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鮮銷售遇上私域流量
Amy正在檢驗水果貨源。
羅志彬準備從倉庫外出配送。
“私人定制”的海鮮通過“私域流量”走進大眾日常生活。圖為高檔海鮮加工現場。
鄭志航端出精美的海鮮擺盤。(受訪者供圖)
核心提示
私域行銷,顧名思義,就是在私人的區域內進行的行銷。它主要通過建立與消費者的直接聯繫,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和價值體驗。相較于傳統行銷,私域行銷更側重與消費者的一對一互動,通過社交媒體、即時通信工具、私人訂閱等方式,直接觸達並影響消費者。
生鮮在所有零售品類中供應鏈最複雜、復購率最高,與私域行銷具備良好的適配性。在福州的生鮮消費市場,除了孕育了永輝、樸樸等巨頭之外,也有眾多獨具特色的生鮮小微企業依靠私域行銷突破“重圍”。近日,記者在福州走訪多家生鮮商戶,探尋他們如何在市場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
乘風入行
伴隨電瓶車的顛簸聲,一位中年男子的身形逐漸清晰,臂膀強健、笑容樸實,一跳下車便熱情地招呼起訪客,車后座龐大的置物籃已空空如也。
10月20日下午,當記者在福州倉山區朝陽路的門店見到羅志彬時,他已挨家挨戶送完一批鮮活的螃蟹。“這個季節的螃蟹最受歡迎,都是老主顧要的。”羅志彬説,週日下午是他每週最清閒的一段時光,於是便自己跑了趟配送。
如今,羅志彬經營的農特産品種類數十種,每天訂單不斷,其中像鮮活螃蟹這樣的零售流水約佔10%,只要有時間,他和家人仍樂此不疲地親自配送。
“生鮮零售對我的創業經歷而言,是來時的路,難以割捨。這批多年沉澱下來的老客戶,也是生意上最堅實的後盾。”羅志彬説。
羅志彬是福州最早一批入局“私域行銷+生鮮配送”經營模式的。早在2008年,羅志彬就依靠QQ電腦端,與近千名本地客戶建立了穩固的聯繫,儘管沒學過任何電商知識,但憑藉真誠的服務態度和勤勉的勞作,一度領風氣之先。
是眼光獨特,抑或是幸運過人?羅志彬將自己的經歷娓娓道來,解答了記者的疑惑。
1999年初中畢業後,羅志彬在家鄉永安開始了廚師生涯,主攻閩菜、川菜,2004年到福州發展,從高檔酒樓到街邊小飯店,將各類餐飲場所的廚師活都幹了個遍。雖然磨煉出了選購食材的好本領,但也因為長期不規律的作息和油煙熏烤,身體時有不適。
“妹夫,你做的泡爪味道這麼好,不開家店可惜了!”在福建師範大學擔任音樂教師的大姨子將羅志彬的辛勞看在眼裏,“咱老家的土特産也不賴,要不就和泡爪一塊在網上推廣試試?”
