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民生資訊

新時代禁毒精準發力 高品質成果惠澤民眾

——廈門深入推進禁毒工作成果綜述

2025-04-17 10:47
| | | |

廈門開展“6·26”最美禁毒人頒獎儀式,展現社會各界禁毒戰線上的先進典型風采。

廈門市禁毒辦開展禁毒“開學第一課”,為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係好“第一粒紐扣”。

廈門市暨思明區禁毒教育基地互動體驗區,孩子們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學習禁毒知識。

廈門毒品實驗室是全國首個運用創新技術實現對涉毒環境監測的實驗室。

湖裏區“愛心媽媽”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思明區禁毒辦在“中國最文藝的漁村”曾厝垵打造“廈門禁毒文創街”。

  今年的全國兩會,“平安中國”再次成為熱詞。禁毒是建設平安中國的題中之義,禁毒工作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毒品一日不除,禁毒鬥爭就一日不能鬆懈。

  廈門市委、市政府始終都把禁毒作為平安廈門、法治廈門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堅持嚴打整治和預防教育“兩常態”,三年為一步、一步一台階,廈門以前所未有的重視和投入,強力整治毒品突出問題,積極探索毒品治理新模式,有效防控各類涉毒風險隱患。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禁毒工作決策部署,廈門錨定新時代禁毒工作高品質發展的目標,以科技賦能,積極推進毒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推動新時代禁毒工作向縱深發展。

  爭創全國禁毒示範城市以來,廈門突出體系化、專業化、精細化、社會化、多元化,持續深化禁毒“六全”體系建設,堅決守住“六個不發生”底線,即不發生吸毒人員肇事肇禍、不發生重大負面影響的涉毒案件、不發生麻精藥品及易制毒化學品批量流失、不發生大規模毒品原植物非法種植、不發生新型毒品危害蔓延、不發生重大涉毒輿情事件,禁毒工作群眾滿意度連續三年保持99%以上,位居全省第一,得到國家禁毒委、省禁毒委的高度讚譽。

以“打”開路

全省禁毒綜合考評連續三年優秀

  跨越15個省市,抓獲走私毒品犯罪嫌疑人46人,繳獲“迷姦水”51瓶——成功破獲特大跨境走私“迷姦水”(第三代新型毒品)案的背後,是廈門警方矢志不渝打擊毒品犯罪的堅定決心。

  2022年9月,廈門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接廈門海關緝私局線索通報,有人從境外通過國際快遞以“護髮素”名義瞞報偽報通關,疑似走私毒品。

  接報後,廈門警方立即開展調查,發現購買人蔡某賢多次使用假地址、假名字從境外網站購買所謂“護髮素”,有走私毒品犯罪重大嫌疑。警方迅速將蔡某賢抓獲,並在其住處查獲兩瓶偽裝成“護髮素”、含有γ-羥基丁酸成分的“迷姦水”。

  廈門警方與廈門海關緝私局對蔡某賢的上線進一步研判拓展,發現該毒品走私範圍涉及全國15個省市。次年3月,在公安部禁毒局、省廳禁毒總隊指揮下,廈門聯合專案組兵分7路,同時奔赴全國15個省市展開統一收網行動,在當地警方配合下,一舉抓獲走私毒品犯罪嫌疑人46人,繳獲“迷姦水”51瓶。

  禁毒是一場必須打贏的人民戰爭。三年來,廈門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每年專題組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禁毒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聽取禁毒工作彙報,研究解決重大疑難問題。市政府主要領導連續三年參加“6·26”國際禁毒日主題活動,並組織召開爭創全國禁毒示範城市動員會、推進會、衝刺會,強力推進爭創工作。

  “我們就是要讓涉毒人員知道,在廈門,他們無處遁形!”廈門警方堅持以“打”開路、以“打”促防,開展“清源斷流”“颶風肅毒”等會戰行動,暢通緝毒協作渠道,全面升級跨區作戰、會戰攻堅、集群打擊能力,做到除毒務盡。

  打通與省內外10余個地市的緝毒協作渠道,三年來先後破獲部、省級毒品目標案件25起;持續織密“環廈”毒品查緝圈,強化沿海涉毒違法犯罪的陣地防控,創新打造沿海毒品查緝“三五”工程經驗做法獲國家禁毒辦推廣。2022年爭創全國禁毒示範城市以來,廈門連續三年獲得禁毒工作群眾滿意度全省第一、禁毒工作綜合考評全省“優秀”等次。

智慧禁毒

本地涉毒要素管控“零疏漏”

  運用信息化科技手段禁毒,是廈門開展禁毒工作的新趨勢。近年來,廈門將先進科技與禁毒工作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條以信息化為支撐的智慧禁毒之路。

  通過城市污水也能檢驗出毒品?答案是肯定的。在日常生活中,被人們視為“廢水”的污水,對禁毒部門來説卻藏著毒品的重要線索。污水驗毒是毒情監測的重要手段,能夠推算出特定區域內濫用毒品的種類、消費量以及吸毒人員規模等,具有較高的靈敏性和準確度。

