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臺商投資區搭建智慧“親清家園”打造數字營商環境
近年來,泉州臺商投資區瞄準束縛企業發展、影響營商環境的條條框框,以數字化思維推進“放管服”體制機制改革,依託“網際網路+”技術,率先建成融“惠企、便民、治理、監督”于一體的“親清家園”掌上智慧監督服務平臺,實現政銀企、區鎮村“三域三級”線上協同,創新推出了政策兌現、産業投資、廠房報建、産權登記、合同兌現等五大數字化應用場景,全方位、全週期、全鏈條打造更加“便利化”、更具“法治化”營商環境。“親清家園”智慧雲監督模式,入選“2021年度中國十大社會治理創新典型”,註冊用戶覆蓋全區政銀企、區鎮村以及所有涉稅企業和9成中青年群眾(基本實現1戶1人註冊);惠企政策兌現和工業項目審批100%線上辦理,平臺上線事項掌辦率達90.8%,用戶網評滿意率100%。
一、惠企政策“掌上兌”
針對疫情期間企業紓困反映強烈的惠企政策兌現“難、慢、遲、繁”問題,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創新推行惠企政策“掌上提、線上批、直達付、全程督”兌現模式,實現可訂閱、可計算、可評估,從申報到兌現時長不超3天,徹底革除“畫餅政策、抽屜政策、人情政策”垢病。改革以來,通過“親清家園”平臺成功發佈惠企政策258項,受理企業申報1865家次,線上兌現財政獎補資金超17505萬元。一是機制上實現“陽光化、顆粒化、精準化”。將全區所有惠企惠才獎補申報端口統一歸集到“親清家園”平臺上,陽光發佈全區惠企惠才政策,政策內容、申報條件、審核標準全部具體化和公開化,線上“晾曬”、實時更新,依託數據協同,實現政策依需訂閱、實時推送、精準計算。二是效率上實現“24小時響應、3天審核、秒到賬”。推行以承諾代證明、以信用代審核、以核查代材料的簡化機制,盡可能讓企業少填少報材料,動動手指線上提交、線上承諾,後臺24小時線上響應、跨部門協同線上審核,優化財政撥付環節,讓獎補資金“秒達”企業賬戶。三是目標上實現“不見面、不跑腿、不求人”。對惠企惠才政策申報事項目錄、審批要素一一明確,審核審批人員分級分權固化,全程留痕留跡,智慧分級預警,企業線上即可申報政策兌現,48項政策實行“免申即享”,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實現政策兌現“不見面、不跑腿、不求人”。
二、産業投資“雲導航”
從“投資一件事”角度出發,在“親清家園”平臺上開發“智慧投資導航”功能,將産業投資從計算政策、洽談簽約,到開辦企業、報建廠房,再到生産經營、破産登出等全生命週期辦事全部納入“投資導航”,重構流程、環節及時限,實現閉環連結和實時監督,為廣大企業提供最省心無憂的投資新體驗。一是體驗式導航。圍繞投資方式,設立招商建廠、招商租賃、自營建廠、自營租賃四種體驗場景,産業投資者可根據自身投資意向,線上一鍵體驗投資全流程辦事,做到心中有數、辦事無憂。二是數字化整合。將企業開辦、建築許可、獲得水電氣、登記財産、納稅、登出等企業全生命週期業務事項進行數字化整合,形成“企業開辦一件事、廠房報建一件事、生産經營一件事、破産登出一件事等,為企業發展提供省心的“打包式服務”。三是閉環式監督。政策計算、招商簽約、註冊開辦、落地建設、生産經營、政策兌現、企業登出等全流程辦事時限、辦理人員、審批要求全部固化、系統留痕,堅決杜絕拖拉懈怠。
三、廠房報建“全網辦”