親人的一席話,説到了羅志彬的心坎上。揣著多年當廚師攢下的積蓄,他在福州臺江區大利嘉城開始經營一家小店,打出“羅哥土貨”的招牌。除了定期參與集市、聯繫家鄉的優質貨源外,他也積極地添加顧客成為QQ好友,培養用戶形成線上選購生鮮的習慣。在當時的福州,能夠實現“QQ下單,當天送達”的個體工商戶並不多見。
李秀玫是朋友口中有名的“老饕”,已經在“羅哥土貨”訂購生鮮15年之久。“最初是家母常在羅哥的店裏購物,我對食材的品質印象深刻,便拿到了老闆的聯繫方式。”李秀玫告訴記者,自己喜歡在朋友圈分享品嘗和製作美食,在她的帶動下,不少好友和同事都成了羅志彬的線上常客。
從2008年開始,羅志彬的妻子、胞弟、同學也跟隨他走上了創業之路,對接貨源、市內配送、線上客服,幾人分工有序,依靠泡爪這一“引流爆款”和來自三明的山珍積累了第一批熟客,再依靠口碑和消費者之間的推薦實現客群增長。
每天早晨4點左右,羅志彬便起床開始一天的勞作。在早市開市前到閩侯縣南通批發市場選購最新鮮的水果,在午夜時分清點庫存,在午間抽空休息,這樣的生活作息,他一直堅持到了今天。有時他也前往各地開拓貨源,連江蟶子、尤溪土豬肉、武夷山紅菇……年復一年,小店的土貨品類也日漸豐富了起來。
與記者交談的空當,又有一輛電瓶車疾馳而來。車主鄂坤是一位家庭主婦,一手牽著上小學的兒子,一手提著保溫袋,保溫袋中是幾盒晶瑩剔透的豬皮凍。
“這是我家鄉東北的特色下酒菜,因為自製工藝複雜,不少東北餐館都直接從我這裡訂貨,我有時也在附近的先鋒市場擺攤售賣。”鄂坤介紹道,自己平常在家能抽空加工50盒以上産品,但擺攤售賣效率不高,希望能借助羅志彬的渠道銷售。了解來意後,羅志彬保留了樣品,並囑咐鄂坤及時擬寫産品介紹,自己也將對合作的價格進行核算。
羅志彬告訴記者,像這樣主動到府推銷的商戶,大約在五六年前曾達到高峰。生鮮市場的生産方和消費方都十分繁雜,因此對渠道的掌控十分可貴。也大概是這個時間節點,羅志彬在無意中順應著市場需求的變遷,開始了向代理商的轉型。
精耕細作
寒來暑往,羅志彬的門店至今經歷了三次搬遷,從50多平方米擴張到現在的200多平方米,還新增了大型冷凍庫,並招了4名員工。與客戶聯繫的工具也從QQ逐漸變為了微信,翻開羅志彬的微信號,記者看到目前的客戶數量已經達到了5000人以上。
羅志彬説出了一組令人印象深刻的數據:目前微信中約10%客戶貢獻了90%的經營流水,他們主要從事批發銷售,剩下的約90%客戶則是長年積累下的零售客戶。這樣“1:9”的倒挂,説明如今羅志彬的盈利模式已基本脫離了最初的生鮮零售。
“2016年樸樸在福州成立,隨後永輝、盒馬鮮生、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公司相繼在福州開展生鮮電商業務,那時候感覺到了一些經營壓力。”在羅志彬看來,私域行銷存在其獲客上限。相比于大公司在供應鏈管理、配送和行銷成本上的優勢,自己的“小作坊”的確顯得力不從心。
幸運的是,作為較早從事生鮮私域行銷的商戶,羅志彬擁有了一批穩定的客戶群體和豐富的渠道經驗。2017年,從“元加拌面”“鍋邊婆婆”等品牌代理著手,羅志彬又踏上了預製菜崛起這一風口,拿下了多家食品企業的微信渠道代理資格,支撐著他的生意持續運轉。
“如果沒有這麼多年做生鮮零售的積累,轉型不會如此順暢。”羅志彬説,正如自己不會忘記烹飪的手藝一樣,每年各個時令選購的土貨、時常光顧他生意的老客戶依然令他充滿熱情,希望這部分業務能一直做下去。
在業內人士看來,成功的私域行銷需要經營者長期以用戶為中心,持續優化體驗。私域流量的用戶黏性更高,具有自主擁有、可多次利用的特點,與生鮮這一復購率較高的品類十分契合。隨著網際網路深入日常生活,獲取流量的成本日趨提高,像羅志彬這樣手握充足流量的商戶自然成了渠道商眼中的“香餑餑”,其精耕細作的獲客模式是贏得競爭的關鍵。
