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專”出品質 “專”出特色 “專”出水準

——十二屆省政協各專門委員會五年工作亮點回顧

2023-01-09 09:20
| | | |

2021年,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聯合有關單位舉辦第四個“中國醫師節”暨第三屆“海峽健康節”活動。

2022年12月1日,“走進政協·台灣青年説”主題分享活動在福州舉行,搭建體現政協特色定位、促進閩臺青年交流融合的新平臺。

  編者按

  把握新時代發展脈搏,凝聚新征程奮進力量。本屆以來,省政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發揮專門委員會作為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載體、聯繫委員的重要紐帶的作用,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以“專”出品質、“專”出特色、“專”出水準的工作成效,持續激發人民政協制度效能,在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征程中留下一串串閃光的足跡。福建日報現擷取省政協各專委會本屆以來履職亮點予以回顧,敬請關注。

提案委員會:守正出新 “提質減量增效”成效顯著

  不久前,省政協召開常委會會議,對十二屆省政協《關於推動福建茶産業向更高標準的農業4.0邁進的建議》等100件優秀提案予以表彰。100件優秀提案,不僅傾注了本屆省政協委員深入調研、紮實建言的心血,更是本屆省政協持續推進提案工作“提質減量增效”的實踐成果。

  本屆以來,省政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全國政協工作部署和省政協黨組關於提案“提質減量增效”的要求,緊緊扭住提案工作品質這個核心,向品質聚焦、向品質著力,持續推動提案高品質發展。

  緊緊牽住提案品質“生命線”,推動提案由“數量型”向“品質型”轉變。本屆以來,委員提案參與率持續提升,從屆初59.3%上升至71%,以審立高標准保證提案高品質,提案立案率從屆初94.9%下降至75.4%。

  牢牢把握提案辦理實效,由“答覆型”向“落實型”轉變。本屆以來,省政協主席帶領主席會議成員共領銜督辦48件重點提案,召開了120余場次督辦協商會,推動600多條建議得到落實,産生“辦成一件、解決一片”的良好效益。為實現“滿意升溫”的良性互動,省政協全面落實“面對面”“鍵對鍵”,注重“請進來”商良策,重視“走出去”解難題,推動重點提案聚焦辦、難點提案聯合辦、同類提案集中辦,提案復文反饋率從屆初的66.5%提升至86.6%,一次辦理滿意率穩中有升,二次滿意率均為100%,做到“件件有成果、事事有回音”。

  全面提升提案辦理工作水準,服務工作由“事務型”向“創新型”轉變。省政協在全國率先建設“數字福建政協雲”提案管理系統,全面開通了“不受時空限制”的便捷議政渠道,“政協雲”二期已向市縣兩級推廣,委員可隨時通過手機、電腦議政,線上了解辦理復文、評價結果、履職得分等信息。

  制定出臺《提案品質評價實施細則(試行)》、創新開展“年度好提案”評選工作、探索開展“全國、省、市、縣(區)”四級委員聯合督辦活動……一系列創新舉措,助力提案品質和辦理效率實現雙提升。五年來,省政協提案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工作經驗多次在全國和省際交流會上作典型發言,得到全國政協領導的充分肯定。

經濟委員會:一以貫之 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步入新時代,如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本屆以來,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從&&承辦“優化營商環境”等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切入,組織“做強做優我省茶産業”等主題對口協商和界別協商會議,開展“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等民主監督和重點調研,實施重點提案督辦,廣泛凝聚共識,為我省經濟高品質發展探尋良策。

  立足福建民營經濟大省實際,充分發揮委員會聯繫非公經濟人士多、企業代表多的優勢,持續深化民營經濟發展課題調研。2018年,在省政協常委會會議上,就“優化營商環境”進行專題協商,深刻剖析現狀,助力全省開放型經濟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2019年,在“促進民營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上,從全局出發提出多維度打造産業高地等良策……經濟委員會連續5年組織省政協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實地走訪200余家企業,召開近百場座談會,積極為疏通福建經濟發展難點堵點建言獻策。

  同時,經濟委員會積極創新調研協商舉措。2021年,在調研“推動我省民營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省政協主要領導帶領經濟委員會課題調研組先後赴江蘇省及省內各地開展調研,向我省1025家民營企業發放調查問卷,從31個類別了解民營企業運作狀況和涉企政策落實情況。問卷調查與實地調研相結合、座談交流與個別訪談相結合等方式,為做好協商式民主監督打下紮實基礎。

  從助力民營企業融資,到支援我省生豬養殖産業發展,再到推動軍民融合産業高品質發展……針對界別群眾、基層一線反映強烈、急需解決的困難問題,經濟委員會積極反映委員呼聲和意見,五年來共提交59篇社情民意信息專報,並及時跟進委員建議的落實。

