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海絲東風,福建全域深入推動海絲核心區建設
絲海揚帆風正勁
5月,三艘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船舶同時靠泊廈門港嵩嶼作業區。(資料圖片)
潮起東方看福建,萬里海絲起刺桐。
今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週年。11月8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時指出,中意雙方要繼續密切人文交流,共同培育更多新時代的馬可·波羅。
馬可·波羅,這位世界著名的旅行家一直是泉州最負盛名的海外“代言人”。因為他,泉州這座千年古城與海上絲綢之路結緣至今。1994年2月,“海上絲綢之路與伊斯蘭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泉州召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認泉州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
乘著海絲東風,福建不斷向海而興。隨著習近平總書記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的提出,到國家明確提出支援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重大利好,福建全域深入推動海絲核心區的建設,在港城建設、經貿往來、人文交流等領域持續發力。全省GDP由1994年的0.16萬億元增長為2023年的5.44萬億元。海絲核心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港城聯動:
海岸線千億産業集群加速崛起
螢幕上,巨大的自動化軌道吊臂平穩起降,精準裝卸集裝箱;螢幕外,操作員通過全方位監視螢幕及操作臺就能進行操作……這是日前記者在福州江陰港區看到的現代化作業一幕。江陰港持續推進智慧港口建設,有效提升口岸整體運轉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港口是基礎性、樞紐性設施,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福建的海岸線長3752公里,位居全國第二。從北往南,福州港、湄洲灣港、泉州港和廈門港銜接有序,互為犄角。地處寧德的沙埕、白馬、三都澳港區隸屬福州港,貨物吞吐量逐年攀升。
曾經是“老、少、邊、島、貧”的寧德,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多上幾個大項目、多抱幾個‘金娃娃’”的殷切囑託,大力發展港口和臨港産業,不斷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寧德核電、寧德時代、青拓集團、上汽寧德基地、中銅東南銅業等一批批項目接連落地。
如今,寧德已形成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銹鋼新材料、銅冶煉等四大主導産業集群,建成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和不銹鋼生産基地。寧德的GDP已由1994年的86.8億元攀升到2023年的3807.3億元,成為福建省的新增長極。
福州港除了轄沙埕、白馬、三都澳和江陰港,還包括閩江口內、松下、羅源灣、平潭等港區,逐步發展成為以集裝箱、能源、原材料運輸為主,客貨兼營、多功能的現代化綜合性國際深水大港。
截至2023年底,福州港共有生産性泊位176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83個,總通過能力2.09億噸。2023年貨物吞吐量首次突破3.3億噸,居全球第17位。
湄洲灣港轄興化、東吳、秀嶼、肖厝、鬥尾5個港區,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貨運輸為主,不斷拓展能源運輸方式、強化能源物資供應鏈保障,全力釋放港口服務臨港産業發展、對臺交流合作、海絲沿線國家交流互通的功能作用,做大東南大宗散貨樞紐港。2023年,湄洲灣港貨物吞吐量完成1.33億噸,同比增長21%,增幅居福建港口第一。
民營經濟大市泉州充滿活力,擁有紡織服裝、鞋業、石油化工、裝備製造、建材家居、食品飲料、電子信息等九大千億産業集群。泉州港轄泉州灣、深滬灣和圍頭灣3個港區,積極服務産業集群,大力發展集裝箱、礦建材料和煤炭等貨類運輸,正全力建設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
廈門港依託環廈門灣及環東山灣的9個港區,重點發展外貿內貿集裝箱運輸、原油運輸、郵輪運輸、對臺滾裝運輸等業務,集裝箱吞吐量居全球第13位。千萬個集裝箱經由“絲路海運”命名航線,沿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流轉全球。
以港興城、港城聯動。至2023年底,福建全省萬噸級以上泊位達208個,佔全省泊位數的44.4%。福建沿海地區港口經濟增加值達7116億元,佔今年我國海港城市港口經濟總量的11.5%,對福建沿海區域GDP貢獻率達15.5%。
互聯互通:
跨境電商助推“閩貨”賣全球
泉州海關今年上半年共監管泉州綜保區跨境電商出口貨物789.74萬件,同比增加7.4倍。
經過多年發展,泉州東海片區形成了以東海大街、濱城大街、鴻利達大街、格聯通街及其銜接區域為主體的跨境電商創業孵化區、跨境電商産業示範聚集區。泉州市跨境電商協會成立8年,目前各類會員已達500多家。泉州市跨境電商協會秘書長吳月芳表示,當前泉州跨境電商從業者已不滿足於傳統的産品出口,不管是精品化、品牌化、本土化等大趨勢,還是全託管大潮,泉州賣家都在積極擁抱變化,開始邁向品牌“出海”的時代。
10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殷切囑託,要深度融入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福建牢記囑託,立足“海”的優勢,依託現代化的港口建設,目前已構建相對完善的“海陸空網”大通道:“絲路海運”聯盟超340家,中歐班列運作平穩,廈航境外航線已達55條,“數字絲路”建設成果豐碩。
