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東山海船:馳騁海絲路 今朝再揚帆

2024-12-27 07:55
| | | |

東山島海域千帆競發。許保全 攝

吳添才在製作船模。歐東茵 攝

孔炳煌船模作坊裏擺放的東山青頭船船模 李妙珠 攝

  “船模有著‘一帆風順,平安吉祥’的美好寓意,近來不斷有人前來預訂。”近日,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東山海船釘造項目傳承人吳添才正全神貫注地拼裝一艘新的船模。從大帆船到小船模,40多年來,吳添才在一錘一鋸之間,賦予帆船新的生命力。

  東山四面環海,這裡的人們習水善舟。在長期的造船和航行過程中,東山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海船釘造技術,所造海船具有高抗風浪能力、高防水性等優勢,適合東山海域乃至台灣海峽的海況,這也成就了明清時期銅山港(現為東山港)在閩臺通航通商中的重要地位。

  2009年,東山海船釘造技術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近年來,東山老船匠以船模製作的方式傳承技藝,讓東山海船在時代浪潮中再次揚帆起航。

造船興起 海貿繁華

  東山島是一片向海而生的熱土,銅山海商曾在海上絲綢之路上大放異彩,這得益於當地海船釘造技藝的精湛。

  東山造船,俗稱“釘船”。我們可以從一些考古中,探尋其久遠的歷史。1968年,位於東山縣陳城鎮的大帽山貝丘遺址被發現,揭開了四五千年前東山島便是南島語族海上遷徙的“橋頭堡”之一。

  “根據大帽山貝丘遺址的發掘資料,可知東山人千年前就已具有造船與航海能力,他們橫跨台灣海峽,甚至航行至澎湖列島、東南亞。”東山縣博物館原館長陳立群説。

  明景泰三年(1452年),隨著為抗倭而設的銅山水寨移駐西門澳,帶來福船、哨船、冬船、快馬船等各類船隻和戰船維修技術,東山製造大型船隻的技術條件日益成型。

  “銅山水寨進駐之後,最初各種戰船是在福州釘造,但戰船日常維修技術的輸入,以及市場的需求,東山在明嘉靖年間進入建造大型海船的時代。”據中共東山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張哲民考證,銅山港造大船的起始時間,最遲約在明嘉靖中期。主要依據黃道周《乞言自序狀》記載,父年方十八,當事勒軍衛治兵,編戶三丁取一,即良家子無免者。父當行,抱祖母哭,哀動左右乃免。以大戶督造戰艦,從族人造艦。“艦,大型戰船也。這是目前了解到的銅山港最早釘造大船的文字記載。”

  東山造船業的發展,也得益於當時航海貿易的興盛。明嘉靖年間,銅山周邊萌發海上貿易,閩南沿海興起私造商船入海貿易的熱潮,市場需求帶動了民營造船業的發展。同時,銅山比鄰的雲霄、詔安、漳浦山區盛産林木,為造船業提供了主要的材料來源。

  “東山海船以福船為基礎,糅合浙、粵海船優點,按照當地實際需求進行建造,有戰船、漁船和運輸船三大類,均具有較高的抗風浪能力,穩性好,十分適合在東山海域、台灣海峽航行。”吳添才説。

  隨著東山造船技術漸趨成熟,一艘艘商船穿梭于海上絲綢之路,架起了東山與世界的海洋文明交流之路。特別是清代中期以來,銅山港成為閩南、粵東與臺澎漁船商舶往來駐靠要港,是當時漳州重要的吞吐口岸。

  “造船業的發展,為當時海上貿易提供了有力保證。”張哲民説,明嘉靖以來,銅山港萬船雲集,檣桅如林,為閩粵與臺澎商舶漁船往來駐靠要港與貨物集散地。銅山海商馳騁于臺澎、溫州、上海、天津、廣州、朝鮮、越南、新加坡等地進行航運、易貨貿易,促進了東山商業的繁榮發展。

  清代以來,東山的修造船行業稱為“船寮”,專司漁船、貨船的釘造和維修,涌現了“文章師”“阿馬師”“鄭波師”“獅慶師”“阿闊師”“阿亭師”等一大批有名的船匠,他們除了建造舢板、拉山網船外,還建造釣艚、牽風船、大橈船和運輸船等。

