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關鍵之年”謀發展,福建如何聚群力

——寫在省兩會閉幕之際

2025-01-18 08:14
| | | |

  以歷史的眼光看發展,走好“關鍵幾步”最要緊。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是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縱深的關鍵之年。改革發展去向何方?五年規劃影響深遠。作為兩個五年規劃相互銜接的時間節點,2025年承上啟下、繼往開來,註定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對福建而言,今年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接續譜寫新福建建設新篇章的關鍵一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貫穿這條鮮明主線,明確了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目標既定,使命必達。“關鍵之年”,當有“關鍵之為”。

  連日來,代表委員們不負重托、認真履職,圓滿完成了大會各項議程。走出會場,陽光灑在每個人臉上,溫暖和力量在山海間傳遞。

發揮優勢

  此次從各地各條戰線來榕赴會,代表委員們感慨,“山一程、水一程,八閩處處映深情”。

  萬山磅薄看主峰,亂雲飛渡仍從容。

  回首過去一年,最讓大家難忘和感動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回福建考察併發表重要講話,為福建發展把脈定向、指路引航,更加堅定了八閩兒女奮勇爭先的志氣底氣、決心信心。

  “去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東山考察,我有幸參與,並近距離聆聽諄諄教誨,深受洗禮、終生難忘。”省人大代表、東山縣委書記何靄説。

  發展方位再標定,使命任務再強化,實踐要求再豐富。

  “奮勇爭先求突破,再上臺階建新功!”透過省兩會這一重要窗口,省委和省政府再動員、再部署,吹響爭先號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科技創新是産業創新的重要源頭,産業創新是科技創新的載體,兩者深度融合、互促共進。”省政協委員、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林梅金從事科研多年、調研過許多企業,對此感觸頗深。

  省政協委員、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副總編輯蘭鋒説,將聚焦“提升文化影響力、展示福建新形象”,積極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加快適應新技術新應用,組織記者深入基層,挖掘福建深厚的文化底蘊,創新傳播方式,以生動鮮活的話語表達,展現福建文化的獨特魅力,為福建文化繁榮發展貢獻更多媒體力量。

  “我深感期望之重、責任之重、使命之重,唯有真抓實幹、久久為功,在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中奮勇爭先、作出貢獻,才能不辜負深情厚望。”何靄言語堅定懇切,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行百里者半九十。“十四五”還有一年的奮進路程,每一年都很關鍵,每一天都很寶貴。代表委員們表示,開年就衝刺,奮力起好步。

提振信心

  認識和實踐的每一次迴圈,都是對真理的印證。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目標:2025年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增長5.0%~5.5%。

  代表委員們一致認為,這個目標的設定,充分考慮了現實性、可行性和能動性,經過努力是一定能夠實現的。

  信心何來?底氣何來?

  一年前的省兩會提出“2024年福建地區生産總值預期增長5.5%左右”的目標任務。一年來,福建人民迎難而上、敢拼會贏,啃下發展和改革的一塊塊“硬骨頭”。本次大會鄭重宣佈——2024年福建地區生産總值預計可實現全年預期目標。

  “困難挑戰年年有,但我們哪一年不是在戰勝困難挑戰中贏得發展進步!”鏗鏘話語贏得滿堂彩——對未來的自信,來自知所從來的底氣。

  或許,前方是大風大浪,甚至是驚濤駭浪。但對於勇敢的海燕來説,它必將迎擊風浪、抵達彼岸。

  一名代表深有感觸地説,“海燕”式的革命樂觀主義,絕不是盲目自信,而是基於對現實的清醒認識、對前途的理性判斷。

  歲末年初,福建接連召開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分析研判當前形勢,部署一系列重點任務,釋放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的積極信號。

  “新的一年,民營企業發展需要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服務‘四通四到’機制、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等。我感到特別安心,更加堅定了未來投資和發展的決心。”省人大代表、三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小清説。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支援民營經濟發展的務實舉措,對於福建民營企業是重要發展機遇。我相信,福建民營企業一定能將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動力,以改革創新的魄力苦練內功,以愛拼會贏的勇氣承擔使命,為經濟高品質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省政協委員、新中冠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吳劉馳説。

  只要信心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本次兩會上,代表委員們提交了一批舉措實的議案、建議、提案,為全省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花卉産業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展望新年,希望有關部門大力支援産學研深度合作,完善産業鏈與配套設施建設,推動花卉産業與休閒旅遊融合,讓特色現代農業成為助推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省政協委員、福建海峽花卉産業園總經理鄭澤新建議。

匯聚民智

  省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審議或討論的每一份工作報告,都有一個溫暖而清晰的指向——百姓生活。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近年來,三明市沙縣區夏茂鎮俞邦村持續擦亮“沙縣小吃第一村”的金名片,打造了小吃民俗文化展示館、沙縣小吃記憶館等,將沙縣小吃與文旅融合,讓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希望通過新媒體的宣傳與推介,讓更多朋友熱愛農村、助力城鄉融合發展,讓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農民的生活越過越紅火。”省人大代表、俞邦村黨支部書記張昌松説。

  智慧和力量來自人民,發展的成果必將惠及人民。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辦好體育傳統特色學校,讓孩子們跑起來,長得壯壯的,練得棒棒的。我們要繼續發揮優勢,通過體育運動加強學生身體素質、錘鍊意志品質、培養合作精神。”省政協委員、廈門市湖濱中學校長葉瑞碧表示,學校還向社會開放校內體育運動場所,讓更多周邊群眾享受運動樂趣。

  “從政府工作報告中,我能真切感受到政府對於強化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建設的決心和對民生的深切關懷。”省政協委員、福建省腫瘤醫院胸部腫瘤放療科教授陳俊強説,將立足政協委員的職責,深入調研,依據本地實際提出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的建議,幫助改善群眾就醫體驗。

  走出會場,回到各自“主場”。項目工地、田間地頭、基層社區……哪不是幹事創業的廣闊舞臺?哪不是孕育勃勃生機的希望田野?

  夜幕降臨,八閩大地華燈初上。蛇年的腳步更近了,紅紅火火的燈籠已經高高挂起——寓意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點亮了新一年的奮鬥目標。

  “夢雖遙,追則能達;願雖艱,持則可圓。”(記者 劉必然 徐文錦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