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平潭借東風乘勢而上,搶灘登陸郵輪旅遊市場,迎來旅遊發展黃金機遇期

郵輪啟航,赴深藍之約

2024-04-20 08:57
| | | |

去年11月,賴比瑞亞籍“藍夢之星”郵輪從平潭啟航駛向菲律賓。通訊員 江信恒 攝

“夢想號”郵輪駛離平潭。通訊員 江信恒 攝

遊客抵達平潭國際郵輪中心。通訊員 念望舒 攝

“夢想號”郵輪內部的豪華商場 通訊員 江信恒 攝

核心提示

  海風和煦,浪花朵朵。上月,平潭綜合實驗區陸續開通了首批5條國際郵輪始發航線,從平潭港口岸金井港區開往日本、南韓等地,實現國際郵輪航線常態化運營。

  悠長的郵輪鳴笛聲在平潭上空響起,向外界釋放強烈的信號: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迎來全新機遇!

  憑藉得天獨厚的海島資源優勢,近年來,實驗區大力推動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監管服務水準,強化高端要素集群發展,實現從“環島遊”到“城際遊”再邁向“國際遊”,郵輪經濟呈現“供需兩旺、穩中向好”的態勢。

  得益於此,平潭口岸旅遊市場迎來“開門紅”。數據顯示,今年截至目前,經平潭口岸出入境人數達2萬多人次,同比增長超11倍。

  那麼,平潭佈局郵輪産業優勢在哪?能否成為下一個撬動市場的航向標?帶著問題,記者在實驗區展開深入採訪。

起步:航線常態化

  3月18日下午,在位於金井港區的平潭國際郵輪中心碼頭,一艘藍白相間的“夢想號”郵輪拔錨起航,滿載著2000余名省內外旅客駛離碼頭,首站目的地為日本福岡。

  這是一場為期6天5晚的海上之旅,航程為“平潭—日本福岡—南韓濟州—天津”,不少省外遊客慕名而來,嘗鮮打卡郵輪遊。登上“夢想號”,來自江西的劉風蘭興奮不已,她迫不及待放下行李,四處參觀打卡。“面積很大,設施又多,真不愧是‘海上城堡’!”劉風蘭坦言,這是她第一次乘坐郵輪出行,深度體驗了大型豪華郵輪的別樣魅力。

  甲板15層、排水量7.75萬噸、擁有1008間艙房……正如劉風蘭所言,“夢想號”郵輪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海上龐然大物。這是目前平潭迎來的最大艘郵輪,主打義大利風情,配有中庭廣場、大劇院、酒吧酒廊、露天泳池等豐富多樣的休閒娛樂設施,還邀請了外籍團隊登輪演出,堪比一個頗具規模的商業綜合體。

  一張船票,開啟遠航。

  自3月以來,“夢想號”郵輪已連續執行了5個以平潭為始發港的航次,載著累計8300多名旅客出海領略世界之美。這些航線船期安排靈活多樣,遊覽目的地選擇多元,包括日本石垣島、宮本島,以及南韓濟州島等地,航程頗受遊客歡迎,平均上座率高達82.47%,且中高端艙位供不應求。

  “夢想號”順利完成在嵐執航任務,進一步豐富了平潭海洋旅遊産品,為當地春季旅遊市場注入新活力,象徵著平潭郵輪旅遊産業邁出了重要一步。

  作為一種高端奢華的旅行方式,郵輪産業有著“海上黃金産業”之美譽,其産業鏈長、帶動性強、國際化程度高,已成為各大港口城市競相追逐的文旅熱點。“相比其他地區,平潭發展郵輪經濟可謂觸手可及。”實驗區經濟發展局口岸工作處處長畢太介紹説。

  此言不虛。發力郵輪産業,平潭具有絕佳的先天優勢。

  翻開地圖,平潭東臨台灣海峽、西隔海壇海峽,這裡恰好是太平洋西岸航線南北通衢必經之地,歷史上就曾是諸多朝代對外通航的重要港口之城。在其延綿408公里的優質海岸線上,分佈著眾多避風條件良好的港灣和深水岸線資源,適宜建設大中型港口。以三面臨海的金井港區為例,該港區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1123畝、岸線長度3494米,功能定位以貨物運輸為主,發展郵輪等旅遊客運産業。

  實驗區成立後,平潭將目光投向海上旅遊這片藍海,積極接洽國內外文旅企業和港口經貿企業,強化海上旅遊招商,壯大産業鏈合作矩陣,推動海洋文旅提質升級。

運營:完善軟硬體

  事實上,進軍郵輪旅遊市場,平潭期盼已久。

  早在2016年,國務院批復的《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方案》中提出,加快構建“一廊兩環五區”的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格局。而“兩環”中的“海上旅遊環”,指的就是以周邊海域和離島開發為載體,通過郵輪、遊船、遊艇等開闢環島附近觀光休閒航線。

