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賬本: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
——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及2023年預算草案報告解讀
昨日開幕的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印發了《關於福建省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及2023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提請代表們審議,並請省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2022年,全力推動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據快報統計,2022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5382.30億元,剔除增值稅留抵退稅因素後,同口徑增長1.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39.06億元,剔除增值稅留抵退稅因素後,同口徑增長5.5%。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702.93億元,增長9.6%。
我省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深入落實穩經濟所有政策和接續措施,加強預算收支管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防範財政運作風險,有力推動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精準施策,紮實穩住經濟大盤。
不折不扣落實組合式稅費支援政策。預計全省退稅減稅降費及緩稅緩費共計1150億元,其中留抵退稅705億元,約為2021年退稅規模的3倍。
全力以赴支援市場主體渡過難關。新增四期共400億元規模中小微企業紓困增産增效專項貸款,先後設立各50億元額度的製造業中小微企業融資支援專項貸款、紡織鞋服産業紓困專項貸款,共惠及1.83萬家企業。
積極發揮財政穩投資作用。發行新增專項債券1831億元,增長25.7%,共支援1317個項目建設。多渠道籌措資金146.46億元,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統籌預算內投資119.64億元,支援重大項目建設。
助力助推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下達16.14億元,支援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政策。支援發放“全閩樂購·福見商旅”活動消費券。
——突出重點,不斷增強發展動能。
支援科技自立自強。下達7.3億元支援高標準建設6家省創新實驗室等。下達19.12億元實施技改獎補、企業研發分段補助、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研發獎勵、專精特新企業獎補等政策。下達10億元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省戰略。
推動“四大經濟”做大做強。下達6.04億元支援數字經濟核心産業集聚區建設及電競産業發展等,下達13.34億元支援數字政府建設。下達2.7億元支援漁業産業發展等,下達26億元支援漁港建設等。下達7.02億元支援加速推進“電動福建”等。下達4.13億元支援文旅融合及新業態發展。
支援生態省建設持續深化。下達35.57億元支援提升森林碳匯能力。下達23.43億元,並設立9億元正向激勵資金,深入推進九龍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下達7.35億元支援國家公園連片系統建設。下達16.87億元用於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城市生活污水管網新建改造等。
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下達13.7億元持續加大對脫貧戶、老區蘇區縣和23個脫貧縣支援力度。下達15.47億元加大特色優勢産業支援力度。下達35.83億元支援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建設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等。下達24.3億元支援農村道路、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等。下達34.82億元支援耕地保護、種業振興等。
——加大投入,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民生投入持續加大。全省民生支出4343.28億元,增長10.1%,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6.2%,持續保持在七成以上。其中:教育支出1222.27億元,增長13.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09.84億元,增長19.8%;衛生健康支出611.05億元,增長14.5%;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支出117.52億元,增長12.1%;糧油物資儲備支出25.83億元,增長37.9%。省委和省政府25項為民辦實事項目省級相關資金下達123.91億元,為年初計劃總額的113.8%。
社保體系更加健全。下達9.28億元支援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省定標準從每人每月130元提高到140元,城鄉居民醫保年每人平均財政補助標準從580元提高到610元,省定低保最低標準由4400元提高到4750元。下達8.53億元支援提高殘疾人生活和護理兩項補貼標準。
健康衛生有效保障。全省各級財政投入130.43億元,用於疫情處置和防控能力提升、核酸檢測、疫苗及接種費用補助等支出。醫保基金全額承擔新冠病毒疫苗購置及接種費用,支援全民免費接種。
教育文體穩步發展。下達教育領域項目資金104.46億元。下達16億元健全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下達10.96億元繼續實施公共文化設施升級完善和文化場館免費開放政策等。下達9.56億元支援全民健身國家戰略。
——注重效能,有效提升財政治理水準。
財政法治建設不斷加強。財稅體制改革深入推進。
財政服務監管水準持續提升。非稅收入收繳電子化和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位居全國前列,改革實施單位超2萬家。鄉村振興(扶貧惠民)資金線上監管平臺監管項目從40項增至48項,累計監管資金超442億元,惠及群眾812.8萬人。擴大財政資金直達機制範圍,全省直達資金829.14億元,增長40.6%。
保障基層財政平穩運作。下達縣級基本財力保障補助、均衡性轉移支付等資金609.79億元。
2023年,重點保障九個方面
按照2023年預算草案,省級四本預算支出3227.15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186.97億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65.55億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47.52億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927.11億元。除保運轉等支出外,重點做好以下九個方面的支出保障:
