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 提升黨媒傳播力
第28屆全國省級黨報總編輯年會發言摘登

2024-11-20 08:01
| | | |

年會現場 記者 王毅 攝

編者按

  11月19日,第28屆全國省級黨報總編輯年會在福州召開。本屆年會由中國報業協會、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聯合舉辦,以“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提升黨媒傳播力”為主題。會上,寧夏日報、陜西日報、四川日報、新華日報、浙江日報、湖南日報、福建日報等省級黨報負責同志先後作主旨發言,聚焦年會主題,立足各自發展實際,研討鞏固壯大主流輿論、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思路舉措。福建日報今日予以摘登。

 

以“三媒”發展理念探索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之路

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黨組書記、社長 陳輝宗

  這屆年會將主題定為“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提升黨媒傳播力”,是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主流媒體提出重要要求的務實舉措,也是全國省級黨報集思廣益、共同作答時代給我們出卷的良好契機。

  對於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我們認為關鍵在“系統”,要義是“變革”,要抓住這兩個要素,把握變革中不變是什麼、重點在哪、奔赴的方向等重要問題。著眼於此,提出了“以黨媒立本、在全媒發力、向泛媒進發”的發展理念,來探索解答閩報系統性變革這個課題。

  一、變革中的不變,就是要篤定“以黨媒立本”,夯實系統性變革的根與本

  一是篤定於“為黨發聲”。黨報必須在時代激流和信息洪流中挺立起思想和精神的旗幟,以旗幟領方向、以主流立主導,構建起理直氣壯為黨發聲、説理、明道的主流輿論引導機制。二是篤定於“為人民代言”。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著眼於人、落腳於人開展新聞宣傳。三是篤定於“為時代寫史”。我們應當秉持把新聞作為歷史的第一份草稿的態度,以莊嚴敬畏之心提筆寫春秋、著文藏史書,既把握輿論的引導權、定調權,更努力把握歷史的標注權、著述權。

  二、變革中的重點,就是要堅定“在全媒發力”,構建系統性變革的體與係

  一是構建更加強力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圍繞“造旗艦、壯頭部、育特色、成體系、強能力”定位,建強報、網、端核心主幹,打造拳頭平臺。二是構建更具動力的工作機制和評價體系。今年初,我們成立改革和運營管理委員會,推動“大中心”制改革,重構“指揮棒”考核辦法,出臺“激勵幹部人才擔當作為20條措施”等一系列制度,鍛造激情燃燒的人才隊伍。三是構建更有效力的對臺對外傳播體系。建設海絲、海峽、海洋的“三海”國際傳播中心,與塞普勒斯、馬來西亞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多家媒體建立合作關係,和印尼《環球日報》等聯合製作新聞版面,向海外閩籍僑領頒發“海絲文化推薦官”。

  三、變革中的方向,就是要錨定“向泛媒進發”,勾勒系統性變革的形與態

  一是打牢技術基礎。把信息技術作為發展主引擎,堅持場景運用作為自主技術發展方向,通過打造“數字人”、建設“媒資庫”、啟動“智媒實驗室”,加快在技術建設上立柱架梁,構築閩報挺進泛媒生態的核心競爭力。二是做好“加號”增量。首先要加在打通區隔的資源上,創設援藏、援疆、援寧聯動工作機制,構建合作新模式;還要加在貫通相近的領域上,實施“媒+茶”産業融合工程,承建主題展館,承辦文旅活動,推動傳媒向“傳媒+”躍升。三是把握邊界關鍵。向泛媒進發,方向和邊界至關重要,判斷的標準在於:是否有利於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是否有利於鞏固增強黨媒功能屬性,是否有利於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

 

堅持精耕細作 奮力開創黨媒傳播新局面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編輯 趙海虹

  一、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構建適應全媒體生産傳播工作機制

  強化指揮調度。以重大主題報道優質內容生産、完成和效果作為主攻方向,開展編委會一級策劃、部門二級策劃、記者和工作室三級策劃的一體化策劃,以及發佈、傳播的一體化調度,增強主題宣傳精品力作的常態化生産能力。

  優化組織架構。把握“四全媒體”發展趨勢,以生産質效和傳播效果為總要求,積極構成全媒體指揮中心、採集中心、編發中心、新媒體中心、運營中心五位一體生産格局,並在視覺生産、品牌欄目創建、平臺賬號運營等方面探索更有利於生産傳播的架構體系。

