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世界閩南文化論壇在雅加達舉行

2024-09-20 07:25
| | | |

  世界閩南文化論壇14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舉行。論壇是2024世界閩南文化節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中國駐印尼大使館指導,世界泉州青年聯誼會印尼分會、印尼泉州青年商會聯合主辦,圍繞“中國與印尼閩南文化融合發展”主題,深入探索閩南文化豐富的內涵,發掘閩南文化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傳播、擴散與發展演變,展現閩南文化的當代價值。

  論壇上,來自中國、印尼、馬來西亞的1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閩南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傳播、海內外閩南族群的親情文化、亞洲與閩南海洋文化等暢所欲言。

  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教授林國平認為,閩南文化內涵豐富,既有中華文化內陸農耕文化普同性的基本特徵,又有鮮明的海洋文化獨特氣質,還沉澱著閩越文化的基因。這些決定了閩南文化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張力,同時也是其能夠獨樹一幟並且傲視宇內的根本之所在。

  圍繞中華文化與閩南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多位學者展開了論述。印尼泉州青年商會永遠名譽會長、福建省級非遺南音傳承人陳連法以切身體會提出,進一步在印尼弘揚傳承華文教育和世界非遺泉州南音文化,有利於印尼華人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歷史根源和文化傳統,增強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昭軍認為,作為儒家思想的傳播載體,孔教成為東南亞華人文化認同的重要標誌,研究東南亞的孔教,將其置於多元文化交織的背景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在當代全球化時代中的意義與作用。泉州晚報社融媒綜合部負責人顏鵬結合四個場景案例論述了印尼華文媒體對閩南文化傳播發展的重要意義和媒體的社會責任,以及媒體形態的演化和媒體的“文化出海”帶給中國與印尼文化交流的前景。

  多位學者就海內外閩南族群的親情文化展開研討。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教授、馬來西亞歷史研究中心主任廖文輝深入探索了馬來西亞閩南宗族的形成及其當代發展,指出馬來西亞閩南宗族的四種類型,提出“在地化”和“簡化”是了解馬來西亞閩南宗族發展的兩個關鍵。台灣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總顧問陳益源通過田野調查發現,遍佈海內外各地的福建會館經常發揮救濟閩南鄉親的積極功能。僑批研究專家、福建省收藏家協會名譽會長萬冬青提出,各個時期互寄的僑批,展現了中國、印尼兩國閩南文化的融合發展。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産學院教授林楓從黃氏遷徙歷史説開,指出閩南有著悠久的譜牒編纂傳統,不但有閩南本土編纂的,還有海外居住地編纂的,更有海內外聯合編纂的,“譜牒編纂讓我們看到的是閩南人落地生根、不忘故土的拳拳之心”。

  “閩南人無論走到天涯海角,都會把閩南文化帶到所在地,生根發芽。”泉州師範學院原副院長、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林華東教授在閩南文化論壇總結時表示,專家學者的學術主題分享有助於更深入地了解閩南文化如何伴隨閩南族群的腳步走出閩南、跨越海峽、浮海番平、融納世界。(黃雅珊)

附件:

政府文件全真版:

溫馨提示: 請使用OFD閱讀軟體瀏覽源文件,如未安裝點擊下載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