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牡丹”好戲連臺
閩西漢劇《百姓鎮軼事》劇照(資料圖片)
研學學子走進梨園,體驗閩西漢劇。(資料圖片)
閩西漢劇《魏侃夫》劇照(資料圖片)
核心提示
15日,第九屆福建藝術節閉幕式在福建大劇院舉行,閉幕式上舉行了第二十九屆全省戲劇會演頒獎儀式。
本屆戲劇會演,來自龍岩的閩西漢劇《王景弘》和《魏侃夫》雙雙榮獲“優秀劇目獎”(劇目一等獎),這是此屆藝術節含金量最高的獎項之一,創下龍岩在一屆省藝術節同時收穫兩個“優秀劇目獎”的歷史。
兩部劇目收穫大獎,成為“南國牡丹”迎來第二春的生動縮影。其中,《魏侃夫》的獲獎不僅創下武平縣漢劇藝術傳承保護中心的最好成績,劇目精彩片段還參加了閉幕式彙報演出。
閩西漢劇歷經300年薪火相傳,前有老一輩閩西漢劇人的堅守,後有年輕力量的注入。閩西漢劇歷經多次起落,一直保持蓬勃生命力,離不開一代代人的接續奮鬥,更離不開閩西漢劇紮根的文化土壤。
有人在 才有堅守
閩西漢劇,舊稱“外江戲”,亦稱“亂彈”,是福建地方戲曲劇種之一。閩西漢劇已有近300年曆史,它脫胎于外來劇種,自清代乾隆年間傳入閩西,吸收了閩西客家方言和民間音樂,逐步形成了獨具風格的地方劇種,被譽為“南國牡丹”。
20世紀30年代初定名為漢劇,20世紀50年代末為與湖北漢劇相區別,正式改稱為閩西漢劇,除閩西外,泉州、漳州等地也對漢劇情有獨鍾。
在武平縣漢劇藝術傳承保護中心,一提到展演部部長陳金鳳,中心裏的人評價道:“她出身閩西漢劇世家,採訪她最合適。”
正在指導演員的陳金鳳聽到這,臉上帶著羞澀與自豪。
“我的爺爺、爸爸和我都在武平漢劇團,我與愛人也是在漢劇團結緣的。”説起與閩西漢劇的緣分,陳金鳳娓娓道來。
陳金鳳的爺爺是武平漢劇團成立後的第一代“元老”,飾演醜行,而父親則更多兼顧後勤保障,在需要時也常常跑跑龍套。早些年,武平漢劇團的成員都住在一個大院裏,無論練功排演還是日常生活都在一起,大院經歷也構成了陳金鳳人生記憶中的第一塊拼圖。
印象中,陳金鳳觀看爺爺排練的次數並不多,但有一次卻讓她驚艷至今。那時陳金鳳剛上小學,一天放學回家,無意中瞥見爺爺在排練。“只見他從桌上輕巧越過,又從桌底靈活鑽出,動作瀟灑飄逸,就像展示一種武功。”陳金鳳説,後來她才得知爺爺表演的是閩西漢劇獨有的武功技巧“桌上翻”,而當時年近七旬的爺爺,仍能行雲流水地將此動作完成,十分驚艷。
對漢劇的熱愛似乎深融于陳家祖孫三代的血液之中。陳金鳳的爺爺去世時,家人遵照其遺願,將陪伴其一生的《十五貫》劇本和曲譜一起安葬。陳金鳳還記得爺爺出殯那日,當地眾多戲迷自發前來相送。
自小便浸潤在濃厚的漢劇文化之中,陳金鳳對漢劇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自然又昂揚地生長著。“同學們愛聽愛唱流行歌曲,我卻獨愛聽戲唱戲。”陳金鳳説。
在陳金鳳的印象裏,閩西漢劇也曾低迷過,“父親在劇團有好幾年都沒領到全額工資,就是靠著對漢劇的那份感情堅持了下來”。
1999年,陳金鳳初中畢業,恰好碰上武平漢劇團的“團帶班”公開招生,那是武平漢劇團的“團帶班”時隔10多年的又一次公開招生,憑藉自小耳濡目染打下的基本功,陳金鳳成為當時招收的15名學員之一。
