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赤子心 一脈家國情
——馬來西亞福建社團聯合會總會長林福山的家族故事
林福山(左二)在泉州了解家鄉文化。(資料圖片)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4月初,在泉州舉辦的“海絲”僑商投資貿易大會上,記者見到了祖籍安溪的馬來西亞福建社團聯合會總會長林福山,雖然他頭髮花白、身材瘦削,但卻精神矍鑠、步履矯健。
在馬來西亞,林福山所執掌的林木生集團被譽為“房産王”,是“福建人下南洋”的成功範例。自1928年祖父林夥赴馬來西亞謀生以來,林氏家族已在馬來西亞深耕近百年,展現了海外閩商“愛國愛鄉、敢拼會贏”的精神。
飲水思源
這是一條回家的路,一條從安溪縣官橋鎮赤嶺村通往新春村長達10多公里的水泥路,由林福山的父親林木生於上世紀90年代回鄉投資修建,被當地人稱為“林木生公路”。
這條路,今年68歲的林福山已經走過許多回。“樹有根、水有源,人一定要飲水思源。”這是祖父與父親的諄諄教誨,也是林福山一直奉行的人生理念。
林福山的祖父林夥于1913年出生在官橋鎮新春村,15歲時隨親戚前往馬來西亞吉隆坡謀生。從記事起,林福山就常聽祖父給兒孫們講他在家鄉安溪生活的點點滴滴,並囑咐大家“只要有能力就要回報家鄉”。
在海外打拼的日子是艱辛的,但閩南人特有的堅韌不拔,讓林氏家族逐漸壯大起來。第一代的林夥早出晚歸、胼手胝足,為後代攢下家底;第二代的林木生起步于建築行業,風吹日曬、辛苦奔忙,在上世紀70年代創辦了林木生集團,開啟了一個家族的商業之路;第三代的林福山子承父業,在上世紀80年代的經濟衰退期,果斷帶領家族企業從建築行業轉型房地産行業發展,並逐步走向多元化佈局。目前,林木生集團旗下産業涵蓋住宅、商業、零售、租賃、酒店、旅遊等多個領域。
“這麼多年來,我們經歷過許多起起伏伏,能夠堅持發展到今天,得益於閩南人刻在骨子裏的勤勉努力、堅持不懈。”林福山告訴記者,雖然他與父親生長在馬來西亞,但是當地華僑華人對子女的華文教育極為重視,他們從小就學習中華文化,加之福建籍的華僑華人中大部分都是閩南子弟,因此他們對閩南文化並不陌生,也深知飲水思源的道理。
上世紀90年代,林福山隨父親第一次回祖籍地探親謁祖。當走過蜿蜒崎嶇的山路,走進祖父居住的老屋,撫摸門前的一磚一瓦時,他仿佛看到了當年老一輩人篳路藍縷的畫面。那一刻,“家鄉”這個詞在他心裏有了清晰的具象。
為了方便鄉親們出行,林木生投資修建了一條寬4米、長10多公里的公路,多年後林福山又將這條公路拓寬至6米。從此,這條路就成了新春村人回家的必經之路,而林福山父子也更常回鄉祭祖了,他們還修建橋梁、資助教育,助力家鄉發展。
除了家鄉的公益事業外,林福山父子還在馬來西亞成立基金會,作為統一的企業社會責任平臺,從教育、社區、環境和保健四方面入手,投身公益回饋社會,他們的知名度與社會影響力也越來越大,被授予馬來西亞拿督斯裏,成為知名的馬來西亞僑領。
聯通四海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福建人。在馬來西亞華裔族群中,福建籍貫人口占四成左右,有兩三百萬人。1957年,馬來西亞福建社團聯合會成立,架起了一座聯結福建與馬來西亞的“連心橋”。
2018年,林福山被推選為馬來西亞福建社團聯合會總會長。出任總會長後,林福山更加忙碌了,他規定自己每天上午8時至下午3時處理完公司事務後,剩下時間全交給社團。無論活動大小,只要受到邀請,他都儘量到場,與鄉親們交流聯誼、共敘鄉情。
“身為總會長,為大家牽線搭橋,促進彼此的了解、加深合作,增進所在國與祖籍國之間的情誼,是我最主要的責任。”在林福山看來,擔任社團職務就要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既要讓大家共用商機、互利互惠,也要讓有興趣到馬來西亞投資的鄉親找到對接的窗口,同時還要把福建的優質産品帶到全世界。
以僑為“橋”,聯通四海。作為馬來西亞閩籍僑領的代表人物,近年來林福山積極參與中國僑智發展大會、世界閩商大會、世界閩籍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等活動,並在推動中馬經貿合作、支援家鄉發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促成多項跨境投資,涉及港口物流、食品加工等領域。
去年是中馬建交50週年暨“中馬友好年”,馬來西亞福建社團聯合會在吉隆坡主辦了第11屆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作為大會的籌辦者,林福山馬不停蹄地拜訪全球各地的福建同鄉會、商會,邀請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300余名閩籍僑領及華僑華人會聚一堂,展開了一場跨區域、跨領域的商業洽談與合作。
與此同時,建盞、德化瓷、鐵觀音等上百種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産品在懇親大會上集中展示,吸引了眾多僑商的目光,促進了福建品牌走向海外。
在林福山的建議下,懇親大會期間,東盟各國福建社團僑領聯合成立了東盟福建社團聯合總會,未來各方將共同努力,助力中國與東盟各國間的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
“作為輪值主席,今年8月份,我將召集東盟福建社團聯合總會各成員在海外召開大會,繼續敘鄉情、謀發展,一方面攜手開拓國際市場,尋求更多合作機遇,另一方面也發揮自身作用,帶動更多華僑華人回福建投資興業,為家鄉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林福山滿懷憧憬地説。
揚帆海絲
泉州,世遺之城,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當地民營經濟發達,目前正打造21世紀“海絲名城”。這也讓林福山看到了家鄉文旅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
4月2日至3日,“海絲”僑商投資貿易大會上,泉州市政府發佈了一系列投資貿易政策,包括促進文旅服務消費,支援高端酒店來泉落地;建立“海外倉”,發展跨境電商等等。這更堅定了林福山回家鄉投資的信心。
“去年在第11屆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上,我們的東南亞風情街區項目已成功簽約,落地泉州鯉城區。”林福山表示,該項目瞄準泉州“海絲文化”的磁吸效應,將引入高端酒店、東南亞特色餐飲、文化體驗等業態,助推泉州與馬來西亞文旅産業的“雙向奔赴”。
馬來西亞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國家,而馬六甲是馬來西亞西海岸的歷史名城,擁有600多年的輝煌歷史。林福山計劃在東南亞風情街區項目中,配套建設泉州馬六甲文化交流展示館,助力泉州與馬六甲的交流往來,讓古老的“海絲之路”煥發出新的生機與光彩。
林福山表示,隨著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推進,他將積極聯絡東南亞閩商,助力福建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推動中馬“兩國雙園”與福建的産業聯動。
“中馬友誼代代傳承,馬來西亞福建社團聯合會設有多種文化教育項目,包括鼓勵閩籍華裔學生學中文、講中文,了解中華文化。未來,他們將成為中馬友誼的傳播者與推動者,共同講好中國故事、海絲故事。”林福山説。(記者 吳洪)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