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一城文脈寫春秋 千年古郡續芳華

2024-11-21 08:18
| | | |

俯瞰漳州古城。鄭文典 攝

平和祥和樓 李潤南 攝

薌劇《三家福》劇照 蕭鎮平 攝

薌城區級非遺石亭高蹺表演 鄭文典 攝

  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山縣關帝文化産業園考察時強調,文化遺産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要保護好、傳承好。

  文物和文化遺産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如何在提升文化影響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為功?近年來,漳州市圍繞建設“田園都市、文化名城”,著力興文化、育文明、強文旅,切實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展現漳州千年古城的氣韻和風采。

  古稱“海濱鄒魯”,今為“田園都市”,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與現代潮流的碰撞融合,讓漳州這座千年古城更具生命力。

守護與傳承

  千年古郡,文脈連綿。

  漳州,這座坐落于中國東南沿海之地的城市,擁有著漫長的歷史與深厚的文化底蘊。據史料記載,早在一萬年前,便有先民在漳州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秦始皇二十五年(西元前222年),漳州正式納入秦朝中央版圖,隸屬閩中郡。

  唐垂拱二年(686年),陳元光將軍奏請設立漳州獲准,自此開始設置漳州州治,後來又曾改稱漳州郡、漳州府等,至今已有1300餘年歷史。

  1000多年來,漳州文風昌盛、人才輩出。許多先人的故事與詩篇皆深藏于歷史古籍之中。

  古籍乃是中華民族至關重要的文化遺産,蘊含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碼。

  日前,漳州古籍文獻數字化回歸與利用工作正式啟動,全面開啟漳州古籍文獻徵集回歸、搶救保護、整理研究以及出版利用工程。

  “古籍的回收工作,需要多方共同支援。要摒棄閉門造車的思維模式,堅持開門修典,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從事古籍整理點校工作10餘年的漳州市圖書館地方文獻部主任謝茹芃表示,以往古籍的回收保護工作存在較為分散、不成體系等問題。通過多部門聯合搭建起信息互通的橋梁,古籍回收和保護工作才能更加全面地展開。

  這是漳州市重視文化、守護千年文脈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作為擁有千年曆史的漳州,物質文化遺産星羅棋佈,非物質文化遺産光彩奪目。全市目前共有不可移動文物4731個點,文物總數、國保數量位列全省第二,省保、涉臺文物以及市縣保數量均居全省首位。現有13個國有博物館、紀念館,1個非國有博物館,館藏文物3萬餘件,其中市博物館一級文物81件(套)。有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229項265家,其中,16項國家級,71項省級,是名副其實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大市、閩南文化遺産富集區。

  “漳州不僅自然環境優越,而且文化氛圍濃厚。自陳元光開漳以來,漳州融合了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客家文化,繼承了朱子文化、紅色文化,成為閩南文化主要發祥地、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核心區和閩南文化遺産富集區,形成獨具漳州地域特色的閩南文化。”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曉峰説。

  近年來,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遺産保護,堅持完善制度與規劃引領並重,將閩南文化生態(漳州)保護區納入市“十四五”規劃綱要,出臺《〈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漳州實施方案》《〈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漳州市建設提升方案(2021—2025)》等。

  著眼于文明傳承、文化延續,漳州全力推動文物修繕,精心保護各個時期的重要歷史文化遺産。策劃實施系列文物保護修繕、安防、消防等工程,進一步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守護已有文物,喚醒“沉睡歷史”。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月港古街處處流光溢彩、霓虹閃爍。在當年大月港的後花園——後港古街集市,記者看到,河道兩岸堤坡上,應用燈光技術投射的“商埠歲月”圖景交替呈現,在多種色綵燈光映照下,仿佛將歲月回撥,昔日的集市盛景浮現眼前。

