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産業涌動綠色動能
“廠區門口已有三四十輛車在等候,看系統情況,今天出貨量可達3000噸!”2日上午7時,中景石化倉儲物流部的工作人員到崗後,在微信工作群報告出貨情況。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福清江陰港城經濟區的中景石化科技園,只見3個大型倉庫已全部堆滿,不少貨擺到倉庫外面。面積1.6萬平方米的1號倉庫內,數十輛叉車來回穿梭,將一袋袋聚丙烯裝上大卡車。
“産品供不應求,各裝置春節假期都滿負荷生産,近200名一線員工24小時四班三倒輪崗上班。”中景石化副總經理黃敏告訴記者。
在中景石化董事局主席翁聲錦看來,滿負荷生産仍然供不應求,主要靠成本優勢。“綠色石化之路,讓我們深刻感受到新質生産力就是競爭力!”
首先是規模效應。投産的年産100萬噸PDH裝置、120萬噸環管法聚丙烯裝置均為全球最大,即將投産的第三套PDH裝置和第四套150萬噸高性能聚丙烯裝置也是全球最大,企業丙烯和聚丙烯的年産量將分別達到280萬噸和380萬噸,奠定丙烯、聚丙烯兩個“全球單廠最大生産基地”地位,單位産品成本進一步降低。
其次是技術密集。發力關鍵設備國産化,大大降低建設和運營成本。僅去年5月投産的全球最大單套PDH裝置,就創造了10個全球、全國首臺(套)設備。
獨一無二的高效集聚發展模式,更是打造市場競爭力的關鍵。企業擁有全球唯一的“液體化工碼頭→低溫儲罐區→丙烷→丙烯→聚丙烯→聚丙烯薄膜”完整碳三全産業鏈,從美國、中東進口的丙烷經管道輸送至工廠,脫氫制丙烯,再聚合成聚丙烯。
産業鏈進一步延伸,還將實現“超低能耗”。列入2025年省重點項目的氫能利用與全降解新材料(一期)項目,將於今年底建成投産。
“目前,丙烷脫氫制丙烯過程中産生的大量氫氣僅作為燃料,用於生産新材料能夠將氫氣附加值提高2倍多。”翁聲錦表示,“去年企業實現産值418億元,今年有望突破600億元。這一碳四産業鏈項目總投資180億元,分三期建設,達産後年産值可超600億元,還能實現兩條産業鏈氫氣、蒸汽、反應熱能等副産品的內迴圈利用,每年降低聚丙烯成本25億元,進一步助力企業做優做強。”(記者 王永珍)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