  新中國成立後,東山的造船業得到發展,1954年成立造船生産合作社,而後改為東山縣水産造船廠。1975年至2005年間,該廠造木質拖網船近千艘,同時從外地學習技術經驗,大力改造傳統船型,發展了水泥船、玻璃鋼船、鋼船等,推動了東山遠洋捕撈的發展。

釘造技藝 獨樹一幟

  歷經歲月沉澱,東山船匠在造船實踐中總結積累了船型、船長與船寬、船長與桅高等一整套獨有的營造法則。船匠依靠這一套營造法,可在沒有任何設計圖紙的情況下,建造各種木質海船。

  據吳添才介紹,東山造船工序繁複,主要程式涉及安龍骨、安龍柱、八字(船尾)和狗骨(肋骨)、放閘、封船身、安船梁、鋪甲板、建船樓、安尾金和舵、立桅、張帆、安龍眼、填油灰等。“環環相扣,一步都不能少。”

  雖然東山的造船採用福船的構造原理,廣泛應用水密隔艙技術,但根據使用功能的不同,東山造船有著自身的特色。如,原産于東山的深海捕魚作業漁船——大橈船,其船艏、舯、艉部均較寬,舷檣高,舷外傾,穩性好,裝載能力強,但航速較尖底的福船慢。

  吳添才説,大橈船應用始於明清時期,是一種適合放釣的船體,早期龍骨長約10米、船寬3.8米、型深1.4米,船上可配備10多名作業人員和竹筏、舢板,載重35噸。既可裝運漁産品,也可當貨船用於運輸糧食、白糖、布匹等貨物。上世紀60年代,東山縣水産造船廠進行技術革新,將船長擴大至22米,船高擴大至5米,船寬擴大至6米,型深擴大至2米,並配有尾樓船。

  上世紀70年代初,東山大橈船又被改造為機帆船形制,船內設計發動機機艙,加裝螺旋槳增加航速,船身加寬加深,船上安裝起網機、吊桿等設備,可滿足釣魚、拖網、燈光捕撈等多種漁業作業,被廣泛運用於東海南部海區,深受閩粵一帶漁民喜愛。

  在長期的技術改進中,東山海船釘造技術逐漸成熟,尤其以填油灰、立桅、安龍眼和安尾金等技術聞名。

  填油灰俗稱“捻縫”,指的是以桐油加石灰填塞船板間的縫隙,為木船防水。細心的東山船匠經常被請到浙江、廣東等地教人“捻縫”。在造船的過程中,東山也講究安龍眼。“龍眼一般釘在船頭兩側,一般漁船的眼珠朝下,寓意漁民可以看清海裏的魚蝦,滿載而歸;運輸船的眼珠則朝前,寄託眼望財路、生意興隆的美好期許。”吳添才説。

  東山的木帆船立桅技術獨樹一幟,自古享譽閩粵。吳添才介紹,立桅桿時,桅井上寬下窄,呈梯形狀,兩邊設置桅桿夾,桅井與桅頭尺寸必須按一定比例設置,以確保桅桿插進桅井嚴絲合縫且不損壞龍骨。

  不只造船,東山生産的漁具也不賴。創辦於民國時期的東山“芳成”號,僅槳櫓、鉤頭、船錨等漁業生産用具就多達六七百種。其獨創的槳櫓,技藝精湛,成為當時譽滿浙江舟山、閩南、粵東一帶的知名品牌,産品供不應求。

  “東山造船歷史悠久,海船釘造技術是一代又一代船匠心血和汗水的結晶,儘管現在鋼船盛行,但海船釘造技術仍在修造中小型船舶中被廣泛使用。”陳立群説。

研製船模 助力傳承

  在東山縣博物館展廳裏,陳列著一艘仿製東山大橈船的船模,長約3米,吸引群眾遊覽參觀。該船模由吳添才等東山老船匠共同製作,是近年來東山搶救性保護東山海船釘造技術的成果之一。

  吳添才生於造船世家,是吳家第四代造船傳承人。他13歲起就跟著父親在造船廠學藝,從斧、鑿、鋸、鑽等基本功開始,逐漸掌握了安龍骨、裝船體、捻縫、張帆等造船全套技術。“從晚清時期開始,我家代代相傳,均以造船修船養家糊口。”吳添才回憶,舊時,為了方便造船,一家人居住在南門灣海岸邊。

  東山造船業沒落之後,吳添才只好轉做木工謀生。2004年,經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學會同意,東山縣博物館發動一批退休的造船工人,成立“中國水下考古隊船模研製所”,著手復原古代東山海船。熱愛造船的吳添才欣然加入。

