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優化經濟體系,推動品質效率動力變革

2022-01-23 09:44
| | | |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省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初步統計,全省地區生産總值48810億元,同比增長8%。過去一年,科技創新動能增強,實體經濟提質增效,投資消費穩步增長。如何在新的起點上全方位推進高品質發展超越,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加快先進製造業強省和創新型省份建設,必須採取以創新為動力的內涵式發展模式。“推進創新省建設,要同時抓載體、主體、平臺、轉化、人才,協同發展,補齊我省科技創新領域的短板。”省政協委員任義文説,抓載體,以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廈門未來科技城等為抓手,築巢引鳳來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抓主體,即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撬動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和企業資金的投入;抓平臺,高標準推進省創新研究院、省創新實驗室等平臺建設,引導領軍企業聯合行業上下游、産學研力量組建創新聯合體;抓轉化,要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解決科研與經濟“兩張皮”現象;抓人才,要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大力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省政協委員、嘉泰數控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長蘇亞帥認為,在推進産學研用一體化的進程中,以項目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聯合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科學研究、技術攻關,發揮各方資源互補優勢,加速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産業化的進程,加快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産學研深度融合。他建議,應進一步完善推進産學研合作機制的相關政策,整合高校資源,把科學研究、成果轉化與生産一線、市場應用相結合,進一步完善仲介服務體系,讓供需信息匹配對稱,實現技術産業化。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委員們認為,當前我省傳統製造業不斷優化升級、新興産業加速培育,但創新研發投入不足、關鍵核心技術仍有短板、要素支撐力度不夠、營商環境有待優化,亟需以我省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為契機,發揮數字經濟的優勢,推動人工智慧、5G、物聯網、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深入實施“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引領産業高端化、智慧化,發展一批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的“專精特新”龍頭企業,積極孵化“小巨人”“瞪羚”“獨角獸”企業。

  産業鏈中斷點亦是委員關注的焦點。省政協委員、福州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教授姚立綱關注的是製造業中的海洋工程裝備細分領域。“海洋工程裝備主要指海洋資源勘探、開採、加工、儲運、管理、後勤服務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裝備和輔助裝備,是先進製造、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的綜合體。目前,我省除了海上石油鑽井平臺供給船外,在其他領域還屬空白。”姚立綱建議,做大做強做優海洋經濟,應加大力度引進海洋工程裝備産業頭雁企業,引進研發、設計和製造資源,同時建設海洋工程裝備實驗水槽,培養研發、設計、製造人才,整合資源,協同攻關,打造新興産業集群。

  民營經濟是福建發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優勢所在。省政協委員、廈門市嘉晟對外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冬敏表示,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始終把鼓勵引導支援民營經濟發展作為重中之重,民營經濟在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和擴大開放等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

  李冬敏建議,政府相關部門針對當前民營經濟發展所面臨的瓶頸制約和突出問題,著力聚焦創新、融資、用工、用地、降成本、“走出去”、公平競爭等方面,出臺為民營經濟增氧、造血、強體、增活力的舉措。

  “今年是‘晉江經驗’提出20週年,傳承弘揚‘晉江經驗’,推進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梳理影響營商環境的主要指標,加快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解決準入壁壘、融資等難題,為民企紓困減負;另外,針對多數民企自身研發能力弱的問題,要以更大力度支援他們創新創造,增強民企核心競爭力。”省政協委員、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伍長南説。(記者 趙錦飛 肖榕)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溫馨提示: 請使用OFD閱讀軟體瀏覽源文件,如未安裝點擊下載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