出口順差3249.03億元。
表8 2019年進出口主要分類情況
指 標 |
絕對數(億元) |
比上年增長(%) |
進出口總額 |
13306.70 |
7.8 |
出口額 |
8277.86 |
8.7 |
其中:一般貿易 |
5925.67 |
7.6 |
加工貿易 |
1436.58 |
-13.3 |
其中:機電産品 |
3013.57 |
8.2 |
其中:高新技術産品 |
979.11 |
-4.8 |
進口額 |
5028.83 |
6.3 |
其中:一般貿易 |
3780.40 |
10.7 |
加工貿易 |
744.61 |
-9.5 |
其中:機電産品 |
1081.93 |
-21.7 |
其中:高新技術産品 |
763.58 |
-26.9 |
表9 2019年對主要國家和地區進出口情況
國家和地區 |
出口額 (億元) |
比上年 增長(%) |
進口額 (億元) |
比上年 增長(%) |
美國 |
1506.33 |
-5.9 |
235.88 |
-45.5 |
歐盟 |
1490.15 |
9.2 |
376.17 |
10.1 |
東盟 |
1651.21 |
27.4 |
834.51 |
1.9 |
日本 |
439.94 |
2.8 |
212.53 |
-10.6 |
香港地區 |
502.04 |
1.4 |
7.32 |
13.3 |
台灣地區 |
332.90 |
4.5 |
415.62 |
-11.1 |
南韓 |
230.92 |
3.9 |
182.17 |
-20.3 |
沙烏地阿拉伯 |
114.62 |
80.4 |
389.14 |
14.7 |
新設外商直接投資企業2391家,比上年下降1.2%。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315.4億元,增長3.3%。
表10 2019年分行業外商直接投資情況
行業 |
實際使用金額(萬元) |
比上年增長(%) |
總計 |
3154093 |
3.3 |
其中:農、林、牧、漁業 |
9191 |
-90.1 |
製造業 |
1641422 |
2.6 |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産和供應業 |
16136 |
-30.7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50532 |
-39.8 |
批發和零售業 |
172613 |
-15.2 |
房地産業 |
328396 |
113.0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310373 |
42.8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504 |
-88.3 |
備案和核準對外直接投資項目267個,比上年增長8.5%,中方協議投資額38.3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0.5%。對外直接投資額43.2億美元,增長52.0%。
全年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0.2億美元,比上年下降6.1%;對外勞務合作勞務人員實際收入總額8.5億美元,下降4.1%。
七、交通、郵電和旅遊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484.58億元,比上年增長9.5%。公路通車里程109785.16公里,比上年增長0.8%。其中,海西高速公路網通車里程5535.32公里,增長3.6%。鐵路營業里程3509.5公里,與上年持平。全年貨運量133692.85萬噸。貨物週轉量8296.63億噸公里。
表11 2019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情況
指 標 |
單位 |
絕對數 |
貨運量 |
萬噸 |
133692.85 |
鐵路 |
萬噸 |
4085.53 |
公路 |
萬噸 |
87317.00 |
水運 |
萬噸 |
42262.61 |
民航 |
萬噸 |
27.71 |
貨物週轉量 |
億噸公里 |
8296.63 |
鐵路 |
億噸公里 |
191.61 |
公路 |
億噸公里 |
962.48 |
水運 |
億噸公里 |
7135.60 |
民航 |
億噸公里 |
6.94 |
全年客運量49379.03萬人,比上年下降4.0%。旅客週轉量1190.02億人公里,增長3.2%。
表12 2019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運輸量情況
指 標 |
單位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客運量 |
萬 人 |
49379.03 |
-4.0 |
鐵路 |
萬 人 |
12741.12 |
5.3 |
公路 |
萬 人 |
31199.27 |
-8.5 |
水運 |
萬 人 |
1820.58 |
-5.6 |
民航 |
萬 人 |
3618.06 |
8.7 |
旅客週轉量 |
億人公里 |
1190.02 |
3.2 |
鐵路 |
億人公里 |
396.25 |
2.9 |
公路 |
億人公里 |
189.99 |
-10.4 |
水運 |
億人公里 |
2.66 |
-3.5 |
民航 |
億人公里 |
601.13 |
8.6 |
全年沿海港口新增貨物通過能力744萬噸。沿海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5.95億噸,比上年增長6.6%。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2.38億噸,比上年增長13.0%。集裝箱吞吐量1725.97萬標箱,增長4.8%。
年末汽車保有量681.28萬輛(含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比上年末增長9.2%,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591.4萬輛,增長8.5%。轎車保有量415.12萬輛,增長9.0%,其中私人轎車保有量379.61萬輛,增長8.2%。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880.76億元,比上年增長53.7%。其中,郵政業務總量646.01億元,增長29.5%;電信業務總量(按2015不變單價測算)3234.74億元,增長59.8%。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4755.16萬件,包裹業務60.01萬件,快遞業務量26.20億件。年末電話用戶總數5484萬戶,增長3.7%。其中,固定電話用戶763.7萬戶,增長4.2%;行動電話用戶4720.3萬戶,增長3.7%。(固定)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1779萬戶,增長9.2%;固定寬頻家庭普及率為133.3%,比上年提高17.5個百分點。其中,光纖寬頻用戶1633.6萬戶,增長14.7%;光纖用戶滲透率達91.8%。移動網際網路用戶3915.8萬戶,移動寬頻用戶普及率為104.4%,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其中,4G用戶達3878.7萬戶,同比增長6.8%,4G用戶滲透率達82.2%。