  廈門公安建立健全污水毒品檢測工作機制,市禁毒委與廈門大學及相關科技企業開展戰略協作,在全市水質凈化廠均布設監測點,每月標準化抽樣分析,建立數據分析模型,將全市污水毒情監測精度提升至國家級實驗室水準。2022年以來,廈門污水毒品監測值同比下降70.9%,在污水毒品監測情況通報中,廈門市毒品濫用程度全省最低。

  廈門穩步提升毒品問題發現感知能力,建立的毒品實驗室針對388種毒品監測庫,讓涉毒違法犯罪活動“來”即觸網、“動”知軌跡、“走”明去向,創新研發的指甲測毒技術被公安部鑒定中心向全國推廣。2024年順利通過國家一級毒品實驗室驗收。

  吸毒人員由於其特殊的行為特徵和複雜的社會關係,成為社會治安管理中的一大難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廈門採取“兩條腿走路”的方式,常態化開展“平安關愛”行動。2022年以來,全市吸毒人員“零漏管”“零失控”,現有吸毒人員逐年遞減,與爭創全國禁毒示範城市前相比下降了60.14%,本地管控中高風險社會面吸毒人數下降72.1%。

  同時,突出精細化管理,讓風險防控更嚴密。依託市禁毒協會強化行業自律,引導督促全市1307家易制毒化學品企業100%接入管理平臺動態監管;在全省率先推動美沙酮維持治療站配置自助服藥機,實現戒毒人員服藥流程“智慧化”管控;組建“禁毒關愛幫幫團”,累計關愛幫扶吸毒人員落實最低生活保障、醫療保險、就業技能培訓等7974人次,實現社區戒毒康復人員三年“零脫失”。

預防為先

線下線上禁毒宣教全覆蓋

  “鷺力同心,無毒有我”,2023年6月26日第36個國際禁毒日當天,廈門青少年代表隊奪得全省首屆青少年禁毒知識競賽冠軍,將廈門毒品預防教育的理念與成果向全省展示。

  “取得好成績,很高興,但也在預料之內。”作為廈門代表隊隊長、廈門外國語學校的學生李怡漩賽後説,從集訓到參賽,她學習了很多關於毒品化學分類及涉毒法理的知識,對於吸戒毒人員也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他們是違法者的同時,也是毒品的受害者。我們應該去關心和幫助更多的吸戒毒人員,一起把廈門變得更加安寧祥和。”李怡漩説。

  帶著這樣的初心,廈門青少年代表隊再接再厲,一路過關斬將,代表福建隊獲得全國禁毒知識競賽亞軍的好成績,創歷史最好成績。

  從禁毒法律法規到禁毒歷史,從毒品危害到如何防範毒品,再到當前禁毒熱點問題等,廈門始終堅持守正創新,把特色宣傳與教育預防融合,突出社會化發動,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識毒防毒拒毒能力,把“公安獨奏”演變為“全民合唱”,合力打好新時代禁毒人民戰爭。

  近年來,廈門大力實施禁毒“十百千萬”工程,建立7個市、區級禁毒教育基地,4個禁毒主題公園,177個林則徐禁毒宣教室,構建市、區、鎮(街)、村(居)四級宣傳陣地,推動禁毒教育基地數字化、科技化水準全國領先。“廈門禁毒”微信公眾號進入全國地市級禁毒影響力前10名。

  廈門以禁毒工作“一區一品”創建為牽引,激勵全市各區禁毒部門創新禁毒工作,為推進全國的毒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廈門探索。

  其中,思明區打造“廈門禁毒文創街”品牌,讓“山海健康步道—曾厝垵—禁毒教育基地”成為網紅打卡線路;湖裏區“禁毒媽媽”志願服務愛心幫扶成效顯著,入選全國禁毒社會化工作典型經驗示範品牌;集美區傳承嘉庚精神,打造“高校禁毒聯盟”品牌;海滄區創新易制毒化學品管理,在全省率先試用易制毒化學品智慧管理櫃系統,形成可複製可借鑒的“海滄樣本”;同安區挖掘陳化成故事等,與禁毒宣傳相融合;翔安區打造“三五工程”品牌,獲國家禁毒辦推廣……“無毒鄉村”守護行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思明區濱海街道、集美區集美街道入選第一批“無毒鄉村”省級示範聯絡點。

  融合共治的路途中,不僅有大工程、大品牌引領示範,也不乏熱心公益的個人與團體散發出愛意暖流。集美大學邢思尹帶隊開發禁毒教育課程包,協助建設全市首個高校禁毒宣教基地;“紅罌”禁毒宣講團進學校、走社區、入工廠,開展禁毒預防教育宣講178場次,創作禁毒手語操、答嘴鼓、閩南話順口溜等品牌文藝節目;湖裏區“禁毒媽媽”志願者服務隊在高碧華帶領下,隊伍年均幫教100余人次,被國家禁毒辦評為“全國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示範點”……他們身份、崗位雖有不同,卻集結在同一條戰線上,踐行著“鷺島合力,無毒有我”的誓言!

