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廈門“高效辦成一件事”辦件量超16萬件,居全省第一
辦好“一件事” 情暖“大民生”
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提供“高效辦成一件事”幫代辦服務。(廈門市市場監管局供圖)
市民通過智慧終端設備諮詢辦理事項。(廈門市數據管理局供圖)
“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窗口(廈門市數據管理局供圖)
3月19日,省發改委公佈2024年度全省營商環境監測督導排名,廈門市再次脫穎而出獲得第一,實現營商環境連續六年全省排名第一。
營商環境優,則企業興、經濟強。在城市邁向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廈門緊握“高效辦成一件事”這把“金鑰匙”,精準鎖定企業經營與市民生活的重點領域,持續優化服務流程,不斷提升服務品質。
2024年,廈門全力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全年辦件量突破16萬件,居全省第一。辦理時間大幅縮短,申請材料顯著減少,企業和群眾辦事更加便捷高效。如今,“高效辦成一件事”不僅成為廈門優化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也融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起步早——
敢啃改革硬骨頭
教育,國之根基,關乎民族未來,承載著無數家庭的殷切期望。入學流程的便捷程度,不僅直接影響著千萬家庭的生活節奏,更是衡量一座城市治理效能、彰顯人文關懷的重要尺規。
在廈門“教育入學一件事”改革穩步推進的進程中,政府各部門積極聯動,打破固有壁壘,全力將以往煩瑣複雜的入學辦理流程,徹底變革為如今的便捷高效模式,讓眾多家庭切實從中受益。
按照指引,家長僅需登錄“廈門i教育綜合服務平臺”,依照系統的詳細提示,錄入相關身份信息、上傳戶口簿等基本材料,平臺便能憑藉強大的數據共用功能,自動與公安、社保等多部門系統對接核驗,整個過程高效流暢。
回溯教育領域的改革歷程,廈門早在2014年就已啟動。針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小學積分入學,多部門組建專班梳理流程、明確分工。2015年,“積分入學報名入口”上線,家長線上上就能完成報名、積分認定等流程,實現“不見面”“零跑動”辦理。
2022年,廈門市教育局依託“廈門i教育綜合服務平臺”打造“入學一件事”管理系統,整合多部門數據,精簡9個部門的9種證明材料,家長線上報名後系統自動核驗,實現“全程網辦”。此外,廈門還將人才子女、臺胞子女就學納入服務體系。數據顯示,2024年“教育入學一件事”辦理10萬餘件。
“一件事”整合服務廈門起步早,2018年就在全國率先探索推行,2023年列入國家綜合改革試點任務,打造了24個精品“一件事”場景,在教育、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實現了辦事效率的飛躍式提升,為市民與企業帶來諸多切實的便利。
“從行政審批的流程再造,到便民利企的‘一件事’改革,廈門大膽創新、先行先試,也不斷啃下硬骨頭。”廈門市數據管理局政務服務處相關負責人説。
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為例,過去,一個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驗收的整個審批流程需要跑10多個部門,辦100多個手續。如今,廈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已經實現並聯審批、業務協同和數據共用,企業可以全流程網上申報,甚至在審批中最煩瑣複雜的驗收階段,所有事項都可以在辦公室裏用電腦申報完成,並能實時查詢驗收進展。數據顯示,廈門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已從308個工作日壓縮到70個工作日以內,主流程申報材料從373份精簡到20份。
據悉,改革後廈門“一件事”的辦理時間減少69%、申請材料減少53%,並且將強化政務服務體驗評估,通過開展“假如我是辦事人”活動和引入第三方評估,針對發現問題立行立改,形成“體驗—提升—再體驗—再提升”的閉環機制。
幹中學——
動態優化暖人心
聚焦高頻服務事項,不為了改革而改革,實實在在從企業和群眾的需求出發,動態優化改革事項,提升改革的獲得感,是廈門“高效辦成一件事”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的秘訣所在。
