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南安:四鏈融合,打造智慧家居先進製造業集群

2025-02-07 07:55
| | | |

  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要牢牢守住實體經濟,鞏固傳統産業優勢,大力推動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前瞻佈局未來産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塑造産業發展新優勢。

  南安是我省和泉州市的工業重地,工業年産值近5000億元,南安立足區域特色、資源稟賦、産業基礎,謀劃建設水暖衛浴閥門和石材智造為主的4條全産業鏈千億生態走廊,著力培優産業鏈、激活創新鏈、厚植資金鏈、延伸人才鏈,加快推動“四鏈”深度融合、相互賦能,為“工業強市、産業興市”增動能添後勁。

鏈主引航

力促産業規模做大做強

  眼下,剛剛獲得“中國水暖衛浴産業高地”榮譽的南安産業走廊,環繞中國水暖衛浴行業龍頭——九牧集團,規劃佈局13個産業園,建成産業空間290萬平方米,招引上下游企業350家,産業集聚度從32%提升到83%,龍頭企業的本地配套率從35%提升到85%,産業鏈更加堅韌。2024年總産值700億元,力爭到2028年産值突破1000億元。

  自2023年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印發《發揮品質標桿引領作用開展産業鏈供應鏈品質賦能工作方案》以來,作為福建29家鏈主企業之一的九牧集團建立JSQS品質管理標準,對供應鏈企業品質體系、産品標準、認證認可實施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賦能。

  “多虧了九牧這個‘領頭羊’,讓我們這些上下游企業也嘗到了‘甜頭’。”為九牧提供電子和智慧組件産品的鏈員企業銳潔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參與“九牧集團供應鏈品質賦能項目”,企業的品質異常批次不良率下降35.45%,為公司開拓市場打下堅實基礎。在九牧集團的帶動下,100余家供應商的産品品質等級從D級升至C級,帶動了水暖衛浴全産業提檔升級。

  鏈主領航,眾雁齊飛。水暖衛浴閥門千億走廊只是南安打造實體經濟叢林的其中一個縮影。當前,南安正全力佈局石材智造千億産業生態走廊,總面積3.6萬畝,以英良為龍頭,規劃佈局6個産業園,2024年總産值超1000億元。

  作為中國石材生産第一鎮,南安水頭的石材企業超過1000家。面對石材産能的不斷擴張,石粉、空氣、土地,甚至水資源等污染緊隨而來,南安石材産業的低碳熱、綠色潮也在悄然展開。

  福建鵬翔實業有限公司,作為福建省首家人造石企業,利用低碳技術將廢棄石料進行回收利用,生産出了環保、時尚的生態石材。目前,這種技術正在南安的石材企業中大範圍得到推廣和普及,有10家企業把公認的“污染源”轉化為自家的“香餑餑”,用實際行動在石材産業的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

創新提質

化關鍵變數為最大增量

  技術及裝備創新,是行業升級的基石。

  不久前舉辦的第二十四屆中國(南安)水頭國際石博會暨石設計周及第八屆中國(南安)泛家居主題活動周(下稱“石博會”)上,線鋸設備(金剛線石材切割設備)成為最炙手可熱的王牌産品,十幾家線鋸龍頭品牌集中亮相,推廣線鋸技術。

  線鋸設備的問世與普及離不開南安市政府的推廣引導。為了從源頭解決石粉這個公認的行業痛點,南安聯合華僑大學成立石材産業技術研究院,經兩年努力於2023年初成功推出“線鋸”技術,預計可以實現成材率提高約15%,噪聲降低約30%。

  為大力推廣創新成果,南安出臺《南安市推廣運用石材線鋸促進石材企業增産增效若干措施》。在“真金白銀”的激勵政策下,一批批南安石材企業進行設備改造、技術升級,共用超500萬元補助“大禮包”。“目前南安全行業的年石粉排放量約300萬噸,並且可實現全部石粉就地消化處置。”南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説。

  産品同質化的時代,未來的石材行業路在哪?“石博會”上,跨界合作成為熱議的話題,比如石材産業與傢具行業進行跨界,在整個産業鏈中進一步挖掘出“泛家居之路”。

  據介紹,南安與國際室內建築師/設計師團體聯盟、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等合作,成立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南安設計創新中心,對石材産品設計、石材空間應用等進行提升,開發石材茶具、鐘錶、檯燈、鏡子等日常家居用品,完成石材由傳統工業到傢具藝術的“華麗蛻變”。

  同樣煥發著“創新之光”的,還有南安水暖衛浴行業。

  步入九牧集團展廳,一系列科技成果讓人目不暇接。超靜音沖刷、自動居家孕檢尿檢、全水路除菌和紅藍光理療……小小的馬桶圈在九牧集團的創新加持下,讓用戶有了更多“私人定制化”的選擇。

  從“2萬塊錢、2個人開始創業”到如今擁有上萬專利技術的衛浴行業巨頭,創新一直流淌在九牧人“敢為天下先”的創業歷程中。不僅在産品功能上創新提質,更在産品的應用場景上繪畫“藍圖”。

  2024年7月,位於南安市石井鎮的九牧智慧家用機器人産業園落地,將圍繞數智淋浴、數智如廁、數智晾曬等衛浴相關的場景應用,重點佈局機器人洗澡機、機器人衛生間清潔機、機器人洗菜機等新一代智慧産品,引領南安水暖衛浴生態走廊向“智造”飛躍。

引育並重

厚植金融人才成長沃土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産力、競爭力。

  為了全面激發民營經濟內生動力,南安積極推行企業融資擔保“白名單”、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紅黑榜”等制度,幫助1214家企業與銀行對接融資155億元,支援1491家企業轉續貸73.6億元,一批優質企業在整合優質資産、並購重組等引導措施下成功改制上市。

  涌動的創業熱情,是南安高品質發展的生動注腳,而人才引力、營商環境也持續彰顯強勁的吸附效應。針對科創人才、高技能人才、産業工人等隊伍,南安深入實施人才“港灣計劃”,分別制定政策體系,共引進現有國家和省級重大人才工程、省高層次ABC類人才、省工科類青年專業人才173人,智慧家居産業工人22萬人。

  修煉“內功”的同時,南安積極借助“外力”,深度嫁接同濟、華南師大、上大、華大等高校資源,集聚高端人才33人;攜手中科大在深圳、武漢設立研發分站點,設立23個“校企合作聯絡站”;攜手北大光華和深圳投石智庫,深入實施青年領軍工程,100名青年企業家在這片創新沃土上成長。

  産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當前,南安以聚力推進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金融市場與資本市場協同發力,人才引育與産業升級同頻共振,譜寫“智造南安”新篇章。(肖蔚男 卓建番 黃釗偉)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