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多燦爛,為遠歲的海絲遺珠
海絲廳中的聖杯嶼沉船水下遺址沙盤,等比例復刻沉船遺址的全貌,照片上方懸挂的是舭龍骨模型。
聖杯嶼沉船內的瓷器多以竹製品進行包裝。
海絲廳成為親子遊熱門打卡點,市民體驗裸眼VR水下考古遊戲。
一段海水鋪成的路,一個連接東西洋的出海口,一條貫穿歷史的河,造就了一個集合中外風物的城——漳州。
無言之故事,有形之歷史。10月,漳州市博物館海絲廳經過全新升級,對外開放。首次對外全面展出漳州聖杯嶼元代沉船遺址考古成果,首次展出月港貿易繁榮的見證物,首次展示漳州駛向全球的詳細貿易航線,首次推出VR水下考古體驗遊戲……新的考古發現,新的展示手段,使承載的歷史和無形的人文價值頗具分量,讓漳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盡收眼底、觸動於心。
史海鉤沉,博物館成為古今文明的窗口。“按照時間線來組織文物可以更直觀地反映歷史的進程和變遷。由於之前我們展廳缺少元代文物,使這段歷史難以‘言之有物’。”漳州市博物館館長李海梅説,這方水土的絲路榮光不曾斷代。
博古通今 絲路有“數”
“太逼真了,魚類、珊瑚,還有水下寶藏!”“為減少對水下瓷器的破壞,考古隊員改良了小型氣槍,進行精細化發掘。”“針對破碎文物,要使用PVC管進行整體提取。”週末,海絲廳成為親子遊熱門打卡點,“探秘聖杯嶼元代古沉船”VR遊戲是本次海絲廳升級亮點之一,“吸粉”最多。
穿戴好潛水設備,整裝出發。遊戲畫面逐漸靠近聖杯嶼,要求遊戲者根據遺址定位,在茫茫大海中確定打撈點。到達沉船地點,遊戲者選擇水下攝影機、抽沙裝置、防水標簽、吊籃等水下考古設備,對文物進行遺址清理、沙盤製作及文物打撈。通過裸眼VR遊戲,沉浸式體驗聖杯嶼水下考古發掘的全過程,解鎖“尋寶”之旅。
漳州聖杯嶼元代沉船發掘項目自2022年8月開始至2023年10月結束,是國家文物局首期水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之一。聖杯嶼沉船遺址共發掘出水文物17288件,主要為元代龍泉青瓷和陶罐、鉛錘、印章等船上生活、航海相關文物。
為滿足群眾對本次水下考古的好奇心,改造後的海絲廳,還增加了多媒體互動顯示屏、航海遊戲等,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向遊客展示聖杯嶼元代沉船遺址考古發掘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的相關知識。其中包含了本次水下考古活動中,運用水下攝影拼接、三維模型等新技術,以及精細化的發掘、多學科合作的新方法。
“例如新型海洋地質探物調查方法,是利用合成孔徑聲吶、多波束聲吶、旁側聲吶、磁力儀等最新水下物探設備。”據第九期全國水下考古隊員林立憲介紹,對聖杯嶼沉船遺址及附近海域開展了特定範圍的綜合探測技術,來獲取並鎖定遺址的平面、三維地形以及地層剖面數據和磁力異常數據,為水下物探技術提供試驗數據。
“之所以稱之為聖杯嶼元代沉船遺址考古成果的‘全面展出’,因為本次考古的成果不僅僅是出水文物的價值,考古採用的科技創新手段也是本次考古的重要成果。”李海梅説,還將完善海絲廳的語音導覽以及線上展廳,計劃採用數字魔墻等更多數字化的展示方式。
李海梅認為,通過數字技術來展示考古技術,將是博物館未來的策展方向,也將帶動文物敘事傳播方式的轉型。
深海尋寶 史海鉤沉
深入展廳,漸入佳境。站在一面陳設出水瓷器的展櫃前,環顧200多件龍泉青瓷的芳容,玻璃展櫃折射著對面的聖杯嶼水下遺址風貌,沙粒和沉船殘骸包裹著千萬件珍寶,倣若瞬間被拉進歷史的潮汐,一睹元代晚期龍泉窯瓷器的文明印記。
