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産教融合,推動地方産業發展的生動實踐

2024-11-22 08:02
| | | |

泉州輕工職業學院內,學生在上鞋類製作實訓課。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內,企業導師教學生排除車輛故障。

在泉州職業技術大學企業導師教學實訓課上,學生與導師一同上手實操。

泉州輕工職業學院(受訪者供圖)

核心提示

  職業教育,一頭連著教育,一頭連著産業。産教融合是職業教育辦學的基本模式和最大特色。

  2022年底,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改革意見》,明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目標為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其中包括在節點性城市或具有重要産業位置的縣主動佈局市域産教聯合體,從“塊”上提升職業教育與地方經濟結合的“緊密度”。

  晉江是我省製造業重地,産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挑戰和機遇,對技能型人才需求尤為迫切。同時,當地已在全國縣域(含縣級市)率先構建“中高本碩”貫通培養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2023年10月,晉江市域産教聯合體入圍首批國家級市域産教聯合體,是全國唯一在縣域(含縣級市)建設的聯合體。

  産與教如何融合?如何實現深度融合?職業教育與地方産業發展如何實現共生共榮?近日,記者走進晉江,深度調查當地職業教育與地方産業發展緊密結合的具體實踐。

校企合作

實現“無縫銜接”

  職業教育是和産業最貼近的一種教育形式,而與産業的深度對接,又是職業教育的活力源泉。

  細細翻看晉江市各職業學校的學科專業設置——食品、鞋服、機電、工業機器人、物聯網、電商物流等,記者發現,這些專業大多緊緊圍繞當地主導産業。從專業設置上貼近産業,已成為當地職校的共識。

  如何讓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更符合當地産業發展的需求?校企之間開展“訂單班”培養合作,是産教融合的第一步。

  泉州輕工職業學院與百宏集團是多年的“老搭檔”。百宏集團是一家集聚合纖維、彈性織造(帶)、化纖、織布、經編、服裝、拉鏈、紙品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早在2013年,百宏集團就與泉州輕工職業學院建立了聯繫。

  據百宏集團人力資源部主任洪俊鑫介紹,彼時集團開工自動化設備,提高了生産效率,但面臨專業人員緊缺。為此,集團找到泉州輕工職業學院,希望能為企業培養相關技術人員。

  “當時,我們合辦了百宏訂單班,從‘企業冠名班’開始,開展技能人才的訂單定向培養。”洪俊鑫介紹,企業冠名班即由企業提出需求,學校負責授課培養學生,實現學習、實踐、就業的一條龍無縫對接。“但訂單班的學生整體留存率不高。訂單班的問題主要在於,畢業後學生無法一下子適應從學生到職工身份的轉變,校園和社會之間還是存在距離。”

  校企雙方都意識到,要解決這個問題,學校必須縮小與企業之間的距離。在接下來十來年的合作中,雙方就此進行了不斷的探索,在課程設置、師資引入、作業實踐等環節,全面圍繞企業需求,完善佈局銜接。

  泉州輕工職業學院智慧製造學院院長王亞洲在加入學院前,曾有在多家鞋行業相關企業工作15年的經歷。

  “在企業期間,我的主要工作是為工廠做智慧製造産線升級。”王亞洲説,在來到泉州輕工職業學院之前,他對職業院校並不陌生。“我一直在這個行業工作,通過職教集團、行業共同體等平臺,有很多機會和學校裏的人進行交流。”

  2021年6月,泉州輕工職業學院整合安踏時裝設計學院、恒安工學院,成立智慧製造學院,設置鞋類設計與工藝、服裝與服飾設計、物聯網應用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6個專業,其中物聯網應用技術為新設專業。

  同年,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智慧製造發展規劃》,對我國製造業企業智慧化轉型提出要求。智慧製造學院的誕生,正好對接當時當地鞋服企業對智慧化轉型升級的需求。

  王亞洲到泉州輕工職業學院後不久,就被聘為副教授。對此,王亞洲認為,學校對教職工在企業工作經歷的認可度,大大增加了企業高管到高校任教的吸引力。

  在教學貼近企業生産實際上,師資隊伍建設至關重要。為此,泉州輕工職業學院實施“學校教師、企業技師、行業匠師”組成的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結構建設,施行大師、匠師、技師與教師系列職稱並行互通的“雙軌制”職稱評聘制度。