  調整評價導向。強化網際網路思維,用流量和效果説話,構建全媒體評價體系。

  構建傳播生態。樹立“大運營”理念,設置運營機構,打通各相關業務領域邊界,構建起“新聞+”“媒體+”傳播生態。

  二、把握宣傳規律,放大主流優勢,在內容生産上精耕細作

  創建“1+N”聯動響應機制,做強做活“政”“經”新聞。制定《寧夏日報報業集團落實自治區黨政重要意圖聯動響應機制》,充分發揮前方時政報道團隊“1”的“尖刀班”作用,大力提升後方其他採集部門、編輯部門、工作室等“N”的聯動響應能力,形成“1+N”高效化、常態化、精準化協作運作機制。

  創建“揭榜挂帥”機制,激發新聞生産的內生動力。制定寧報集團“揭榜挂帥”工作機制,集團編委會面向全集團發出重點報道、重點欄目、重要工作、重大項目精品創作“揭榜挂帥”動員令,@寧報人:有創意就來揭榜,讓精品為自己立身説話。

  創建融媒體工作室項目制機制,打造精品盛宴。制定實施《寧夏日報報業集團融媒體工作室項目制實施辦法》,激發精品內容創作,培育孵化品牌欄目,鼓勵新技術模組應用。

  三、把握傳播規律,拓展新領域,在細分空間上精耕細作

  開展雙語報道,拓展傳播新視野。積極引進多語種人才和專題片製作人才,充分挖掘寧夏特有的文化名片和對外交流特色。

  研究公共話題,打開傳播大空間。在內容策劃上,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網路文化內容需求為目標。在傳播陣地上,以“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為原則。在傳播環節上,尊重“群體傳播是網際網路傳播本質”的客觀規律。

  緊跟技術革新,賦能傳播新趨勢。加快新技術在新聞採集、生産、分發、接收、反饋各環節中的運用。寧報集團做實值班編委坐班制,引進AIGC、XR及智慧短視頻製作等新技術,推進寧夏智慧媒體創新實驗室建設,完成了寧夏日報融媒體智慧傳播服務平臺智慧生産能力改造,建成寧夏首個XR多功能演播室,用數字化賦能新聞內容生産。

 

堅持內容為王 打造地方主流媒體核心競爭力

陜西日報社總編輯 賈玉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構建適應全媒體生産傳播工作機制和評價體系,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

  陜西日報社作為地方主流媒體,堅持守正創新、融合發展,改革制度流程、建強人才隊伍、推行“開門辦報”、加快融合傳播,持續提升黨報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一、改革制度流程,樹立“內容為王”鮮明導向

  重組組織架構和業務流程。陜西日報社把全面統籌、深度策劃、融合傳播作為工作原則,成立全媒體指揮中心,每日、每週、每月定期召開采編例會,打造“一次採集、多端發佈、數據匯集”生産傳播鏈條。

  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陜西日報社從量化考核入手,明確采編部門按稿酬標準核算崗位業績,堅持薪酬分配向一線傾斜、向骨幹傾斜、向業績突出者傾斜。

  深化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報社堅持人才立社,打破體制內外“身份”壁壘,按照統一身份管理、統一薪酬體系、統一社保繳納標準的“三統一”目標,全面推行人事管理職員制和薪酬分配職級工資制。

  二、建強人才隊伍,夯實“內容為王”實踐根基

  加強全媒體人才培養。陜西日報社近年來圍繞事業發展所需,強化專業背景、新媒體背景、技術背景人才補充。制定全媒體人才職業培養規劃,“把老師請進來”“讓隊伍走出去”“把高手推上去”。

  強化新聞業務交流提升。陜西日報社不斷改進月度好稿評選機制,將其打造為報社采編人員業務學習和提升的重要平臺。成立優秀新聞作品評選委員會,常態化召開季度、年度新聞作品診斷會。

  建設通訊員“第二主力軍”。陜西日報社弘揚“開門辦報”優良傳統,紮實走好全媒體時代群眾路線,打造覆蓋全省107個縣(市、區)和省級部門單位的通訊員協調協作工作網路。

