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健全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體制機制 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

2024-11-26 16:22
| | | |

金軒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對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理論和實踐、內涵和外延、方法和路徑,作出全面闡釋、系統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體制機制。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切實增強使命感、緊迫感,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紮實推進高品質發展。

  深刻認識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大意義

  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洞察我國發展面臨的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認識生産力發展規律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徵、深刻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浪潮趨勢作出的戰略抉擇,是馬克思主義生産力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們黨一以貫之解放和發展生産力的時代傳承,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發展新質生産力是馬克思主義生産力理論與中國式現代化生動實踐相結合的重大理論創新。生産力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內容。馬克思在吸收古典經濟學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唯物史觀,研究提出了以勞動者、勞動對象、勞動資料為三要素的馬克思主義生産力理論。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質生産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品質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習近平總書記將馬克思主義生産力理論與中國式現代化生動實踐經驗相結合,創造性地提出新質生産力這一新時代生産力理論,既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生産力三要素的理論框架,又強調新質生産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的先進生産力質態,突出科技創新在生産力發展中的核心要素作用,將傳統生産力理論以“量”評判生産力發展水準拓展到更加注重“質”的變化,深化了對生産力發展動力機制和演進規律的認識。

  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新時代新征程解放和發展生産力的必然選擇。生産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回顧人類現代化歷史,每個時代率先實現重大科技創新突破從而大幅提升生産力水準的國家,往往就是這一時期綜合國力領先的國家。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産黨人接力探索、著力解決的重大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堅定不移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奇跡。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是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新時代新征程發展什麼樣的生産力、怎樣發展生産力的時代之問作出的科學回答。

  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黨的十八大以來,推動高品質發展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自覺行動。我國科技創新成果豐碩,創新驅動發展成效日益顯現。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平衡性明顯增強。改革開放全面深化,發展動力活力競相迸發。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發展方式轉變步伐加快,高品質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生産力水準與發達國家仍有明顯差距,制約高品質發展因素仍然存在。特別是當前我國生産要素相對優勢出現了變化,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達到了瓶頸,舊的生産函數組合方式已經難以持續,需要充分發揮我國制度優勢、市場優勢、産業體系優勢,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牢牢把握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實踐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質生産力的系列重要論述內涵豐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完整準確全面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論述精神,深刻理解黨中央戰略意圖,牢牢把握相關實踐要求,是我們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

  牢牢把握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這一實現路徑。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表現形式為催生新産業、推動産業深度轉型升級。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創新,主要載體是現代化産業體系。歷次工業革命經驗證明,重大科技成果只有廣泛滲透到産業領域,才能深刻改變生産函數,帶來生産力的大幅躍升和質變。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趨勢空前密集活躍,影響深度和廣度遠超以往。必須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戰略機遇,加快推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主動創造更多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高效及時地將成果應用到具體産業和産業鏈上,努力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上走在全球前列。

  牢牢把握統籌推進産業創新發展這一主攻方向。未來産業由前沿技術驅動,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方向,關乎國家長遠競爭力的形成。戰略性新興産業技術密集、經濟效益好、帶動作用強、成長潛力大,對經濟發展具有引領作用,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點領域;傳統産業體量大、體系全、競爭力強,是現代化産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新技術改造升級傳統産業同樣契合生産力要素及其優化組合躍升的基本內涵,決不能忽視和簡單放棄。要統籌推進傳統産業升級、新興産業壯大、未來産業培育,為發展新質生産力提供堅實物質支撐。

  牢牢把握因地制宜這一科學方法。我國各地方資源稟賦、産業基礎、科研條件等存在差異,必須探索符合各地實際和發展階段的新質生産力發展路徑。各地方要科學謀劃和選擇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培育發展方向,做到因地制宜差異化發展,不能簡單套用某一種發展模式,更不能盲目跟風、一哄而上。同時,要強化區域間協同合作,開展創新策源、驗證轉化、場景應用、生産製造等創新鏈産業鏈不同環節跨區域合作,協同部署重大科研項目、應用示範項目和規模産業化項目,構建優勢互補、高效協同的新質生産力培育體系。

  牢牢把握構建新型生産關係這一制度保障。生産關係必須與生産力發展要求相適應。發展新質生産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發展,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更具活力、更高效率的新型生産關係。既要加強政府的科學引導和政策支援,深化經濟體制、科技體制等改革,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堵點卡點;也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創新生産要素配置方式。同時,還要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營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抓緊抓實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要全方位系統性推進科技創新、産業創新、發展方式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和人才工作機制創新,構建與新質生産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産關係,推動各類先進優質生産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産力順暢流動。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推動技術革命性突破。技術革命性突破是催生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力量。要大幅增加高品質科技供給,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在若干重要領域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總結發揚新型舉國體製成功實踐經驗,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從制度上落實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高效協同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組織地推進戰略導向的原創性、前沿性技術創新。

  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著力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産力要突出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産業體系這個重點。要運用先進技術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培育壯大新興産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融合集群發展,完善産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引導産業健康有序發展。超前佈局未來産業,加強新領域新賽道制度供給,建立未來産業投入增長機制。加快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製度。

  著力推進發展方式創新,構建綠色低碳生産生活方式。綠色發展是高品質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産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産力。要著力推動重點領域綠色轉型,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發展綠色低碳産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迴圈經濟體系。持續優化綠色發展政策工具箱,健全支援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倡導綠色消費生活方式,加大綠色産品供給,推動提升“衣食住行用遊”等重點領域綠色消費水準。

  紮實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構建新型生産關係。要加快形成更加適應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新型生産關係,推動生産要素暢通流動、各類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潛力充分釋放。加快構建支援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構建適應引領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的新型舉國體制,優化重大科技創新組織機制和國家科技資源統籌配置,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環境。有序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深化人才工作機制創新,構築人才競爭優勢。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産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迴圈,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牢固樹立用人和培養人同等重要的理念,支援和推動用人單位培養人才。實行更加積極的人才引進政策,完善海外引進人才支援保障機制,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

來源:人民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