立足工業廠房報建時間長、手續繁瑣、跨部門跑腿多的痛難點,創新推行工業廠房審批“全程網辦”模式,讓廠房報建“不折騰、不跑腿、不求人”。改革以來,累計為165個工業項目辦理全程網辦報建453件,審批效率提升8成以上。一是試行集中授權審批。將原分散在各個審批部門、各業務科室的工業項目審批事項全部授權委託區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直接審批,改變過去一個項目要找多個部門“來回跑腿、輪流通關”現狀,讓投資者辦事不再折騰、不再迷茫。二是搭建網上審批平臺。在“親清家園”平臺上搭建工業項目“不見面”審批系統,將項目備案、規劃許可、水電報裝、施工圖審、多測合一、聯合驗收等事項全部納入平臺辦理,打造工業項目“線上申報、線上受理、線上評審、線上勘查、線上繳費、線上發證”審批新模式。三是創新模擬審批機制。依託“不見面”審批平臺的“數據雲櫃”,對於土地使用權雖未取得但主體相對明確、符合規劃和環保要求的工業項目,實施“七制七化”改革,推行模擬審批制,盡可能讓企業“拿地即可動工建設”。四是實施遠端評審踏勘。在“不見面”審批平臺上開發“評估評審、遠端踏勘”功能,對企業設計方案實行專家線上評審、部門線上聯審,並實現項目管家線上簽到、遠端踏勘、系統留痕,規範現場勘察的自由裁量權。五是推行集中公示制度。堅持“能並盡並”,將環評、水保、規劃等審批公示環節進行折疊整合、集中公示,進一步縮短審批時間,促進産業項目儘早落地建成。
四、不動産權“智治理”
聚焦企業、群眾辦理不動産交易登記材料多、跑腿多、效率慢等痛點堵點,對現行不動産登記管理規則進行重新優化,在“親清家園”平臺上開發“智不動産”功能,通過“三融三跨”改革,以單元號為主軸,依託智慧化、數字化手段,對不動産權從首次登記、抵押、變更交易到産權滅失等全生命週期實行鏈式管理、全鏈智治,創新推進不動産領域治理體系現代化。一是“跨部門融職能”。將住建部門網簽備案職能劃轉移交至不動産登記中心,將網簽備案和不動産登記業務合併,徹底解決了同質事項多頭管理的問題,實現一次申請、統一辦結。二是“跨系統融業務”。將房産交易、不動産登記系統“合二為一”,並與稅務、銀行、公證、水電氣網等系統對接交互,實現一套系統申請,線上智慧派髮指令,實現網簽備案直連、銀行抵押直連,大大縮短辦理時間。三是“跨領域融數據”。利用電子印章、電子簽名、人臉認證、語音認證、線上支付等技術,對不動産從首次、抵押、轉移到登出等全生命週期實行智慧管理、智慧辦理,實現可溯源、可自證、可處置,讓不動産交易登記業務全生命週期可“不見面”辦理。改革以來,共51667筆登記交易業務“一趟不用跑”。
五、政企合同“雙兌現”
聚焦招商引資項目政企雙方承諾兌現不及時、監督不到位、項目落地慢等突出問題,創新推行招商引資政企合同“雙兌現”機制,在“親清家園”平臺上開發“政企合同雙兌現”監督功能,對涉及履約時限的合同條款實行智慧化提醒、預警和警報,將企業投資、建設、投産和政府徵遷、供地、審批等節點進行閉環管理,以智慧監督促進政企合同“雙兌現”,提升營商環境合同執行約束力。一是承諾事項顆粒化。將政府與企業之間簽訂投資協議條款逐條顆粒化分解為若干承諾事項,按時間軸進行協同串聯,承諾內容、兌現時間、完成進度等信息錄入平臺智慧跟蹤。二是兌現內容標準化。將政企雙方承諾的企業註冊、土地出讓、方案設計、開工建設、竣工驗收、項目投産、要素保障等重要節點配置標準時限、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合同履行異常情況及時發起提醒、警示、催告進行跟蹤監督。三是監督管理分級化。對政企雙方合同約定的承諾事項進行層級化監督管理,各鄉鎮、各部門兌現承諾接受區效能辦監督考核,投資企業兌現承諾接受招商辦的催辦、督辦以及獎懲兌現,紀檢監察部門對政企合同“雙兌現”實施監督的再監督,倒逼政企雙方誠信履約。推行5個月來,累計上架58個招商項目超508個合同承諾兌現節奏明顯加快,一批項目在土地出讓交地後1.5個月內即完成施工許可證辦理並動工建設,比合同約定的開工時間提早4-5個月,形成政企雙向推動項目落地的合力。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