“這是考古隊員克服複雜海況和低能見度(50釐米以內)等困難,通過水下拍攝的2.5萬多張遺址局部照片,合成了200多平方米的水下遺址高清全景圖像,十分珍貴。”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照片下方的聖杯嶼沉船水下遺址沙盤,等比例復刻沉船遺址的全貌。照片上方懸挂的是這艘沉船的舭龍骨模型。而發現的舭龍骨,是目前國內僅存的考古實物,該構造為提升船隻穩定性、保證航海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這艘聖杯嶼元代沉船是目前全球發現裝載龍泉瓷器最多的一艘沉船,此次集中展出聖杯嶼出水文物近400件。
“目前部分出水文物仍在進行脫鹽處理,諸如在聖杯嶼發掘的國內保存最早的測深錘,以及陶燈、花押印章、大元通寶等文物,暫時通過圖片呈現。”李海梅説,沉船、船貨以及船上生活、航海相關文物的發現,對於深入研究元代航海史、造船史和船上生活史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這艘海船的船艙內多是成摞的瓷器堆積。縱向包裝瓷器的是竹片,橫向包裝瓷器的是竹篾。”李海梅説,哪怕是沉船瓷器碼放和包裝方式,也要據實還原。
海絲廳開放後,“漳臺海洋文化交流”學術沙龍同期召開。“展示漳州水下考古成果,便是展示漳州海絲文明。”漳州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阮永好是此次水下考古隊副領隊,在他看來,通過專業的策展,可以讓觀眾更深入理解展品的歷史、文化等各方面價值,無論是觀眾還是業內專家都能在博物館直觀感受漳州聖杯嶼的魅力。
漳州腹地臨江、近海,自古與外界互動頻繁。根據海絲廳展示的漳州海域水下文化遺存分佈圖可以見得,龍海、漳浦、東山等沿海縣區發現多處水下文物點。
海絲廳內有一件“鎮廳之寶”——量天尺。目前全國水下考古僅發現兩件,唯獨該尺保存完整,長28.5釐米,一邊有刻度,一邊無刻度。“專家認為量天尺的使用方法,應是海師緊握無刻度處,下端與海平面齊平,上端測得北斗七星的高度,即是該船隻所在的緯度。”李海梅説,從水下文物中可以讀懂古代航海人的智慧。
集藏曆史 容古容今
講述漳州海上絲綢之路,繞不開大航海時期勇闖全球化的古月港。
本次海絲廳更新的亮點除水下考古篇章,另有“隆慶開海碑”拓片和“卞寶第告示碑”拓片兩件見證月港貿易繁榮的物證重磅展出。
明隆慶元年(1567年),福建巡撫涂澤民奏請解除海禁,奏議得到朝廷批准,於是,隆慶開海成了月港繁榮和近代早期全球化貿易發端的重要里程碑。
“隆慶開海碑上落款‘隆慶元年八月吉日’,以及涂澤民等官員的名字,佐證了當年在此發生了值得銘記的歷史事件。”李海梅介紹,卞寶第告示碑同樣印證了月港崛起于首輪全球化浪潮。
處八閩之極地,為漳潮之要衝。漳州的海絲足跡從遠古走來,歷經唐、宋、元、明、清,對海洋城市的歷史進程産生深遠影響。駐足廳內新繪製的航線圖前,四通八達的航線位置展示漳州海上絲綢之路多點開花。
“以前只是籠統地講,由月港始發的東西洋航線,與歐洲地理大發現新開闢的航線相連接,串成一條全球貿易航線。那麼這條航線究竟去了哪些國家?在地圖裏怎麼體現?”李海梅説,根據多個朝代繪製的商業地圖,進行物證比對與史料核實,博物館整理出《明中後期海上絲綢之路示意圖》,通過海絲遺跡來補充海絲故事,讓群眾更加直觀了解漳州在海外貿易大背景下文化交流的歷程。
文化交流往往雙向奔赴,海外文化同樣對漳州産生了影響。在海絲廳的最後一章,展示了海外進口農作物、海外建築文化、番銀文化等司空見慣之物,都對漳州數百年的生産生活影響巨大,幾多燦爛,也由此構成了漳州璀璨奪目的海絲文明。(記者 杜正藍 文/圖)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