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報》刊發趙龍署名文章:積極促進新時代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4月16日,《學習時報》頭版頭條刊發了福建省省長趙龍的署名文章:《積極促進新時代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全文如下——
積極促進新時代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福建省省長 趙龍
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精闢概括並強調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深刻闡明扎紮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工作重點,殷切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這些重要論述,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一以貫之,與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關心重視支援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一脈相承,讓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再次吃下了安心謀發展的“定心丸”,為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品質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將懷著特殊感情、帶著特殊責任,深學細悟篤行,加快推動福建從民營經濟大省向民營經濟強省邁進,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
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具備堅實基礎,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新時代以來,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邁上了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民營經濟也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迎來了更加光明的前景,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砥礪奮進未來可期。
黨中央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大政方針,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提供了根本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已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將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不能變,也不會變”,充分彰顯了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進程中堅定支援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鮮明立場和決心意志。新時代以來,我們黨對民營經濟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對民營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在理論和實踐上一脈相承、與時俱進。在戰略定位上,明確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在産權保護上,明確依法平等長久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産權,指出公有制經濟財産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産權同樣不可侵犯。在政策待遇上,明確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産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新征程上,優良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法治環境,必將推動民營經濟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闊征途上綻放新風采、作出新貢獻。
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勢頭強勁、前景可期,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搭建了廣闊舞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營企業是伴隨改革開放偉大歷程蓬勃發展起來的”。我們黨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為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新時代以來,我國經濟邁上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也因此迎來更大機遇、拓展了更廣空間。從發展條件看,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持續增強,經濟總量穩居全球第二,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提供了堅實支撐。從發展優勢看,我國具有顯著的制度優勢,有超大規模市場、完備産業體系、豐富人力人才資源等諸多優勢條件,有長遠規劃、科學調控、上下協同的有效治理機制,有需求升級、結構優化、動能轉化的廣闊增量空間,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帶來了無限商機。從發展動能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演進,改革開放進一步全面深化,新質生産力蓬勃發展,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帶來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增添了充足動力。新征程上,良好的宏觀環境、優勢條件、發展態勢,必將推動民營經濟在高品質發展的康莊大道上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福建全面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創造了更優環境。福建是我國民營經濟最早的發軔地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6年7次深入晉江調研,總結提煉出以“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好五大關係”為主要內容的“晉江經驗”,為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制勝法寶。新時代以來,福建始終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深入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推動民營經濟做優做強、健康發展,成為福建發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優勢所在。在體制機制上,建立省領導掛鉤聯繫重點民營企業機制、聽取企業意見調研聯繫點制度,設立省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完善“政企直通車”服務平臺,企業辦事更加便捷高效。在政策體系上,制定“1+N”系列政策和營商環境建設規劃,在全國率先出臺促進公平競爭條例,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財稅、金融、就業、産業、科技、環保等各方面政策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在氛圍營造上,持續宣傳黨中央關於“三個沒有變”等鮮明立場態度,激發敢為人先、愛拼會贏的精氣神,凝聚創新創業的正能量,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社會共識進一步強化。新征程上,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必將推動民營經濟這片廣袤“森林”在八閩大地更加根深葉茂、本固枝榮。
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鼓勵支援引導民營企業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
習近平總書記2024年再次親臨福建考察,殷切希望福建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這是對全省包括民營經濟發展在內的各項工作的整體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同時強調要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充分激發全社會投資創業活力。我們將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在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中,深入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鼓勵、支援、引導民營企業走好高品質發展之路。
