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新質生産力,加快産業轉型升級,不斷塑造競爭新優勢
長樂紡織更“新”更“長”
1月3日,福州市舉行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開工活動,長樂區17個重點項目開工,包括福建省立華智紡科技有限公司先進智慧渦流紡紡紗項目、恒申集團年産3萬噸新型紡織材料國産化設備更新及智慧化升級改造項目等多個紡織行業重點項目,將推動長樂紡織産業加快轉型升級,奮勇爭先培育新質生産力。
紡織是傳統産業。長樂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紡織産業錨定創新方向,積極向新質生産力轉型。同時,發揮自身作為全省最大數字資源集聚區優勢,引導傳統紡織企業“智改數轉”,讓傳統産業展現出勃勃生機。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24年11月,長樂區規上紡織服裝企業增長到278家,完成工業總産值1502億元,佔全區規上工業總産值63%,撐起了工業發展的“脊梁”。
創新研發出精品
寒冬時節,羽絨服、衝鋒衣等防寒保暖産品進入銷售旺季。這些産品的布料中,強度較高、耐磨性和吸濕性較好的錦綸,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錦綸,又稱尼龍,發明至今已經有近百年曆史,卻在長樂紡織行業不斷“發新芽”。走進龍頭企業恒申集團化纖板塊的恒申合纖生産車間,眼前高速拉伸、加捻、解捻、捲繞的紗線,即將轉化為市場上的俏銷貨。
“這是我們研發的一款錦綸産品——高強度錦綸纖維FDY圓形有光40D12F。”恒申化纖板塊研發部負責人介紹,這款産品攻克了傳統高強錦綸的技術難題,製備的産品強度最高可為常規錦綸的兩倍左右,具有優異的耐磨性、抗撕裂性,而且尺寸穩定,可廣泛應用於高端戶外用品、交通工具內飾等高附加值領域。
差別化、功能性産品,是錦綸行業未來發展的重點。恒申集團以創新為主導,大力發展特色差異化錦綸,成功孵化錦綸6-抗菌、錦綸6-涼感、錦綸6-膠原蛋白等新産品,增強了企業競爭力。
近日,世界紡織信息網公佈2024年創新紡織獎名單,恒申集團自主研發的一款低碳系列産品獲獎。據悉,該産品可有效減少70%的碳足跡,為供應鏈、品牌客戶提供直接有效的減碳解決方案,在業界廣受好評。
重視創新研發,從傳統紡織行業探尋新質生産力,在長樂紡織龍頭企業中成為共識。
保暖、抑菌、防臭、可生物降解……這是長源紡織最新研發的新産品具有的功效。該産品是綠色、環保的功能性紡織新品,投放市場後反響熱烈,訂單紛至遝來。“我們的新品紗線均採用綠色、環保的生産工藝和材料,更符合現代消費者對健康、環保、舒適的需求,毛利率相比之前的産品提升了30%。”長源紡織總工程師施宋偉介紹。
抑菌防臭紗線,可以保持織物的清新和衛生;石墨烯系列紗線,具有保暖、抑菌功效;聚乳酸紗線,是一種可生物降解的環保材料……新品熱銷為長源紡織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助力企業獲得“中國紡織工業産品開發貢獻獎”。
據悉,福州市以入選全國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為契機,制定出臺省內首個紡織行業轉型指南,以創新引領傳統産業轉型。目前,長樂區成為全國最大的錦綸民用絲生産基地、全國最大的經編花邊布料生産基地、全國最大的化纖混紡紗生産基地,進一步鞏固了在國內紡織業的領先地位。
“智改數轉”增效益
千人紗、萬人布,是紡織企業留給人們的傳統印象。如今,走進長樂紡織企業,“智改數轉”帶來了讓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在福建金源紡織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智慧紡織機一字排開,轟鳴聲中,精細紗線産品出現在眼前,車間裏卻看不到幾名工人的身影。這是金源紡織構建的“雲、管、端”一體化5G智慧工廠,在長樂紡織行業中率先將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在生産車間。目前,5G智慧工廠已打通各生産要素,實現訂單、生産、設備等全業務流程的全面連結、高效協同,助力工廠降本增效。
