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畬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2018-09-29 10:40
| | | |

畬族比較集中的村寨一般都有“祠堂”和“房”的組織。同姓同祖多屬於同一個祠堂(亦稱宗祠)。祠堂是由各“房”構成的,設族長一人,由輩分最高、年紀較大、辦事公正、有一定威信的老人擔任。族長可按習慣法主持或負責處理族內外的各種糾紛,管理族內公共事務,如收繳族租、掌管族賬、執行族規,給晚輩排輩分,並主持祭祖活動。祠堂擁有公産田、山等,其收入供輪流祭祀之用,每年在冬季或清明各祭祀一次。有些村寨除有一個祠堂外,還有家廟一所,家廟的祭祀日期,比祠堂的祭祀日要晚幾天。

  祠堂之下有“房”的組織,乃按血緣的親疏而組成。同姓近親的人為一房,稱為“共房”、“介寮”(即一家人的意思),同房的人聚居在一起,有的還修有房譜。“分房”是兄弟分家時産生的,一般是大兒子為“大房”,次子為“二房”,其他按次類推,但都是同一祖宗為基礎的。

  畬族地區都以小家庭為社會生産、生活的基層單位。家庭中以男子為中心。女子婚後從夫居,所生孩子從父姓。在處理家庭糾紛事務中,舅父的意見往往被採納。在家庭中雖然男性是家長,但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一般比較高,女子往往同男子一樣享有財産的繼承權,這是畬族婦女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反映。獨生女可招婿,兒子多的有些也可以出贅。贅婿一般都得從妻家的姓,才可繼承財産,所生子女通常從母姓,但有的還可以姓兩個姓。

  畬族男子一般有三個名字:乳名、世名(本名)、和諱名,婦女一般只有兩個名字,即本名和諱名。諱名按排行的不同而命名。

  處罰是由族長按習慣法執行的,如偷竊小物件,只要退還主人就算了事,家境富裕的要罰請吃飯;忤逆父母的,族長亦可教育之;不許毆打妻子。做娘家頭(畬語稱“打生利親”),就是婦女出嫁後,因受夫家虐待,娘家便組織親房叔伯母舅等人到男方家講理,直至男方認錯,這些人就叫“娘家頭”人。因此,在畬族中虐待婦女的事情很少發生。

  畬族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一般同姓不婚,通婚多在本民族內部的盤、藍、雷、鐘四姓中進行。過去,畬族婚姻一般是不要聘金的,女兒出嫁,十分簡樸,嫁奩除一般禮物外,還有農具、斗笠、蓑衣等,稍為富裕者,也有以耕牛作陪嫁的。新中國成立前,由於存在著民族壓迫和歧視,畬、漢族嚴禁通婚,成為畬族內部的一條族規。在建立婚姻關係的過程中,受漢族的影響而由父母包辦婚姻,婚姻極不自由,從訂婚到結婚,有一整套陳規陋習,男方娶親需交給女方聘禮,貧苦農民因經濟困難,往往終身不能成婚。這種封建買賣婚姻制度,剝奪許多青年男女的幸福,造成很多悲劇。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民族平等團結政策的執行,畬、漢族之間的通婚逐漸多起來了,買賣婚姻也逐漸取消,青年男女自由戀愛結婚。

  畬族在歷史上曾盛行過火葬。到新中國成立前,畬族普遍用土棺葬,喪葬儀式大致和漢族相同。喪儀程式有報喪、戴孝、大斂、小斂、擇日、送葬、卜葬、祭奠、掃墓等。但部分畬族地區仍保留以歌代哭、做功德、拾骨重葬等喪俗。

  畬族民間工藝美術的特點,主要表現在服飾的刺繡和斗笠的編制等方面。畬族婦女擅長在衣裳、蚊帳眉、被單、肚兜、鞋面、煙袋等上面刺繡各種花鳥和幾何紋樣。刺繡色彩鮮艷明快,對比強烈;用色多以大紅、桃紅為基調,配以黃、綠、白、藍各色,有的用金線鑲嵌,增加華麗氛圍,形成一種獨特的藝術。編織花帶是畬族婦女的基本功,畬族姑娘通常七八歲就開始學編織花帶。畬族花帶長幾米到幾十米不等,花帶色彩多樣,寬度小的用來係裙、褲和捆綁衣物。畬鄉竹編手工藝品有籃、簍、籮筐、竹枕頭、梳粧盒、回紋席等,品種繁多。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是竹編斗笠和合手巾帶(花腰帶)。尤其斗笠做工精細,頗有聲譽,斗笠花紋有:斗笠燕、頂、四路、三層檐、雲頭、虎牙、四格、燕嘴等幾種同時使用的花紋。斗笠成為畬族婦女喜愛的裝飾品之一,畬家姑娘常以花斗笠陪嫁。