不同於舞蹈、雜技、歌唱等演員可能多鑽研某一方面的本領就可以,戲曲演員是“唱念做打”樣樣不能落下。“閩西漢劇特有的包容性與開放性,使其在唱腔、舞蹈、樂器等表現形式上十分多樣,也對演員的基本功提出更高要求。”省級非遺傳承人劉春英介紹説。
閩西漢劇講究苦練,該吃的苦一點兒也不能少。在武平漢劇團,所有演員5點半起床,6點空腹上早課,8點半吃完早飯後,學員們觀摩老師排戲、模倣練習,而後就自身短板向老師請教。
從起床到入睡,學員的練功服幾乎從未脫下過,隨時隨地見縫插針地練習在團裏是常態。
比練習更辛苦的是下鄉演出。從坐推車、牛車到拖鬥車,到睡雞棚、稻草,漢劇團下鄉少則7天,多則15天,艱苦的環境嚇退了不少人。陳金鳳回憶道:“很多小姑娘一路在哭,下一次鄉就被嚇跑了。”而陳金鳳得益於同在團裏的父親在身旁鼓勵和慰藉,才堅持了下來。
25年時光飛逝,當初的15名學員如今在團的只剩兩人,陳金鳳便是其中之一。談起人員離散,陳金鳳感嘆:“離開的人各有原因,其中不少雖然熱愛漢劇,但不得不轉行。”
面臨如此多的艱辛,但靠著對漢劇的熱愛,陳金鳳堅持至今。在武平漢劇團,仍有一批像陳金鳳一樣的人願意紮根在漢劇行當,從年輕稚嫩的青年學員成長為獨當一面的“臺柱子”。
如今,一批劇團小將正逐漸嶄露頭角,陳金鳳考慮退居幕後。無論是以陳金鳳為代表的中堅力量,還是渴望獨挑大梁的後備力量,他們與武平漢劇團的故事都將繼續下去。
有低谷 更有保護
像大多數傳統劇種一樣,漢劇也曾沉寂。身為小劇種,漢劇面臨的生存壓力更為嚴峻。
武平縣漢劇團成立於1957年,乘著新中國成立的春風,漢劇逐漸進入蓬勃發展時期。
閩西漢劇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還十分活躍。“群眾基礎好,懂戲的人多,每場演出都能吸引很多人到場觀看。”武平縣漢劇藝術傳承保護中心主任鐘文鋒説,當時娛樂活動還比較少,電視、電影等都還未出現,人們的主要文化活動就是看戲。那時,閩西漢劇一度興盛,甚至在同一個村裏,還會出現兩個劇團鬥戲的熱鬧場面。
後來,隨著電視、電腦、手機等新興技術的普及,人們的娛樂活動選擇也越來越多。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閩西漢劇進入低潮期。
鐘文鋒1998年入職武平漢劇團,他將武平漢劇團當時的境況形容為“青黃不接”,他見證了武平漢劇團在紛繁複雜的文化市場中不斷尋求出路與轉型時的迷茫。
鐘文鋒畢業于龍岩華僑職業中專音樂班,並不是戲曲科班出身,以往武平漢劇團主要以“團帶班”公開招生的方式挑選新人,但那年武平漢劇團卻招了音樂專業畢業的鐘文鋒,劇團急需能夠表演流行歌舞的人才。
“在多元化娛樂形式衝擊下,漢劇市場急劇萎縮,演出減少,人才流失嚴重。”鐘文鋒説,傳統漢劇面臨人才斷檔、演出不穩定等困境。
此外,由於歷史原因,閩西漢劇的相關資料不多,尤其是現存劇本、唱本存量極少。更讓鐘文鋒煩惱的是,漢劇導演、舞美、作曲等主創性人才稀缺,這給新劇目創作、老劇目復排帶來很大困難,制約了劇目的拓展。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閩西漢劇的觀眾主要是中老年人,而青少年觀眾群體較少,整個觀眾群體呈現斷層的趨勢。