金源紡織項目負責人感慨地説,“智改數轉”之前,生産設備距先進水準有3個代差,不僅存在招工難、留工難的問題,生産效率也很難得到保證。
如今,5G智慧工廠給金源紡織帶來的效益十分明顯:機臺利用率提高22%,總體生産效率提升11%,員工平均産量提高8%,良品率提升12.7%,能源利用效率提升17.2%……
實施金源紡織5G智慧工廠項目的中國聯通(福建)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金源模式”催生出成熟完善的“天梭紡織雲”解決方案和能力體系,並複製到金綸高纖、長源紡織、新華源紡織等20余家紡織企業,提升長樂紡織行業整體發展質效。
當前,信息化和數字化融合,已成為紡織行業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長樂區用好用足省、市技改基金政策紅利,有效撬動企業實施智慧化技改積極性。近年來,累計推動105家企業開展總投資超580億元的項目進行“智改數轉”,其中紡織企業是主要力量。
同時,長樂區打造出福建(長樂)紡織工業網際網路、輔布司、福建聯通工業網際網路等公共服務平臺,助力紡織行業加快“智改數轉”。
蕾絲花邊是一種服裝輔料,全球70%的蕾絲産自中國,而中國70%的蕾絲産自長樂。如今,長樂輔布司搭建了全球紡織面(輔)料産供銷一體化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匯聚全球3.6萬多家企業客戶,聚集蕾絲花邊生産企業179家,紡機1122台,實現經編花邊行業工業網際網路研發、生産、銷售“一條龍”,讓傳統産業煥發新活力。
壯大鏈條建集群
步入恒申集團極具未來感的展廳,一款款應用産品“從天而降”,既有製作北京冬奧會領獎服的再生錦綸,也有生産國際大牌皮革手袋的再生尼龍,甚至還有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大牌香水使用的香精香料……産品日益豐富的背後,是産業鏈的日益完善。
1984年,恒申集團董事長陳建龍在長樂金峰創辦龍河針織廠,從“一根絲”起步創業,並在20多年前進軍錦綸行業。2013年以來,恒申集團依託申遠一體化産業園,從錦綸紡絲邁向上游的有機化工原料——己內酰胺生産。目前,恒申已實現錦綸6産業鏈8個環節(環己酮—己內酰胺—聚酰胺—錦綸6紡絲—錦綸6加彈—整經—織造—染整)全貫通,成為全球最大的己內酰胺生産商。
“這些年,我們為了讓産業鏈更齊全,每年都有新項目,沒有一年停下來過。”陳建龍説,企業已形成紡織、化工、新材料等生態圈,生産出電子特種氣體等高難度、高附加值産品,實現從“按噸賣”到“按克賣”的飛躍。
面對全國錦綸行業的競爭局面,長樂區全面推行“鏈主+鏈群”發展思路,以恒申集團、永榮控股、金綸高纖等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産業鏈協同發展,持續鞏固紡織行業發展優勢,形成從石化原料到化纖、棉紡、針織、染整等全國最完整的紡織産業鏈,在中國紡織行業年工業總産值超千億元産業集群地區中排名第一。
延伸鏈條的潮流,在長樂紡織行業持續奔涌。
去年12月,福州紡織工業元宇宙輔布司園區揭牌,標誌著輔布司進軍成衣市場的佈局取得新進展。“長期以來,長樂紡織獨缺成衣一環,我們嘗試把紡織面輔料工業網際網路應用模式推廣到內衣成衣端口,計劃引進成衣品牌入駐園區,形成完整産業鏈。”輔布司總經理助理林嘯説,“企業註冊了‘茉古娜’這個品牌,定位中高端內衣品牌市場,將推動長樂紡織行業補上成衣短板,打造獨具特色的紡織行業協同發展新生態。”
新年伊始,廣東汕頭一帶的數家內衣成衣公司表達了入駐福州紡織工業元宇宙輔布司園區的意向,將讓長樂這個“千億紡織之城”的産業鏈更加完整。(記者 方煒杭 卞軍凱 通訊員 林錦華 陳君)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