  畬族婦女的傳統服飾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衣尚青、藍色,多著自織的苧麻布,衣右襟和袖口鑲花邊,色彩斑斕絢麗。服裝款式有福鼎式、霞浦式、福安式、羅連式和麗水式之分。福鼎式通常稱福寧東路裝,上衣分大領和小領。多用水紅、水綠做底色,加繡花紋。霞浦式又稱福寧西路裝,流行于霞浦縣西、南、中部和東部畬村以及福安東部地區。其特點在於前後衣片長度完全相同,也是大襟式,有服鬥和繫帶,可兩面翻穿,逢年過節或外出做客穿正面,平日在家或外出勞動穿反面。福安式領口低窄,青年婦女所穿的服鬥繡花偏寬,領口多為花領,繡工特別精細,多作為盛裝、禮服。羅連式又稱羅源式,流行于福建羅源、連江和寧德南部飛鸞一帶,一般穿黑色短褲,打綁腿,領上花色由紅、黃、綠、紅、藍、紅、黑、紅、水綠的順序排列成柳條紋圖案,上領的黑底上繡有一條水紅、黃色的粗線條的自然花紋,圍身裙的圖案花紋以大朵的雲頭紋為其特徵,裙邊配上柳條紋原色圖案花紋,非常醒目。麗水式,以浙江麗水地區為代表,富有特色的是花邊衫,畬族稱為“蘭觀衫”。

  畬族婦女舉行婚禮和去世時穿的專用長裙叫大裙。參加喪葬時大裙黑色、素面、四褶,長至腳背,分筒式和圍式兩種,與上衣套配,束以寬大的綢布腰帶或係配色大綢花。婚禮時大裙改用紅色布料縫製,束以紅綢結的大綢花。

  鳳冠,又稱公主頂,是畬族婦女婚禮和逝世時使用冠戴。尖頂圓口,戴于發髻上,以紅綢帶或料珠串扣于下頜。婚禮用鳳冠係有遮面銀飾,俗稱“線須”,由一塊長方形銀牌和九串銀飾薄片組成,垂掛麵前,銀牌上有"雙龍搶珠"圖案,銀片紋飾為魚、石榴、梅花等吉祥物。

  畬族男子服裝有兩種:一種是平常穿的大衣襟、無領青色麻布短衫,長褲,冬天穿沒有褲腰的棉套褲。另一種是結婚或祭祖時穿的禮服,禮服為青色長衫,祭祖時則穿紅色的長衫。

  畬民多住茅草房或木結構泥墻的瓦房,一般都是一廳堂(可隔為兩間)、左右廂房(可隔為四間)。畬族蓋房子往往是先立柱上樑,然後屋頂蓋瓦,最後才築墻和整修室內。

  畬族的民族文學藝術十分豐富。文學作品有山歌、神話傳説、民間故事、諺語、謎語、兒歌等,音樂、舞蹈絢麗多彩,都有鮮明的民族特點。由於長期和漢族雜居的關係,在他們獨特的藝術風格中,受漢族文化影響較大。

  山歌是畬族文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多以畬語歌唱的形式表達,易為群眾所接受,代代相傳,並不斷豐富和發展。所以他們的文學基本上是民間口頭文學。畬族人民不但在各種節日和喜慶場合唱歌,還在日常生活和田間勞作以歌對話。有的地區每年還舉行規模盛大的“盤歌會”。

  畬族山歌以七言為一句,兩句為一行,兩行稱為一條。內容生動活潑,豐富多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寓意深刻。傳統的山歌有些己散失無傳,現流傳下來的約有一千多篇、四五萬行。有追述本民族來源和遷徙經過的長篇敘事詩歌《高皇歌》和《麟豹王歌》、《元朝十八帝》、《封金山》等,其中以《高皇歌》流傳最廣,這首長達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詩,係根據畬族原始圖騰信仰的盤瓠傳説改編而成。還有歌頌勞動和愛情的“雜歌”,有取材于本民族的故事傳説和漢族的民間神話、章回小説、評話唱本等編成的“小説歌”。如《鐘景祺》、《藍佃玉》、《白蛇傳》、《梁祝》等。尤其是有關歷史傳説的山歌,更是家喻戶曉,人人會唱。此外,還有大量的革命山歌和新中國成立後的新歌。在那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裏,畬族人民親身經歷了艱巨的革命洗禮,編出不少革命山歌等。目前蒐集到的有“十送郎”、“十字歌”、“五把白扇”、“二十三年革命歌”、“十更歌”、“朱毛兵士真真多”、“抓丁苦”、“到我村裏當紅軍”等。唱歌的形式除獨唱、對唱外,還有二聲部重唱,畬族人民叫作“雙條落”,它是我國民歌演唱中稀有的形式,豐富了我國的民間音樂。