——有效支援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深化數字福建建設,支援實施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強基”行動,培育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加快發展海洋經濟,培育壯大海工裝備、海上風電、海洋生物醫藥等産業。培育壯大綠色經濟,支援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産業,深化“電動福建”建設,支援開展省級以上園區迴圈化改造。支援實施文旅經濟高品質發展十大行動,支援大力發展紅色、生態、工業、鄉村、海洋等文旅新業態。支援持續實施“六大工程”、龍頭企業培優扶強工程等,推進提升製造業競爭力。支援加快推進我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加大普惠金融重點領域供給。優化地方政府專項債投向。深化“全閩樂購”活動。
——有效支援提升區域創新競爭力。支援實施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全面提升保教水準。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推進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支援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和職業教育“雙高”計劃,支援推進新一輪“雙一流”和應用型高校建設。優化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打造海峽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省創新研究院和海洋、積體電路等領域省創新實驗室。支援實施高新技術企業“雙倍增”行動。深化新時代科技特派員機制。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省戰略。
——有效支援推動改革攻堅。支援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區域金融改革創新、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縣域整合改革試點等。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和醫共體體制機制創新,完善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支援加快省屬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支援省屬金融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支援打造數字政府、建設數字社會,加快建設全省一體化公共數據平臺。
——有效支援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大力發展市場採購、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加大對企業建設和使用海外倉支援力度,推進“福品銷全球”。支援“單一窗口+出口信保”降費擴面,加強對中小微外貿企業傾斜支援。支援海關通關便利化建設,推進特色優勢産業平臺做大規模。深化“助力萬企成長”行動。支援實施僑資僑智僑力引進工程。擴大高新技術領域利用外資。支援“兩國雙園”建設,提升雙向投資和開放合作水準。
——有效支援建設融合發展示範區。支援福州、平潭建設對臺跨境電商集散樞紐,推動打造兩岸能源資源轉机平臺和對臺功能性經貿平臺,支援平潭綜合實驗區打造海關監管特殊區域。支援高品質建設台灣農民創業園和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産業園。完善臺胞在閩就業、就醫、住房、社保、養老、子女就學等制度保障。加強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基地和示範點建設。支援廈金、福馬率先融合發展,深入推進與金馬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加大力度引進台灣建築師團隊開展鄉建鄉創陪伴式服務。
——有效支援深化生態省建設。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支援開展低碳城市、園區、社區試點,發展綠色低碳産業。支援深入打好藍天、碧水、碧海、凈土保衛戰,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高品質推進武夷山國家公園建設,深入開展互花米草除治攻堅行動。鞏固閩江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成效,持續推進九龍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支援建立健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拓寬“兩山”轉化路徑。
——有效支援促進城鄉區域共建共用。支援實施強省會戰略,推進福州新區、平潭綜合實驗區一體化發展,加快建設福州都市圈、廈漳泉都市圈、廈門高品質發展引領示範區、泉州21世紀“海絲名城”。建設閩西革命老區高品質發展示範區。支援援藏援疆、閩寧協作不斷深化。推動農業轉移人口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務。促進縣城人口集聚、産業集中和功能整合。持續推進海綿城市、韌性城市建設,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和鄉村建設行動。持續加大“三農”投入。大力支援糧食生産,促進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全力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打響“福農優品”品牌。
——有效支援全面發展民生和社會事業。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引導、支援公益慈善事業發展。支援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加強困難群眾救助幫扶。大力支援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和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保障。加快建設國家、省級區域醫療中心。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支援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提升新型智庫建設水準。支援發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産業。
——有效支援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實施現代種業創新工程,支援加快省級糧庫建設。深入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加快煤炭儲備基地、油氣儲備設施建設。支援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防範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促進婦女、兒童、殘疾人、老體協等事業發展。紮實推進民族宗教工作高品質發展,扶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積極開展雙擁共建,鞏固提高軍民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記者 王永珍)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