2006年,閩西漢劇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但這一舉措並未讓漢劇立即復興。
武平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黨組書記林忠新介紹説:“雖然國家層面表示了對閩西漢劇的重視,但閩西漢劇的市場接受度還是很低。”龍岩市各縣(市)、區的漢劇團迫於現實壓力,先後改制,武平漢劇團成為全市乃至全省唯一的縣級漢劇團。
武平漢劇團能夠保留下來得益於武平縣委縣政府的堅持。武平縣委縣政府經過充分的調研論證後明確表示,漢劇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寶物,要保護好、傳承好,不僅不能改制,還要加強漢劇發展。
加強陣地建設成為第一要事。2012年,武平漢劇團更名為“武平縣漢劇藝術傳承保護中心”,並成立武平縣漢劇藝術傳習基地,漢劇保護傳承工作被納入縣級規劃。武平漢劇團還有了嶄新寬敞的練習場地和表演場地。
同時,中心的成立將劇團納入財政保障當中,中心20個編制人員工資由財政保障,而其他人員的工資縣裏也會通過各種辦法進行獎補,以減少中心的經濟負擔。
閩西漢劇振興,人才是關鍵。每隔數年,中心都會與相關院校合作,委託培養定向委培生,目前已經培養3批。今年,與梅州市藝術學校合作委託培養的15名新人即將入職中心,為武平漢劇注入新鮮血液。
二胡弦動,樂隊奏響。17日晚8點,武平興賢坊梨園劇場內座無虛席,今年剛從梅州藝校畢業的李莉婷與團員共同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齣閩西漢劇傳統好戲。
武平在興賢坊文化街區特意設置了梨園展示基地,每週三、週五、週六晚上在梨園進行漢劇表演,既為閩西漢劇提供了展示舞臺,也為武平人民帶來了一齣出視聽盛宴。
“看著台下越來越多的孩子,他們眼中的那份興奮與好奇,我們演出都更有動力了。”李莉婷説。
閩西漢劇要振興,不僅要有年輕演員,更要有年輕觀眾。近年來,武平縣漢劇藝術傳承保護中心通過打造社交平臺,開展“閩西漢劇進校園”等活動,在年輕群體中擴大影響力。
當晚的演出像往常一樣被搬上短視頻網路平臺。幾個精彩片段一發,當即就被刷屏。年輕演員、年輕觀眾、年輕的傳播方式,正全方位地注入這一古老的地方劇種,賦予更多的可能。如今,劇場裏的年輕面孔已佔到觀眾群體的40%左右。
“這些演出培養了一大批漢劇觀眾,年輕觀眾越來越多。”陳金鳳説,“以前在劇場只能看到中老年觀眾,如今就不一樣了,年輕面孔逐漸增多。”
有力作 就有影響力
6日晚,武平縣漢劇藝術傳承保護中心攜《魏侃夫》亮相第九屆福建藝術節暨第二十九屆全省戲劇會演,為觀眾呈上一道飽含地方特色與深厚文化底蘊的藝術大餐。
《魏侃夫》是一部以發生在武平的歷史真實故事為題材的閩西漢劇。該劇講述了明朝初年,由於朝代更替,兵荒馬亂,武平縣城西北的劉坊鎮遭到土匪搶劫。為保民安,離職縣令魏侃夫帶領村民在劉坊鎮建築城墻,持械防賊。後遭人誣告其私募鄉兵,築城造反。皇上震怒,派兵剿辦。魏侃夫怕殃及鄉民,主動投案説明情況,卻被處以剝皮極刑的故事。
