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地方特色改革經驗,能不能具體介紹我省這方面的工作亮點和成效?

2019-06-24 08:23
| | | |

  我省在全力落實好中央部署重點改革任務的同時,積極發揮地方首創精神,支援各地和基層單位探索創新,在試點試驗和一線實踐中不斷破解難題、完善制度,建立了政學研互動和省市縣聯動機制,推動各地從各自經濟社會發展、資源稟賦特徵、産業結構特點出發,組織各地探索“一地一品、一品一策、一策一業、一業一龍頭”的生態文明建設路徑,推出了一批具有福建特色的典型經驗。比如:莆田市按照“河陸一盤棋”的理念,投入近50億元,在木蘭溪深入開展水安全、水生態、水環境、水文化、水治理五大系統整治,根治了水患,成為新中國水利史上“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生動實踐。福州市將102條內河整治項目整合成7個PPP項目工程包,結合了水系治理推進沿線“串珠公園”建設,消除了黑臭水體,打造“清水綠岸、魚翔淺底”宜居環境。

  廈門市探索出全民眾參與、全機構協同、全流程把控、全節點攻堅、全方位保障的“五全工作法”,垃圾強制分類全面推行。漳州市探索實施“生態+”發展模式,推進生態與城建、産業、民生、文化等相結合,促進了産業生態化和生態産業化。長汀縣堅持“進則全勝,不進則退”,統籌施策,系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水土流失率由22.74%降至7.95%,森林覆蓋率由59.8%提高到79.8%,成為南方地區水土流失治理典範。將樂縣常口村堅持畫好山水畫,紮實抓好山地開發,做好山水田的文章,不斷調優農業種植結構,加快發展特色農業,盤活林地資源,走出了一條“産業富村、文化興村、黨建強村、生態惠民”的特色生態小康之路。永春縣樹立全域系統思維,打出“流域綜合治理、最美縣城創建、美麗鄉村建設和全程植綠”四位

  一體組合拳,打造“業興、民富、水清、林綠、景美、韻醇”全域生態綜合體,解決了生態建設零碎分散、綜合效應不明顯問題。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溫馨提示: 請使用OFD閱讀軟體瀏覽源文件,如未安裝點擊下載

來源: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