  據泉州輕工職業學院副院長喻亮介紹,僅最近3年,該校引進在企業工作5年以上的教師就有70多名。“在引進教師時,我們十分看中他們在企業工作時間較長並具備一定專業技能這一點,在職稱評聘時會優先具體考量這些因素,讓他們可以把企業的工作經歷轉化到教師隊伍的職稱體系中來。”喻亮説。

  對於校企合作模式的好處,2021屆畢業生邱浪感觸頗深。“從在校最後一年到百宏集團見習開始,不知不覺已在企業度過了4年時間。”邱浪如今是百宏集團動力部的一名技術員,負責自動化設備的維修工作。轉正後的3年時間裏,他的職級已連升三級。

  和邱浪一樣,目前百宏集團有136位中層技術骨幹均為泉州輕工職業學院畢業生。

深度合作

催生“化學反應”

  每個專業群推進1個校企共建的高水準産業學院建設,每個專業深耕1個以上産教融合項目,每門專業核心課程建設“1+N”個校企合作內容,這是泉州職業技術大學“建設一個專業(群),深度合作一個以上知名企業,服務區域一個産業”的專業建設思想。

  深度合作,讓當地的産教融合發生了“化學反應”。

  “技術更新和迭代速度進一步加快,許多核心技術掌握在企業手中,需要技術授權。只有當我們和企業合作到一定深度之後,我們才能拿到最核心的技術教給學生。”泉州職業技術大學宣傳部部長楊穎聰告訴記者,要讓合作出實效,“雙方合作的深度永無止境”。

  錨定産業數字化發展的共性需求,2019年,泉州職業技術大學選擇與華為建立合作,由此誕生了校企聯合共建的二級學院——聯合創新産業學院。

  “聯合創新産業學院是從原先的華為ICT學院升級而來的。”楊穎聰分享了最初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建立聯繫的“淵源”。華為ICT學院是華為公司主導的校企合作項目,面向全球在校大學生傳遞華為ICT技術與産品知識,鼓勵學生參加華為職業技術認證,為社會及ICT産業鏈培養創新型和應用型技術人才。

  “2021年9月,我們決定與華為在本地的生態夥伴進一步深度合作。學校提供政策、人才、場地等,合作方負責産業學院整體管理、運營服務,引入華為的相關設備、技術體系課程、職業認證體系參與教學。”楊穎聰説。

  在教學樓裏,記者看到,10名畢業留校的學生組成的項目小組,正在進行華為鴻蒙系統應用的開發工作。

  今年,以聯合創新産業學院為主體,泉州職業技術大學與福建省萬物智聯科技有限公司、泉州市數智雲網科技有限公司、泉州盛源投資有限公司等聯合成立泉州市金鴻智聯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是校企深度合作探索出的産教融合新模式。

  10月22日,華為正式發佈純血鴻蒙系統HarmonyOS 5.0,泉州市金鴻智聯技術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就是開發鴻蒙系統的原生應用。

  “這10名畢業生是從100多名報名學生中嚴格按照企業用人標準選拔出來的。”泉州職業技術大學副校長、聯合創新産業學院院長郭霏霏告訴記者,公司從7月運作至今,已有58名師生拿到了華為認證的鴻蒙高級開發工程師證書,57名學生拿到了華為認證的鴻蒙初級工程師證書。

  “在聯合創新産業學院,我們採用入學就實戰的培養模式,比如,我們開設了鴻蒙現場工程師班,以真實項目貫穿整個學習過程,保障學生技術能力、實戰經驗與行業崗位需求緊密對接。”郭霏霏介紹説。

  同時,與區域龍頭企業共建實體化運營的合資公司,無形中讓學校與企業形成了共同考慮生存命運的利益共同體。

  今年,聯合創新産業學院攜手晉江市産業數字化協作服務聯盟深入當地176家龍頭企業開展數字化義診,已出具診斷報告96份。

  “通過數字化義診,我們了解到企業開設什麼樣的數字化崗位,需要什麼樣的數字化人才。”郭霏霏説,借由這一過程,學校也重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專業群。