  月港研究院院長江智猛研究員説:“漳州月港是大航海時代世界海洋貿易的一個重要樞紐。月港輸出了瓷器等中國商品,換回了當時佔世界50%以上的白銀。”當時,海商“絡繹于海上”,每年風汛期,滿載我國特産的大船揚帆于波濤之中,馳往異域之邦,風回航轉,夷産填舟,厚利而歸。在貨物的往來中,中國的一些相關工藝和文化也與海外諸國密切交流,優勢互補。

  在那個年代,漳州月港作為明王朝唯一法定向世界開放的海外貿易港口,直接參與世界大航海時代的第一次全球化浪潮,開闢了中國古代海洋貿易的新格局,成為大航海時代的世界海洋貿易的重要標誌和閃光點。

活化與創新

  “客流量達170.3萬人次,同比增長74.63%。”這是今年國慶期間,漳州古城的閩南文化體驗遊交出的一份可喜的成績單。

  漳州古城地處九龍江西溪北岸,具有1330多年曆史。古城現存唐宋子城面積約53公頃,保留著唐宋以來“枕三台、襟兩河”的自然風貌和“以河為城、以橋為門”的築城形制以及“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古城中心軸線、府衙軸線至今猶存,是福建省風貌保存最完整的唐宋城池之一,同時也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3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由於年久失修等原因,古城內不少老房子損壞嚴重,甚至面臨坍塌風險。近年來,在充分保留古城神韻的基礎上,漳州抓好古城保護修繕和改造提升,推動業態培育和人氣集聚,活化利用文化遺産。

  “在漳州的人間煙火中感受閩南文化,通過喜劇演繹推廣閩南風土人情。”國慶期間,來瘋喜劇《侃侃閩南喜劇秀》來到漳州古城,用閩南語講脫口秀。在一陣陣捧腹大笑後,遊客感嘆道:“哦!原來這就是閩南。”

  活化利用是“新與舊”融合的紐帶,是文化遺産傳承歷史並重獲生命力的關鍵。

  去年11月,應法國國家建築博物館邀請,設計項目《福建土樓 活化利用》專題展覽走進巴黎建築與遺産城博物館展廳,展出7件大型土樓建築模型和影像,呈現地方建築傳統和歷史風貌,以及活化利用後的新形象和功能轉型。

  它們是眾多散落的“非世遺”土樓的代表。2022年,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嘗試對漳州的昇平樓、啟豐樓、翠美樓、進士樓、詩德樓、賓陽樓、河舊樓等7座土樓進行活化利用,並以模型展示。

  “根據徐甜甜教授關於建築的‘針灸理論’,採用微介入方式,對現存土樓進行局部修繕,提升居住條件。把閒置空間用作活動和休閒場所,把空置多年的土樓改建成社區中心。”11月15日,“世界遺産 福建土樓”福建(漳州)土樓活化利用展示館正式開館,展示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設計從每座土樓的建築特性和歷史文脈出發,因物賦形,將其活化為獨一無二的現代文化設施,既保留了過去幾十代人共同生活的集體記憶,又向世界展示福建土樓的別樣風貌,推動土樓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高山流水遇知音,悠悠弦音串古今。

  天柱山下,循著琴聲,來到長泰龍人古琴文化村,在這裡斫琴會友,切磋、研究、製作中國古老的彈撥樂器——古琴。

  “撫琴之處是吾鄉。”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古琴製作技藝(長泰)代表性傳承人謝建東在長泰區天柱山腳下建起了龍人古琴文化村。一群志同道合者在這裡開始了斫琴技藝傳承創新和古琴文化傳播,共同研發出“龍人冰弦”,以高強度合成纖維絲、真絲及尼龍絲製作而成,不僅彌補了絲弦、鋼弦的不足,而且具備絲弦的古樸音色,實現古琴非遺保護的活態傳承。

  這一創新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受到業內盛讚。自此,龍人古琴文化村集古琴製作、琴學研究、文化傳承、藝術傳播、教育及遊學研學等於一體,並先後與廈門大學、華僑大學、閩南師範大學、台灣明道大學等兩岸多所高校合作,互設“龍人古琴學堂”和古琴教育人才基地,開設古琴選修課程,以學分選修、學生社團等形式,開展古琴文化教育人才的培養工作,參與古琴培訓的學生已累計有5萬餘名。2022年,漳州市龍人藝文職業技術學校獲准成立,古琴文化傳承邁入職業教育階段。

