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做好調查研究,福建最大優勢在哪?

2023-06-13 07:20
| | | |

□敏言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在福建工作的17年半時間裏,習近平同志始終重視調查研究這一科學方法的運用,撲下身子、深入群眾,將調查研究貫穿各項工作全過程,創造了一系列彌足珍貴、一以貫之的重要理念和科學方法,為全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樹立了光輝典範。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恰逢毛澤東同志才溪鄉調查90週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走訪基層”35週年。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際,這些重要理念、重要方法,是福建上下做好調查研究工作的獨特優勢、源頭活水。

  穿越時空、追根溯源,我們一起探尋福建做好調查研究的最大優勢——老一輩革命家在八閩大地開展調查研究的歷史實踐,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時開創的注重調查研究的重要理念和科學方法。這些歷史實踐和思想財富是福建各級領導幹部做好調查研究的重要遵循。

  看才溪鄉調查歷史,深入學習領會我們黨深入群眾、實事求是的光輝典範。

  閩西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閩西蘇區深入調查研究、密切聯繫群眾,模範實踐了黨的群眾路線,形成了血肉相連的黨群關係。1930年到1933年,毛澤東三次到才溪調查研究後寫成的《才溪鄉調查》一文,充分展示了我們黨密切聯繫群眾的優勢。

  在才溪鄉調查中,毛澤東運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系統總結了蘇區革命鬥爭和政權建設的經驗,寫下了著名的《才溪鄉調查》,為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作準備,也樹立了共産黨人走群眾路線、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實事求是的光輝典範。1933年,才溪鄉因在鄉蘇維埃選舉、擴大紅軍及發展經濟等方面的突出表現,得到中央蘇區及福建省蘇維埃政府的嘉獎,被譽為“第一個模範區”。才溪鄉調查是中國共産黨人走群眾路線、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實事求是的光輝典範。因此,從調查研究歷史進程、經典調查研究文獻中汲取理論和實踐經驗,是福建做好調查研究的最大優勢所在。

  談作風傳承,大力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重視調查研究的優良作風。

  在福建工作時,習近平同志提倡:做縣委書記,一定要把下轄的村走完;做市委書記,一定要把鄉鎮走完;做省委書記,一定要把縣走完。他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

  在廈門,習近平同志親自抽調100多人分21個專題組深入調研,不僅邀請國內百多位專家到廈門調研、座談,謀劃發展,還帶隊到新加坡考察、比較,在調研基礎上分析論證,制定了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在寧德,他跑遍了閩東,在反覆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閩東地區“弱鳥渴望先飛”“扶貧先要扶志”等發展思路,並大力倡導“四走訪基層”;在福州,他&&深入基層開展調研,提出“馬尾的事,特事特辦,馬上就辦”“四個萬家”,更是歷經“萬人答卷”“千人調研”“百人論證”“十易其稿”,打造出影響深遠的“3820”戰略工程;在省委省政府工作時,八閩大地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比如,習近平同志六年七下晉江,多次深入企業、基層、農村調研,從實踐中尋求發展對策,不僅幫助企業找方向、定航標,而且調研總結“晉江經驗”,推動縣域經濟和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可以説,在福建工作十七年半,習近平同志相當一部分時間花在調查研究上。多位曾與他共事的退休老同志回憶説:堅持先調研後決策,堅持以調研發現問題、推動工作,是習近平同志一貫的工作方法。

  其一,把“調研起步、調研開局”作為工作的首要步驟。謀于前才可不惑于後。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十分注重調查研究,始終把調查研究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起點。他在《任職以來工作情況的彙報》中寫道:“從到任開始,就盡可能多進行調查研究,盡可能快地熟悉市情,以便更好地進行決策。”