路通帶動業興。福建與海絲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不斷走深走實,“福品銷全球”表現尤為亮眼。今年前三季度,福建省外貿進出口1.49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
日前,SmartScout發佈了全球亞馬遜賣家分佈熱門城市前20榜單,福建的莆田、廈門和泉州三個城市上榜。以“愛拼敢闖、懂經商”特徵給大眾留下深刻印象的福建人,看到海外市場的巨大發展機會,正源源不斷投身跨境電商事業。
據海關部門統計,今年1—8月福建省跨境電商出口1245.3億元,同比增長50.8%,出口值位居全國第四。其中,福建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跨境電商出口704.5億元,同比增長100.1%,佔同期福建省跨境電商出口總值的56.6%。
品高價優,大陸成為台灣老百姓日常用品最大的網購來源地,福建則是大陸最大對臺跨境電商運營省份,兩岸跨境電商超九成分佈在福建。11月1日,記者在廈門海滄海關物流監管二科了解到,今年1—10月,廈門海滄口岸對臺出口清單模式貨物已突破1000萬票。
10月15日,廈門金龍旅行車有限公司位於海滄的生産基地迎來了一撥驗車的印尼客人,他們訂購的新能源客車已成功下線。今年1—9月,金龍汽車集團客車出口量達14651輛,持續位居大中型客車出口量國內第一。
近年來,福建電動汽車産品加速“出海”。據廈門海關相關人士介紹,隨著“新三樣”産品持續走俏,我省電動汽車出口暢旺,連續四年保持高速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共出口43.2億元,同比增長79.4%。
人文交流:
凝聚共識畫出最大同心圓
習近平主席説,“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
“陳埭丁氏宗祠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時代的産物,是多元文化在海上絲綢之路相遇與融合的生動體現。”10月31日,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記者通過志願講解員李琳了解到一段發生在泉州的中外民間交往融合的佳話。
在廠房林立、街巷縱橫的晉江市陳埭鎮岸兜村,有一處安靜而獨特的建築,這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埭丁氏宗祠。外表充滿閩南風格,建築內部墻體雕飾卻是阿拉伯文。
陳埭丁氏宗祠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時代的産物,是多元文化在海上絲綢之路相遇與融合的生動體現。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考察團來到中國,該宗祠就被列為重要考察點。
在過去數十年內,丁氏族人締造了“安踏”“特步”“361度”“喬丹”等一系列知名商業品牌。他們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又將産品賣回了阿拉伯半島,賣到東南亞、歐美等世界各地。
海絲核心區越來越成為海內外人文交流的重要紐帶。
旅居世界各地的閩籍華人、華僑有1580多萬人。福建以海外華僑華人和臺港澳同胞為橋梁,以媽祖文化、陳靖姑文化、朱子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等載體,不斷加強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
“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在莆田已成功舉辦8屆。南音素有“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稱。近十年來,泉州南音樂團曾前往十幾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巡演近30次。
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已成為國家級對外文化交流平臺。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為海絲沿線及周邊國家搭建了對外展示、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全新旅遊區域合作平臺。
“非常感謝給我在中國學習的機會,在這裡我們更容易獲取學習的材料,而且實地學習新事物也更有趣。”11月11日,黎明職業大學“海絲學院”的中亞地區第四期“中文+跨境電商”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班和第二期“中文+旅遊管理”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班在泉州同時開班,來自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市的學員薩賓娜對這次培訓充滿期待。
作為我國近代職業教育發軔地,福建一直致力於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為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福建積極組織職業院校在共建國家佈局建設“海絲學院”,目前已組織建設了30個,形成了廣泛的國際合作網路。
“教隨産出,培養中資企業急需的海外本土技能人才。”在黎明職業大學國際交流學院院長柯愛茹看來,要辦好“海絲學院”,需要深度整合海外僑、企、校、政等合作資源。黎明職業大學經過5年實踐,已在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家和地區建設11個“海絲學院”,培訓了2500多名學員。
從海絲起點城市確認至今,歷經30年努力,福建開放之門越開越大,朋友越交越多,各領域迎來“裂變”式發展。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建正努力推動經濟人文交流不斷走深走實,為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三十而立再出發,絲海揚帆風正勁。(記者 曾武華 東南網記者 王祥楠)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