  贏先機者得天下。此後,實驗區堅持提前謀劃、苦練內功,不斷加快金井、澳前等港區以及腹地更新改造,陸續推出海上觀光體驗遊船、跨城跨島海上旅遊線路等産品,遊艇觀光、帆船出海、休閒海釣等項目蔚然成風,串聯起廣闊的海上文旅圖景。

  其實,自去年3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國際郵輪運輸有序試點復航方案》以來,平潭便馬不停蹄開展碼頭改造提升工作,推動港口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

  2023年9月,平潭國際郵輪中心取得港口經營許可證、港口設施保安符合證書;一個月後,平潭港口岸金井港區3號泊位(國際郵輪碼頭)正式通過對外開放省級驗收,並具備開通國際郵輪航線條件。

  很快,又一則好消息傳來:去年11月,平潭國際郵輪中心正式開港並迎來首航,約600名旅客搭乘由廈門始發的“藍夢之星”郵輪,前往菲律賓蘇比克,開啟5天4晚的海上之旅。這次首航實現了省內郵輪客源市場共用,攜手推動郵輪旅遊業快速發展。

  作為一座海島城市,郵輪旅遊是平潭發展旅遊業的重要支撐,也是促進國際旅遊島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

  在福建商學院旅遊與休閒管理學院教授孔旭紅看來,郵輪旅遊和港口碼頭是海洋經濟的重要補充,能夠形成合力加快港城産融合發展。她詳細羅列了郵輪産業鏈的組成,“以郵輪産業為媒,衍生出的商務體驗、生態旅遊、休閒度假、體育娛樂、研學教育、船舶修造等産業鏈相互交織,能夠協同産生耦合效應,可為平潭帶來一場全方位的文旅消費升級”。

  因海而生,憑港而興。優化産業綜合發展環境,成為平潭發展郵輪經濟的一步先手棋。

  以平潭國際郵輪中心為載體,實驗區正加速推動海洋文旅産業由“海岸”走向“深藍”,進一步提升海島旅遊國際化水準。

  該中心建有客貨兼備的多功能碼頭,配套打造了郵輪聯檢中心、客貨運進出關卡、停車場等,能同時滿足15萬總噸郵輪和5萬噸級貨輪靠泊使用的要求,年客運通過能力為8萬人次、貨運通過能力達105萬噸。

  這是福州港目前規劃的唯一一個15萬總噸郵輪泊位,也是我省除廈門以外的第二個國際郵輪碼頭,與廈門形成了“一南一北”的發展格局。“我們還啟動了國際郵輪中心提升改造工程,對旅檢大樓前廣場等通關配套設施進行優化提升,為遊客提供更為優質的港口服務。”實驗區港務發展有限公司副經理吳濤説。

  此外,金井港區已在2021年建成投用高壓郵輪岸電系統,郵輪在靠港期間可使用船舶岸電代替船舶柴油發電,實現以電代油。在滿負荷運營的狀態下,該系統預計每年可以實現替代電量760萬千瓦時,在減輕能耗、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大幅度減少船舶噪聲和大氣污染物排放,為港口經濟發展提供綠色動力支撐。

  同時,海關、邊檢工作人員主動認真引導旅客出境;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一路為旅客提供貼心服務;68輛接駁服務車來回穿梭,散客接駁暢通無阻;平潭交建、海關、邊檢、海事、港務等相關部門以及企業通力協作、強化聯動,全力營造安全、快捷、舒適、溫馨的郵輪出行環境,讓到訪旅客賓至如歸……

展望:深挖新潛力

  根據攜程發佈的《2024年元旦跨年旅遊報告》,2024年元旦假期郵輪預訂量比上月增長231%。多項研究報告顯示,今年有望成為我國郵輪經濟全面發力的關鍵年。

  眼下,平潭正持續塑造旅遊國際化、年輕化、品質高端、可持續的品牌IP,探索推出多元化、特色化的郵輪産品,持續擴容旅遊客源地。

  在海邊吹風、看日出日落,享受愜意舒適的海島假期,是不少遊客春季旅行的選擇。記者了解到,在3月開航的5個航次中,省外遊客佔比達65%,大多來自西南、西北、華北以及華南地區。“平潭坐擁絕美海景、島嶼風光、石頭厝等海島資源,很適合發展岸上觀光遊,讓遊客享受‘一站式’海陸結合的度假新體驗。”説起平潭郵輪産業的發展前景,國旅環球(北京)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郵輪部總監王超如是分析。

  平潭與台灣新竹隔海相望,兩地相距僅68海裏,這裡是祖國大陸距離台灣本島最近之處。《福建省郵輪旅遊産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綱要》明確將平潭郵輪港定位為對臺郵輪始發港,這為平潭開闢對臺郵輪航線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政策、區位的多重賦能之下,平潭正積極探索打造對臺郵輪始發港。目前,已開通嵐臺直航客運、貨運航線,在全國率先實現至台灣北、中、南部主要港口客貨航線全覆蓋,這為拓展兩岸郵輪遊提供了豐富的口岸、航線監管經驗。

