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蝦王”在南安喜獲豐收
採用大棚智慧養殖,擺脫季節限制
謝水波將特製餌料撒向水面。
“南太湖3號”羅氏蝦
近日,位於南安市金淘鎮毓南村趁彩農場的智慧化蝦塘內,農場負責人謝水波駕駛小船,將特製餌料均勻地撒向水面。
這片佔地15畝的養殖基地是南安首個羅氏沼蝦養殖場。“蝦苗一開始小得像螞蟻,體重達50g~60g就可以出售了,成熟後每只最重可超500g。”謝水波介紹,他家養殖的羅氏沼蝦是從浙江引進的新品種——“南太湖3號”。
據悉,羅氏沼蝦是聲名遠揚的“淡水蝦王”,原産于熱帶和亞熱帶水域,對水溫、水質要求苛刻。由於羅氏沼蝦不耐低溫,純露天池塘養殖一般5月初放苗,養殖時間只有五六個月。因此,謝水波採用土塘養殖法,先在土塘裏灌水,投放益生菌、浮游植物等,建造適合羅氏沼蝦生長的環境後,再投放蝦苗。
為了控制溫度,謝水波通過大棚養殖模式,並搭載物聯網智慧溶氧監測系統,實現水溫、溶氧量等關鍵參數24小時動態監測與智慧調控,通過加溫、保溫、檢測水質等措施,擺脫季節限制。
採用精細化養殖管理模式後,今年春節期間,趁彩農場首批試驗性養殖的羅氏沼蝦喜獲豐收。“我們目前可以實現2年收5茬,第三批蝦也將於‘五一’前後上市,預計年産值超100萬元。”謝水波説。除了養蝦,農場還打算增添配套設施,攜手周邊農戶,共同打造親子産業園,推出釣蝦、採摘、農家樂等特色項目。(見習記者 肖蔚男 通訊員 黃釗偉 攝影報道)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