  兩年時間裏,吳添才與其他船匠根據長期實踐積累的經驗,查閱資料,按原樣仿製了東山大橈船、牽風船、獨木舟等多艘船模,分別被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科研與培訓基地、閩臺緣博物館、泉州市博物館、德化陶瓷博物館等收藏。同時,他們梳理了東山海船釘造工序、用料、結構等資料,為東山歷代海船研究作出了一定貢獻。

  隨後,吳添才一直堅持製作船模。“船模是按比例縮小,該有的配置和大船是一樣的。”吳添才説,船模要準確反映實物狀態,故其製作工序、用料與製作大船無異,舷、艙、帆、舵、錨一個不少,不僅桅桿、船舵可以活動,船帆也可收放自如。

  近日,東山縣船模師孔炳煌復原製作的隋朝“五牙艦”船模在中國三峽博物館舉辦的歷代船模系列展覽中展出,備受關注。

  據史料記載,“五牙艦”船長54.6米,甲板上有五層船樓,高10多米,是我國特大型木船的典範。

  今年4月,在中國航海博物館船模研製中心&&主持下,中國三峽博物館決定將隋朝“五牙艦”和西晉“樓船”船模復原製作任務交給東山縣孔炳煌船模作坊。歷經半年努力,孔炳煌通過認真揣摩資料,並結合自身多年的船模製作經驗,最終以1:36的比例復現了“五牙艦”模樣。

  孔炳煌是東山島著名造船師傅孔文章的後裔,至今已有57年的造船經驗。2004年,他結識了台灣航海家劉寧生,開始研究製作中國古代木船船模。

  這些年,除了製作船模,作為中國造船工程學會高級會員的孔炳煌還積極走出去宣揚東山木帆船文化。2016年5月,孔炳煌應邀參加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召開的“絲綢之路背景下的中國和葡萄牙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會上介紹了東山島及附近地區木帆船造船方法。“這是東山船匠第一次走出國門介紹中國船文化。海船釘造技術是東山島一項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值得被更多的人所認識、關注。”講起東山海船釘造技術,孔炳煌十分自豪。

  2019年,孔炳煌與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合作,將東山大橈船建造的流程分解為八個階段,漸進式展示傳統木帆船建造流程,相比傳統“一個船模+圖示+文字説明”的展示方法,更為形象具體。這是東山島優秀造船技藝的一次展示。目前該組模型收藏于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

  2021年11月,孔炳煌多年的努力得到中國航海博物館船模研製中心的認可,其船模作坊被認定為“中國古船模研製共建基地”。雙方通過共建,聯合國內專家學者,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以模型復原為主要形式,對中國古帆船進行搶救保護,全力講好中國航海故事,展現中國航海精神。

  “隨著科學的進步,古船揚帆的時代已經過去,但古代造船工匠的精神是海洋強國夢的生動體現,也是中國航海文化的一部分,在新時代,我們仍需繼續將其發揚光大。”張哲民説。(記者 李妙珠 通訊員 歐東茵)

 

聽海

揚帆五洲 見證海絲

  海為船世界,世界福建船。

  在海上絲綢之路,連接東西方萬里航程的交通載體,是海船。

  海船中最令人矚目者,古今公認是福建造的福船。

  何謂福船?它是福建、浙江一帶沿海尖底型海船的通稱,是我國古代四大船型(福船、沙船、鳥船、廣船)之一。福船的最突出亮點,是以其“水密隔艙”的先進技術,成為中國最具遠洋能力的商船和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見證。

  所謂水密隔艙,是指在建造船隻時,用閩浙盛産的木料(一般為樟木與杉木)將整個船艙橫向隔成一個個小空間,木料之間的縫隙用絲麻和桐油灰填充,以確保隔艙有很好的密閉性。隔艙數量的多少要根據船隻的大小確定,一般是十一到十三個。

  水密隔艙技藝是人類造船史上的一項偉大發明,對提高航海安全性起到革命性的作用,這一傳統技藝,在福建沿海誕生並傳承1000多年,至今泉州峰尾、寧德漳灣等地仍有廠家製造這樣的船型。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將福船水密隔艙技藝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由於水密隔艙劃時代的創造性發明,使福船的安全性能獲得航海者高度肯定,古代航海家、海商對福船青睞有加。

