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高發區,如何避免“樹大招風”?
鼓浪嶼園林綠化
廈門湖濱東路園林綠化
惠安縣小岞鎮沿海防護林
東山縣金鑾灣生態片林
福州濱海新城沿海防護林
東山縣金鑾灣周邊海防林
7月28日,颱風“杜蘇芮”在晉江市沿海登陸,所到之處,風狂雨驟,草木摧折。泉州全市超10萬株樹木遭遇倒伏、折幹、斷枝等不同程度損傷。颱風過境後,各路人馬迅速集結,搶險救災。其中,來自全省各地省屬國有林場的160名油鋸手,累計清理倒伏樹木等1萬多株。
類似的情形也出現在2016年。當年,颱風“莫蘭蒂”登陸廈門市翔安區沿海,造成全市75.8萬株樹木倒伏,90%樹木受到不同程度損傷,80%建成區的綠地受損。
在福建這樣的颱風高發區,城市園林綠化不僅要考慮景觀效果、生態功能、便民需求,還要兼顧防災減災。種什麼樹,怎麼種樹,才能儘量避免“樹大招風”?
誰是“樹堅強”
在天災面前,樹木受損不可避免。
以“莫蘭蒂”為例,該颱風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5級,是1949年以來登陸閩南的最強颱風。颱風過境時,恰逢天文大潮與冷空氣南下,風力加大,降雨強度大、持續時間長,造成土壤軟化,對根系的固著力降低,樹木折損、倒伏概率加大。
但風雨面前,不乏屹立不倒的“樹堅強”。到底什麼樣的樹“弱不禁風”,什麼樣的樹在抗風方面天賦異稟呢?
廈門市綠化中心曾在“莫蘭蒂”過後,調查全市95條主幹道41種綠化樹種的抗風表現。結果發現:在同等立地條件下,觀花喬木受損最嚴重,棕櫚類植物受損最輕,觀葉喬木受損中等;具有深根性、樹形過風特徵的行道樹抗風能力強,淺根性、冠大蔭濃的行道樹抗風能力弱。在城市園林綠化中常見的非洲楝、羊蹄甲、洋紫荊、菩提、火焰木等,就屬於“重災區”。
“城市園林綠化需綜合考慮,在適地適樹的基礎上,實現美化、防護、生態、安全等多方面的平衡。”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説,原則上應多選擇抗風性強的樹種,兼顧城市道路景觀和生態性。
那麼,選擇哪些樹種才算“適地適樹”呢?廈門市綠化中心對幾大主流樹種進行了復盤分析——
作為廈門市樹,鳳凰木是當地使用頻率最高的行道樹。該樹種根系淺,枝條脆,易枝折、幹折,抗風性表現為三級受損。但其樹形過風、根系發達,對颱風抗性強,應加強災前修剪與支撐,做好病蟲害防治。
榕屬植物遮陰效果好。其中大葉榕抗風表現最佳,可保持高頻使用;菩提在歷次颱風中受損嚴重,應控制其使用比例。
棕櫚科植物,可體現“椰風海韻”,抗風性較好,但也存在成本高、易生病蟲害、遮陰能力有限等不足,適宜在道路分車帶上使用。
宮粉羊蹄甲等大花喬木,提升景觀效果的作用顯著,但抗風能力普遍不強,在道路綠化中應謹慎使用。
重陽木、秋楓、麻楝等抗風能力強的樹種目前使用較少,未來可適當增加使用頻率。
……
“我們正減少速生、淺根系樹種的使用,逐步更換在歷次颱風中倒伏或損毀嚴重的樹種,同時注意落葉與常綠樹種的使用比例。”廈門市綠化中心教授級高工陳水龍説,在“莫蘭蒂”之後,當地一方面著手災後綠化重建,一方面組織課題組開展颱風對城市園林綠化的危害及對策研究,從中汲取經驗教訓,總結關於“城市科學種樹”的方案策略。在此基礎上,廈門出臺了一批綠化建設導則和技術規範。其中,《廈門市道路綠化常用植物指引》,列出了城市園林綠化的“正面清單”與“負面清單”——包括110種可推廣使用的植物和23種不推廣使用的植物。
