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參南養”到“南參南養”再到“鮑參混養”,海參産量佔全國逾三成
養參二十載,霞浦“三級跳”
20年時間,利用僅佔全國1%的海域面積,海參養殖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霞浦人都做了什麼?
為了探究這個問題,歲末年初,記者跟隨霞浦縣海參協會、海洋漁業發展中心的專家,來到霞浦溪南、下滸、北壁等鄉鎮的海參養殖海域實地探訪。
養出了全國逾三成的大産量
2024年12月25日,踐行大食物觀現場會在寧德舉辦,霞浦海參被重點提及,備受矚目。
可在20年前,霞浦並沒有海參。2003年,霞浦漁民自發地從遼寧等地購進北方海參苗,嘗試南方海參養殖。
“一開始是在對蝦基地開展室內水泥池暫養試驗。後來將少部分規格相對較大的苗種移到海區開展吊籠養殖探索。”霞浦縣海參協會秘書長陳順滿介紹,經過半年多養殖,海參平均成活率達到86%,一舉打破南方不能養殖海參的歷史,推動了海參養殖快速發展。
“最多的時候,我們採購了30多車海參苗,年利潤超過5000萬元。”寧德市海淳海洋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顏闊喜告訴記者,這種南北接力的養殖模式大大縮短了養殖週期,提高了經濟效益,也吸引不少遼寧、山東的養殖戶來到霞浦養殖海參。
來自山東煙臺的陳宴慶就是第一批帶著“北參”來霞浦“南養”的養殖戶。“2011年,我養殖了80多口海參,收穫逾15噸,盈利近80萬元。”陳宴慶告訴記者。
從2003年到2023年,我國海參年産量從3.89萬噸增長到26.90萬噸。據霞浦縣海洋與漁業局統計,2024年霞浦縣海參産量約10.2萬噸,佔全國逾三成的市場份額。
養出了種業振興的大發展
霞浦海參産量雖高,但苗種長期從北方引進。
據了解,2023年霞浦縣就從北方購苗4萬多噸,購苗款接近50億元。“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霞浦海參産業還能進一步大發展。”陳順滿急切希望霞浦海參苗能夠本土化。
“海參喜涼,南方海域水溫相對較高,科研攻關異常艱難。”福建一嘉苗業公司董事長董志安説,為補齊這一産業短板,依託福建省水産研究所海參創新團隊等科研院所力量,2022年4月,霞浦開展海參苗種本土化試驗。
經過不懈努力,2024年11月,適合南方生長的霞浦本土海參苗陸續出苗、下苗。
“經過13個月培育,2023年秋季産卵的海參新苗如今已長成成品,每斤約有20頭。2024年11月起將它們投放到海中,目前長勢很好。”董志安介紹,本土化參苗養殖不僅大大節省了養殖成本,還成功填補中國南方地區倣刺參育種和育苗的空白,對推動霞浦海參養殖産業高品質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我們對本土海參育苗並在當地養殖充滿信心,預計一斤的苗可以養成三斤到三斤半的成品。”董志安説。
“2025年,海參育苗場還要擴建成1萬多平方米,預計會育出500萬頭海參苗。”霞浦縣海洋漁業發展中心研究員葉啟旺介紹,隨著海參育苗逐漸增加和更多育苗場加入,南方本土化苗種將逐步取代北方苗種,開啟“南參南養”新模式。
截至2024年12月25日,根據霞浦縣海參協會“霞參行”數據統計分析,2024年霞浦海參苗入港量總計4673車,同比下降62%。
養出了漁業創新的大智慧
“海參,還能這麼養?”在北壁鄉池澳村,記者看到了霞浦縣全國首創的“鮑參混養”海參。
研究人員發現,海參具有攝食有機碎屑和海泥的雜食習性,而鮑魚養殖過程中産生的殘餌,腐敗後可能存在導致鮑魚死亡的問題。
何不將海參和鮑魚進行混養,讓海參清除多餘殘餌,減少鮑魚的病害發生?再者,海參還能提高鮑魚活動頻率,提升鮑魚品質,顯著提高“鮑參混養”的綜合效益。
北壁鄉是霞浦縣鮑魚養殖的重要基地,現養殖有1.5萬畝鮑魚,成為嘗試“鮑參混養”的最佳海域。2024年11月9日開始,首批“鮑參混養”的海參陸續下到北壁鄉的鮑魚養殖籠內。
“2024年在北壁鄉池澳村外海鮑魚養殖區先行嘗試混養了200多斤的霞浦本土海參苗,將近600籠。”葉啟旺介紹,“由於外海水質更加通透,海參生長速度比預期的還要好。”
“剛投苗時,海參一斤有27頭,經過50多天生長,現在18頭就有1斤重了,長勢非常好!”養殖戶陳前春高興地説。
通過改變現有鮑魚養殖模式,讓鮑魚和海參同處一“室”,實現了雙贏。
從“北參南養”到“南參南養”,再到“鮑參混養”,善於創新的霞浦漁民打破傳統養殖模式藩籬,創造出一條致富新路。
2024年,霞浦成功舉辦中國·霞浦海參産業高品質發展大會,12家金融機構計劃針對海參産業投放貸款72.1億元;成功入圍全國縣域地理標誌産業高品質發展綜合指數百強縣;溪南鎮(海參)農業産業強鎮通過國家評估……這一切的背後,是霞浦深挖“藍色富礦”,深耕“海上糧倉”的積極探索。
養參二十載,發展起百億元大産業,帶動5萬多人就業致富,這就是“中國南方海參之鄉”霞浦創造的漁業傳奇。(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陳偉濱 張羽)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