《魏侃夫》是近年來武平漢劇團重點編創的一齣大型閩西漢劇,這也是一場籌謀了7年的大戲。
創排新劇目是武平漢劇團一直堅持的傳統,也是武平漢劇團生生不息的重要保障。鐘文鋒説:“有時候一齣好戲能夠救活一個劇團。”
那麼,什麼戲才能算是好戲,武平漢劇團應該創排什麼樣的新戲?武平漢劇團以實際行動作出了回答:既要緊扣時代脈搏,又要體現武平特色。
一方面,魏侃夫在武平縣確有其人,且其故事在當地流傳甚廣,擁有一定的群眾基礎。更為重要的是,在魏侃夫的身上體現了“忠誠、乾淨、擔當”等特質,特別為當代所需要。
為創作好劇本,主創人員走訪故事發生地——萬安鎮,採訪當地群眾,收集相關民間故事。同時戲劇的舞美也增添了很多當地元素,力求演出真實動人。鐘文鋒説:“演出後很多觀眾反映劇情真實,很有代入感,臺上魏侃夫説的話、做的事就是他們心中所想像的那樣。”
身為縣級漢劇團,想要創排好《魏侃夫》此類大型漢劇十分不易,資金和人才的短缺是必須直面的難題。
鐘文鋒説,為了湊夠資金,武平漢劇團一邊向各方面爭取資金,一邊想方設法自籌,到處演出賺取演出費。為了排這部大戲,劇團竭力縮減成本、道具花費,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支出。
鐘文鋒笑稱:“買服裝時我們都得‘賣慘’爭取低價。”最終,《魏侃夫》的創排只花了200多萬元。
演出人員方面,《魏侃夫》群眾場面多,需要114位演員,但武平漢劇團只有60多人,鐘文鋒只得到處借人:藝校借學生、民間借樂隊、市漢劇團借演員、請退休老同志回來幫忙……多方支援下,終於湊夠人數。
為了這出大戲,所有演職人員耗盡心血。演職人員採取“三班倒”的排練方式,最遲早上8點半就開始排練,一直持續到晚上12點才結束,如此高強度的排練持續了兩個月。
導演金愛珠對戲劇的執著更是令劇團人員感動。金愛珠和武平漢劇團是老搭檔,她為武平漢劇團指導了4部戲,因此她清楚地知曉漢劇團各成員的所長,精準安排角色。在角色訓練外,金愛珠對舞美、燈光、音響也提出了高要求。即使在身體受傷的情況下,金愛珠仍會每日拄著拐杖出現在排練現場,對臺上的每一處細節都精雕細琢。
沉澱7年只為一朝勃發。6日首演當天,所有人都懸著一顆心,但演出效果卻是出乎意料的好。“我們原先還擔心上座率,但7場演出幾乎場場爆滿。”林忠新表示,每到高潮時,現場掌聲雷動,因劇情落淚者不在少數。
近年來,武平縣漢劇藝術傳承保護中心以持續打造鄉土題材的精品漢劇劇目為重要抓手,自2009年以來,先後創排紅色歷史題材的《走出圍屋》、民間傳説題材的《定光佛緣》、和諧社會題材的《百姓鎮軼事》、林改題材的《追夢青山》、鄉村振興題材的《捷文春汛》等一系列原創漢劇。其中,《百姓鎮軼事》獲得福建文藝最高獎項百花文藝獎,實現武平在該獎項上“零的突破”。
此次以地方歷史人物為題材的新劇目《魏侃夫》,正是這一振興計劃的延續。
鐘文鋒説:“我們希望通過弘揚植根民間的鄉土文化價值寶藏,打造從泥土里長出來的精神家園和心靈港灣,營造武平人的精神原鄉和靈魂歸宿,從而為閩西漢劇在武平的發展培根鑄魂。”(記者 戴敏 徐士媛 通訊員 鐘曉芳)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