省林業局高級工程師錢國欽則主張,充分挖掘鄉土樹種資源,尤其是那些歷經千百年風吹雨打,在自然災害面前表現出極大韌性的抗風樹種,讓它們成為城市綠化中的“樹擔當”,同時又能彰顯地域特色,展現福建森林生態文化風貌。
多給一點時間和空間
樹種固然有抗風能力強弱之分,但許多時候,樹木受損非樹之過。受生長條件所限,其抗風性能無從發揮。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是,根扎得深不深、廣不廣。
“樹冠有多大,根系就有多遠。”錢國欽説,特別是榕樹這樣樹冠大的樹種,冠幅越大,受風面越大,越需要樹木的根系發揮固定作用。但城市建設留給樹木生長的地下空間通常很有限,導致根系難以充分拓展,無法形成深廣根系。結果是“頭重腳輕”,地上地下受力不平衡,在颱風到來時不堪一擊。
廈門市綠化中心在2016年調研時發現,樹穴、綠化帶規格過小問題,較為常見。許多樹木不僅生長空間逼仄,土壤條件也十分惡劣,所用土壤為建築回填土。
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認為,應堅持規劃先行,在前期規劃階段就要為園林綠化留足地上與地下空間,並保證規劃落地,防止其他建設項目侵佔綠化空間。
就樹穴而言,應當根據樹種的胸徑、冠幅以及未來根系延展的可能性,合理確定其尺寸。一般來説,較為合理的規格至少要2.5米乘以2.5米,或者使用長條狀的種植空間以保證樹根生長。在綠化種植的範圍,可通過增加樹池箅子,保證人行道通行能力。
改變人行道施工順序,同樣能夠為行道樹爭取更多生長空間。如先完成人行道基層施工,再挖開一定範圍的基層材料,栽植行道樹,最後進行面層鋪設,樹穴附近的土壤密實度將顯著降低,有利於植物根系向下部延伸。
此外,應合理佈置行道樹與地下管線之間的間距,避免其根系與之接觸産生相互作用;更換大孔隙的人工配置土,在保證人行道基層強度的前提下,便於植物的根系利用材料之間的空隙延伸。
城市綠化樹要更抗風,不僅需要更大空間,也需要更多時間。這就要求城市建設者多一點耐心,切忌操之過急。
操之過急的具體表現是“大樹進城”。直接移栽成年的大樹,固然能夠在短時間內改變城市面貌,形成立竿見影的綠化效果,但其生態效果大打折扣。
“大樹移栽過程中,難免伴隨著主根損傷,加之成年樹木根系活力降低,移栽後很難恢復,造成主根扎得不深,側根又不發達。”錢國欽説,城市綠化中應提倡種“大苗”而非“大樹”,最好是3至5年生的容器袋裝全冠苗。這樣的樹苗雖然難以當即産生景觀效果,但更能適應城市栽植環境,假以時日,根深葉茂,具有更強的抵禦風災等威脅的能力。
三分栽,七分養
“三分栽,七分養”,説明瞭養護管理之於樹木生長的重要性。城市園林綠化中,同樣如此。
廈門市綠化中心調研後發現,造成樹木倒伏的諸多原因中,樹木栽培養護不到位,是僅次於風力、樹種抗風能力的第三大因素。“莫蘭蒂”後,一個直觀的反差很能説明問題。位於湖裏區的金尚小區,內外道路均以非洲楝為行道樹,小區外沒有修剪,大部分倒伏以及折損;小區內修剪過,受損較小。
此外,病蟲害的發生也讓樹木更加脆弱。根腐病等根部病害,導致根系衰弱或壞死,抗風能力大大降低;蛀幹害蟲導致枝幹強度降低,風折概率增加;葉部病害的發生,影響樹木長勢和根系發育,降低樹木安全性。
“要特別注重加強行道樹的日常管養。”陳水龍説,應加強行道樹水、肥管理,定期抹芽、疏枝;制定樹木抗風修剪作業標準和規範;將生長過密的樹木適當移植,保證樹木生長空間,提高抗風性;根據病蟲害發生發展規律,合理防治病蟲害,形成健壯的樹體。
其中,抗風修剪應當包括防風性修剪和颱風前應急修剪兩大環節。