全年接待入境遊客958.2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6.3%。其中,接待外國人373.23萬人次,增長8.4%;台灣同胞387.64萬人次,增長6.6%;港澳同胞197.4萬人次,增長2.0%。在入境旅遊者中,過夜遊客869.65萬人次,增長6.9%。國際旅遊外匯收入102.43億美元,增長12.7%。全年接待國內旅遊人數52697.08萬人次,增長16.7%;國內旅遊收入7393.43億元,增長22.6%。旅遊總收入8101.21億元,增長22.1%。
八、金融
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49836.4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8%;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52640.8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3.2%。
年末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4391.2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3.6%。中資金融機構人民幣個人消費貸款餘額18920.34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7.2%。
表13 2019年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情況
指 標 |
年末數(億元) |
比上年末增長(%) |
各項存款餘額 |
49836.41 |
8.8 |
其中:住戶存款 |
21192.86 |
14.4 |
非金融企業存款 |
14883.48 |
5.9 |
其中:人民幣存款 |
48754.92 |
9.1 |
各項貸款餘額 |
52640.82 |
13.2 |
其中:短期貸款 |
16815.19 |
11.9 |
中長期貸款 |
32412.59 |
13.0 |
其中:人民幣貸款 |
51396.64 |
13.8 |
年末境內A股上市公司139家,比上年增加6家,總市值19021.74億元,增長34.7%;B股上市公司數量為1家,總市值6.36億元,增長46.9%。
全年內外資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174.8億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財産險保費收入338.4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836.4億元(壽險保費收入585.0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251.4億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364.2億元,其中,財産險賠款193.9億元,壽險業務給付84.1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款及給付86.1億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5616元,比上年增長9.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按常住地分,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9568元,比上年增長9.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9%;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45620元,比上年增長8.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
全年居民每人平均生活消費支出25314元,比上年增長10.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按常住地分,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生活消費支出16281元,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1%;城鎮居民每人平均生活消費支出30946元,增長9.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1%。
年末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137.3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3.08萬人。其中,參保的職工938.2萬人,參保的離退休人員199.14萬人。企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離退休人員為151.09萬人,全部實現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788.10萬人,其中,參保職工841.38萬人,參保的城鄉居民2946.72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610.6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0.35萬人。
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5.9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86萬人;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6.0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01萬人;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40.6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88萬人;城鄉特困人員6.79萬人。我省現行標準貧困人口已全部實現脫貧(其中,2019年脫貧465人),2019年“造福工程”搬遷3924人。
年末各類養老床位數增至23.2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35.5張。建立社區服務中心(站)3753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42.74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3.01億元。
