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城與鄉,在共融中共榮
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37.7萬人,改造老舊小區38.2萬戶,新建改造公園綠地1002公頃,新增3個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實現82%陸域鄉鎮30分鐘內上高速……城與鄉,山與海,曾經那麼遠。翻開政府工作報告,一個個亮點數據無不表明,它們正跨越鴻溝,雙向奔赴,在共融中走向共榮。
如何統籌實施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以福建高品質發展佈局推動實現共同富裕?且看代表委員們眼中的城鄉之變。
奏好新型城鎮化“交響曲”
新型城鎮化,是人的城鎮化,是有溫度的城鎮化。如何變“他的城”為“我的家”,讓廣大農業轉移人口均享公共服務,共用改革成果?
“外地務工人員為城市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省人大代表,福州萬山電力諮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工會主席范燕霞長期關注外來務工人員權益保障。在她看來,只有持續改善工資待遇,優化工作環境,提升生活品質,才能讓他們願意來、安下心、留得住,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范燕霞建議,強化立法保障,明確外來務工人員的權益保障範圍,界定生産經營單位和外來務工人員的權利義務,加強監督管理,完善權益保障機制。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確保外來務工人員充分了解自身權益,增強其法律意識。
如何補齊短板,提升品質,實現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讓城市像城市,更加宜居宜業”目標?省人大代表、廈門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湖裏大隊傅冰潔分享了廈門海綿城市建設經驗。
作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廈門把“滲、滯、蓄、凈、用、排”的建設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之中,有效增強城市宜居度和承載力。傅冰潔發現,試點經驗逐步向全市域推進過程中,個別地方出現了設計不精細、施工較粗放、驗收無抓手、運營維護缺位等問題。
“究其根本,在於缺乏針對全過程管控的海綿城市建設強制性標準。”她建議,以強制性標準的形式出臺我省海綿城市建設規範,針對海綿城市規劃、設計、施工、驗收、運作維護等全過程系統明確強制性要求,有力指導地方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圈”出城鎮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自2021年起,我省福州、廈門、泉州三地先後入選全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其餘地市也結合各自實際積極推進。如今,我省已建成196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如何進一步讓居民們足不出“圈”享受舒心生活?省政協委員、民盟省委會委員劉志峰建議,結合“數字智慧城市”建設,通過大數據手段整合便民生活圈資源,依託本地公共服務電子平臺,引入政務服務、社區服務、生活APP、便民小程式等功能模組,打造線上線下消費相結合的“智慧服務圈”。
繪好鄉村振興“新畫卷”
城市要像城市,鄉村要像鄉村。
要説去年農業農村領域哪個詞最火,當數“千萬工程”。不久前召開的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蘊含的理念和方法,實施“千村示範引領、萬村共富共美”工程,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
如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自然也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
省人大代表、永春縣仙夾鎮龍水村黨支部書記郭志煌分享了非遺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近年來,在新農人的帶動下,當地將文創理念植入傳統漆籃工藝,導入休閒觀光、研學體驗、鄉村民宿等新業態。訂單來了,遊客來了,激活了這個日益空心化的村莊。
省兩會上,郭志煌帶來了自己的最新計劃:整合特色文旅資源,組建鄉村文旅公司,引入專業運營團隊統一運營。到時,龍水村的漆籃工藝、東裏村的油桐花風光、夾際村的華僑文化,以及散落在各個村落的古民居,將實現串點成線,抱團闖市場。
省人大代表、仙遊縣度尾仙溪果業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劉坤泳,來自文旦柚的故鄉。這次兩會,他帶來了當地柑橘新品,被頻頻點讚。劉坤泳道出了背後的功臣——一蟲一草。
蟲,是省農科院最新馴化成功的捕食螨,在田間投放可以實現“以蟲治蟲”,減少農藥使用量30%以上;草,則是來自福建農林大學的果園套種綠肥技術,冬種油菜、夏種大豆,為果園提供天然肥源,既能改良土壤,還能有效提高果品品質。
一顆柑橘的蛻變,讓劉坤泳深刻感受到科技之於鄉村産業的重要性。活躍在福建田間地頭的科技特派員,是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省政協委員吳棉國建議,圍繞農業機械化、農産品電商、檢測等新的需求領域,開展專項科技特派員選認,提升服務供給。同時,強化利益聯結機制建設,鼓勵科技特派員以不同形式參與服務主體生産經營,更好激發科技特派員的積極性,提升整體服務能力,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民建省委會提交的集體提案指出,當前,我省農村地區普遍面臨著人才流出、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數量較多等問題,迫切需要更多有能力、有思路、有擔當的“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
提案建議,創新“新鄉賢”賦能鄉村發展的體制機制,建立動態“新鄉賢”人才數據庫,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及時精準招引鄉賢帶著新型産業、新理念新模式返鄉留鄉再創業。
念好新時代“山海經”
城與鄉,在融合發展中走向共富共美;山與海,在攜手前行中邁向共用共榮。
今年,省人大代表、武平縣博物館館長李鳳英來福州參加省兩會比往年快捷了不少。上個月,龍龍高鐵龍岩至武平段正式開通運營,由此結束了這個閩西老區縣無鐵路的歷史。今年,武平至梅州段也將開工建設。李鳳英已開始期待全新的跨省之行。
出行之變,折射的正是老區蘇區振興之路。不僅僅是基礎設施,更多喜人的變化正在武平發生。
近年來,當地依託山海協作,重點發展新型顯示産業,從無到有,從有到聚,從聚到優,成為縣域經濟的一張重要名片。
“眼下,武平新顯産業發展已進入‘爬坡上坎’、提質增效的關鍵時期。”李鳳英説,應做深做實新時代山海協作,在武平合作設立産業發展基金,開展産業鏈招商,吸引更多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落地,持續“補鏈”“強鏈”“延鏈”。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公共資源共用,推進教育、醫療、托幼等優質資源向山區延伸,提升山區基本公共服務水準。這讓省政協委員、三明市自然資源局局長吳義豐頗為振奮。
“推動區域共促,要讓優質資源流動起來。”吳義豐建議,相關部門要出臺落實公共資源共用的政策,通過推動省內重點高中名師工作室教師定期到山區授課、省內知名醫療專家到山區定期坐診等制度,把優質資源送到山區群眾“家門口”。
既要“內聯”,也要“外引”,增加優質資源供給。吳義豐建議,要用足滬明、廣龍對口合作政策,積極策劃基礎設施項目,推動杭廣高鐵杭州至南平段早日開工,將南平、三明、龍岩山區城市發展帶逐步打造成連接粵港澳、長三角的重要通道,從而更好引入外部資源,助力山區發展。
産業、人口是區域發展的關鍵要素。在省政協委員、龍岩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劉嘉偉看來,在原有産業優勢明顯的情況下,沿海城市對山區城市形成較強的人口虹吸作用,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加強産業佈局規劃,避免山區城市人口過度流失。
為此,他建議充分利用我省鄰近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優勢,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福建各地佈局其延伸領域産業項目。同時立足我省山海資源差異,推動區域産業協作,助力山區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記者 張輝 蘇依婕)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