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海謝洋譜和聲
——“向海而歌”系列談之二
福建多山濱海、地狹人稠。日出日落、潮漲潮退間,勤勞的福建人同大海結下不解之緣。
“行船走馬三分命,東洋無洋過西洋。”福建沿海地區海況複雜,不時有颱風肆虐。出海謀生的人們凶險難卜,遂對大自然産生敬畏之心。
在閩南地區以及東南亞地區,至今仍保留著“送王船”的習俗。當紙船在火焰中劈啪作響的時候,不由得讓人想起先人們在驚濤駭浪中求生的悲壯場景。
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古代社會,面對神秘莫測的大海,需要心靈的平靜加以中和。人們在出海前往往會祈求神靈護佑,由此逐漸形成了福建人獨具特色的海洋信仰,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媽祖信俗。
媽祖,原名林默,北宋莆田湄洲島人,28歲時因救助漁民不幸遇難,被後世奉為海神。媽祖信仰隨著福建人的航海、貿易、遷徙,從沿海傳到內陸,從中國走向世界。目前,全世界49個國家和地區共有上萬座從湄洲祖廟分靈出去的媽祖廟,信眾達3億多人。2009年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媽祖信俗不僅是福建人的一種宗教信仰,更是一種精神寄託、生活方式和文化傳承的重要形式,展現了深深的家鄉情懷和對美好生活的期許。
這種桑梓情懷深烙在闖蕩南洋的福建人心中。近代在東南亞打拼謀生的福建人,出去不久就會將自己省下的一點積蓄寄回老家。就算沒賺到錢,也會跟別人先借兩塊錢,寄一封信回家報平安。閩南語裏“批”就是信的意思,往家裏寄信寄錢,就叫“僑批”。無限思念、無盡言語,全在這一封信、兩塊錢裏了。勇於闖出去的福建人,締造了中國最主要的僑鄉之一。
縱覽人類開發利用海洋的歷史,從“觀于海者難為水”到“興漁鹽之利、仗舟楫之便”,從“海上絲綢之路”到地理大發現,人類之於海洋,始終有兩種力量在激蕩:一種是敬畏,一種是嚮往。
面對海之波濤洶湧,福建人從不把希望只寄託于神明,而是信而不迷,認為“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風大雨大日頭大,我就是敢打拼”,由懼海敬海探海到親海愛海惜海,逐步形成了尊重海洋、敬畏海洋、保護海洋的觀念,完成了從嘗試征服海洋到追求人海和諧的歷史轉變,展現了閩人的血性和勇氣、智慧和自信。
2017年在廈門舉行的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向全世界推介這座“高素質、高顏值”之城。
“高素質、高顏值”如何練成?從筼筜湖綜合治理到中華白海豚逐浪,從紅樹林的修復到濱海濕地的保護,從海漂垃圾的整治到海洋污染的防治,從鼓浪嶼的保護到海岸景觀的規劃……廈門以其30餘年持續推動海洋生態修復的久久為功,生動展示了以高水準海洋生態修復助力高品質發展的“廈門實踐”。
同樣,從全國首個省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到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努力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以高水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為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厚植生態底色。福建海洋生態文明煥發出勃勃生機,知海、愛海、惜海、護海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碧海銀灘成了金山銀山。
千年時光已過,暗淡了神秘色彩的海洋,依舊用它那不息的濤聲,見證著閩人向海而行的鏗鏘步伐。只是千帆過盡,苦盡甘來的閩人,多了一份經歷大風大浪後的從容與豁達。人海和諧的願景,越來越近。(劉輝 潘抒捷)
掃碼關注中國福建微信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