尚好紀(廈門)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前身是廈門尚好頤品健康産業有限公司,主營批發業務。去年12月24日,公司申請企業名稱變更,經辦人邱麗通過線上平臺辦理企業變更,全程無需奔波,材料線上提交,相關證照辦好後郵寄送達。
“只需線上提交企業名稱變更的相關材料,公章、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辦好後就直接郵寄到公司,真的太方便了。”邱麗説。
“在實操過程中,企業名稱發生變化後,主體名下許可證上的相關信息也必須隨之變更。因此,我們在國家規定事項基礎上,先行先試自主拓展,增加了食品經營許可等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的聯動變更。”廈門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在國家層面明確的“企業信息變更一件事”“企業登出登記一件事”聯辦事項基礎上,廈門市一方面拓展企業備案、醫保參保單位信息變更登出等關聯性強的事項整合聯辦,拓寬可聯辦事項覆蓋面;另一方面充分應用廈門市證照聯辦相關改革經驗成效,實現與食品、藥品、醫療器械、交通運輸、公共衛生等領域許可證的融合辦理,實現企業類型全覆蓋、證照業務隨心辦。
“一體化”“分段式”等企業變更業務上的創新舉措,極大地提升了辦事效率,讓企業辦事從“多頭跑”變為“一站式”,為企業發展減輕了負擔、增添了助力。而在民生領域,生育事務辦理方面推行的“分段式審批”,同樣有著暖心且實用的變革。
早在2021年,在省衛健委的統一規劃與部署下,廈門市衛健委聯合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醫保局等多個部門,共同推動“新生兒出生一件事”改革。新生兒父母只需通過線上申請,就能一次性辦理新生兒出生醫學證明、社保卡申領等六大事項,真正做到足不出戶,實現“出生一件事”一次通辦。
新生兒家長在醫院完成出生證單獨辦理之後,仍可結合自身的時間安排和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時機線上上或線下通過“出生一件事”申報入口辦理落戶、參保等其他事項,渠道豐富多元。這種辦理模式充分考慮到群眾的實際需求,給予家長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和空間,實實在在地降低了辦事成本,讓生育事務辦理變得輕鬆便捷。
數字化——
智慧政務加速跑
家長在家中,通過手機等智慧設備,“刷臉”就能完成入學報名;辦理“新生兒出生一件事”,只需線上填寫信息,足不出戶即可打包辦理預防接種證、新生兒戶口登記、醫療保險登記、社會保障卡申領等7項業務;借助住房公積金“慧聚金巢”智慧助手,43項高頻辦事事項實現“智慧答、智慧辦”,其中6項為邊聊邊辦……如今,數字化、智慧化正在推動廈門的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快辦”“智辦”轉變。
在廈門市數據管理局&&推動下,今年2月底,廈門正式上線政務服務AI智慧諮詢導辦,旨在通過人工智慧技術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優化群眾辦事體驗。
“一件事”AI智慧諮詢導辦依託國産大模型DeepSeek R1 671B滿血版,開發了智慧問答系統,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一個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新渠道。該系統整合多個部門多個環節的關聯事項,集中打造“一件事一次辦”服務模式,提供24小時線上政務服務導辦,支援25項“高效辦成一件事”辦事諮詢,如開辦餐飲店、新生兒出生、教育入學等政務事項,涉及36個部門164個單事項。
此外,該平臺還利用多源數據整合,通過政策文件、辦事指南、業務辦理高頻問答等數據來源搭建知識庫,並按部門、場景、關鍵詞等結構化分類建立知識圖譜,涵蓋多個民生領域的應用場景。數據顯示,“一件事”AI智慧諮詢導辦自上線以來,構建超27萬字的知識圖譜,累計訪問量突破2.3萬人次,完成對話量近2.8萬輪。
“人工智慧的應用進一步推動政務服務的提質增效,同時也為政府部門服務的優化提供決策參考。”廈門市數據管理局政務服務處工作人員介紹説。
以數字化推動政務服務“加速跑”,“一件事”高效辦理的背後依託著一個強大的“數據大腦”。目前,廈門已實現國家及省級25個高頻重點“一件事”事項全部可以線上辦理,加速驅動市場監管、社保、醫保、不動産登記等重點領域“一件事”實現“一網好辦”。(報業集團記者 邱趙胤 廖麗萍)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