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從報告關鍵詞讀懂“福建使命”

2025-01-14 08:02
| | | |

  作為經濟大省的福建,過去一年的工作怎麼樣?今年又定下什麼新目標、打算怎麼幹?

  13日上午,趙龍省長作政府工作報告,對去年的工作進行了回顧,對今年的工作作出了部署,回應了各方關切,現場多次響起熱烈掌聲。

  手捧沉甸甸的報告,記者第一時間反覆學習,與代表委員深入交流,並向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探秘”,用三個關鍵詞,與您共同讀懂讀透報告。

牢記

  “牢記殷殷囑託”“牢記歷史使命”“牢記人民至上”,報告以三個“牢記”貫穿全文,全面系統、脈絡清晰、融為一體。

  從三個“牢記”,讀出全省人民不負習近平總書記關懷厚望的感恩之情。

  正如報告所説,福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這是我們的榮光,也是我們的動力源泉。

  過去一年,八閩兒女用奮鬥解題、以實幹作答,全省地區生産總值預計可實現全年預期目標,前三季度地區生産總值增長5.5%,總體呈現“前高、中低、後揚”的曲線,與全國經濟增長曲線相吻合,交出了一份可圈可點、沉甸甸的成績單。

  有量的增長。福建牢記經濟大省要挑大梁,出臺“開門紅”19條、穩增長54條等所有政策,全面落實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支援“兩重”等項目建設,全力拓展外貿空間,加大引資力度,促進經濟在固本培元中回升向好。

  有質的提升。看經濟結構,三次産業比重進一步優化,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企業佔比保持全國第三;看創新驅動,從平臺、機制、人才持續發力,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48萬家;看城鄉區域協調,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1%,和美鄉村更具活力,對口協作效果顯現;看綠色底色,主要生態指標持續位居全國前列,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65%;看百姓生活,七成以上財政支出用於民生,城鎮居民、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分別增長4.5%、6.7%。

  從三個“牢記”,讀出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奮進之力。

  報告指出,過去一年,我省發展之所以延續了新時代以來的良好態勢,新福建宏偉藍圖的戰略指引至關重要。

  從新福建宏偉藍圖到“四個更大”重要要求,再到“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一系列戰略指引,在目標上一以貫之、理念要求上與時俱進,共同構成了新時代新福建建設的總綱領總遵循。

  十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省委正確領導下,全省政府系統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把感恩之情轉化為奮進之力,把高品質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經濟總量連跨3個萬億元臺階,每人平均GDP居全國第四,“機制活、産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宏偉藍圖正一步步變為美好現實。

爭先

  知所從來,方明所往。

  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福建的新的重大歷史使命。

  爭先,我們有基礎、有條件。十年來,新福建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為我們奮勇爭先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福建歷來具有改革創新精神,很多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對外開放基礎好、優勢強,在僑務、對臺、生態等領域具有獨特優勢。我們要以“舍我其誰挑重擔”的擔當作出示範,秉持更高標準,堅持善作善成,創造更多契合實際的好經驗好做法。

  爭先,我們有短板、有空間。當前,福建正處於推動高品質發展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在科技創新、産業結構、居民收入等方面存在短板。唯有奮勇爭先,依靠改革破除制約、應對風險、釋放紅利,才能為高品質發展構築更堅實基礎。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久久為功,涵養“功成不必在我”的精氣神、“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幹字當頭、篤行不怠,以新福建建設新成效充分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未來。

  爭先,我們有職責、有重任。福建是經濟大省,承擔著先行先試的多重使命,殷殷囑託,猶在耳畔,唯有感恩奮進,方能不辱使命。我們要始終胸懷“國之大者”,以“弄潮兒向濤頭立”的姿態奮勇爭先,發揮福建所長、服務國家所需,爭當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者、排頭兵。

  爭先,我們有能力、有幹勁。人,是生産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福建黨員幹部有著紅色基因和開拓創新精神,福建人素來“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以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的精神,闖蕩四海、回饋桑梓。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以“又踏層峰辟新天”的魄力闖出新路,打破思維慣性、擺脫路徑依賴,積極為中國式現代化探路破題。

信心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GDP增長5.0%~5.5%。

  這一目標的設定,綜合考慮了各方面因素,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考慮了現實性、可行性和能動性。實現這一目標,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再上臺階,我們有信心,也有底氣。

  信心,源自對內外部環境的全面認識。

  當前經濟運作面臨一些新情況,有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挑戰,有新舊動能轉換的壓力。對福建發展而言,內外部的壓力同樣存在。

  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挑戰—應戰”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因。所有得以輝煌發展的文明,無一不是在應對環境的嚴峻挑戰中崛起。

  正如報告所説,我們有習近平總書記的領航掌舵,有中央豐富的宏觀調控經驗和充足的政策儲備,有超大規模市場和完整産業體系,有需求升級、結構升級、動能升級的增長空間,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也不會變。困難挑戰年年有,但我們哪一年不是在戰勝困難挑戰中贏得發展進步!

  信心,源自對危與機的辯證看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

  改革開放以來一個時期內,福建一直以高於全國平均水準1~2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積小勝為大勝。當前形勢下,我們仍在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品質提升的前提下保持了量的合理增長。

  當前,大企業在加快“智改數轉”,産品標準化、品質好、成本低,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中小微企業生存空間受到擠壓、生産經營困難,導致宏觀數據和微觀感受存在一定“溫差”。

  越是經濟調整的時期,越是調整優化結構的最佳時機。面對轉型升級,當多一分耐心。2025年,福建將滾動實施1500個以上省重點技改項目,促進大企業自主轉、中小企業加快轉,推動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突破30%,打造未來産業“7+3+X”格局,持續推動産業向“高”攀登、向“智”發力、向“綠”而行。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

  今年的工作部署,總體要求仍是要緊緊扭住高品質發展這一首要任務,紮實做好科技創新、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城鄉區域發展、民生保障、文化建設、生態、安全等工作,奮勇爭先、再上臺階。

  唱著“愛拼才會贏”,我們走過千山萬水;靠著堅定的信心,我們以夢為馬、揚鞭奮蹄,定能不負重托、行穩致遠,創造新的偉業!(記者 林宇熙)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