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高品質建設內陸山區出海新通道

——訪省人大代表徐俐敏

2025-01-15 08:49
| | | |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敢為人先,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準開放。作為福建內河“黃金水道”,閩江航運發展對帶動沿岸經濟發展具有積極作用。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先後啟動閩江航道整治、南平港延平新城港區等建設項目,振興閩江航運。

  “水運具有運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小的比較優勢,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要通道和關鍵節點。南平市正在加快推動南平港至江陰港江海直達,打通外貿進出口物流通道。”省人大代表、閩北日報社副總編徐俐敏認為,依託南平港構建“公鐵水”多式聯運物流運輸體系,可有效發揮閩江航道價值,促進區域交通運輸結構優化。

  閩江幹流自2022年12月實現復航以來,南平港貨運業務超預期發展,可靠港作業貨船從原有2艘集裝箱船舶擴大到現有7艘。復航至今,集裝箱貨物吞吐量已累計突破28萬噸。港後物流倉儲、新能源充電設施、鐵路專用線及集裝箱堆場等基礎設施投入使用,以南平港為核心的“公鐵水”多式聯運物流運輸體系基本構建。

  徐俐敏建議,加快推進福建水口水電站船閘通航安全保障措施提升工作,科學論證並推動施行載重船舶更大吃水深度過閘標準,提升閩江航運能級。此外,南平港是馬尾港、江陰港等海港向內陸的延伸,建議利用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政策引導山區進出貨物在南平港集散,促進運輸結構優化,支援山海聯動發展,充分發揮閩江內河航運價值。(記者 蔣豐蔓)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