  三、加快融合傳播,拓展“內容為王”渠道效果

  抓頭版立頭條強評論。陜西日報社把高品質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闡釋貫穿辦報各方面全過程,統籌理論輿論、網上網下、內宣外宣。

  做大做強融合傳播主陣地。2020年以來,陜西日報社明確群眾新聞網端作為報社融合發展戰略突破口和融合傳播主陣地,推動全社內容、技術、人才、資金等向移動端聚集。2022年底,陜西日報社取得國家《信息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成為10年來全國唯一獲批此證的省級黨報。

  持續推動國際傳播破局。陜西日報社圍繞區域優勢內容題材,按照“一次採集、多元生成、融合傳播”理念,努力講好中國故事、陜西故事、絲路故事。開展“絲路花開 大道同行”大型融媒體採訪行活動,跨越7省、跋涉4000余公里,活動總傳播量超1.46億次;今年春季朱鹮孵化全媒體報道,綜合傳播量超5800萬次。

 

推動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取得突破

四川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 鐘嵐

  今年是川觀新聞客戶端上線10週年,全新推出的川觀新聞11.0版本順應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趨勢,打造“四川綜合新聞第一新媒體平臺”和全國一流新型主流媒體,以務實的行動踐行“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這一戰略規劃。

  一、變革的根本要求:主力軍全面挺進網際網路主戰場

  一是堅持以網際網路思維優化資源配置。要按照網際網路規律傳播內容,瞄準網際網路趨勢創新應用,順應網際網路發展持續投入。

  二是堅決以主力軍擔當守好輿論陣地。要面對網路熱點強化議程設置,回應網路熱點積極引導輿論,針對網路熱點發出鮮明聲音。

  三是堅定以數據驅動用戶和收入增長。牢固樹立數據思維,大力建設數據底座,積極培育數據資産,全力打造“四川智媒雲”,建設統一技術中臺,塑造統一技術品牌,建強媒體大數據。

  二、變革的實施路徑:數字化轉型、網路化生存、智慧化革命

  一是加快數字化轉型。要加快打造數字化平臺,拓展數字化産業,推進數字化管理。不斷升級迭代川觀新聞平臺功能,面向用戶提供富有特色的政務服務、生活服務。

  二是強化網路化生存。要突出網路視聽産品打造,強化網路垂直服務能力,拓展網路內容共創主體。加強開門生産,與全省183家縣級融媒體中心共同實施“鴿子花內容共創計劃”,提升區域報道貼近性、傳播力。

  三是推進智慧化革命。要加強智慧化生産,創新智慧化傳播,擴展智慧化服務。持續迭代升級“川觀演算法”,讓推薦演算法與主流信息傳播有機融合,聚焦目標用戶剛需,上新“行雲”公文智慧助手。

  三、變革的要素保障:體制機制創新、團隊能力迭代、文化精神塑造

  一是著力變革體制機制。革新生産機制,積極建立完善扁平式、項目式、混合式組織架構。優化運營機制,成立“6+N”運營團隊,形成內容與評論相互促進的傳播生態。完善指揮機制,建立網路熱點輿論引導機制,每日召開網路熱點輿論引導分析例會,加大網路熱點突發事件報道力度。

  二是持續推動能力迭代。不斷增強全媒生産能力。以視頻化為抓手,不斷提升采編人員視頻拍攝剪輯、傳播運營等技能。堅持夯實調查研究能力,持續完善蹲點調研、走轉改等長效機制。大力提升國際傳播能力。以國際傳播重點品牌欄目“靈感中國”為抓手,構建“國內國際雙賽道雙迴圈雙驅動”的大傳播模式。

  三是高度重視文化牽引。塑造創新求變、拼搏奮鬥、協同制勝的文化。建立完善跨部門、跨工種的協作機制,發揮1+1>2的聚合效應。

 

精品立報 創意制勝 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

新華日報社黨委委員、副總編輯 高坡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構建適應全媒體生産傳播工作機制和評價體系,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戰略決策,標誌著媒體融合戰略已邁入系統變革、全面深化的新階段。

  在改革探索實踐中,我們深刻認識到,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契合發展實際,更是我們面向未來的堅定選擇。