  為深入服務委員高品質履職,為委員精準建言提供智力支援,經濟委員會探索借智借力,分別與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閩江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福建海峽經濟研究院等3家單位成立“福建省政協經濟委員會新型智庫基地”,常態化推進智庫基地建設,為形成高品質建言獻策成果提供智力支援平臺。

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緊扣“三農” 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五年間,八閩兒女見證了從脫貧攻堅穩步邁向鄉村振興的歷史性變化。本屆以來,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履職盡責,緊緊圍繞黨中央、省委省政府關於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重大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開展重點協商議政活動,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老區蘇區一個都不能掉隊。2020年6月,省政協召開“建立鞏固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長效機制”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會議首次以遠端協商的形式召開,在老區蘇區設置4個視頻連線點,省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扶貧一線的基層代表遠隔千里“面對面”,就如何建立鞏固脫貧奔小康長效機制齊謀良策、共商良方。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2021年,組織“提升我省種業研發創新水準 服務打好種業翻身仗”專題協商;2022年,組織“多措並舉確保我省糧食安全”專題協商……連續數年,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立足自身優勢,聚焦“三農”,深謀議題、深度協商,多項建議案獲得省領導高度重視,予以採納。

  産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瞄準我省農業農村重點産業,就推進我省花卉産業高品質發展、促進茶産業高品質發展等相關課題進行重點調研,並不斷拓寬履職渠道,多措並舉辦實事助力鄉村振興。2020年、2022年,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先後與閩江師範專科學校合作編輯出版福建茶産業發展報告,全面梳理茶産業整體發展狀況,對各主要茶産區的發展特色及未來規劃進行匯總,為福建乃至全國茶葉生産企業和經營者提供重要理論參考和實踐指導。

  此外,農業和農村委員會還發揮界別特色優勢,邀請台灣見學館團隊,連續四年舉辦“同心杯”兩岸青年鄉村振興研修營,同時開展兩岸青年鄉建鄉創培訓班、“兩岸花生節”等系列活動,以兩岸青年鄉村振興同心築夢為切入點,以惠臺政策為聯結點,搭建兩岸青年施展才華、共用發展機遇的寬廣舞臺,探索具有福建特色的鄉村振興和閩臺融合發展新路。

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聚焦生態“高顏值”打造高品質協商

  本屆以來,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助力福建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以議政性常委會協商、專題協商、界別協商、對口協商、網路協商、重點提案督辦協商為主要形式,以“加強我省機制砂推廣應用”“加快裝配式建築的推廣應用”“改善林分結構提高森林品質”等36項課題為重點,開展專業化、多層次、立體式的協商議政工作。

  “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推進福建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加快培育福建省文旅經濟産業”……2018年、2021年、2022年,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連續多年承接省委“點題”任務,高品質形成近60萬字的3篇主報告、200篇分報告的“高言值”答卷。

  不僅要“高言值”,還要“高品質”。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持續創新協商議政方式,打造高品質協商。

  承辦首場網路議政遠端協商。2020年,省政協舉辦以“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為題的首場網路議政遠端協商。委員們通過數字福建政協雲平臺“乘雲”協商,“指尖”建言,履職熱情分外高漲。網路議政時間由原來的20天延長到40天,並首次邀請11個省直部門在平臺上與委員交流互動,回應委員觀點近百條。專家測評組對此次協商給予滿分評價。

  首次實現“零碳協商”。聚焦實現“雙碳”目標,2021年,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積極行動,在“推進福建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專題協商會議上,向周寧縣黃振芳家庭林場購買2噸林業碳匯用以抵消會議舉辦期間産生的全部溫室氣體,同步開展“雙碳”科普宣傳,積極踐行和倡導“碳中和”理念。

  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還積極拓展民主監督形式,持續聚焦“美麗森林”和“幸福河湖”建設,與所聯繫界別委員協同聯動,開展“改善林分結構提高森林品質”“加強我省紅樹林保護”“保障農村飲用水安全”“推進我省飲用水水源地建設與保護”等涉林、涉水專題協商調研、民主監督活動,推動《福建省河長制規定》《福建省水電站清理整治行動方案》出臺,以高水準履職守護八閩綠水青山。

教科衛體委員會:以高效能履職服務高品質發展

  本屆以來,教科衛體委員會以高政治站位努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通過高效能履職服務我省教育、科技、衛生、體育事業高品質發展。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五年來,教科衛體委員會按照省委關於建設高水準創新型省份的決策部署,圍繞科技創新能力開展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協商,圍繞“數字福建”開展了兩次專題協商、一次民主監督,圍繞高新技術企業、科技特派員開展了重點調研,為我省科技事業高品質發展集智聚力。

