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福建日報刊發“敏言”文章:耕海牧漁撫民情

2024-07-12 12:12
| | | |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中國共産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作為奮鬥目標。

  海洋,關乎産業,也關乎民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

  習近平總書記的大食物觀由來已久。“我在福建工作時,在山區幹過,也在沿海幹過。當時我就提出大食物觀,肉、蛋、禽、奶、魚、果、菌、茶……這些都是糧食啊。”“所以,我先後提出要建‘海上福州’和‘海上福建’。”

  在大食物觀的視域下,遼闊的海洋就是藍色的糧倉、豐茂的牧場。

  藍色的海洋既能為人類提供豐富多樣的食物,也能為新技術、新材料、新藥研發等提供資源及靈感,與人類福祉息息相關。

(一)

  《山海經》曰:閩在海中。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每人平均耕地面積僅為全國平均水準的四分之一。然而,13.6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超過了陸地面積,擁有陸地海岸線3752千米,海島2214個……

  人與海的關係,始於漁業。

  一邊是稀缺的耕地,一邊是豐富的山海資源。這,造就了福建先民歷來就有的耕海牧漁傳統。被列入202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平潭殼丘頭遺址群,其中的堆積物80%以上為貝殼,採集食用的貝類有19種之多。

  在歷史的長河中,傳統的耕海牧漁只是一種“種田討海”的生産生活模式。在福建沿海地區,人們稱之為“討小海”,並由此衍生出一批趕海人。

  趕海人在淺海灘塗上捕捉貝類等海産品。這樣的活動承襲了數千年,反映了漁民與海洋的緊密關係,以及他們對海洋資源的依賴和利用;反映了漁民對沿海灘塗生物習性的摸索,以及他們製造和改進捕撈工具的智慧,形成了近海涂面獨特的捕撈方式。

  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沿海鄉人仍以“種田討海”作為生産生活模式。比如在寧德霞浦,漁民勞作大都以家庭為單位,勞作的處所為內海或者近海。所使用的自然也是成本比較低、行動靈活方便的小漁船。因此,這種漁船還有另外一種稱呼——“連家船”。

  “討小海”這樣的生活方式,傳承了豐富的海洋文化和漁民智慧。現在,這個行當已經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討小海”作為生活經濟來源的比例也變得越來越少,“連家船”的船民在20世紀90年代也上岸了。

  這一切,歸因于觀念的變化。

  大食物觀在寧德破土而出。1990年,習近平同志就在《擺脫貧困》一書中提出:“現在講的糧食即食物,大糧食觀念替代了以糧為綱的舊觀念。”

  2022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樹立大食物觀,“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産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缺了哪樣也不行”。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樹立大食物觀”首次被納入“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章節。

  樹立大食物觀,是全體人民生活水準實現質的飛躍之必然。

  這一切,也歸因于行動的堅實。

  “海上福州”和“海上福建”的頂層設計,讓海洋的打開方式從近海走向了深海,內涵更加豐富,成果更加多樣。

  沿著海岸線,深水抗風浪網箱、桁架式養殖平臺……廣闊海域建起一座座“藍色糧倉”。海水養殖産量、海水養殖種業規模居全國首位,“寧德大黃魚”産量佔全國80%以上;水産品每人平均佔有量200余公斤,居全國第一;水産品出口貿易額73億美元,佔全國出口額36%,連續11年居全國第一。

  發展海洋漁業,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一環,也是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一環。“福魚”“福鮑”“福鰻”“福參”“福藻”等一系列品牌名聲在外,滿足了人們的胃口,撐起了漁民的荷包。

(二)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

  怎麼解決吃飯問題?吃飯不僅只是糧食,也不能只有糧食;增收不能只靠種地,可以有多種生産經營方式。

  今天的寧德,海上農田阡陌縱橫,連片的塑膠漁排蔚為壯觀,漁民們耕海牧漁,徜徉在幸福美好的日子裏。“大黃魚之鄉”“紫菜之鄉”“海帶之鄉”等多個稱號,讓率先受益大食物觀思想偉力的寧德在山海交融中書寫出“弱鳥先飛”的傳奇。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糧倉”和“營養庫”。研究發現,海洋向人類提供食物的能力,相當於全世界陸地耕地面積所提供食物的1000倍,海産品提供的蛋白質約佔人類使用蛋白質的22%。

  隨著時代發展,我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們對食物的需求已從“吃得飽”轉變為“吃得好”。

  如何才能吃得飽、吃得好?

