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龍岩通過建設鄉村文化會客廳,將各式“文化大餐”送至群眾家門口

以文會友 開門迎客

2024-11-23 07:34
| | | |

在上杭縣中都鎮都康村祥和書院,村裏的十番音樂隊在表演。

  今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在提升文化影響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為功。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堅持不懈做好以文化人工作,積極推進移風易俗。

  在新羅區竹貫村,湖光山色和人文美景吸引上千名藝術愛好者到此采風寫生;在長汀縣南塘村,古老農耕文化經豐富的研學活動煥發出新生機;在上杭縣瓦子街,非遺文化體驗活動為群眾精神生活“加油”……在龍岩各地,各式滋味十足的“文化大餐”被送至群眾家門口。

  今年5月,《龍岩市鄉村文化會客廳建設實施方案(試行)》印發,龍岩實施鄉村文化會客廳建設工程,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如今,鄉村文化會客廳在龍岩各地的建設成效如何?給當地帶來哪些變化?近日,記者走進多個鄉村文化會客廳一探究竟。

變廢為寶 古建煥新生

  走進武平縣永平鎮帽村,濃郁的紅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土地革命時期,永平鎮扛起中央蘇區‘東南前哨’的重責,戰鬥在蘇區最前線,打造了鋼鐵一般的中央蘇區東南屏障……”在帽村的中央蘇區東南屏障展覽館,一場回溯武平人民可歌可泣革命史的講解吸引不少遊客駐足。

  在展覽館對面的紅都前哨研學中心,體驗者手執倣真槍,沉浸在“帽村血戰”互動遊戲中。

  “這些都是帽村鄉村文化會客廳的組成部分,由廢棄糧站改造而成。”永平鎮鄉村振興服務中心主任林文峰與記者一起走出舊糧站,向村內走去,一路上隨處可見紅軍墻繪和紅軍銅像。文化會客廳的建設輻射到村莊角角落落。

  村裏擁有300多年曆史的“竹苞松茂”是方氏祖屋,位於舊糧站旁,是典型的傳統客家建築,佔地近4000平方米,閒置已久。如何讓古建煥新生?

  當地將其打造成鄉村文化會客廳,注入文化活力。祖屋正廳保留為村民家族聚會的場所,兩側廂房被改造成“村史展覽館”和“鄉村記憶館”。廚房、糧倉、婚房……客家人的生活場景在一間間廂房內被復原。

  “古建築是承載鄉村文化的‘活化石’。我們鼓勵各村將古建築作為鄉村文化會客廳的陣地,保護傳統建築和傳播鄉土文化一舉兩得。”龍岩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不搞大拆大建、堅持集約節約是鄉村文化會客廳的建設原則之一。

  新羅鄧厝村提升改造鄧子恢故居、上杭官田村深入挖掘李氏大宗祠、長汀水口村修繕古民居35處……在龍岩,越來越多古建築隨著鄉村文化會客廳的建設煥發新生機。

文化惠民 滿足新需求

  每隔兩三日,在上杭縣中都鎮都康村的祥和書院內,總會傳出陣陣樂聲。村民葉其英敲著揚琴笑著説:“以前練琴要去琴友家裏,不方便,現在我們終於有了自由的練琴地。”

  祥和書院是由老宅修繕而來的鄉村文化會客廳。都康村內琴棋書畫愛好者頗多,書院開放後,村民們有了文化交流的主陣地。詩詞吟誦會、讀書分享會、書法練習活動……村民們在此盡情釋放文藝激情。

  上杭縣臨城鎮城南社區地處城郊,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菜,種菜也成了鄉村文化會客廳的招牌。“我們在這裡打造了親子菜園,讓城裏的人們都能到這感受農耕文化。”城南社區黨總支副書記曾葦珍説。此外,書法課、古琴班、科學體驗課、樂隊班……適合各年齡段的課程在鄉村文化會客廳安排得滿滿噹噹。

  無論是著眼于村民琴棋書畫興趣的“小而精”的祥和書院,還是聚焦于多樣文化需求的“大而廣”的城南社區鄉村文化會客廳,在龍岩,每個“會客廳”都充分挖掘獨特文化基因,滿足不同年齡層群眾的文化需求。

迎八方客 賦能文旅興

  今年,“非遺奇妙夜”沸騰了連城的文旅市場。

  在連城四角井,四海賓朋目睹姑田大龍的風采,因璧洲花燈而驚艷,被潮汕英歌舞所震撼……老百姓品茶、搖扇、吃茶點,欣賞令人目不暇接的非遺展演。

  連城縣蓮峰鎮圍繞“非遺奇妙夜 魅力四角井”主題,構建了一個多元、開放、包容的文化會客廳,具象化了“會客”定位,讓所有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化體驗。

  非遺奇妙夜點燃了八方來客的激情,也激發了經濟活力。連城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負責人説,依託“非遺+”的形式,今年上半年,連城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限額以上企業中實現高速增長,居全市榜首。

  鄉村文化會客廳既是給村民提供文化服務的陣地,也是迎接八方賓朋的重要場所,不少鄉村把鄉村業態培育融入文化會客廳建設,服務鄉村文旅經濟發展。

  走進武平縣中山鎮陽民村,像是走進一幅“一河兩岸,十里翠竹”的山水畫。當地以“竹”為媒,以“文”為魂,打造出一座集休閒、旅遊、研學、體驗于一體的鄉村文化會客廳。

  “水墨陽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匯聚了多元竹文化。從竹趣研學館到竹藝製作館,從“遇見陽民”景觀小屋到“以竹代塑”應用場景示範區,從精巧獨特的竹編品到沁人心脾的竹葉茶……一根綠竹在陽民村被賦予更多可能性。

  陽民村的魅力不止于“竹”。站在高處俯瞰整村,濕地公園騎遊步道長達7公里,偶有自行車騎行愛好者穿梭于竹林之中。蜿蜒的中山河宛如巨龍,遊客乘坐“龍河竹漂”賞山水風光。嫋嫋炊煙縈繞著茂林修竹,農家小院傳出歡歌笑語。日暮逐漸降臨,陽民村卻愈發熱鬧,來此研學、團建的團隊絡繹不絕。

  鄉村文化會客廳為鄉村帶來了賓客,也帶來了增收。陽民村黨支部書記鄔廣勤表示,今年以來陽民村實現竹産品産值265.3萬元,由村集體和村民入股的“龍河竹漂”項目今年創收48.7萬元。

  鄉村文旅蓬勃發展為鄉土人才提供了成長展示的平臺,鄉土人才的成長反哺著鄉村文旅提質升級。連城縣培田村成立客家社區大學,挖掘非遺傳承者,培養鄉村旅遊經營服務人才;上杭官莊畬族鄉開設畬族手工藝品製作等特色興趣班,播撒畬族文化傳承的種子;長汀水口村挖掘本土文藝人才資源,建立鄉土文化人才隊伍庫……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龍岩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龍岩市鄉村文化會客廳試點建設村(片)正在抓緊探索優質文化直達基層的機制,計劃通過3至5年的努力,在全市行政村基本完成鄉村文化會客廳建設。(記者 徐士媛 戴敏 羅小春 通訊員 岩萱 文/圖)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