羅志彬的創業過程因勢而動,在不斷調整中因吻合了生鮮私域行銷模式的變化,他的生意不斷壯大。榕鮮達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則是“高舉高打”,從一開始便瞄準了這一賽道,充分拓寬了主業的“護城河”。
走進位於福州市臺江區工業路的榕鮮達公司總部,記者看到卸貨區、冷庫區、水産區運轉有序,格外顯眼的是,7台電腦前坐著頻繁切換著聊天介面的客服人員。客服人員都使用統一標識的工作號,用語規範,每名客戶的備註欄都有對其偏好的詳細記錄。
榕鮮達創始人Amy是一位來自永泰的“90後”,2013年創業前,曾經在便利店擔任過店員和區域主管。與羅志彬類似,創業初期的Amy也是依靠實體門店收穫的首批客人實現了線上客群的自然增長,在各地尋找優質的貨源則是工作的重難點。
“那些年每年坐飛機的里程數達到了全國前10%,現在每年出差也將近30次。”Amy回憶道,為了保證貨源的品質,需要對其種植過程、收穫時間和方式進行明確規定,跑現場是家常便飯,有時候她嚴苛的要求甚至讓合作夥伴感到不可理喻。
Amy深知,私域行銷是一門小而精的生意,做的是口碑,因此始終堅持走“訂單農業”式的高端路線。在建立供應鏈的過程中,她經歷過5車新疆蘋果被貨主“放鴿子”的重大損失;運輸方為節約空調費,導致海南來的椰子腐壞的賠償糾紛;白鴨宰殺方式不當,導致客戶的集體投訴……“有時候員工會説,我的脾氣大得和年齡不符。”Amy笑言,這都是創業路上“交學費”的結果。
如今,榕鮮達公司已實現了70%的産品由專屬基地生産,其中不少生鮮産品在福州市場上頗具稀缺性,比如來自海南的貴妃芒,便是由榕鮮達最早引入福州並推廣的。隨著公司的産品定位和大眾商超拉開差距,市場對榕鮮達的服務體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楊姿是福州臺江區中亭街的一名服裝批發商,作為“榕鮮達”的忠實用戶,在客戶來訪、走親訪友時她經常隨手下單店裏的商品。“有些小眾的水果品種在其他地方很難買到,我的嘴都被養刁了。”楊姿笑著告訴記者,“榕鮮達”除了品質好,其服務態度好也是她反覆回購的關鍵。“因為生鮮消費的即時性,我要求的配送地點多有變動,有時候還挺著急,但店家從沒出過差錯。”
“客服在顧客每次下單前,都會對産品的産地、供貨流程、性狀進行説明,並在送達後展開回訪,對於客戶不滿意的産品盡可能賠付。”Amy介紹道,對於高端零售而言,最困難的一點就是要直面各種客戶不同的需求。客群的有限,疊加客戶維繫成本的升高,使她對做大企業並沒有太強烈的意願。
如今,榕鮮達公司的員工數穩定在20人左右,客服的工資構成採用“底薪+績效提成”的模式,其中部分獲得了股權激勵,旨在引導其繼續深耕客戶服務。産品的發佈、訂購和售後均依託微信完成,在眾多生鮮巨頭中蹚出了一條穩健的獨特之路。
個性行銷
生鮮産品生産和採購成本相對固定,而運營成本高,包括倉儲、運輸、保鮮、包裝等環節,因此在採取低價策略時,往往容易影響産品品質,還可能導致供應鏈上下游利益分配不合理,影響供應鏈穩定性。此類問題將顯著影響口碑和復購率,從而導致生鮮商戶出現生存危機。
如何讓生鮮銷售擺脫“低價陷阱”?這是眾多商家孜孜以求的目標。而這條路又該怎麼走?一種具有個性化、定制化特徵的私域行銷方式,成功地避開了價格戰。
高端的生鮮品類遇上私域流量,會撞出怎樣的精彩火花?25日,記者來到位於福州市倉山區的華威西營裏農産品交易中心尋找答案。
