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高品質現代流通體系 推動福建經濟高品質發展
□阮曉菁 施生旭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強調:“流通體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提出,要“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內暢通流動”。建設後疫情時代高品質現代流通體系,是打造全國統一大市場、打通國內大迴圈和國內國際雙迴圈的基礎,是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措施。
建設高品質現代流通體系是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
流通是生産和市場、供給和需求、分配和消費的紐帶,流通的順暢與經濟發展活躍密不可分,流通體系在國民經濟大迴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高品質現代流通體系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馬克思認為,生産決定流通,而流通反作用於生産,在特定條件下,流通也決定生産。近年來,受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影響,原本相對穩定的國民經濟迴圈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堵點,流通能力滯後於生産能力的問題逐步凸顯。為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達到“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目標。國內國際雙迴圈都離不開高效的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現代流通體系是“六穩”“六保”的現實需要,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
高品質現代流通體系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重要保障。
建設高品質現代流通體系,有利於優化網路佈局與城鄉之間、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流通體系,能夠促進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促進國內外市場融合發展,提高流通效率與資源配置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提升“絲路海運”優勢與競爭力,實現流通産業信息化、標準化、法治化與國際化,為經濟高品質發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作用。
高品質現代流通體系在為企業紓危解困中發揮基礎性作用。
流通體系的構建與完善,對經濟發展各種要素的高效流動起到優化整合作用。當前,我國市場主體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建設高品質現代流通體系能夠暢通人流、資金流、商流、信息流、技術流等,為供應鏈、銷售鏈、服務鏈和産業鏈提供有效銜接的紐帶,能夠在更大範圍把生産和消費聯繫起來,擴大交易範圍,推動分工深化,提高生産效率,促進財富創造,為企業紓危解困。
建設高品質現代流通體系
推動福建經濟高品質發展
發揮流通引導生産、促進消費的作用,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優化福建現代流通體系建設,不斷打通流通領域的堵點、中斷點和痛點,積極落實政策助企紓困解難,降低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推動福建經濟高品質發展。
建立和完善競爭政策體系,優化福建現代流通體系營商環境。
後疫情時代,競爭政策更加強調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構建良好的市場秩序、公平競爭和開放透明的市場環境,實現生産與市場、企業主與消費者之間自由選擇互動,這是現代流通體系構建的內在需求與動力。首先,要構建更加完備的競爭政策制度體系,對促進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發展的政策同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進行統籌協調,降低疫情期間流通政策對福建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不斷推進新經濟新業態創新發展。其次,要發揮更加有效的競爭政策規製作用,構建流通企業內部自身監管和行業協會、上下游企業、媒體、民主黨派、專家學者、社會公眾等多元化外部社會監管協同機制,以數字化賦能競爭政策規則多元渠道與創新方式,從全週期管理意識角度實現競爭政策規則的內迴圈發展。
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領域軟硬體建設,完善福建現代流通體系基礎設施。
要充分發揮政府在統籌推進福建現代流通領域軟硬體建設上的重要作用,制定後疫情時代福建現代流通體系中長期發展規劃,做好現代流通體系上下游、産供銷、內外貿一體化銜接的整體性與系統性戰略頂層設計,做好重大突發事件下流通有效運轉的預案和相應物品的儲備,適應後疫情時代國際競爭與合作發展的戰略佈局。
在硬體建設方面,一方面,要推動福建重點港區物流基礎設施,加快機場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推進特色農産品物流園和陸地港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各個園區物流專業化、規模化、現代化和集約化;另一方面,加快福建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工程建設,推動全省冷鏈物流網路佈局,有針對性培育發展各地市冷鏈物流重點企業,用好冷鏈物流産地倉、轉机倉、前置倉、銷地倉等倉儲物流設施,實現線上高效對接、線下快速流通。
在軟體建設方面,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現代流通領域的制度規範和標準,通過簡化行政審批、降低物流稅費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實現流通領域營商環境的優化,統籌推進福建現代物流運輸體系、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與國內統一大市場的有效融合發展;另一方面,加強電商與快遞物流基礎設施網路建設,完善福建“縣—鄉—村”三級物流網路節點體系,嚴格落實國家鮮活農産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健全縣域經濟、特色産業物流體系,加強城鄉物流配送集約化、均等化建設,將物流運輸打造成優化資源配置的新動力,將商貿流通打造成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引擎。
數字賦能現代流通産業建設,創新福建現代流通體系新業態新模式。
數字化轉型升級是現代流通産業發展的趨勢,要積極推進後疫情時代流通領域“網際網路+”到“物聯網×”的産業化升級。
首先,完善後疫情時代福建大流通網路建設規劃,通過推動流通産業網際網路與物聯網平臺建設,積極推進智慧港區、智慧機場、智慧園區、智慧平臺等建設,加快建設無人場站、智慧化倉儲等物流設施,實現福建現代流通體系信息化、數字化與智慧化,不斷優化流通産業管理創新服務。
其次,充分發揮大數據、網際網路、物聯網等在助推後疫情時代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方面重要作用,實現“網際網路+”與運輸、倉儲、裝卸、包裝、配送等各個物流環節智慧化有效融合,實現物流業與其他産業的聯動發展,優化供應鏈管理,創新福建現代流通體系新業態新模式。
再次,培育和發展福建第三方物流數字化發展,構建後疫情時代數字化安全監測系統,不斷創新第三方物流企業産業科技和商業模式,建設一批在國內國際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數字化供應鏈企業,實現福建現代流通體系一體化,以降低流通成本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動力。
做強“絲路海運”品牌和平臺,提升福建現代流通體系服務新格局。
2018年底,福建率先開行“絲路海運”,這是福建與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新通道。
首先,要做強“絲路海運”品牌和平臺,進一步發揮福建“海絲”核心區優勢,不斷深入推進“絲路海運”和“絲路飛翔”工程建設,促進後疫情時代福建港口系統融入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港口的海運物流服務生態圈。
其次,加強疫情對流通領域影響的監管機制建設,完善港區及流通企業線上線下多重把關品質體系,科學合理對進出口商品進行核酸檢測,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和抵制侵犯智慧財産權,加強立法、執法和標準體系建設,不斷健全後疫情時代“絲路海運”制度規範和標準,提升福建現代流通體系深度融入服務“一帶一路”新格局。
第三,積極推進國家物流樞紐佈局建設,加快佈局臨港(海港、空港、陸地港)物流園區建設,不斷優化臨港物流園區營商環境建設,推進後疫情時代福建國家物流樞紐佈局承載城市建設,加強生産能力和應急保供能力建設,吸引外貿貨物、內貿南下貨物在福建港口轉机,促進福建成為銜接東西陸海聯運通道、南北海運通道的核心樞紐基地,為構建國內國際雙迴圈重要通道提供重要保障。
(作者為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