  在數智産教融合展廳,記者看到,泉州職業技術大學對當前信創人才培養進行了全面部署:按照信創産業5個板塊基礎硬體、基礎軟體、雲計算、應用軟體、安全,選擇5家企業和産品,對應開設5個專業;按照相應的職業標準培養學生,同時推動學生到合作企業的上下游生態合作夥伴實現就業。

産教聯合體

滿足更高需求

  2023年5月,晉江市成立市域産教聯合體並首批入圍國家級市域産教聯合體。聯合體以晉江經濟開發區為依託,泉州職業技術大學為&&高校,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為&&企業共同創建,按照政府統籌、園區依託、企業牽引、學校主體的工作思路,構建政、園、行、企、校融合交互模式,深化産教融合。

  作為全國唯一以縣域為單位建設的國家級市域産教聯合體,晉江有何獨特之處?

  “2006年左右,福建省民營企業進入升級換代階段,需要科技創新,需要人才。各企業都有自己的培訓基地,規範培養高品質的科技人才,是大家的共同需求。於是,就想辦個學校。”泉州輕工職業學院由澳門金龍集團等5家民營企業共同創辦,該學院執行董事王樹生告訴記者,晉江是全國民營經濟最活躍地區之一,産業集群優勢突出,擁有多個千億和百億産業集群,由此催生出對職業教育的更高需求。

  發達的産業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且可持續,成為産教融合深度開展的根本動力。

  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是福建省首批産教融合型企業,也是晉江市域産教聯合體的&&企業。

  “企業正處於高端化、綠色化、數字化轉型升級階段,我們對新質勞動者有迫切需求。解決高端産品研發和技術升級後,企業還需要大量高層次技術人才,來確保日常的生産、檢驗和銷售。”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金垵介紹説,公司與泉州職業技術大學聯合培養運維工程師、電商人才,為盼盼食品5G數字工廠提供人才支撐,還孵化了“零零嘴”校園店創業項目,打造集教學、實習、實訓、銷售等功能于一體的“教學一號店”,為未來在全國開設千家“零零嘴”門店做好人才儲備。

  為保障聯合體高效運作,晉江市級層面成立理事會,由分管副市長擔任理事長,下設秘書處,抽調13名專兼職人員組成工作專班。針對不同産業需求和特點明確扶持政策,出臺現代産業體系人才認定辦法、集聚技能人才若干措施等20多份産教融合專項政策。

  “在推進聯合體建設中,我們深深感到,必須始終堅持‘晉江經驗’科學指引,不斷加強政府對市場經濟和職業教育發展的引導服務,全力構建‘政府搭臺,校企唱戲’的職業教育多元辦學格局。”晉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吳尊意表示。

  職業教育面向産業、生於産業、融合産業、服務産業。隨著時代的發展,職業教育與産業發展的關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

  在晉江辦學,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校長吳濱如感到“一種發展的緊迫感”:“我們需要確保辦學工作緊緊跟上産業發展的速度,企業有需求,我們就能立即響應。隨著合作的深入,學校與企業之間逐漸發展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共榮關係。”

  正如泉州職業技術大學開展的數字化人才培養實踐:從産業選企業,再由企業確定職業和職業群,然後通過職業群建立學校的專業群。通過專業群的內涵建設,推動學生高品質就業,以學生的高品質就業反哺地方産業發展。由此,實現産業、企業、職業、專業、就業“五業”閉環發展。

  “我們希望教育可以領先産業發展半步,緊緊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産業發展重點領域,前瞻性培養高層次技術型人才,為傳統産業高位嫁接、新興産業搶灘佔先、未來産業前瞻佈局提供科研創新、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急需緊缺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有力支撐。”採訪中,吳濱如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一個城市最基本的元素是人,職業教育培養的是‘準職業人’。我們認為,職業教育與城市發展密不可分,未來應該是産教城融合——城市需要什麼樣的職業教育、區域産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們職業院校應該要主動去做研究、做專業佈局和優化,主動融入城市和産業的發展。”(記者 蔣豐蔓 實習生 陳慧婷 文/圖)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