在交易中心的水産區,佔地不小、門頭敞亮的漁艦魧食品商行格外引人注目。四五名海鮮師傅在檔口內將三文魚、金槍魚現場切成不同形狀,與海膽、鵝肝、牛肉等組成精緻的擺盤,五顏六色的食材配上食用冰升騰的霧氣,頗具美感。檔口外等著購買食材的市民已排成長龍,幾名客服忙碌地操作著工作手機……
店主鄭志航出生在福州的“海鮮世家”,已經在本地售賣海鮮超過了30年,説起海鮮的“生意經”,他頭頭是道。
“海鮮海鮮,關鍵就在一個鮮字。”鄭志航介紹道,鮮活的海鮮、死後當即處理的海鮮、長期冷凍的海鮮完全是不同的風味,也對應不同的價位。世界各地的海鮮運到福州後,適宜保存的時長不一樣,處理方式也千差萬別,這些學問都是在長年的從業中摸索出來的。
早在10年前,僅僅經營著一個海鮮攤位的鄭志航,便開始通過微信銷售海鮮刺身拼盤。彼時福州對於生食的接受度還不高,拼盤的食材用料也僅限于三文魚、海膽、魚子、北極貝四種。擁有著緊鄰亞洲最大的水産品交易市場——馬尾水産品交易市場的優勢,鄭志航一直謀求著讓消費者領略到海鮮的更多魅力。
轉折發生在2019年,隨著抖音的火爆和居民線上消費習慣的成熟,鄭志航開始摸索短視頻拍攝。在一遍遍地重拍中,他建立起了拍攝團隊,在鏡頭前的表達也逐漸流暢。海鮮的科普、品鑒的學問、不定期的粉絲互動……在鄭志航的悉心運營下,他的抖音粉絲數達到了近3萬名,也培養起了一眾對海鮮感興趣的新客戶。
在漁艦魧食品商行門口,從福州鼓樓區專程驅車前來的市民林先生拿著手機,兌換了一份抖音上購買的團購“五人套餐”,拎著一大袋的海鮮拼盤,臉上儘是滿足感:“我今年57歲了,在抖音上刷到這家店,便想著也來趕時髦。剛好今晚請朋友到家裏吃飯,來現場提一次貨。”
林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是第三次在“漁艦魧”購買海鮮拼盤,之前想吃到這樣的菜品,得去專門的海鮮酒樓或日式餐廳,並不適用於所有宴請場景。這裡的産品不僅優質實惠,還能親眼看到食材加工為菜品的全過程,也令他更加放心,今後會考慮更加定制化的産品。
“從2019年上線抖音以來,商行的營收額大約翻了10倍。”據鄭志航透露,除了在新媒體內容上下苦功之外,商行也拿出真金白銀,在抖音號的商品頁不時推出優惠套餐,吸引“路人粉”參與産品體驗,部分爆款已經銷售了2000份以上——“借助新媒體引流,利用私域行銷長期維繫客戶關係,是我們一直在做的。”鄭志航説。
“漁艦魧”的客人有的是在抖音下單幾種固定的套餐用於日常飲食,有的則是用於商務宴請。後者更青睞在微信上直接向客服提出需求,只要他們報出大致的預算和對食材、擺盤的偏好之後,海鮮師傅便能據此完成一道“私人定制”式的菜品。由於自帶華麗的視覺效果,這樣的海鮮拼盤往往能成為一道宴席的主菜。
生鮮電商伍畝田創始人王成洲指出:經營私域,本質還是經營信用體系和專業體系,並非簡單地擁有朋友圈或群聊人數就是流量,真正的流量需要具有流動性和交易量,要準確地打造爆品,形成個人品牌。
這也是鄭志航秉承的經營理念,他堅持每個視頻都本人出鏡,在收穫專業度認可的同時,也積極回應粉絲的意見建議。在朋友圈裏分享每道菜品製作的不易、外出考察的感悟、産品送達時的喜悅……在密切的互動中鞏固品牌形象。
“不少長年在外的僑胞回鄉品嘗到我們的菜品後專程來告訴我,店裏的産品經過精心的處理和搭配,比國外原産地還要美味,這對我是莫大的肯定。”鄭志航説,接下來,他還要前往潮汕等地學習魚生、生腌等海鮮的處理方法,將“漁艦魧”打造為本地品類最齊全、最具影響力的海鮮電商。(記者 賴昊拓 王永珍 文/圖)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