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一張灑滿金輝的名片

——走進閩派文藝精品系列報道之泉州提線木偶戲

2025-01-03 08:39
| | | |

《元宵樂》劇照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林聰鵬的工作室 記者 李閩 攝

提線木偶戲進校園演出。

《火焰山》獲得首屆“國家優秀保留劇目大獎”。

提線木偶戲表演受到孩子們的喜愛。

  2024年5月,泉州市木偶劇團在保加利亞加布洛沃市參加“歐洲笑都——保加利亞加布洛沃市幽默諷刺節”和嘉年華大型踩街展演活動。(圖片除署名外由受訪者提供)

  編者按:福建地處東南沿海,背山面海,獨特的地理風貌孕育了相容並蓄的多元文化,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閩人感風氣之先,歷來敢為人先、愛拼會贏,出現了一大批光耀史冊的歷史文化名人。勤勞智慧的閩人,從豐富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營養,紮根於人民群眾的社會生活,創作了一批具有濃郁閩味的文藝精品,傳承積累、蓬勃發展。從今天起,我們陸續刊登“走進閩派文藝精品系列報道”,這組深度報道,通過名家的訪談、現場的寫實、生動的故事和深度的解析,向讀者朋友展示我們身邊的精品力作。

  泉州提線木偶戲是蜚聲世界的中國傳統藝術精品,也是閩派文藝精品中的經典,經千年而不衰。木偶戲在本土深受喜愛,又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生動傳遞中華文化的深厚內涵,向全球觀眾打開一扇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它的歷史發展是怎樣的?有何特點?何以千年長青?請看記者的報道——

  古藝越千年,演人世百態,華夏文明博大精深。

  懸絲舞十指,慨藝壇長青,名匠流芳傳承不輟。

  泉州提線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它與梨園戲一樣,是構成泉腔戲曲的古老劇種,距今已有千年。

  早在1907年和1914年,當時的戲班“慶元班”,曾先後兩次渡海到東南亞獻藝,開創了“走向世界”的先聲。建團70多年來,泉州市木偶劇團已出訪世界五大洲8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余次,榮獲“人民友誼貢獻獎”。每到一地,激起當地民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

  它曾連續三屆獲得“文華獎”,獲得首屆“國家優秀保留劇目大獎”,多次在國際藝術節上獲得大獎。在聯合國總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北京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美國卡內基音樂廳等重要場合表演。

  古老的藝術,鮮明的民族特色,旺盛的生命力。

  這是一張灑滿金輝的名片。

賦木偶以生命

  2024年11月21日,泉州市木偶劇團。

  沈蘇革現年58歲,一級演員,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木偶戲(泉州提線木偶戲)的代表性傳承人。

  據了解,1952年,幾個民間班社合併,泉州市木偶實驗劇團由此創建,招募了當時提線木偶戲名師,如張秀寅、楊度、黃奕缺等,此為泉州市木偶劇團的前身。劇團機構幾經變化,曾一度解散,後再獲生機,于1978、1979年重新招收30名學生,學制5年,沈蘇革便是這一期的學生。一轉眼,當時的小學生已屆退休之齡。

  木偶戲表演最高境界,是賦木偶以生命。

  “你如果不感動自己,怎麼去感動別人?”沈蘇革深有體會。

  近20年前,劇團創作《趙氏孤兒》。該劇取材于春秋時期晉國,趙盾遭滅門之災,僅剩一名孤兒,為保此血脈,更為了保存晉國數千嬰兒性命,駙馬趙朔、莊姬公主、韓厥將軍、草澤醫人程嬰妻兒慷慨赴義。程嬰將自家親兒與趙氏孤兒互換替死,忍辱負重十六年,使趙氏孤兒得以長大後報仇雪冤。

  “傳統木偶戲沒有大型悲劇,木偶沒有表情,悲劇怎麼演?全世界木偶戲,演悲劇還沒有人成功。”正因為如此,時任團長王景賢覺得值得一試,他親自編劇,並請來金獎導演呂忠文執導,高甲戲作曲葉正明與劇團演奏員陳志傑合作音樂,創排大型木偶戲悲劇《趙氏孤兒》。沈蘇革操演“程嬰”。

  “怎麼才能把木偶演到讓觀眾感動?真的挑戰很大。”沈蘇革説。

  排演時值夏天,室內沒有空調,幾個老舊電風扇轉個不停。連續四個月,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他整天想著《趙氏孤兒》的戲,鑽進劇本研究人物性格,眼前都是程嬰的影子,但如何表現那種失去親生兒子的切膚之痛和忍辱負重的感覺?卻遲遲沒有找到最準確的表現方法。

  呂忠文導演和葉正明老師在旁鼓勵道:“你要忘掉自己,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

  突然一日,沈蘇革從迷糊中醒來,好像抓到了久久尋覓的那個點。他試著用一種高腔來傳達自己體驗到的悲痛、苦澀的感覺。

  排演時,他看到呂忠文導演坐在觀眾席中流下了淚水。

  “從藝以來,那一次是最大的挑戰。怎樣操控沒有表情的木偶,表現出情感來感染觀眾?記得老師傅曾教導我們:演員表演‘一聲二色’,除了要練好線功外,還要練好道白和唱腔。這次算是體會到了。”沈蘇革説。

神奇的藝術

  上世紀末,劇團赴法國展演,當地提線木偶藝人在現場表示抗議:“為什麼要用納稅人的錢請中國人來表演?”