  “數字福建”是“數字中國”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2019年,圍繞“我省數字經濟協同發展機制構建”開展專題協商,助推我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出臺;2020年,進一步圍繞“深化數字福建建設,打造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開展專題協商,為我省在新一輪數字經濟發展浪潮中搶佔高地、贏得先機貢獻智慧;2021年,圍繞“深入推進數字福建建設”開展協商式民主監督,推動黨委政府關於“數字福建”建設部署要求落細落實……教科衛體委員會連續三年圍繞“數字福建”建設開展專題協商、民主監督,層層遞進調研,步步推動落實,摸實情、出實招、促成效,推動“數字福建”宏偉藍圖具體為路線圖付之於施工圖。

  既要建設製造強省,還要瞄準創新強省。教科衛體委員會緊扣“增強我省科技創新能力”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議題,首次面向百名院士、百家高新企業徵集意見,引進多所高校專家團隊聯合攻關,多項建議被《福建省“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規劃》採納。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本屆以來,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情牽民生福祉,積極按照省委關於建設健康福建的決策部署,圍繞深化醫改開展了專題協商,圍繞疾病控制體系、藥品供應保障、中草藥民間藥方開展了重點調研,圍繞衛生人才隊伍、中醫藥服務體系開展了對口協商,圍繞全科醫生隊伍、“無陪護”醫院、托育服務體系、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開展了重點提案督辦,為我省醫藥衛生事業高品質發展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久久為功 在“社”“法”二字上作出成效

  “社會民生”和“法治建設”是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五年工作中的兩大高頻詞。

  “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構建和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加強城鄉基層社會治理制度創新”“加快推進我省康養産業發展”……從2018年起,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圍繞“社”“法”二字進行專題協商,聚焦社會民生、法治建設領域重點難點,發揮界別委員優勢,提前精心謀劃,深入調研座談,不遺餘力抓好這項硬任務。在2022年省政協“加快推進我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專題協商會前,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創新調研方式,在實地和書面調研以外,與安徽、遼寧兩省開展“屏對屏”視頻調研,同時首次將該課題研究與我省迎接中央政法委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評估驗收相結合,積極參與省委政法委組織的相關業務培訓、調研視察等,並邀請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專家建言獻策,得到政協委員和省直有關部門的高度評價。

  在“法治建設”方面,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先後開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法律服務”“法治護航文化遺産保護”對口協商、“行政爭議多元實質化解研究”“宣傳實施民法典情況”重點調研。自《民法典》頒布以來,每年組織開展法律專業委員送《民法典》進社區、進農村活動,竭盡所能助力普法工作。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開展“點題協商”,努力讓委員與老百姓的心更近、為民盡責的路更寬。2022年,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創新協商方式,按照“委員點題、對口協商、凝聚共識、促進發展”工作思路,組織38位所聯繫界別委員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以“小切口”為突破點,提交44篇“點題協商”調研報告,內容涵蓋被徵地農民保障、物業管理、老舊小區改造、養老、生育、就業、交通等各類民生問題,針對委員點題涉及的15個部門,組織“點對點”“面對面”開展小範圍、多層級對口協商,提出79個方面198條對策建議。通過委員“點題”、部門“答題”,進一步提升協商效能。

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廣泛凝聚共識 畫好最大“同心圓”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本屆以來,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根據所聯繫的少數民族、宗教和無黨派人士界委員特性,突出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這一中心環節,持續在建牢“重要陣地”、拓展“重要平臺”、暢通“重要渠道”上下功夫,努力畫好最大“同心圓”,為新時代新福建建設凝聚力量。

  建牢“重要陣地”,在落實黨的全面領導上邁出新步伐。民族和宗教委員會持續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持續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組織黨員委員赴寧化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等地開展“堅決維護核心、踐行初心使命”主題黨日活動,實地體悟“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精神和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遺産保護成果等,引導黨員委員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拓展“重要平臺”,在廣泛凝聚共識上取得新成效。2021年,首次組團赴澳門參加中華青年民族學習交流營開營儀式並拜訪相關社團,推動閩澳兩地深化交流合作;2021年、2022年支援指導省道教協會等單位舉辦第十三屆海峽論壇·兩岸宗教文化(道教)論壇、第十四屆海峽論壇·兩岸民間宮廟敘緣交流會,開啟“後疫情時代”兩岸民間宮廟交流交往新方式;開展“閩臺地區古厝文化協同保護”重點提案督辦,加強“南島語族研究及成果利用”專題調研,助推兩岸同胞文化根脈認同……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不斷匯智聚力,搭建平臺,積極拓展服務中華兒女大團結的作為空間。