在廈門,颱風主要發生在每年7至9月,最早發生時間在5月。因此,大部分樹木的防颱風修剪可在5至6月進行一次,7至9月根據樹木的個體需要也可進行一次修剪,不同抗風能力的樹種,修剪程度也應有所不同。颱風來臨前的應急修剪,主要針對風口處、變壓線下、靠近房屋等處以及枝繁葉茂、樹冠大的樹木。
事實上,行道樹抗風修剪一直是城市防災減災的重要內容。不久前,省住建廳發佈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福建省行道樹抗風修剪技術標準》,該標準明確了行道樹抗風修剪的原則、類型、時間和主要措施,各類型行道樹修剪技術要點,讓城鎮行道樹抗風修剪有據可依。此標准將於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
使用更加行之有效的樹種永久支撐方法,同樣重要。
“傳統的行道樹支撐,大多采用木質或鋼管等輔助材料臨時支撐,等樹木成活後再進行拆除。”陳水龍説,傳統支撐方法雜亂無章,佔用空間,牢固性不夠,支撐桿腐壞容易影響樹木的生長。更重要的是,拆除支撐以後樹木是否真正紮根穩定不得而知。因此,可考慮使用永久性的樹木支撐桿件,利用埋設于地下的隱形結構物,對行道樹進行長期加固支撐。(記者 張輝 通訊員 劉建波\文 黃海\圖)
連結
“綠色長城”的功勳樹種
談到什麼樹抗風,不能不提沿海防護林建設中的功勳樹種——木麻黃。
木麻黃,原産于澳大利亞、東南亞、太平洋群島,耐乾旱,抗風沙,不怕沙埋,無懼鹽鹼,是公認的防風固沙“扛把子”。早在1919年,泉州華僑便將其從印度尼西亞引種至閩南地區。那時候,木麻黃只是被作為行道樹和庭院景觀樹。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開展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天賦異稟的木麻黃開始大展身手,甚至改變了沿海地區的命運。
新中國成立前,福建18個縣(市、區)有沙化土地6萬多公頃。沙區除了少量灌木、草本植物外,幾乎寸草不生。沿海百姓飽受風沙之苦。平潭便曾發生“一夜沙埋十八村”的慘象。東山島則是有名的“飛沙灘”“禿頭山”。
“不制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20世紀50年代,當時的東山縣委書記谷文昌,帶領全縣人民開展轟轟烈烈的植樹造林運動。屢戰屢敗,屢敗屢戰。1958年,東山終於成功引種木麻黃。從此,荒島變綠洲,蝶島人民實現了百年綠色夢想。
很快,全省各地開始廣泛學習種植木麻黃防風治沙經驗。至90年代後期,沿海6個設區市自南向北建成了一條長達3000多公里的沿海防護林帶,形成了蔚為壯觀的濱海“綠色長城”。木麻黃是其中當之無愧的主力軍。
沿海防護林是沿海地區人民的“生命林”“保安林”。2016年,福建啟動新一期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組織編制和實施《福建省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規劃(2016—2025年)》。其中,沿海基幹林帶是沿海防護林建設的重點。2016年開始,省委省政府連續3年把沿海基幹林帶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目前,全省已建成沿海基幹林帶面積84.4萬畝,長度達2873公里,佔宜林海岸線長度的100%,佔全省海岸線總長度的67%。(記者 張輝 通訊員 劉建波)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