  劇團團長向翻譯了解情況後,對一名演員説:“你拿一尊木偶過去,和那位法國藝術家做個交流,你操控他的,他操控你的,完成木偶走路的動作。”演員心領神會,一下子就讓對方的木偶走起路來。

  而那位法國藝人操控泉州提線木偶走路,不是癱了,就是瘸了。撥弄許久不成,他信服地説:“東方藝術原來這樣神奇。”

  傀儡的角色,最早分為生旦凈醜四大行當,也稱“四美班”。演員按照“線規”以手指控制提線,牽動木偶做出動作。線是軟的,其長短與偶體線位,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須反覆微調,精益求精。

  泉州提線木偶的神奇之處不僅線上功,還有音樂。“中國其他地方的木偶戲,都採用地方戲曲為其配樂。而泉州木偶有自己的劇種音樂‘傀儡調’。”一級演奏員、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志傑説,在閩南,高甲戲、打城戲等地方戲曲及民俗宗教活動中,均大量採用“傀儡調”的音樂唱腔。

  “我們有保存完好的音樂唱腔,還有整套的打擊樂表演方式。”陳志傑説,演奏所使用的古樂器,基本上是“鑼、鼓、吹”,以南鼓為例,演奏方法甚奇。演奏時,鼓師左腳板置於鼓面,邊擊打邊移動和擠壓鼓面,奏出豐富多彩的音調,故今人稱之為“壓腳鼓”。

  構成泉州提線木偶藝術體系的,除了線功、唱腔外,還有木偶造型與雕刻。偶頭特色鮮明,有一套審美標準,簡言之曰“唐風宋韻”。唐之氣象,比較豐滿、圓隆;宋之精美典雅,簡約而不簡單,婉約而不小氣。

  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林聰鵬的工作室,散發著樟木的香味,案幾上擺著三排各種造型的木偶頭,就像是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提線木偶劇《趙氏孤兒》于2006年獲得“文華獎”,劇中有一角色為“殺人魔王”屠程。如何讓僵硬的木偶頭表現出“殺人魔王”的形象?林聰鵬琢磨了很久。一日看到電視上演《民間絕技》的節目,在表演耍牙,牙齒能吐出來並收回去。他受到啟發:“要不在偶頭裏做個機關,可以耍牙和暴目?”做機關不易,一個月後,他完成了設計。“讓人看起來很瘋狂、很兇殘,誇張地表現人物的特定性格,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

傳承創新千年不輟

  據介紹,懸絲傀儡戲至遲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邊地區流行,此後傳承不輟,至今保留700余出傳統劇目、300余支曲牌唱腔,以及線規和木偶頭製作方法。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量古抄本被毀,許多優秀傳統劇目瀕臨失傳。

  傀儡戲傳統劇目由三部分組成:一為“落籠簿”,最為古老,最遲形成于明代;二為“籠外簿”,包括全簿《目連救母》、全簿《水滸》和全簿《説岳》共三部連臺本戲;三為“散簿”,屬於“落籠簿”與“籠外簿”以外的其他零星傳統戲目。

  被譽為“活字典”的楊度痛感毀佚,1983年退休後主動回憶與整理優秀傳統劇目,先後完成“落籠簿”中《織錦回文》等20多部的記錄,以及“籠外簿”中《目連救母》《李世民遊地府》《三藏取經》的口述記錄。

  在胃癌住院彌留之際,他想到《三藏取經》還未排出,有失傳之虞,對劇團領導説:“‘籠外簿’三本戲唯《三藏取經》還未排出來,如果進棺材,死不瞑目。”

  之後,劇團安排學生到病床前,將其口述《三藏取經》之場口、扮相、角色、化粧、唱腔、表演等,用錄音、錄影記錄下來。

  病中劇痛,楊度咬緊牙關,一句唱腔分四五段唱,當場記錄者感動落淚。整整一個月,《三藏取經》口述完成。不久,他與世長辭。

  這千年的傳承,浸透了一代代名師的心血。“當代對泉州提線木偶戲做出巨大影響的人有兩個,一位是名揚海內外的中國木偶藝術大師黃奕缺,一位是任勞任怨、默默無聞的楊度。楊度為泉州提線木偶戲挖掘和保存了至珍至寶的藝術文化遺産,立下了不朽功勳。”劇團老團長這樣説。

  這千年的創新,是在傳統根脈上開放的朵朵鮮花。

  懸絲,傳統也就8根,搭在木偶的頭部、肩膀、手掌、腳上。後來,逐漸發展出12根、16根、18根、24根,直到36根、40根。線越多,木偶能動的部分就越多,表演就越細膩,難度也就越高。