  要增強系統觀念。“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農林牧漁並舉,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這,就要從人民群眾需求出發,既統籌各類食物資源,協調生産、流通、消費各環節,又統籌發展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農産品加工業,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讓老百姓不僅能“吃得飽”,還能“吃得好、吃得健康”。

  要發展現代水産種業。福建地處我國東南沿海,海區屬亞熱帶海洋,是寒、暖交匯的地方,具有一定養殖開發價值的水生生物有200多種。目前,福建水産品育苗達120多個品種。緊貼時代發展脈絡,發展現代水産種業,福建的獨特優勢和資源稟賦還有很大空間。

  要更加重視科技賦能。科技興海,發展深遠海養殖,既可拓展漁業發展空間,又能有效改善近海污染大的問題。近年來,配備清潔能源、海水淡化裝置,具備智慧漁業、深海養殖、産研基地、休閒旅遊功能的深遠海養殖裝備的出現,提高了漁業養殖品質,還為漁業三産融合發展提供了支撐。

  定海灣內,海上養殖“巨無霸”——“閩投1號”長92米、寬36米、高27米。這是全國首創深海養殖裝備租賃試點項目、全國首臺智慧化漁旅融合半潛式深海養殖平臺。走上平臺如履平地,絲毫感覺不到顛簸,活動面積3000平方米,吃住遊娛一條龍,沉浸式海洋研學基地讓人流連忘返。平台下的水下養殖區水體達6.2萬立方米,年産優質大黃魚600噸,年産值1億元。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重慶考察時的一番話,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質,蘊含著深厚的人民情懷。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海水養殖模式邁向信息化、智慧化、現代化,才能不斷提升耕海牧漁的水準,更好地豐富老百姓的餐桌,幫助群眾發家致富。

(三)

  走向深藍,人海和諧。

  遼闊的海洋是“藍色糧倉”、豐茂牧場,要善待之、善用之。保護海洋,才能更好地利用海洋。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闡述開發和利用海洋的重要作用。他強調,“要高度重視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海洋資源有序開發利用,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碧海藍天”。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有辯證的思維、系統的思維。

  作為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和氣候調節器,海洋産生了人類呼吸所需一半的氧氣,吸收了人類活動産生的約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海洋至關重要。

  海洋雖然遼闊,但其中的資源並非取之不盡。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保護海洋生態,首先就是要深刻認識到保護海洋生態的重要意義,牢固樹立人海和諧發展理念。

  海洋環境問題表現在海裏,根子在陸地上。保護海洋,要堅持陸海統籌,堅決防止入海口變成排污口。保護海洋,還要牢記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學會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推動海洋生態保護工作取得最優績效。

  2023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自然保護區考察時説:“紅樹林保護,我在廈門工作的時候就親自抓。黨的十八大後,我有過幾次指示。這是國寶啊,一定要保護好。”

  紅樹林是少數能夠忍受海水鹽度的挺水木本植物之一,素有“海上森林”“海洋衛士”之稱。20多年前,廈門下潭尾海域原生的紅樹林曾消失殆盡,周邊環境惡臭無比。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期間,大力推動紅樹林保護和復種。廈門社會各界十年如一日復種紅樹林,終於讓紅樹林重新繁盛了起來。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保護海洋,海洋才能給予我們更豐厚的回報。閩江河口濕地公園是福建著名的生態旅遊“網紅打卡點”。公園內水澤茫茫、萬鳥翔集,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黑臉琵鷺等珍稀瀕危鳥類在這裡繁衍嬉戲,每年吸引50多萬遊客前來觀光,成為福建著名的生態名片。

  但在22年前,由於填海造地、違規排污等問題,濕地生態遭受嚴重破壞。2002年4月,一份專家呼籲搶救性保護閩江河口濕地資源的材料,呈送到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的案頭。他作出批示:“濕地保護是生態保護的一個重要內容,我省要建設生態省,必須重視對濕地的保護。”

  閩江河口濕地“生態保衛戰”自此打響。如今的閩江河口公園,也成了福建重要的科普基地、旅遊景點。

  生態環境保護功在當下,利在韆鞦。回看廈門紅樹林和閩江河口濕地公園的故事可以發現,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很不容易,需要堅持兩個方面:

  以人民為中心。生態安全與人民群眾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發動群眾,依靠人民,動員全體人民一起來想、一起來幹,生態保護才能事半功倍。

  堅持系統觀念。生態環境保護非一日之功,還要做好久久為功的準備,立足更高站位,做好頂層設計,調動更廣泛的力量,齊心協力守護好海洋生態。

  “像對待生命一樣關愛海洋”。海洋孕育生命,也蘊藏無盡寶藏。我們在與這片蔚藍相擁的同時,也在擁抱未來。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溫馨提示: 請使用OFD閱讀軟體瀏覽源文件,如未安裝點擊下載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