  暢通“重要渠道”,助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和宗教委員會開展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落實情況協商式民主監督,圍繞科技幫扶民族鄉村振興、閩東北畬族文化協同保護髮展、少數民族鄉村振興、培優做強少數民族鄉村特色産業、加強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推進少數民族村莊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扶持畬族醫藥發展等課題開展重點提案督辦和調研協商,積極推動民族村委員聯繫點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窗口,助力民族鄉村全面振興。

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打響特色品牌 匯聚同心奮進合力

  去年12月1日,首屆“走進政協·台灣青年説”活動在福州舉行,台灣青年會聚一堂,分享他們紮根大陸、參與發展、融入社會的真實感受,成為省政協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的又一次創新。

  五年來,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不斷創新工作渠道載體,搭建工作新平臺,舉辦兩岸基層治理論壇、閩港合作新機遇研討會等一系列特色品牌活動,探索更多促進心靈契合的方式,讓福建對港澳臺僑的合作交流向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方向拓展。

  以凝聚共識為著力點,打響特色品牌,匯聚港澳臺僑同心奮進合力。由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親手創立並連續三年出席的“深珠座談會”,已連續舉辦25年,成為我省廣泛團結凝聚港澳閩籍鄉親智慧和力量的重要平臺。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賡續光榮傳統,與省委統戰部共同將座談會精心打造為港澳委員和鄉親“學習的園地、情感的紐帶、交流的窗口、合作的平臺”。此外,還舉辦八閩文化之旅·港澳臺大學生走朱子之路研習營、“閩籍僑領故鄉行”、“追夢中華福建行·華僑子弟尋根之旅夏令營”等影響力大、關注度高的活動,在廣泛深入的交流交融中講好福建故事,增進文化認同、民族認同,為匯聚合力、走近走親發揮了重要作用。

  五年來,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充分發揮港澳委員雙重積極作用,在止暴制亂、香港國安立法、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等重大事件、重大鬥爭中,組織動員委員&&做好宣傳解疑釋惑工作,以實際行動維護港澳長期繁榮穩定、推動“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引導、鼓勵港澳社團、委員及海外華僑華人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獻計出力,引導委員明責於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團結廣大港澳臺僑鄉親,發揮獨特作用,服務港澳工作大局,助力家鄉發展。

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以學習促履職 打造“書香政協”品牌

  伴隨著馥鬱書香,政協委員和機關幹部手不釋卷的場景,成為十二屆省政協新出現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2021年以來,在全國政協的部署推動下,省政協把委員讀書活動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建設的基礎工程,著力打造八閩特色的“書香政協”。連續兩年在全國政協書院“委員讀書智慧平臺”開設“感悟思想之源 感懷為民初心”和“同心共築中國夢”主題讀書群,組織省政協委員參加全國政協委員讀書活動。

  “以史為鑒與開創未來”“擺脫貧困與脫貧攻堅”“生態福建與美麗中國”……在為期數月的“書香之旅”中,省政協各專委會選定一個主題,招募領讀人,組織委員圍繞主題開展線上交流討論,碰撞思想火花。住閩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委員全員上線、互學互鑒,各界別比學趕超,市縣政協委員積極跟進,讀書群內書聲瑯瑯、高潮疊起。活動共持續196天,委員參與率近100%,總發言數85萬餘條,大家在書香芬芳中讀出信仰、讀出擔當、讀出“政協大省”的精氣神。

  在讀書活動之外,“委員講堂”“讀書會”等特色品牌活動組織有序,亮點紛呈。委員們在讀書交流中逐步深化對重大問題的認識,拓展了協商的深度廣度、思想水準和履職能力。

  去年9月,省政協舉辦“提升我省紅色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水準”協商式民主監督會議,省直有關部門與部分民主黨派省委會負責同志、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協商對話,進一步理清工作重點和思路舉措。從開展“紅色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系列課題調研,到“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專題協商,再到圍繞“關於打造世界朱子文化品牌的建議”重點提案辦理協商,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持續搭建多種調研協商履職平臺,使讀書活動與履職建言實現雙向互動、有機融合。

  此外,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還發揮文史特色和優勢,積極開闊思路、拓寬視野,以更加活躍的方式、更加豐富的內容,組織策劃“圓鄉村兒童鋼琴夢”為民辦實事活動、深入開展“美育進校園”“送文化下鄉”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惠民活動,延伸履職觸角、拓展履職渠道。(記者 徐文錦 鄭雨萱 整理)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溫馨提示: 請使用OFD閱讀軟體瀏覽源文件,如未安裝點擊下載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