十、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2.01萬人,在校生5.87萬人,畢業生1.33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0.20萬人(當年高職擴招6萬人),在校生86.12萬人,畢業生20.02萬人。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96.8%。中等職業教育(不含技工校)招生13.01萬人,在校生33.48萬人,畢業生11.04萬人。普通高中招生22.19萬人,在校生63.93萬人,畢業生21.02萬人。初中招生48.32萬人,在校生136.46萬人,畢業生39.95萬人。普通小學招生62.18萬人,在校生334.40萬人,畢業生48.79萬人。特殊教育招生0.50萬人,在校生2.68萬人,畢業生0.41萬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169.59萬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9.03%,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97.18%。
全省已佈局建設18家省級産業技術研究院和31家省級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0個、省創新實驗室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16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27個、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02家。建設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備案示範3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50家、省級眾創空間277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備案178家,孵化器總面積353.43萬平方米,在孵企業3521家、在孵企業從業人員47886人。入庫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2520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000家。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920家,總數4800家;新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0家、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4家,新認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8家;新認定省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503家,總數2301家。專利申請受理153279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30083件;專利授權98955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8963件。截至2019年底,共存有效發明專利43791件,同比增長13.7%;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11.112件,同比增長12.8%。全年共登記技術合同8786項,成交額145.94億元。
年末共有1338家機構通過檢驗檢測資質認定,比上年增加158家,國家産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23個,省級産品品質監督檢測中心40個。現有獨立的認證機構8個、分支機構28個,累計獲得78367張産品及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68個,全年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119.8萬台(件)。全年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123項、行業標準65項,發佈地方標準87項,累計共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2594項、行業標準1245項,發佈地方標準1328項。
年末共有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70個,高空氣象觀測站3個,天氣雷達站9個,風廓線雷達站19個,大型海洋氣象浮標站5個。共有地球物理臺站(點)43個,前兆測項405個,測震臺站(點)120個,強震動觀測站位(點)123個,GPS觀測基準站61個。共有470個漁業資源環境監測站位、306個近岸海域環境監測站位、7個重點海水養殖水域監測區域、16個重點海域的34個生物品質樣品、海漂垃圾監測區域航拍段79.3公里,共有26個海上水文氣象觀測浮標站位、22個沿海自動驗潮站、1對中程高頻地波雷達站、1套衛星遙感信息反演軟體、3套海床基觀測系統、5套船基自動站、1套海島基站。測繪地理信息部門審批通過了公開出版地圖347件。
十一、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文化系統共有國有藝術表演團體69個,公共圖書館90個,文化館97個,博物館103個,非國有博物館35個。文化系統各類藝術表演團體演出0.94萬場,本年度首演劇目88個,觀眾436.95萬人次,其中,政府採購公益性演出4160場,觀眾146.53萬人次;各級公共圖書館組織各類講座2678次,書刊文獻外借3525.41萬冊,總流通人數3228.11萬人次;各級文化館組織舉辦展覽1376個,組織文藝活動3331次、培訓班8679期和公益性講座751次,服務978.85萬人次;博物館舉辦324個基本陳列和854個臨時展覽,共有3644.22萬人次參觀,其中,未成年人參觀1032.79萬人次。舉辦社會教育活動2465次,共有452.29萬人次參加。
年末共有影院325家,銀幕1864塊,年度電影票房21.45億元。廣播電臺4座,電視臺5座,廣播電視臺68座,教育電視臺1座。有線電視用戶727.73萬戶,數字化率100%。廣播節目綜合覆蓋率為99.61%;電視節目綜合覆蓋率為99.70%。
全年出版圖書4387種,總印數1.31億冊;報紙42種(不含校報、副版),總印數7.64億份;期刊174種,總印數0.22億冊。年末共有各級各類檔案館126個。
年末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78萬個,其中,醫院677個,衛生院882個,村衛生室17603個。年末共有衛生技術人員26.2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8萬人,註冊護士11.6萬人。年末共有醫療機構床位20.1萬張,鄉村醫生和衛生員2.1萬人。