  其二,把“立足調研、規劃引領”作為推動工作的重要方法。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甘做鋪墊工作,甘抓未成之事。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強調,各級領導機關在制定政策措施時,一定要堅持走群眾路線,要充分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並進行反覆比較、鑒別和論證,“這樣,制定的決策就有依據,執行決策就有基礎,才能保證決策實施的堅定性、有效性和可操行性”。

  其三,把調查研究作為傾聽民聲、匯聚民意的重要途徑。治理之道,莫要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最喜歡直接接觸群眾,傾聽群眾呼聲,為群眾排憂解難。在調研途中,他不知道“掀了多少鍋蓋、掀了多少桌蓋、掀了多少鋪蓋”。無論是在廈門、寧德,還是後來主政省會福州、擔任省領導,百姓的安危冷暖,習近平始終記挂在心,訪貧問苦成了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四走訪基層”“四個萬家”“三進下黨”,就是習近平同志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的一個生動縮影。

  其四,把調查研究作為“改進作風、狠抓落實”的有力抓手。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注重將調查研究作為改進機關作風的有力抓手、提高幹部思想素質和工作水準的有效方法。他在《把心貼近人民——談新形勢下領導的信訪工作》中寫道:“通過深入基層,提高領導機關的辦事效率,有利於把問題解決在源頭,把矛盾消弭在萌發狀態;同時,要積極做好群眾的宣傳、發動和思想教育工作,改進各級領導的工作作風,使黨的方針、政策真正落到實處。”

  歷史映照現實,當下福建如何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制勝法寶。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用好調查研究這一“傳家寶”,做好調查研究這一“基本功”。

  首先要弘揚優良傳統,走好黨的群眾路線。“四走訪基層”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寧德工作時大力倡導的工作方法、工作制度,是黨的群眾觀點與群眾工作的有機統一,是深入調查研究、密切聯繫群眾的實踐創造。從1988年“四走訪基層”創立以來,福建省不斷開展“四走訪基層”活動的探索與創新,創造了許多鮮活形式與方法,其所蘊含的精神內涵、所體現的價值追求不斷轉化為福建黨員幹部的自覺實踐,越來越顯示出強大生命力。實踐證明,“四走訪基層”是密切聯繫群眾的重要途徑,是調查研究、化解矛盾、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的有效辦法,是來之於實踐又指導實踐的創造性舉措。我們要深入踐行“四走訪基層”重要理念,走穩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

  其次,必須堅持正確態度和科學方法。態度和方法直接決定了調查研究的成效。開展調查研究的正確態度,最重要的是兩條:一是實事求是,二是“眼睛向下”。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實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調研工作中,要理論聯繫實際,聽真話、察實情,真正把功夫下到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所謂“眼睛向下”,就要“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接地氣、通下情,‘身入’更要‘心至’”,滿腔熱忱自覺問計於民、問需於民。

  再次,必須堅持常態化和制度化。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調查研究也永無止境。調查研究重在堅持,貴在經常化。要做到調查研究常態化,建立和完善調查研究制度是關鍵。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就非常重視調研工作的制度化建設,開創性地提出堅持和完善“領導機關、領導幹部的調研工作制度”“四走訪基層制度”“領導幹部的聯繫點制度”,極大推動了調查研究制度化、常態化建設向縱深發展。這一系列制度,我們必須長期堅持,不斷傳承弘揚。

  最後,將調查研究內化於心、外化于行。實現由“知”到“行”的轉變,需要實際行動,重點要落實在“做”上。在落實為民辦實事方面,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反覆論證的基礎上,決定每年為民辦一批實事。從1990年開始,福建省委、省政府連續33年每年實施一批為民辦實事項目,解決了一大批老百姓急難愁盼的民生突出問題,深受群眾歡迎。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我們依靠調查研究走到今天,也必將依靠調查研究走向未來。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大興調查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把“傳家寶”的作用、能量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把福建在這方面的優勢轉化為勝勢,也成為擺在福建廣大黨員幹部面前的“時代之問”。

  如何答好這一問卷,我們共同期待。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