立法強基

構建融合共治禁毒新格局

  新時代下,新型毒品偽裝愈發隱蔽,要想遏制新型毒品犯罪,必須關口前移,強化風險管控。2024年1月1日,《廈門經濟特區禁毒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正式實施,將毒品問題綜合治理工作以特區立法的形式予以規範。其中,針對毒品全流程管控,提出了明確要求。

  根據《若干規定》,對尚未列入管制目錄,但具有成癮性且易被濫用的或者可能用於製造毒品的物質,市禁毒委員會統籌公安、市場監管管理、應急管理、衛生健康等部門編制禁毒監控物質清單,加強檢測和預警。同時,廈門警方加強制毒物品專項督察、可疑交易實地核查、制毒原料來源倒查,定期開展制毒物品清理整頓和新精神活性物質專項治理。

  得益於《若干規定》提供的法律支撐,廈門警方科學防毒、雷霆掃毒工作進一步向縱深推進——打造禁毒智慧化平臺,匯聚涉毒要素信息,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技術,構建涉毒風控模組和體系,強化數據研判分析,準確掌握全市毒情特點規律,建設廈門智慧禁毒(一期)項目,提升禁毒執法工作質效。

  廈門市禁毒委統籌各成員單位,組織技術攻關,不斷提升禁毒科技化水準,市毒品實驗室通過質譜、光譜等多種儀器聯合檢驗的方式,不斷創新精神活性物質檢測方法(如通過指甲測毒),有效解決了毒品檢驗時效性強,新型毒品種類多、定性難的問題。

  社會共治是廈門禁毒工作的突出特色,2024年6月,廈門市禁毒委員會辦公室&&多家部門聯合發佈廈門市地方標準《禁毒社會工作服務通用要求》(以下簡稱《通用要求》)。這是全省首部出臺的禁毒社會工作地方標準。

  作為制定《通用要求》的&&人,集美區禁毒協會會長、欣立社工發起人程祥超介紹,《通用要求》于2023年1月啟動立項,綜合考量了廈門本地的現實需求、應用發展、地域特色和相關部門、專家意見,前前後後修訂了近20稿,為的就是要打造一款兼具“高度”和“地氣”、創新性和實用性、專業性和發展性的精品標準。

  截至2024年底,廈門共有禁毒社工、禁毒志願者超6000人。《通用要求》立足整體思維,突出專業性和實操性,將全面指導從業機構、從業人員提升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提升服務品質。針對社工隊伍流動性大等現實問題,建議從業機構制定分級管理制度,明確從業者資質要求與職業發展路徑,並提供能力建設清單,完善禁毒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結構,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此外,鼓勵從業機構、從業人員開展禁毒社會工作理論、實務及政策研究,探索專業發展路徑,形成本土化服務品牌,助力市域毒品現代化綜合治理體系建設和融合發展。(報業集團記者 鄧婕 林梓健 通訊員 周水泉 文/圖)

 

成績單

  連續三年獲得禁毒工作群眾滿意度全省第一、禁毒工作綜合考評全省“優秀”等次。

  《廈門經濟特區禁毒若干規定》2024年1月1日正式實施,充分運用經濟特區立法許可權,採取“小切口”立法形式,探索禁毒工作新舉措、新辦法、新思路,為毒品治理現代化提供可靠法治保障。

  廈門市禁毒委員會、廈門大學戰略合作,著力從探索單位合作共建、禁毒戒毒共治、信息資源共用等方面入手並開展深度合作,對深化促進毒品綜合治理工作體系提質增效、打造“校地合作”全國禁毒新樣本具有積極意義。

  深化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五個一”活動,推廣青少年智慧禁毒教育“雲課堂”,實現全市435所中小學校線上線下禁毒宣教全覆蓋。

  堅持培元固本,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鍛造出一支業務素質過硬、為禁毒事業敢為人先的禁毒鐵軍,2022年以來共評優評先110人次,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榮立集體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涌現出全省“最美禁毒人”廈門十中林建華、集美公安分局黃旺君,2023“感動廈門”十大人物“禁毒媽媽”高碧華,全市“最美禁毒人”紅罌禁毒宣講團等先進模範。

  組建禁毒專業隊伍、禁毒社工隊伍、禁毒專幹隊伍、“禁毒高校聯盟”等志願隊伍364支8715人,成為禁毒工作的重要社會力量。

  建立藥物濫用監測風險聯合會商機制,全面推行麻精藥品HIS專管系統,在全省率先試用易制毒化學品智慧管理櫃系統,實現涉毒要素網上網下巡查、聯合溯源與閉環監管。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