  鄭和、王景弘下西洋的龐大船隊,其主力艦船鄭和寶船,便大多來自福建能工巧匠造的福船。寶船是鄭和船隊中最大的海船,是鄭和船隊中的主體,也是鄭和率領的海上特混艦隊的旗艦,它在鄭和船隊中的地位相當於現代海軍中的旗艦、主力艦。

  福船體積巨大,十分威武。根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乘坐的是44丈長、18丈寬(即146.67米長、50.94米寬)的大號寶船。1405年(永樂三年),鄭和率船隊開始了第一次遠航。船隊共有船隻200余艘,其中大船62艘,水手以及負責護衛的軍卒等2萬多人。大船裝有九桅十二帆,載重量約1000噸,可容千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隻。寶船船隊規模宏大,航海技術精湛,航海區域廣闊,是當時安全性能最好、功能最全、航程最遠的大型帆船。

  中國船史研究會副會長、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教授席龍飛曾提出“鄭和寶船萬噸巨輪”的説法。他認為,鄭和寶船比哥倫布旗艦大100倍。據席龍飛考證,鄭和寶船長超過100米,排水量超過萬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製帆船。鄭和首航87年後,出現在大西洋上的哥倫布船隊,僅由3隻帆船組成,最大的聖瑪利亞號只有100噸,噸位只有鄭和寶船的百分之一。

  明末清初,鄭成功水師和清朝初年水師都是配置大型福船中的趕繒船和雙篷船。

  1661年(永歷十五年),鄭成功率將士數萬人,乘坐這種福船組建的艦隊,從廈門出發,于台南禾寮港登陸,圍攻荷蘭總督所在地赤崁城,迫使荷蘭總督投降,使台灣重回祖國的懷抱。鄭成功的戰船質優體大,便於航行大海和打仗。所造的戰船有大帥船(即中軍船)、先鋒船、千擔大船、小戰船等,戰船用布或竹簾做帆。

  大容量、高性能的福船,更是古代千年間福建對外貿易選擇的主要船型。1974年,泉州後渚港出土出水的大型沉船,就充分展示了福船的真面目,證明了福船在海外交通史上的重要作用。

  1973年7月,在泉州灣後渚港發現一艘宋末沉船,次年該船正式出土。經研究,這艘古船大約沉沒在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前後。這是一艘中型遠洋艚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宋代三桅木帆海船,屬於我國古代四大船型之一的福船型,載重量約200噸,相當於唐代一支700頭駱駝運輸隊的馱運重量,具有結構堅固、抗風浪能力強、吃水深、穩定性好的特點。考古學者認為,這艘沉船是泉州製造的福船型遠洋貨輪,其優美的造型和堅固的結構,代表著當時世界最先進的造船技術。它以實物證明,宋代以泉州為代表的中國造船和航海技術,都曾經領先於世界。

  1984年,著名科學史專家、英國李約瑟博士參觀這艘古船後,盛讚:“這艘古船是中國自然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其復原模型在美國展出後,美國《芝加哥論壇報》發表評論文章,稱“中國人對世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福建自北向南擁有3700多公里海岸線,廣大山區樟木、杉木資源豐富,能工巧匠眾多,造船條件俱備。1000多年前,泉州、漳州、莆田、福州、寧德等五大基地,就以福船營造揚名於世。福建能夠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出發地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船功不可沒。

  近代以後,隨著蒸汽機和金屬材料的推廣應用,以木構和桅帆為主體的福船漸漸退出海面。但福建人造船出海的勁頭始終不減。1866年,左宗棠在擔任閩浙總督時,創辦福州船政(馬尾造船廠),也叫福建船政。福建船政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取得重大成就,成為近代中國(也是遠東)最大的船舶製造中心和基地,引起國內外矚目。船政培養出來的我國第一批近代海軍人才,在抗敵禦侮、保衛海疆的戰爭中發揮著積極作用。船政引進西方管理制度並産生積極影響,這是福建船政在制度文化層面所作出的開創性貢獻。它創造了新型的近代企業管理體制。其間所造船艦,所産槍炮、飛機、魚雷等作戰武器,都曾稱卓于一時。

  傳承福船技藝,弘揚工匠精神和勇於向海探索精神,在新時代海絲建設中建功立業,再創輝煌,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我輩應永葆向海看世界的開闊胸懷,永葆向海闖未來的發展摯念,永葆向海尋夢、圓夢的青春意氣,在參與全球競逐中,初心如海,事業如海,情懷如海!(劉益清)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