  一是精品生産,要“強創意”更要“柔傳播”。

  要在新時代的傳播環境中穩固立足,必須運用創新思維激發媒體“新質生産力”。我們以系統整合的創新思維,推動重大主題報道向系列化、標識化、精品化發展;以融媒表達的創新活力,達成重大主題報道的可聽、可看、可感、可觸;以地方元素的創新融入,實現重大主題報道的“接地氣”與“冒熱氣”。

  二是主流輿論,要“講故事”更要“深閱讀”。

  做強主流輿論,離不開講好故事,離不開有故事的新聞,但也要重視“思想的力量”。我們深耕評論矩陣,構建層次分明、功能完備的言論評論體系,扛起發聲定調、正本清源之責。我們創辦“經濟橙”“思想紅”“文藝紫”“科技藍”“人文青”“智庫綠”週刊集群,以分眾化、深閱讀提高新聞能見度。我們精準高效打通傳播末端,以更加接地氣、有溫度的方式,延伸理論宣傳的“根須”和“觸角”。

  三是數智驅動,要“追前沿”更要“用得好”。

  我們堅定走“數智化”轉型道路,投入近億元建成全平臺、全鏈條、全要素的全媒體指揮中心。推“平臺化”發展模式。支援“交匯點”“紫牛”“新江蘇”等新聞客戶端以及“北京西路瞭望”等微信公眾號各展所長,形成傳播合力。育“自主化”智媒生産力。設立年度獎金為400萬元的創業創新獎以及規模為5000萬元的新媒體發展專項資金,為技術研發注入資金活水。

  四是資源連結,要“優配置”更要“活場景”。

  我們全面連結産業行業場景,推進“傳媒+”多元發展。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場景。組建財經中心、健康中心、新消費中心、少年志雲教育中心等,滲透不同生活場景提供應用服務。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場景,創建江蘇首家主流媒體高端智庫——新華傳媒智庫,推出輿情大數據分析、政務服務評價體系等10多種服務品牌。

  五是人才強基,要“特種兵”更要“集團軍”。

  我們將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樹立鮮明導向引導人,讓想幹事、幹成事的人有舞臺,2018年來選任、交流500多名處科級幹部。狠抓梯隊建設培養人,近五年引進500余名新人,並成立了新華傳媒管理學院以及江蘇首個傳媒專業省級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堅持發展成果共用激勵人,每年拿出數千萬元,大幅提升員工收入及各類福利,2024年起實施企業年金制度,每年多支出2500萬元,解決聘用制員工的後顧之憂。

 

時代感 年輕態 人文味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 周天曉

  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媒體融合改革的部署要求,浙江日報面對新媒體環境的挑戰與機遇,在重大主題報道、優質內容生産、傳播體系構建和體制機制變革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創新探索,力爭辦一張有“時代感、年輕態、人文味”的精品黨報。

  一、守正創新,實施頭版頭條工程,塑造內容核心競爭力

  重大主題報道是主流媒體的重要功能,如何在網際網路時代吸引受眾,壯大主流價值、主流輿論、主流文化?我們以優質內容生産為突破口,在浙報頭版重點打造一批品牌欄目,探索重大主題報道“2.0版”,塑造核心競爭力,提升黨媒影響力。

  我們以品牌化運作,增強重大主題報道辨識度。以組合式出擊,在重要節點掀起輿論聲勢。以差異化定位,豐富主題報道角度和層次。

  二、與時俱進,辦一張有“時代感、年輕態、人文味”的黨報

  新時代,如何辦好一張黨報?我們認為,當前的黨報不僅是一張新聞紙,更是一個彰顯主流價值觀、匯聚多方信息和力量的平臺。在實踐中,我們不斷放大格局視野,堅持開門辦報,深度挖掘新聞價值。

  我們秉持“開門辦報”的理念,在浙報開設“飛來峰”專欄,邀請有影響力的專家名家,圍繞經濟民生領域重點、熱點發聲,評説新趨勢新問題。堅持跳出浙江看浙江,主動融入國家大局、戰略全局,緊扣時代命題作報道。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高標準謀劃文化報道,強化黨報的人文底蘊。以年輕化為內容方向,為年輕人提供展現自我的平臺。

