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支援民企“強筋壯骨”
省人大代表、福建鴻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寶平深耕建築科技領域已經30多年。早年間,他在深圳打拼創業,事業蒸蒸日上。10多年前,因看好福建的發展前景,他回到故鄉福州。
“福建近些年營商環境的持續提升,尤其支援民企發展的力度不斷加大,令我們這些返鄉企業家感到十分欣喜。”何寶平説。近年來,企業發展迅速,已被認定為首批國家裝配式建築産業化基地之一,最近還被列入我省重點上市後備企業名單。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民營經濟是福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持續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堅定支援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民營企業做大做強”。
過去一年,省委省政府首次召開大規模、高規格的民營企業發展大會;出臺鼓勵支援民營企業轉型升級27條措施;深入實施“專精特新”提升工程……我省掀起了新一輪民營經濟發展熱潮,這讓參加兩會的代表們倍感振奮。兩會期間,他們就福建如何更好地優化營商環境、支援民企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何寶平代表建議,福建應進一步加大力度,使扶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發揮應有效果。“要聚焦目標定位,推進高標準政策落地落實,並做好政策細節的優化工作。如國家層面某些政策措施發生修改變動時,地方政府要及時出臺過渡期管理辦法。要對標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進一步優化政策支援、配套環境及政務服務,打造福建營商環境品牌。”
當前,對民營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已是“必答題”。但不少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力不夠,不會轉;産業鏈協同效應不足,不敢轉;數字基礎支撐不強,無法轉。
省人大代表、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孝發認為,政府應積極引導民營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統籌推進傳統優勢産業數字化服務平臺及系統服務商培育、信息技術人才引育、製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推廣、重點行業應用場景建設等工作。同時,出臺專項資金政策,增強金融服務民企數字化轉型的能力,引導和促進金融資源、政策性基金向有轉型需求的企業傾斜。
近年來,在我省民營企業中崛起一批“專精特新”明星,他們大多是瞄準“縫隙市場”,在細分領域具有市場話語權。在省人大代表、三盛控股總裁兼執行董事程璇看來,“專精特新”企業的崛起並非一帆風順,“設備産線投入巨大、工藝成熟度偏低、資金難題突出、缺少人才儲備等問題,都讓一批以‘專精特新’為目標的中小企業步履維艱”。
程璇建議,設立由省級財政資金&&的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引導基金,有針對性地引導民營資本積極參與支援我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發展,讓更多符合福建定位的“專精特新”技術成果落地,為原始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注入新動力。針對部分“專精特新”行業的前沿技術涉及的學科方向較為冷門,研發人才培養後勁不足,程璇認為,要由政府&&,在我省部分高等院校中針對“專精特新”技術增加課題研究方向,聘任企業一線技術專家擔任兼職導師,培養高學歷人才。
對於“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普遍面對的融資難題,省人大代表,龍岩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陳澤亮表示,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是科技創新型小微企業敲開銀行信貸大門的“敲門磚”。
他介紹説,自從成為全省首個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集中授信的工業園區以來,龍岩高新區區內創新型企業“輕資産、缺擔保”“融資難、融資急”等問題得到有效緩解。但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銀行對企業智慧財産權的評估價值認可度不高,智慧財産權定價還無法進行科學度量評估等問題。
他建議,完善智慧財産權評估制度,針對專利、商標、著作權的各自特點,分別制定相應的價值評估指南和操作規範,細化評估標準和依據,減少評估的隨意性,提高評估的公允性和準確性;構建統一的智慧財産權交易市場,在省內區域中心城市設立專利質押登記處,有助於促進智慧財産權的交易流轉,從而實現價值轉化。(記者 林侃 朱子微)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