鼓勵、支援、引導民營企業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發展之基、財富之源,“晉江經驗”的內在核心就是堅定不移發展實體經濟。過去,福建民營企業家靠實業起家,把一片葉、一根竹、一張紙等做到極致,把一雙鞋、一塊玻璃、一組電池等做得更好,涌現出寧德時代、安踏、福耀玻璃等一批世界級領軍企業,14家企業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將鼓勵民營企業把堅守主業視為生存之本,把做強實業作為發展之要,心無旁騖做實業、一心一意創品牌,推動技術出新、産品出圈、市場出海,不斷提高企業品質、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投資實業是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民間投資一直佔據福建固定資産投資的“半壁江山”,我們將做好投資實業這篇大文章,完善全省統一的民間資本推介平臺,支援民間資本單獨或與國有資本聯合承擔重大工程、重點領域項目建設任務,有序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醫療健康、養老托育、文化旅遊等新興領域,讓民間資本“有方向投”“投在實處”。
鼓勵、支援、引導民營企業矢志創新、轉型升級。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晉江經驗”的重要一條就是科技創新。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風起雲湧,其影響之深、波及之廣,任何一家企業都不能熟視無睹、脫離遠離。福建民營企業貢獻了全省70%以上的科技創新成果,擁有全省80%以上的企業技術中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佔比超90%。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將強化民營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科研資金向企業傾斜,技術攻關請企業參與,成果轉化予企業便利,推動更多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大型科學儀器等科技資源向民營企業開放共用,讓更多技術創新在企業抽枝散葉、開花結果。在強化創新的同時,高度重視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的問題,企業不轉型不行,轉型慢也不行,只有敢轉、快轉才有新出路,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我們將引導傳統産業中的民營企業加快“智改數轉”,鼓勵企業“上雲、用數、賦智”,推動機器換工、設備換芯、生産換線,不斷提升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比例;鼓勵企業深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制定人工智慧等領域創新發展政策,支援民營企業參與人工智慧、數據産業、衛星應用等未來産業佈局,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依靠新動能做強做優做大企業。
鼓勵、支援、引導民營企業放眼全球、開拓市場。經濟全球化是時代潮流,“晉江經驗”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孕育而生,走出去、開拓全球市場是其鮮明特徵。福建人勇闖天下、遍佈世界各地,只要有陽光照耀到的地方,有海水流過的地方,就有閩商的身影。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將引導民營企業大力弘揚敢為人先、愛拼會贏的開拓創新精神,樹立世界眼光、拓展國際視野,積極參與自貿區提升、海絲核心區建設、“兩國雙園”建設等,用好“9·8”投洽會等平臺,優化全球佈局,拓展海外業務,深度融入全球産業鏈、供應鏈。民營企業是福建第一大外貿主體。當前外貿形勢複雜嚴峻,我們將以開拓創新精神做好穩外貿工作,統籌搭建更多海外服務平臺,培育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推進內外貿一體化。有計劃有組織地支援引導企業開拓全球市場,特別是“全球南方”市場,包括東南亞、中東、中亞、俄羅斯、中歐、南美洲、非洲等市場,通過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打開一條新路。
鼓勵、支援、引導民營企業挺膺擔當、履行責任。企業行銷無國界,企業家有祖國,“晉江經驗”蘊含著廣大閩商愛國愛鄉、愛拼會贏、海納百川、誠實守信、樂善好施等精神特質。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將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不斷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國情懷,在感恩偉大時代、感恩黨的政策中,富而思源、富而思進,與祖國同進步,與人民齊奮鬥,堅定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中國式現代化的促進者。我們將鼓勵支援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在守法善經營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構建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關愛自己的員工,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主動投身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綠色發展,力所能及參與公益慈善事業,多向社會奉獻愛心,走先富促共富之路。特別是當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膺擔當,主動為黨分憂、為國出力、為民造福。
全力優化營商環境,讓民營企業盡享陽光雨露
福建素有重商愛商親商的傳統,我們將加強黨對民營經濟工作的領導,持續推進新時代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綜合改革,推動出臺《福建省民營經濟促進條例》,全力優化市場環境、法治環境、開放環境、政務環境、創新環境、産業環境、要素環境、社會環境,為民營企業家鼓足幹勁,支援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加快破除各種障礙,做到機會公平、待遇平等。我們將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落細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依法制定市場禁入和許可準入事項,進一步規範政務服務事項前置條件和審批標準,為民營企業發展除障礙、增動能。全面落實公平競爭政策制度,動態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公平競爭審查工作機制,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從源頭上消除地域歧視、所有制歧視、地方保護限制,在經營運作、招投標等方面為民營企業打造公平競爭環境。加快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加強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完善激勵約束機制,提升信用良好企業獲得感;聯合懲戒失信企業,用好信用修複製度,不斷提升信用監管效能。特別是,政府要&&講誠信,新官理舊賬,説話要算數,做到言而有信、誠實守信、增強互信,決不能失信于企業、失信于市場、失信于百姓。
積極幫助紓困解難,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我們將優化政策供給,撲下身子、調查研究,既就事論事,一對一、點對點解決大型民營企業關鍵性問題,又舉一反三,出臺針對性政策措施解決中小微企業共性問題,打好政策“組合拳”,更好惠企利民、減負增利。優化要素環境,引導金融機構增加信貸投放,下大力氣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保障企業用地、用工、用能等需求,降低企業生産經營成本。優化權益保護,深入推進智慧財産權強省建設,健全智慧財産權快速協同保護體系,全面完善産權保護制度,著力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堅決防止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
完善服務企業制度,口惠而實至,讓民營企業省心舒心。我們將建立“四通四到”機制,即“暢通聯繫渠道不叫不到、溝通解決問題隨叫隨到、疏通政策傳導説到做到、打通部門壁壘服務週到”,不折騰、不缺位、不越位,真正以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為要。規範涉企行政檢查,優化提升省一體化大融合行政執法平臺,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防止重復檢查、多頭檢查、隨意檢查、運動式檢查,切實做到“無事不擾”,確保民營企業家心無旁騖做實業、謀發展。高效便利兌現政策,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係,加強政策解讀,降低兌現門檻,簡化審批流程,推動更多政策直達快享、免申即享、應享盡享,讓民營企業實實在在享受到政策紅利、感受到政府誠意。提升政務服務質效,推進數字化全面賦能,用好省市公共數據匯聚共用平臺,持續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數據最多采一次”等改革,全面推行“無證明省份”建設,推動更多事項“網上辦”“掌上辦”“免申即辦”,真正能辦事、好辦事、辦成事。
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既不搞權錢交易,也不要談商色變。我們將親而有度,光明磊落與民營企業家交朋友,在與企業正常交往中,不謀私利、不失公允,不違規干預、不介入企業間的微觀事務,不把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伸得過遠、管得過多。清而有為,設身處地為民營企業考慮,出政策、促落實、優服務、強監管,讓民營企業把政府當作自己人,同向而行、合力而成,讓民營企業近悅遠來、茁壯成長。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