  三、擁抱變革,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在輿論場上贏得聲量

  進入改革的深水區後,我們需要結合自身實際,從“形”的融合,進一步縱深到“神”的融合。去年,浙報集團自我革命,刀刃向內,將原來集團的黨報客戶端“浙江新聞”、視頻客戶端“天目新聞”、都市媒體客戶端“小時新聞”三端合一,推出全新的新聞客戶端潮新聞,以數量的減法做影響力的加法,把分散的資源和力量集聚起來,形成以浙江日報為核心、以潮新聞客戶端為主力艦的黨報核心引領工程,實現報、端優勢互補。

  四、再造機制,聚焦“人”這一關鍵要素,激發創新力

  浙江日報聚焦“人”這個關鍵要素,對體制機制進行再造、重組,把“人”的力量調動起來、發揮出來,特別是把年輕采編人員的工作活力、創造性激發出來。

  我們組建了一支獨立於常規采編部門之外的“潮聲”內容戰隊,探索優質內容組織化生産。在人才培養上,通過戰隊特訓營、業務分享會、內部新聞競賽、新進人員赴基層崗位交流鍛鍊等方式,不斷錘鍊、提升采編人員的業務功底和能力水準,建設“專全兼備”的采編隊伍。在激勵機制上,以傳播力為導向,建立了以閱讀量、發稿量、評論量、轉載量為重點的評價體系,配套推出流量考核和獎勵機制,確保實現優質內容與“流量”的正向迴圈。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湖南日報社黨組成員,社務委員、副總編輯 蒙志軍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適應全媒體生産傳播工作機制和評價體系,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為主流媒體未來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近年來,湖南日報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三中全會精神,扛牢責任擔當,堅持不懈在系統性變革上動真格、求實效,主要做了以下探索與實踐。

  一、重塑:真正做新聞,做真正新聞

  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重點是兩個方面:一是按照全媒體的傳播要求改革內容生産的工作機制,評價內容生産的實際效果。二是新聞宣傳與輿論引導一體推進,就是改變主流媒體專注于宣傳而忽視輿論引導的現狀。

  重塑組織架構。2020年底,湖南日報啟動新一輪媒體深度融合改革,將《湖南日報》與新湖南客戶端“融為一體、合而為一”。今年起,我們還進一步強化全媒體採前會、編前會及編委會例會策劃調度功能,做實值班編委坐班制。

  重塑評價體系。今年,湖南日報出臺《全媒體傳播激勵方案》,堅持正能量前提下的大流量,擴大公信力支撐下的影響力。今年7月30日,我們成立了熱點新聞報道機動隊,目前已累計在客戶端發稿200多篇,20次登上全國熱搜、90多次登上同城熱搜,總閱讀量超10億。

  二、定力:不馳于迎合,不騖于表面

  我們在實踐中堅持“內容創新的根本在貼近群眾,關鍵在及時發聲,要害在生動表達”。湖南是全國四大楹聯強省之一,從去年開始,我們策劃推出《楹聯裏的湖南》大型融媒體報道,通過楹聯這一切口講好湖南故事,也讓楹聯文化從“圈內熱”走向了“圈外熱”。

  保持內容定力,還要求我們對網上的輿論不能熟視無睹。今年夏天,湖南嶽陽華容縣團洲垸發生堤防決口險情,面對複雜多變的網路輿論,我們迅速推出《為何爭分奪秒推進決口封堵合龍?》《答問團洲垸》等原創報道,釋疑解惑,有力回應了“為什麼潰垸”“受災為何如此嚴重”等熱點問題。

  三、變革:聚焦垂直,輕量突圍

  創新與變革,是永恒的主題。三湘都市報創刊于1995年,是湖南省內最早創立的都市報,于2021年5月啟動以“視頻化”為核心的融媒改革。2022年7月8日,犇視頻App正式上線,上線一年多累計下載量超700萬。

  在這場改革中,三湘都市報走的是輕量突圍之路。沒有依靠大規模投入,而是憑藉原班人馬就地進行全員轉型。垂類IP賬號矩陣從2021年的3個發展到目前的26個,僅記者IP的全網播放量就近50億,並以此組建成黨媒MCN機構。

  在不增加投入、不增加人員的情況下,三湘都市報快速實現扭虧為盈,利潤連年翻番,其中新媒體營收與利潤均超60%,提前完成改革目標。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