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十四五”規劃《綱要》解讀
廢止,失效(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批准了《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綱要》根據《中共福建省委關於制定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編制,全面貫徹黨中央戰略部署,落實福建省委工作要求,明確今後一個時期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全省今後五年乃至更長一段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遵循。
一、指導思想
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全方位推動高品質發展超越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努力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有新的更大進展,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在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在推進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取得更大突破,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福建篇章。
二、發展目標
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全方位高品質發展超越的遠景目標。到二〇三五年,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我省基本實現全方位高品質發展超越,“機制活、産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展現更加嶄新的面貌。展望二〇三五年,我省經濟實力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再邁上新的大臺階,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高,全面建成創新型省份;産業結構全面優化,建成現代産業體系;基本實現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建成法治福建、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成文化強省、教育強省、人才強省、體育強省、健康福建,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廣泛形成綠色生産生活方式,美麗福建基本建成;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在構建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上走在全國前列;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率先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準差距明顯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平安福建建設達到更高水準,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經濟實力更強。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6.3%、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50%以上、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8%以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1.5%;數字福建建設和數字産業集群發展形成新高地;民營經濟、海洋經濟發展品質顯著提升。
改革開放更深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經濟特區、平潭綜合實驗區、福州新區等建設再上新水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突破;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建設取得新的重要進展。
社會文明程度更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福建根深葉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産業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八閩文化交相輝映。
生態環境更優美。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探索形成更多可複製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碳排放強度持續降低,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源消耗降低等完成國家下達指標;生態環境品質保持全國領先,森林覆蓋率達67.0%、保持全國第一,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高素質高顏值的美麗福建成為亮麗名片。
人民生活更幸福。實現更加充分更高品質就業,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以上,收入分配結構不斷優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穩步提高;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達3.05人,每人平均預期壽命提升到79.63歲;人民安居樂業,民生福祉達到新水準。
治理體系更完善。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穩定在500萬噸以上,能源綜合生産能力達到0.54億噸標準煤;平安福建、法治福建建設取得新進展;基層社會治理水準明顯提高;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顯著增強;自然災害防禦水準明顯提升。
三、重點任務
一是堅持創新驅動,塑造發展新優勢。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強化科技自立自強,深入實施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努力建設高水準創新型省份。
二是全面優化産業結構,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深入推進先進製造業強省、品質強省建設,做大做強電子信息和數字産業、先進裝備製造、石油化工、現代紡織服裝、現代物流、旅遊六大主導産業,提檔升級特色現代農業與食品加工、冶金、建材、文化四大優勢産業,培育壯大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與新醫藥、海洋高新五大新興産業,打造“六四五”産業新體系。
三是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新時代數字福建。把數字福建建設作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工程,持續放大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平臺效應,深化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打造數字中國樣板區和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四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機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加強系統整合、協同高效,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以更深層次改革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調動全社會積極性。
五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積極服務並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重需求側管理,以創新驅動、高品質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更好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
六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走符合福建特點的鄉村振興之路,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七是優化提升國土空間佈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堅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促進生産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八是健全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夯實高品質發展支撐。統籌存量和增量、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慧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提高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國防建設水準。
九是持續實施生態省戰略,創建美麗中國福建典範。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建設美麗中國示範省份。
十是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準,加快建設開放強省。堅持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高品質建設“海絲”核心區,加快省會城市和福州新區高水準開放開發,實施強省會戰略,鼓勵福州創建國家中心城市,提升廈門經濟特區建設開放水準,深化閩港澳僑合作。
十一是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貫徹落實黨中央對臺大政方針,深化閩臺各領域融合,深化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努力在兩岸融合發展上作出示範。
十二是著力增進民生福祉,提高共建共治共用水準。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實施居民增收行動,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讓人民群眾共用現代化成果,推動共同富裕。
十三是提升全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面提高教育、醫療衛生水準,著力增強人民科學文化和健康素質,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十四是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加快建設文化強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更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十五是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準平安福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全面落實國家安全戰略部署,牢牢守住安全發展這條底線,切實防範化解現代化進程中的各種風險,營造良好安全環境,築牢國家安全東南屏障。
十六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深化法治福建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政治建設,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發揮法治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公平正義。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