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創新驅動破瓶頸,培育發展新動能

2022-01-23 09:44
| | | |

  過去的一年,我省科技創新動能增強、實體經濟提質增效、投資消費穩步增長,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發展品質更高。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全面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部署的開局之年,如何凝心聚力推進高品質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代表們紛紛建言獻策。

  當前,國家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儲能産業高品質發展帶來良好契機。省人大代表、閩江學院海峽兩岸高等教育合作與交流研究所副所長黃蕾在科研與履職調研中發現,目前,福建儲能發展具有資源、技術和政策上的多重優勢,但還存在著瓶頸——儲能系統與源荷的協調互動性,儲能電站運作可靠性、利用率等方面還需要突破。

  “我省可發揮共用經濟,開拓全新儲能商業模式的有益探索。”她説,“儲能資源應用場景的分散,既是發展制約,更是發展機遇,其分佈性、互動性與共用經濟的特徵高度契合,建議建立儲能資源所有權與使用權的分離機制,實現資源所有方與需求方的雙贏。此外,在出臺新能源項目政策的同時,可要求其同步建設儲能配套設施,同步實現輔助服務收益,讓共用儲能模式成為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的有效選擇。”

  黃蕾還建議,應立足儲能資源優勢,完善共用儲能基礎設施規劃,並強化技術監管,加強共用儲能標準體系建設。同時,加強規劃設計,促進儲能市場化交易。還可引入區塊鏈技術,拓展共用儲能商業模式邊界。

  要突破發展瓶頸、推進高品質發展,科技創新是關鍵。

  我省是茶産業大省,如何實現科技興茶?省人大代表、正山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元勳建議,首先要夯實人才基礎。“建議支援南平發揮科特派發源地優勢,從高校、科研院所等引進高端科特派團隊,組建專家庫。通過産學研協作,開展武夷岩茶、武夷紅茶、政和白茶等內含成分與保健功能研究,從而不斷延伸茶葉産業鏈與價值鏈。”

  種業是農業的“晶片”。江元勳認為,應當重點支援武夷山中國茶樹種質資源圃建設,全力打造國家一流茶樹種質資源庫,加快選育一批國家級、省級認定的茶樹優良新品種。同時支援裝備改造升級,推進茶葉標準化生産,積極導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推進茶葉智慧製造、智慧包裝、智慧茶園等數字茶産業發展。

  育種,也是水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卡脖子”環節。省人大代表、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慶堂建議,我省作為水産大省,應孵化特種水産新品種,培育産業發展新動能。

  “建議由政府行業主管部門&&,福建省水産龍頭企業主導,聯合科研部門進行商業化育種規劃、實施和運營,確保在‘十四五’期間孵化落地2至3個特種水産新品種,依託新品種集聚産業發展新動能。針對要孵化的新品種進行項目立項,並確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和時間計劃表。”陳慶堂説,推動福建特種水産産業高品質發展,要推廣一批、儲備一批、孵化一批新的優質水産良種,保障高品質水産種苗的市場供應量,提高經濟效益水準,帶動水産品流通、食品加工、餐飲等全産業鏈條打造。

  而對烘焙食品行業來説,生産設備是痛點。省人大代表、焙之道食品(福建)有限公司董事長薛從福分析認為:“我國烘焙業邁入發展快車道,但全國約有三分之一的烘焙生産線是從國外進口的,設備的售後維護問題變成了廠家與客戶雙方的痛點。”只有掌握主動權,才能不再仰人鼻息。他建議,加快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化改造,推動首臺(套)研發和應用兩端協同發展,以需求牽引帶動裝備研發,以示範應用促進持續創新,不斷完善産學研用相結合的首臺(套)創新機制和推廣應用機制,不斷推動自主創新裝備深度應用和産業化發展。

  做優先進製造業,還要突出烘焙“鏈”的延伸、“群”的集聚。薛從福認為,應當鼓勵“以商引商”,加快打造食品科研、生産設備製造和銷售服務全産業鏈,助推食品産業高品質發展。(記者 吳旭濤 張輝)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溫馨提示: 請使用OFD閱讀軟體瀏覽源文件,如未安裝點擊下載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