  從銷售端看,兩岸郵輪航線市場需求旺盛。據郵輪運營商反饋,疫情之前,兩岸航線就曾佔據著郵輪航線市場銷售前三名的位置。上海藍夢國際郵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陸光原稱,目前正和廈門、平潭兩地合作,探索開發對臺郵輪航線。“比如,在5天4晚的行程中,遊客可以乘坐豪華郵輪到達台北、高雄等多個港口,體驗高端商務、休閒度假、研學修習等個性化主題線路。”

  乘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平潭正探索開展與支點城市的合作,以期開拓亞洲郵輪遊市場。平潭綜合實驗區新一輪總體發展規劃提出,要積極發展國際郵輪旅遊,培育東北亞、東南亞地區的郵輪航線。

  “就旅遊區位而言,平潭恰好位於東南沿海航線中樞位置,很適合開發面向東亞市場的旅遊線路。”實驗區旅遊文化服務中心副主任陳建翔告訴記者,目前,天津、青島、上海等平潭以北的港口已開通了東南亞旅遊航線,而平潭以南的廈門、廣州、深圳等港口也開通了東北亞航線,這些航程皆會行經平潭附近海域。“這充分説明,平潭具有開發國際郵輪多點挂靠航線的優勢,能夠通過區域輻射聯動,吸引更多境內外遊客,充分釋放區位消費力。”

  坐擁天時、地利,如何進一步做大做強郵輪産業?平潭正在下一盤大棋。

  “重點在於加密郵輪航線、豐富旅遊産品。”陳建翔説,未來除了培育東北亞、東南亞地區國際郵輪航線外,將大力開發海上絲綢之路東南亞國家線路、南島語族小島嶼國家郵輪旅遊航線,讓更多遊客來到平潭開啟“郵輪+海島”旅遊新體驗,進一步打響平潭國際旅遊島文旅品牌。

  由於首批郵輪航線市場反饋十分理想,平潭還計劃聯合多家旅行社與郵輪運營商,共同開發境內郵輪遊。“當前,我們正在洽談引入新的郵輪,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度引進一艘豪華郵輪在平潭運營境內遊航線,加強實驗區和省內外各地市的文旅聯動,共同做大做強郵輪産業。”陳建翔説。(記者 張哲昊)

 

記者手記

搶佔風口,要做的還有很多

  快速崛起的郵輪産業,有望成為拉動平潭旅遊經濟的重要引擎。

  一艘郵輪,不僅能夠滿足遊客越洋旅行的願景,其背後更是一長串産業鏈,隱藏著成千上萬的就業機會。目前,平潭已從産業規劃、政策支援等方面明確了郵輪經濟發展方向,計劃研究開發“山海協作”“海峽旅遊”等相關主題産品。

  在今年2月召開的平潭綜合實驗區文旅經濟工作會議上,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不失時機地提出,將推動旅遊從觀光型向體驗型轉變,把平潭打造成融合“私域的海灘”“特色的餐飲”“海上旅遊産品的超市”“高端的賽事”等諸多産業形態于一體的國際旅遊島。

  一系列利好消息,也讓國際郵輪巨頭將目光投向平潭。前段時間,維京遊輪宣佈推出4條由豪華遠洋郵輪執航的中國沿海航線,計劃在今年秋季帶領國際遊客沉浸式體驗中華人文之旅,其中部分郵輪行程就包含平潭港。

  種種跡象均表明,平潭郵輪産業的車輪已迅速轉動了起來。

  在全球旅遊業強勢復蘇的大背景下,郵輪經濟風起雲湧,市場資源爭奪日趨激烈,如何迎接挑戰、搶佔風口?很顯然,平潭現階段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制約平潭郵輪經濟登高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郵輪港功能配套並不完善,港口周邊缺乏商業、住宿、娛樂、餐飲等設施,服務遊客的水準有待提高,難以滿足遊客多元化的需求;二是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産業鏈,目前落戶的郵輪相關企業數量少,缺乏郵輪航線經營、推廣等方面的高素質人才,産業鏈拓展延伸遠遠不夠。

  對此,華僑大學旅遊學院副教授王新建給出建議:平潭應緊盯郵輪産業發展的實際需求,構建涵蓋維修保養、運營管理、後勤補給、商務辦公等元素的産業全景圖,切實提升住宿、餐飲、旅行社服務等業態,加快完善郵輪産業生態圈,填補淡季濱海旅遊空白。

  港、城、産三者相輔相成。相信在人才、資金、企業等全要素領域的驅動下,平潭郵輪産業必將實現更高水準開放、更高品質發展,加速駛向萬億級新藍海,為平潭“一島兩窗三區”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記者 張哲昊)

來源:福建日報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