  漳州市博物館館長李海梅表示,要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辯證關係,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認同感和獲得感,激發人們對傳統閩南文化的了解、認同與熱愛。

開放與傳播

  “好!唱得好,精彩!”日前,台灣新永樂戲劇團在龍海區東園演出,吸引了不少戲迷愛好者前來觀看。該劇團是首個在漳註冊的台灣歌仔戲團。

  歌仔戲,又名薌劇,是用閩南語演唱的地方戲曲劇種,起源於漳州的錦歌。

  錦歌是流傳于漳州及周邊地區的民間藝術奇葩,原名歌仔。300多年前,大量漳州人隨軍入臺,帶去了家鄉的錦歌、車鼓弄等民間藝術,並逐漸將其搬上舞臺,在清末民初演變為台灣歌仔戲。上個世紀20年代,台灣歌仔戲班渡海回閩,歌仔戲因此回傳故里漳州。

  抗戰期間,歌仔戲被迫停演。為了避免這項傳統藝術就此消亡,漳州老藝人邵江海、林文祥等人將其改良為閩南改良戲,重新在漳州大地唱響。後來該劇種也因發源於薌江流域而被重新命名為“薌劇”。

  “薌劇(歌仔戲)是全國300多個劇種當中唯一由海峽兩岸共同孕育的‘姐妹花’劇種。”漳州薌劇傳承保護中心主任陳朝暉説。

  漳州是台灣同胞的重要祖籍地,漳臺同根、同祖、同源,具有共同的民間信仰和文化習俗。

  例如,作為一種傳統樂器,大廣弦是兩岸戲劇界共有的樂器,是閩臺兩地共同的傳統文化符號,“漳臺大廣弦”現已躋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例如,作為一種舞蹈形式,起源於明嘉靖年間,戚繼光部隊在抗倭得勝後與民眾共跳的大鼓涼傘,與台灣的“跳鼓陣”一脈相承,“漳臺大鼓涼傘舞”現已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兩岸一家親,漳臺親上親。

  閩南文化作為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有可為。近年來,漳州充分發揮祖地優勢,舉辦各類文化節、尋根謁祖、族譜對接等民間文化交流活動,讓兩岸同胞在交流交往中走近走親。

  文明如水,潤物無聲。

  近年來,秉持開放包容,漳州通過“走出去”與“請進來”,推動閩南文化“下南洋、闖世界”,讓世界了解漳州,愛上漳州。

  今年春節期間,在中法建交60週年之際,“漳州閩南文化周”活動亮相巴黎,成為“中法文化旅遊年”啟動後福建省第一個在法開展的文化交流活動。

  “67年前,我們在巴黎演出《大名府》。演出結束後,很多觀眾湊近觀摩木偶,對老藝人的手上功夫驚嘆不已。”漳州布袋木偶傳承保護中心副主任許潔莉説。今年,重返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舞臺,小木偶“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耍盤子、耍花槍、射箭、摔跤、舞獅等絕活,將布袋木偶生旦凈醜的技巧展現得淋漓盡致。如今,《大名府》的表演足跡遍佈五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過文明交流互鑒,讓“友誼之花”跨洋綻放,使非遺瑰寶傳得更遠、唱得更響亮。

  今年3月,漳州在菲律賓舉辦“閩南文化走進中菲人文之驛”活動;5月,參加中國駐美使館舉辦的“海絲起點·清新福建”開放日暨福建省推介活動,並組織開展“漳州閩南文化周”走進美國弗吉尼亞州布萊爾伍茲高中學校等活動。

  近年來,漳州以文化遺産為載體,擴大國際“朋友圈”,舉辦許多文化交流活動,還邀請外國友人來漳交流,講好中國故事漳州篇章。(記者 潘園園 蕭鎮平 杜正藍)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