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從精益化管理做起
□單志強 陳雅芳
開欄的話
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的火熱實踐,是黨報評論取之不盡的寫作源泉。把準時代脈搏、傳遞時代聲音,需要黨報評論找準黨的創新理論和基層實踐的結合點,在“上連黨心、下接民心”中找準共鳴點。為此,需要評論作者走進一線調研、仔細觀察思考,撰寫富有現場感的評論。
現場讓評論更有力量。福建日報今起開設“現場快評”專欄,評論作者走進事件發生地,在對接實踐中看現場、看變化,在基層一線裏看落實、看成效,以更多沾泥土、帶露珠、有思想的評論作品,反映福建高品質發展的壯麗圖景、萬千氣象,增進黨報評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敬請關注。
12月28日,走進“中國中小電機之都”福安,創新的氣息撲面而來。
在巨龍電機(寧德)有限公司轉子自動化車間,生産線變得更“聰明”了,機械手靈活地抓取、轉動,定位精準、動作流暢,電子螢幕上實時更新著生産指標和工藝參數。偌大的廠房內,只聞機械響,鮮見工人影。
一樣的空間,不一樣的效益。有了數智化生産線,産品生産週期縮短40%,生産效率提高35%,産品一次性合格率大幅提高。
“數字變數”對傳統製造業降本提質增效的作用不斷顯現。然而,從整體上看,福安電機電器産業仍是中小企業居多,數字化轉型略顯遲緩。
巨龍電機為什麼能?巨龍電機做對了什麼?一個主要做法是從精益化管理做起。
為擺脫粗放發展路徑,企業決策層決定刀刃向內,向低效運作和資源浪費説“不”,探索精益化管理。2019年,引進第一條自動化生産線,“機器換人”換出發展新空間;去年,牽手西門子和中國電信,聚力打造智慧工廠管控一體化平臺和工業智慧化管理平臺,向智慧製造要品質要增量;今年,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5G工廠名錄,獲評省級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標桿企業。
解鎖蝶變密碼,數字化是關鍵,精益化是基礎。公司投入真金白銀,重塑生産流程,升級管理模式,活力加速釋放。今年前三季度,在大環境不利的條件下,企業韌性十足,訂單量仍能穩定增長。這筆數字化轉型的收支賬,看得見、摸得著。
“老樹開新枝”“新枝發新芽”。從巨龍電機的華麗轉身中,我們可以窺見,數字化不能一“化”了之,答好數字化轉型這道必答題,企業必須穩紮穩打,先邁開精益化步子。
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但因投入大、週期長、風險高,轉型過程挑戰與機遇並存,不是所有企業都需馬上“開工”數字化。有的企業雖花大價錢引入了先進的信息技術系統,卻沒有真正用起來,企業生産、管理仍停留于一月一統計、手工錄入等傳統方式,導致技術投資效果大打折扣。
數字化系統與運營管理為何會出現兩張皮現象,歸根結底是一些企業太想抓住數字化這波技術紅利,有的轉型需求不明確,有的轉型路徑不清晰,還有的轉型解決方案不成熟就匆忙實施,特別是在沒有做好精益化管理的基礎上推行數字化,結果事與願違。
鋻於此,專家組為當地傳統産業開出了數字化轉型“方子”:“第一步精益化,第二步數字化,第三步智慧化。”巨龍電機數字化轉型充分印證了這一路徑的可行性。
擁抱數字化,慢不得,也急不得,既需要“快”的緊迫,又需要“慢”的匠心。
本月初,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由點及面、由表及裏、體系化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這是戰略步驟,也是方式方法。
數字化轉型,“轉”的不只是工藝,更多的是思維。唯有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從“人的思維、物的連結、企業的組織”三方面探索突破,解決好“為什麼要改、具體怎麼改、政府怎麼推”問題,因“企”制宜,梯次推進,方能步步登高。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