全年我省運動員在世界三大賽中共獲得8金1銀3銅,在全國最高級別比賽中共獲得26金24銀18銅。為民辦實事項目新建90個多功能運動場、60個籠式足球場、30個籠式籃球場、30個門球場和7個體育公園。以福建省全民健身運動會為抓手,帶動全省各地組織各類群眾性活動3500多場,直接參與人數170多萬人次。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數約8.65萬名。新增國家級體育産業基地4項,省級體育産業示範基地2項、特色基地1項、示範單位13項、示範項目11項。全年銷售體育彩票91.54億元。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産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3.8%。
全年植樹造林總面積107.2萬畝,佔任務的119.1%,其中,人工荒山造林15.0萬畝(含非規劃林地造林2.8萬畝);人工跡地更新面積58.0萬畝,低産低效林改造19.9萬畝。商品材産量577.8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0.7%。竹材産量9.29億根,增長1.8%。城市(縣城)新增建成區綠地面積2296公頃,建成區綠地率40.2%;城市(縣城)新增公園綠地面積1069公頃,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14.7平方米。
全省森林覆蓋率66.80%。鯉城區、明溪縣、光澤縣、松溪縣、上杭縣、壽寧縣等6個縣(區)獲得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區)稱號。截至2019年底,廈門市、泉州市獲得國家生態市命名,福州市通過國家生態市考核驗收,漳州市、三明市獲得省級生態市命名;65個縣(市、區)獲得省級以上生態縣(市、區)命名,其中,32個縣獲得國家級生態縣命名;519個鄉鎮(街道)獲得國家級生態鄉鎮(街道)命名。初步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名錄369處,其中,世界自然及雙遺産2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1處、自然保護區112處、風景名勝區54處、森林公園157處、國家濕地公園8處、地質公園25處、國家級海洋7處、市級海洋特別保護區3處;保護小區3300多處,據初步統計全省自然保護地面積約3062萬畝。
全省12條主要河流整體水質為優,Ⅰ-Ⅲ類水質比例為96.5%;118個縣級以上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飲用水綜合合格率99.8%。列入國家考核的35個國控點位中,近岸海域一、二類海水水質面積佔比80%。
全省九市一區空氣品質達標天數比例98.3%,PM2.5年均濃度下降至每立方米24微克。9個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12個縣級市和長樂區、建陽區城市空氣品質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標準。上述24個城市中,區域聲環境品質“較好”的城市11個;道路交通聲環境品質“好”的城市13個,“較好”的城市8個。
市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9.77%,市縣污水處理率95.08%。
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291.85萬元。共發生森林火災27起,其中,一般火災5起,較大火災22起;受害面積227.1公頃;森林火災發生率和受害率分別為0.33次/十萬公頃和0.03‰,未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全年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0.64億元,比上年減少94.45%。全年發生(現)海洋赤潮9次,比上年增加4次;累計赤潮面積110.5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72.5平方公里。
發生各類生産安全事故1420起、死亡850人,分別比上年下降17.7%和9.5%,沒有發生重特大事故。億元地區生産總值生産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020人,比上年下降23.1%。
注:1.本公報未包括金門縣和連江縣的馬祖列島。
2.本公報所列數據為初步統計數,部分合計數或相對數由於單位取捨不同而産生的計算誤差,均不做機械調整。
3.本公報地區生産總值、各産業增加值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4.本公報衛生機構數含村衛生室。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城鎮新增就業、登記失業率、社會保障數據來自省人社廳;財政數據來自省財政廳;稅收數據來自省稅務局;重點項目投資數據來自省發改委;新建公路里程、公路運輸、水運、港口貨物吞吐量數據來自省交通運輸廳;鐵路數據來自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戶籍人口數據、民用汽車數據來自省公安廳;保障性住房、城市污水處理、公園綠地面積數據來自省住建廳;貨物進出口數據來自福州海關;外商直接投資、對外直接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等數據來自省商務廳;郵政業務數據來自省郵政管理局;網際網路業務收入、電話用戶、電信業務總量等數據來自省通信管理局;旅遊、藝術表演團體、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數據來自省文旅廳;貨幣金融數據來自人行福州中心支行;上市公司數據來自福建證監局;保險業數據來自福建銀保監局;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數據來自省工信廳;産業技術重大研發平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合同等數據來自省科技廳;教育數據來自省教育廳;專利數據、品質檢驗數據來自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氣象數據來自省氣象局;地震數據來自省地震局;測繪數據、各類地質災害數據來自省自然資源廳;水産品産量數據、海洋數據來自省海洋漁業局;廣播、電視數據來自省廣電局;電影、報紙、期刊、圖書數據來自省委宣傳部;檔案數據來自省檔案局;體育數據來自省體育局;衛生數據來自省衛健委;低保數據來自省民政廳;扶貧、造福搬遷工程數據來自省農業農村廳;環境監測數據來自省生態環境廳;水資源數據來自省水利廳;安全生産數據來自省應急管理廳;林業數據來自省林業局;其他數據來自福建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福建調查總隊。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