  畬族地區群眾性的舞蹈多已失傳。新中國成立後,文藝工作者根據畬族正月祭祖儀式中道師(本民族祭師)跳的舞蹈,加工整理為“踏步舞”,又稱為“獵捕舞”,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主要反映了畬族人民在行獵過程中的動作。根據畬民在婚禮儀式中的舞蹈動作如蹲步團拜、拜堂、換燈、獻茶、敬酒等,加工整理成為“婚禮舞”。1980年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時,浙江省畬族演出的“幸福路”、“鳳凰彩帶飛北京”、“銀耳花開”都得到好評。其中以反映畬族婚俗為題材的舞蹈“新婚”,還被選為優秀節目。

  畬族人民酷愛體育活動,“打尺寸”、“盤柴槌”、“節日登山”、 “騎海馬”和“竹林競技”等,都是畬族民間流傳十分有趣、別具一格的體育運動形式。畬族人民練拳習武之風十分盛行,經過千百年來的傳承,己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民間武術。畬族武術分棍術和拳術兩種。“盤柴槌”就是棍術中的一種。拳術廣泛流傳于畬族山村,是畬族人民世代流傳的民間體育活動。福建羅源縣八井村畬族的拳術,更是攻防有術,獨具一格,世代相傳,經久不衰。他們稱拳術為“打工頭”。

  畬族的節日大多與漢族大致相同,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冬至等,其中以春節、端午最為隆重。畬族也有本民族傳統的節日,典型的有會親節、烏飯節、分龍節、元帥節等。

  由於族支繁衍,子孫處於浙南、閩東各地,省親路遠、探親無期,乃定在每年春耕前的農曆二月初二為會親節,迄今己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當天閩東、浙南畬村都定點聚會,舉辦歌會,畬家諸姓相聚一起,以歌會親友。

  農曆三月三日畬民染烏米飯祀祖先,稱“烏飯節”,俗稱“上已節”,是畬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畬族男女成群結隊出門"踏青",採集烏稔葉子,泡製烏米飯,緬懷先祖,並以烏米飯贈親友,預祝豐年。

  分龍節,是畬族傳統的節日,每年在農曆夏至後的“辰”日舉行(福建霞浦縣畬族在五月二十四日舉行,叫“立秋分龍”)。傳説這一天玉皇大帝給畬山“分龍”,象徵著風調雨順,五穀豐收,是日,畬族人民禁用鐵器,禁挑糞桶,不勞動。他們還群集在預定的地點或登高舉行賽歌會,青年男女還通過對唱山歌,尋覓情侶。

  農曆八月二十三是元帥節,閩東畬族供奉田西元帥者皆行元帥節。是日,殺一隻大公雞,連同其他供品祭神田西元帥。祭罷,舉家喝"元帥酒",壯膽驅邪。

  農曆十二月十五或廿四日浙南畬族為“打塵日”,家家戶戶打掃灶房塵土,洗刷傢具,清掃垃圾。粵東畬族將此兩日稱為“謝神日”。各戶備上牲畜到祠堂、宮廟拜謝諸神。

  畬民十分重視祖先崇拜。每年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為祭祖日。畬族祭祖,是對祖先的懷念和祭奠,也是對子孫訓勉的機會,通過祭祖,追述民族起源的歷史,藉以激發民族的自豪感,增強民族內部的團結。

  畬族每一宗族有一個祖杖,祖杖雕刻有龍頭,這是畬族圖騰信仰的主要標誌。在各地畬族中廣為流傳的“盤瓠”傳説,也是畬族圖騰信仰的遺跡。盤瓠傳説是説畬族祖先叫盤瓠,因為幫助高辛皇帝平息外患有功而娶了三公主為妻,婚後攜公主遷居深山,生三男一女,長子姓盤,次子姓藍、三子姓雷,女婿姓鐘,繁衍下來就形成了後來的畬族。他們把盤瓠傳説繪成連環畫式畫像(稱祖圖),祀奉虔誠,每三年舉行大祭一次。寧德畬族,每三年迎祖一次,日期在農曆正月十四。那天彩旗紛飛,鼓樂喧天,熱鬧非凡。

  畬民十分重視狩獵,篤信“獵神”(即“射獵師爺”),每次於行獵之前,獵手們要手持香火,拜祭“射獵師爺”,保祐子弟上山槍頭落火,槍尾得財。

  新中國成立前,畬族除重視祭祖崇拜祖先外,還崇信鬼神,供奉的神有土地公、白馬王菩薩、齊天大聖、天地神、灶神等。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生産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文化水準的提高,那些不利於民族發展的陳規陋習和迷信忌諱,已逐步改革。

(摘自《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中國少數民族》卷)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溫馨提示: 請使用OFD閱讀軟體瀏覽源文件,如未安裝點擊下載

來源:福建省民族與宗教事務廳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