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乘上特色海船 暢遊蔚藍大海

2024-11-17 07:57
| | | |

  15日,晴空萬里,碧波粼粼,在馬尾船政文化城船政碼頭,“科學”號科考船、“中國海監8001”執法船停靠就位。16日—18日,2024世界航海裝備大會期間,這兩艘船將進行船艇展示活動,讓公眾近距離感受船艇運作、船員生活。

馳騁海洋的移動實驗室

  走進“科學”號通透的360度全景式駕駛室,外面的景色一覽無余。

  “科學”號科考船是我國首艘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新一代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承載了幾代中國海洋科技工作者的夢想。船上配備有50余臺套先進探測設備,有10個專業實驗室,面向全國數十家高校科研院所的2000余名科研人員開放共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和突破。

  “作為科考船,我們的任務是為科研任務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平臺,把實驗室帶到海底,保障各項實驗順利完成。”“科學”號船長陳修峰説,海上風浪大,有時天氣不好會影響科考作業,“我們跟時間賽跑,跟颱風賽跑,抓住每一個窗口期,在颱風的空隙來回穿梭,儘量完成航行”。

  截至2024年9月,“科學”號已累計航行2800余天,航程達到40萬海裏,船時課題453項,航跡遍佈中國近海、西太平洋、北太平洋、中太平洋等海域。

  “科學”號配備了國內第一套應用於科學考察船的DP-1動力定位系統。“海水受潮汐和洋流的影響不停地流動,停船下放設備到回收可能需要六七個小時。這段時間船可能已經漂離10公里以外了,導致有些實驗沒有辦法精確完成。有了動力定位系統,我們就可以精確地把船控制在科學家想要的任何位置,偏差不超過一米。”陳修峰説。

  “科學”號整合水體探測系統、大氣探測系統、海底探測系統、深海極端環境探測系統、遙感信息現場印證系統、船載實驗、船載網路等七大系統,搭載了“發現”號水下纜控機器人,具備綜合海洋觀測、探測以及現場取樣和分析能力,被譽為“海上移動實驗室”。“科學”號運作的12年間,取得了大量寶貴的生物、地質樣品,支撐建成了我國迄今樣品量最大、物種數量最多的深海大型生物標本庫。

  當前,由“科學”號等組成的中國海洋科考船隊,完全實現了從深海大洋到近海、河口、海灣的全面海洋調查能力,顯著提升了我國海洋綜合探測能力與研究水準,為海洋強國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浪尖上的忠實守護者

  與“科學”號並列停泊的“中國海監8001”執法船,是福建省最大噸位的海洋與漁業執法船舶,于2014年4月在福州入列。該船長88.9米,型寬12.2米,設計排水量1750噸,配備有直升機起降平臺等高科技裝備,是我省海洋與漁業系統最為先進的公務執法船。

  “我們的主要職責是對外維護國家海洋權利,對內保護海洋漁業資源環境,維護海洋漁業生産秩序,對省管海域實施海洋監察,依法處理各類違法違規行為。”船長楊全本對記者説。

  與其他船不同的是,該船駕駛臺左側配備有執法區域。“它配備了光電取證系統,能夠在各種光線條件下,清晰地捕捉到違法違規船舶的行為,為執法提供確鑿證據;同時還配有強聲系統,能夠發出高強度的聲音,用於遠距離傳達指令或者警告,對拒不配合檢查的船舶進行威懾。”“中國海監8001”執法船黨支部書記、船政委施慶文介紹,在船甲板兩側,還配有執法水炮,射程可達150米,用於驅離非法船隻、對違法違規船舶進行威懾,有效執行海上執法任務。

  “中國海監8001”執法船配備有直升機起降平臺,也是該船的特色之一,專為海上執法及海上救援過程中直升機起降而設計。

  作為海監執法船,在執行任務時也常常面臨各種挑戰。“執法的時候需要隊員間的相互配合。特別是在大風大浪情況下,放艇時搖擺很厲害,對執法造成很大困難。”楊全本説,“在氣候惡劣的情況下執法,就是在浪尖上搏命。但是天氣再惡劣,風浪再大,只要沒有上級指示,我們始終堅守崗位,決不提前撤離。”

  自入列以來,“中國海監8001”執法船先後在東海釣魚島、南海仁愛礁、黃岩島等海域執行海洋維權任務11次,執行杭州G20峰會、廈門金磚會晤以及遇險船舶搜救、軍事演習等海上重大安保警戒任務19航次,有力維護海上安全生産秩序,保護海洋環境資源。(記者 林智嵐)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