  舞臺,傳統是八卦型舞臺,上世紀60年代以後,先後發展出中型舞臺、大型天橋高臺,隨著空間擴大,形成了集懸絲、杖頭、掌中等木偶戲技藝及人偶表演于一體的綜合演出形式。

  木偶頭,傳統中眼睛刻成細細的,面部粉色較淡。如今受新潮影響,加上舞檯燈光較強,林聰鵬雕刻的木偶眼睛變大、化粧變濃,他説:“滿足舞臺現代審美的需要,對古老藝術進行創新,木偶戲才有生命力。”

永無止境之路

  2006年,木偶戲(泉州提線木偶戲)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此後,泉州市木偶劇團和漳州、晉江兩個木偶劇團形成的“福建木偶戲後繼人才培養計劃”,于2012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優秀實踐名冊”。至今國內只有此例。

  是什麼造就了這千年長青的表演藝術?採訪中,劇團的同志們不約而同地講到一個故事——

  黃奕缺老師演出過的木偶,認真看,可看到偶身上百孔千瘡。線位差一點點,做出來的動作就不可能得心應手。每一場演出完成後,人們有提意見,或者他自己又想到了什麼不足,就戴上老花鏡,重新穿線,修改線位。“大師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用心血一點一滴做出來的。”

  泉州提線木偶戲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一代代藝術家匠心凝聚、接力積累。在當代,與許多傳統藝術相似,受到電影、電視、演唱會、網路等現代文娛方式的衝擊,其受眾與演出陣地在近二三十年急劇萎縮,劇團的生存、藝術的傳承是當務之急。

  對此,泉州市木偶劇團現任團長洪世鍵認為,泉州提線木偶戲的傳承與發展得到了泉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援,劇團要運用好泉州申遺成功的影響力,推進文旅融合,堅持傳播推廣和培育市場的策略,以豐厚的歷史底蘊、生動的偶趣和獨特而精彩的技藝表演,打造泉州的一張城市名片。

  據了解,2016年7月至2019年10月三年多時間裏,泉州市木偶劇團在市中心老城區舊團址“嘉禮館”于每週二、四、六、日下午4點至5點持續開展常態化免費公益性表演,每年200場次。後因觀眾需求量大,增至除週一外每週演出6場,每月28場、每年300余場。“多年的傳播推廣與市場培育,我們下了很大的功夫。”洪世鍵説。

  近年來,劇團持續策劃精品、培養市場,在泉州申遺成功以及城市文化發展、文旅深入融合的助力下,重煥活力。2024年,提線木偶戲在泉州木偶劇院演出900多場,觀眾人數45萬人,85%以上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觀眾。非遺藝術煥發出時代新韻。

  保持傀儡戲藝術的生命力,是一條永無止境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永遠精益求精,永遠不故步自封。

  或許,這就是傀儡藝術的生命力所在!(記者 李閩)

 

專家訪談

千年長青的奧秘

  泉州提線木偶戲是藝壇的一棵長青樹,也是閩派文藝精品中的一個典型。它為何逾千年而長青?對此,記者採訪了泉州市木偶劇團名譽團長、藝術總監王景賢。

  他認為,首先,泉州提線木偶戲是一種文化傳承。它跟泉州人一樣,是從中原過來的。晉唐至宋,仕族數次南遷,把中原文化帶到泉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成為本地文化的主體,這是泉州提線木偶戲的文化之源。比如,它所保留的300多部傳統劇目,有很深的文化傳承,並非兒童劇,而是平民百姓愛看的歷史劇,均取材于歷朝歷代的歷史故事,包含了幾乎完整的中國史;又如,它的語言,是閩南語,即古“河洛語”,是洛陽一帶的方言,是當時的“普通話”、官話。

  其次,它深深地紮根于生活。泉州的戲曲有兩大類,一類是野臺戲,在廣場上表演,像高甲戲,用的鑼鼓都是大鑼鼓,非常高亢,非常激昂,因為是在野外,聲音要大一些。還有一類是在廳堂裏表演的,就是廳堂戲,比如傀儡戲。傀儡戲的觀眾,是近距離面對面欣賞。傀儡戲表演精細,音樂也十分精緻。廳堂的房頂上有土,如果大鑼鼓一敲,灰塵往下掉,落到看演出的文人士大夫頭上,那是不行的,所以一定要用壓腳鼓。壓腳鼓的好處是,可以把音量控制得非常小,非常細膩,非常準確,和提線木偶表演的精細程度完全配合。面對面欣賞,讓人們細細品味,“在審美上,這是另外一路”。

  再次,泉州歷史上沒有大的戰亂,是一個和平發展的地方。大家都知道,泉州在唐代就開始對外開放了,宋元達到頂峰。長期對外開放、經濟發展,給泉州提線木偶戲提供了非常好的生存發展環境,所以它沒有間斷過。也正是這樣,泉州提線木偶戲得以千年不斷積累、傳承,從單一走向豐富,從粗糙走向精緻,從低級走向高級。

  最後,泉州是一個宗教文化相當發達的地方,“半城煙火半城仙”,宗教民俗文化相當繁榮。提線木偶戲跟這些民俗活動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它有非常好的生存土壤,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所以才能從各個方面保證這個劇種傳承、發展到今天。(記者 李閩)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